資源簡介 人教版 四年級上冊 《聲音》單元 13.聲音的產生 教學設計單元 《聲音》 課題 13.聲音的產生 課時 1核心 概念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學習內容及要求 引導學生探究氣體是否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從而建構一般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這一概念。并設計了兩個科學實踐活動。1.研究空氣受熱遇冷的變化。2.風是怎樣形成的。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對客觀事物的總體認識) 科學思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式) 探究實踐(科學探究能力 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 態度責任(科學態度 社會責任)科學觀念 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震動而產生的。 2. 聲音是可以制造的。 科學思維 能采用不同的材料與方法,通過實驗與觀察,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探究實踐 利用身邊熟悉的物體制造各種聲音。通過演示實驗,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 態度責任 積極參與合作性的探究學習,樂于為完成探究活動,貢獻自己的力量。能主動聽取他人意見,并對自己的觀察進行反思、評價與修正。教學 重點 本課必須掌握的東西,如:科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動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聲音是可以制造的以及聲音產生的原因。教學 難點 學生難以掌握的東西,如:難理解什么?難操作什么?探究聲音產生的秘密。教學 準備 教師:音叉、音錘、玻璃水槽、隊鼓、鑼、黃豆、水等。學生:學生活動手冊、鉛筆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思路 教學備注上課儀式 教師自我介紹: 同學們好一、聚焦問題:你都聽了哪些聲音?(預設10分鐘) 導入 1、課間時,到操場上閉上眼睛,聽一聽周圍有哪些聲音? 【提示】 ★喇叭聲 ★哨聲 ★歡呼聲 ★擊打排球聲 ★籃球撞擊籃板聲 ★奔跑聲 ★乒乓球被球拍擊打聲 2、除了視覺,聲音是我們了解世界的另一個途徑。閉上眼睛,你會覺得這個世界并不寂寞,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陪伴著你。(播放視頻:各種聲音) 讓學生知道聲音處處有二、探索聲音的產生(預設25分鐘) 一、制造聲音 1、聲音無處不在,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聲音。你能想辦法讓塑料袋發出各種聲音嗎? 【溫馨提示】 首先把塑料袋充滿空氣,口扎緊。 【活動提示】 可以采用彈、搓、拍等方法令塑料袋發生。 2、如果自己不借助任何外物能發出聲音嗎? 【提示】 拍手、說話、吹口哨、拍打身體、…… 二、聲音產生的原因 1、聲音是怎么產生的?體驗并描述下列物體發生時的狀態。(展示圖片) 實驗器材:直尺、音鈸、氣球、試管、水鼓、音叉、鼓槌、泡沫 2、演示方法 (1)用手掌把鋼尺的一端壓在桌上,把另一端露在桌外。用另一只手彈一下露在桌外的鋼尺的一端,把鋼尺的變化情況畫下來。 【提示】 (2)把氣球放在發聲的音箱前,畫出氣球運動軌跡。 【提示】 (3)摸著喉嚨發出“啊……”的聲音,手有什么感覺? 【提示】 手上接觸到的部位有點麻,感覺喉部在振動。 (4)試管里放些泡沫,試吹管口,握住瓶子的手有什么感覺? 【提示】 手上接觸到的部位有點麻,感覺泡沫在撞擊試管壁。 (5)敲擊音鈸(bó)輕輕地按在身上(或臉上),你有什么感覺? 【提示】 身上(或臉上)接觸到的部位有點麻(振動)的感覺。 3、記錄物體發生時的狀態 實驗方法彈撥尺子音箱前掛氣球喉嚨發生吹空瓶泡沫屑敲擊 音鈸發生方法我的發現這些物體發生時共同之處我的結論聲音的產生是由于【提示】 聲音是有物體振動產生的。 4、討論:你知道為什么會有下面兩種現象嗎? 【提示】 ①敲擊音叉,將音叉放入水中后,水花四濺 ②敲擊水鼓,水花四濺 【提示】 因為敲擊時,音叉、鼓面在振動。 5、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如果停止振動,聲音是否消失? 物體名稱發生方法消聲方法尺子空瓶子小鼓音鈸音叉得出結論【提示】 物體停止振動,聲音消失。 學生制造聲音。 通過實驗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 讓學生知道聲音怎樣才能消失。三、拓展與應用(預設5分鐘) 動物有自己的“語言”,它們是怎么發聲的? 【提示】 ①哺乳動物一般靠聲帶的振動發聲。 ②一些昆蟲通過翅膀的摩擦或振動發聲。 ③蛇借助舌頭和嘴唇的摩擦發出輕微的“咝咝” 聲。 ④魚類會利用魚鰾、鰓蓋、骨骼等發出各和奇怪的聲音。 ⑤鳥類的發生器管是鳴管。 將學到的概念應用到認識生活中的實際現象。四、練一練 一、填空題 1、自然界各種聲音都是由_______產生的。 2、我們可以通過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讓塑料袋發聲。 3、物體停止聲音后,物體也就停止_____。 4、龍舟賽時,陣陣鼓聲是鼓面_____產生的。五、整理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 培養學生使用材料的好習慣。六、板書設計 聲音的產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