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一章 分子動理論與內能第二節 內能和熱量第2課時 熱 量1.了解熱量的概念。2.認識燃料的熱值。3.會計算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熱量例1 關于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熱量多B.熱量是物體具有的能量多少C.物體內能越多,它具有的熱量就越多D.熱量等于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內能的改變量變式1 同學們在討論關于內能、熱量和溫度的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A.物體機械能增加,則內能一定增加B.內能小的物體也可能將熱量傳遞給內能大的物體C.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熱量D.減肥期間不宜吃大量巧克力,是因為巧克力含有的熱量較多燃料的熱值例2 下列關于熱值的說法,正確的是( )DA.燃料的熱值越大,燃燒放出的熱量越多B.同一種燃料,燃燒的情況不同,它的熱值就不一樣C.燃料的質量越大,熱值就越大D.燃料完全燃燒情況下,放出相同的熱量時,質量越大,其熱值越小變式2 下列有關熱量與熱值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A.燃料燃燒,會放出熱量,這是化學能轉化為內能的過程B.汽油燃燒放出的熱量比 酒精放熱更多,說明汽油含有的熱量比酒精多C.酒精的熱值是,說明酒精所含的熱量是D.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越多,它的熱值越大燃燒放出熱量例3 中醫藥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中醫的理療方式中蘊含了許多物理知識。“刮痧”時要在皮膚上涂一些藥油,利用刮痧使皮膚溫度升高,這是通過______的方式來改變物體的內能;艾灸做功變式3(1) 人類發展史也是利用燃料的歷史,干木柴、煤的放熱本領不同,是因為它們的______(選填“熱值”“熱量”或“溫度”)不同。熱值(如圖)是利用艾條燃燒產生的熱量刺激人體穴位,能夠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若一根質量為的艾條完全燃燒能放出 的熱量,則該艾條的熱值為__________ 。(2)月月參加了一次長跑,身體消耗的能量約為 ,這些能量相當于完全燃燒_____的天然氣。0.211.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CA.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B.熱傳遞過程中,溫度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C.熱傳遞過程中,熱量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D.熱傳遞過程中,熱量從熱量多的物體向熱量少的物體傳遞2.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熱量B.的的冰與的 的水,內能不同C.熱傳遞過程中,內能大的物體放出熱量D.高溫物體含有的熱量比低溫物體含有的熱量多3.夏天,將飲料放入冰箱冷藏室,飲料溫度降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飲料將溫度傳遞給冰箱中的空氣B.飲料放出熱量后自身所含的熱量減少C.飲料溫度降低的過程伴隨著內能的轉移D.飲料放熱是因為飲料的內能比冰箱中空氣的內能多C4.一瓶液體燃料,若倒掉一半后完全燃燒,則( )AA.熱值不變,放出的熱量減半 B.熱值不變,放出的熱量不變C.熱值減半,放出的熱量減半 D.熱值減半,放出的熱量不變5.關于燃料的熱值,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A.燃料的熱值與燃料的種類有關系,與燃料的質量和燃燒狀況無關B.燃燒 某種燃料放出的熱量就是這種燃料的熱值C.燃料燃燒時,質量越大,熱值越大D.燃料不完全燃燒時的熱值比完全燃燒時的大第6題圖6.2022年11月29日,長征二號 火箭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將3名航天員送進空間站,天宮空間站史無前例地迎來6名航天員同時在崗,如圖。長征二號 火箭選用偏二甲肼為燃料,這是因為偏二甲肼具有較大的( )BA.比熱容 B.熱值 C.內能 D.密度7.對于 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熱值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成正比B.燃料燃燒不充分時,部分能量將被浪費掉,熱值將減小C.燃料燃燒時,放出的熱量越多,燃料的熱值越大D.某種燃料的熱值大小與是否充分燃燒無關8.在熱傳遞過程中,轉移______的多少叫做熱量,熱量的單位是__(填字母)。熱傳遞的條件是兩個物體或同一個物體的兩個部分之間存在________。內能溫度差9.在物理學中,“熱”有溫度、內能、熱量等含義,請寫出下面幾種情形中“熱”的含義:(1)燒水時,水吸熱,溫度升高:______;(2)夏天,天氣很熱:______;(3)摩擦生熱:______。熱量溫度內能第10題圖10.2022年的冬奧會,奧運火炬變身為“微火”,更好的踐行綠色環保的理念。如圖所示,微火炬的氫燃料燃燒時,化學能轉化為____能和光能。已知氫的熱值為,若完全燃燒 的氫,則所放出的內不變11.的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為 ,則這種燃料的熱值為__________;若這些燃料只燒掉 ,則剩余部分的熱值為__________ 。熱量為__________ ;當氫燃燒一半時,其熱值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2.可燃冰是一種熱值較大的燃料, 的可燃冰完全燃燒可以釋放出的熱量,則可燃冰的熱值是____________ 。第13題圖13.2022年11月28日,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冒納羅亞火山開始噴發,如圖所示。炙熱的巖漿在流淌過程中逐漸降溫,依次形成橄欖石、角閃石、正長石等巖石晶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巖漿變成巖石的過程是凝華 B.上述巖石熔點最高的是橄欖石C.巖漿溫度高說明其含有熱量多 D.巖漿變成巖石過程中,內能增加第14題圖14.某學校物理小組設計實驗,探究“酒精、煤油、汽油的熱值”(如圖)。甲、乙、丙裝置完全相同,水的質量和初溫及待測燃料的質量也相同。通過測量全部燃料充分燃燒后水的末溫(均未達到沸CA. B.C. D.無法確定點),可以粗略知道它們的熱值 大小關系為( )第15題圖15.為比較酒精和碎紙片這兩種燃料的熱值,小明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他將酒精和碎紙片分別放入兩個燃燒皿中,點燃它們,分別給裝有質量相等的水的兩個相同燒杯加熱。(1)該實驗中應該使酒精和碎紙片的______相同,使酒精和碎紙片__________(選填“燃燒相同時間”或“全部燃燒”)。質量全部燃燒(2)小明設計了一張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其中①②兩項內容漏寫了,請你幫他補充完整。溫度燃料 加熱前水溫/ ①______________酒精②___________加熱后水溫/碎紙片第15題圖第15題圖(3)小明發現分別使酒精和 碎紙片充分燃燒后,被它們加熱的各, 的水的溫度分別上升和 ,這說明___。DA.燃燒酒精總比燃燒碎紙片放出的熱量多B.酒精含有的熱量比碎紙片大C.酒精的內能比碎紙片的內能大D.酒精的熱值比碎紙片的熱值大(共30張PPT)第一章 分子動理論與內能第一章 章末整合分子動理論例1 下列現象用分子動理論的觀點解釋中正確的是( )CA.落葉在風中飛舞表明空氣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B.鐵塊很難被壓縮表明分子間沒有間隙C.鮮花香氣四溢是一種擴散現象D.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減小表明分子間有引力變式1 下列詩詞中能體現“分子在不停地運動”的是( )CA.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B.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C.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D.楊花柳絮隨風舞,雨生百谷夏將至溫度、內能與熱量的關系例2 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A.熱傳遞時,內能大的物體的內能一定會減小B.物體不吸收熱量,其內能也可以增加C.物體的溫度越高,其所含的熱量越多D.物體吸收了熱量,其溫度一定會升高變式2 關于內能、溫度和熱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A.溫度為 的物體沒有內能B.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C.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有的熱量就越多D.物體的內能與物體的運動速度有關系比熱容例3 小麗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量都為的水和另一種液體進行加熱,得到的實驗數據如圖所示,則水在 內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_____ ,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為__________。[已知變式3 小華同學利用某裝置對 冰加熱,他每隔相同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并觀察物質的狀態。如圖是他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的溫度—時間圖像,根據圖像可知:第比第 的內能____(選填“大”或“小”),設相同時間內物質吸收的熱量相同,則 段物質共吸收了__________的熱量[水的比熱容為。段與 段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是水和冰的________不同。大比熱容探究物質的吸熱能力例4 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比較水和某液體的吸熱本領,所用的電加熱器完全相同。(1)加熱前,在一個燒杯中倒入質等于量為 的水,為了完成實驗,需要在另一個相同燒杯中倒入質量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的某液體。(2)假設電加熱器放出的熱量全部被液體吸收,并用圖像對實驗數據進行了處理(如圖乙)。實驗過程 內,水吸收的熱量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某液體吸收的熱量。進一步分析圖像可以得出:該液體的比熱容為____________ [已知]。等于變式4 圖甲是“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的實驗裝置。(1)兩支試管里水和煤油的質量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相同(2)相同時間內,水吸收的熱量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吸收的熱量。等于(3)由圖乙可知,____的吸熱能力更強。水熱量的計算例5 某工廠利用地熱溫泉水輔助冬季供暖,地熱溫泉水每天出水量為,溫泉水的初溫是,供暖后溫度降到 。溫泉水的比熱容是 。試求:(1)這些溫泉水每天放出的熱量是多少?解:這些溫泉水每天放出的熱量:;(2)若這些熱量由熱值是 的焦炭提供,至少需要燃燒多少千克的焦炭?解: 焦炭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由 可得,需要燃燒焦炭的質量:。變式5 酒精的熱值是,完全燃燒 酒精能放出_____________的熱量。如果這些熱量有被水吸收,理論上可以使 的水的溫度升高____。[已知 ]451.下列現象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CA.秋天樹葉紛紛落下 B.沸騰時水中氣泡的運動C.端午節聞到煮粽子的香味 D.掃地時看見灰塵在空中飛舞2.下列實例中,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BA.搓手取暖 B.用冷水冷卻熱雞蛋C.鉆木取火 D.磨刀時刀的溫度會升高3.關于熱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水結冰后,水分子靜止不動B.燒水壺口的“白氣”,是液化現象C.物體放出熱量,溫度一定降低D.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向內能小的物體轉移4.中華美食與物理知識息息相關,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DA.麻花被炸得金黃是因為油的熔點高B.開大火能使正在沸騰的火鍋湯溫度升高C.蒸湯包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湯包的內能D.烤鴨香氣四溢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5.關于熱值、熱量、內能和溫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A.熱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一定多B.燃料燃燒越充分,燃料的熱值一定越大C.物體內能增加,可能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D.熱傳遞過程中,熱量可能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6.下列利用了“水的比熱容大”這一特性的是( )AA.利用水冷卻B.利用水做功C.利用水造雪D.利用水撲7.攀枝花四季花果飄香,我們能聞到香味,是因為香味分子的______現象。5月正是油桃成熟的時節,油桃受到陽光照射,內能增加,是通過________的方式實現的。擴散熱傳遞8.我市在“創建文明城市”活動中,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到居民小區勞動。“小廣告”粘在建筑物上不易被清除掉,因為分子間存在______;用鋼絲球清除“小廣告”,過了一會兒鋼絲球發熱,這是通過______方式改變內能的。引力做功第9題圖9.如圖,把干凈的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讀出測力計的示數,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變大分子之間有引力10.2022年第24屆冬奧會火炬“飛揚”的燃料是氫,其熱值為,若完全燃燒的氫,則放出的熱量為__________ 。如果氫燃燒不充分,它的熱值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不變11.夏季,白天沙灘上的沙子比海水升溫更快,主要是因為沙子的比熱容比水的比熱容____。如果的砂石,溫度升高 ,那么需要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____。[已知 ]小12.、兩物體的質量之比是,它們吸收的熱量之比是,若、兩種物質的比熱容之比是,則、 兩物體升高的溫度之比是_____。第13題圖13.如圖甲,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燈分別給體積相同的不同液體和 加熱,探究它們的吸熱能力。(1)小明方案設計中有一處錯誤,請指出錯誤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沒有控制液體和的質量相等(2)修正錯誤后繼續探究,收集實驗數據,小明作出了液體和 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加熱, 吸收的熱量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吸收的熱量,和 的比熱容之比_____。等于(3)這兩種液體中,應選擇液體___(選填“”或“ ”)作為制冷劑效果更好。第13題圖14.在標準大氣壓下,完全燃燒了的天然氣加熱質量為 ,初溫為的水。若天然氣燃燒放出的熱量完全被水吸收,已知水的比熱容為,天然氣的熱值約為 。試求:(1)的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多少 ?解:完全燃燒 的天然氣放出的熱量:;(2)水的溫度升高了多少 ?解: 由題意可知,水吸收的熱量:,由 可得,水吸收熱量后的溫度:,因為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 ,且水沸騰以后溫度不再升高,所以水吸收熱量后溫度的實際變化量:。15.(多選)2021年10月16日,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運載火箭精準點火,液氫燃料燃燒,火箭拔地而起。2022年3月23日,航天員在“天宮課堂”做了將水連接在兩塊玻璃板之間形成“水橋”,液體結晶使“冰球發熱”等實驗。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與大氣劇烈摩擦,發出耀眼的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選擇液氫燃料主要是因為液氫的比熱容大B.“水橋”的形成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引力C.液體結晶的球發熱是因為液體結晶過程中內能增加D.返回艙進入大氣層發出光是通過做功改變了返回艙的內能√√第16題圖16.用相同的加熱裝置分別對固態物質、、 加熱,它們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不計熱量損失,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A.時間內,、 吸收熱量相同B.時間內, 的內能不變C.的比熱容一定小于 的比熱容D.若、是同種物質,則的質量小于 的質量17.質量相等、溫度相同的銅塊和水 放出相同的熱量后,再把銅塊放入水中后,它們之間( )BA.不發生熱傳遞 B.熱量由水傳給銅C.溫度由銅傳給水 D.熱量由銅傳給水18.、兩物體質量相等,溫度均為 ;甲、乙兩杯水質量相等,溫度均為。現將放入甲杯, 放入乙杯,熱平衡后甲杯水溫降低了,乙杯水溫降低了,不考慮熱量的損耗,則、 兩物體的比熱容之比為( )AA. B. C. D.19.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質量為、溫度為 的水,吸收的熱量之后,溫度將升高到_____ 。[水的比熱容為]100第20題圖20.單位質量的氣體物質,在體積不變的條件下溫度升高所吸收的熱量稱為該氣體的定容比熱。已知氦氣的定容比熱為。如圖,質量為 的氦氣被密封在圓柱形汽缸內,汽缸內氦氣氣壓與外界大氣壓相620同。用力把活塞固定,當氦氣的溫度從升高到 時,氦氣吸收的熱量是_____ 。(共21張PPT)第一章 分子動理論與內能第一節 分子動理論1.知道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2.知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知道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及其運動例1 下列現象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AA.炒菜時能聞到菜的香味 B.擦黑板時粉筆灰紛紛落下C. 超標時空氣中形成霧霾 D.清晨荷葉上露珠滾動變式1 善于思考的樂樂同學結合生活現象對分子動理論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DA.春雨潤萬物,冬雪披素衣。由于水分子間距不同表現為雨雪不同物態B.5月的街頭,楊花飛絮隨風舞,好似雪花滿天飛,這不屬于分子熱運動C.臨近中午,食堂菜香四溢,香味分子跑到空氣分子的間隙中去了D.看著照片中滿池的荷花,仿佛嗅到了荷花的芬芳,這屬于擴散現象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例2 2022年3月23日下午,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開展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航天員王亞平用水將兩個塑料板連接起來,搭建了一座液體橋,如圖所示。水在兩板之間連接成為橋,這說明( )AA.分子之間有引力 B.分子之間有斥力C.物質由大量分子構成 D.水分子在不停地運動變式2 如圖所示,向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注入一些水,用力壓活塞,發現水的體積沒有明顯變小。這是由于水分子之間( )CA.有間隙 B.沒有間隙 C.存在斥力 D.存在引力分子動理論例3 下列現象不可以用分子動理論解釋的是( )B甲乙丙丁A.甲圖:電子顯微鏡下金塊的微觀構造B.乙圖:火山爆發時漫天灰霾C.丙圖:四溢的花香引來了美麗的蝴蝶D.丁圖:將兩鉛塊底面削平緊壓在一起,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們拉開變式3 關于分子動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某地冬季霧霾彌漫”是分子的運動B.“鉛塊很難被壓扁”表明分子間存在斥力C.“海綿容易被壓扁”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隙D.“破鏡不能重圓”是因為分子間存在斥力1.下列古詩文中加點字段描述的現象,能夠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BA.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B.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C.流水落花春也去,天上人間D.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2.咸鴨蛋的一般制作方法:在洗凈的鴨蛋表面涂抹白酒,沾上鹽后用紙包起來,放置一段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鴨蛋變咸是一種擴散現象B.鴨蛋變咸是因為內部產生了鹽C.只有蛋殼有裂縫的鴨蛋才能變成咸鴨蛋D.鴨蛋的腌制過程說明分子之間有引力,把鹽分子吸進了鴨蛋里3.下列現象中,不是擴散現象的是( )AA.霧霾天氣時,大量極細微的塵粒、煙粒等懸浮在空中B.緊壓在一起的鉛片和金片,5年后互相滲入約 深C.墻角長期堆煤時,墻壁里面都變黑了D.鴨蛋放入鹽水中,一段時間后變咸了4.如圖所示,熱熔法連接 管時,用熱熔器加熱粗管端口內層和細管端口外層,然后把細管推進粗管,冷卻后兩根管子就連接在一起很難被拉開了,這個現象說明( )C第4題圖A.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B.分子是運動的C.分子間存在引力 D.分子間存在斥力5.夏季來臨,瓶裝水迎來銷售旺季,大量廢棄的塑料瓶污染環境。三位英國大學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將水封裝在薄膜中做成“水球”(如圖)——Ooho,可直接吞服解渴。圖中薄膜沒有破裂是因為( )A第5題圖A.薄膜的分子間有引力 B.薄膜的分子間有斥力C.薄膜的分子靜止不動 D.薄膜的分子間沒有空隙第6題圖6.甲、乙、丙三幅圖中,能形象地描述氣態物質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CA.甲 B.乙C.丙 D.乙和丙7.自2022年5月以來,全球范圍不斷有猴痘病例報告。如圖是在電子顯微鏡下拍攝到的猴痘病毒,該病毒直徑在 左右,可通過飛沫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第7題圖A.病毒不是分子,因為它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B.病毒隨飛沫傳播過程是雜亂無章的分子運動C.病毒由分子構成,且這些分子之間有引力也有斥力D.佩戴口罩可預防病毒感染,因為制造口罩的材料分子之間沒有空隙8.新型冠狀病毒的直徑大約為100_____,新冠病毒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進行傳播時,________(選填“屬于”或“不屬于”)分子的運動。不屬于9.我們在使用酒精濕巾進行手部消毒的過程中,能聞到酒精的氣味,這是______現象。當固體被壓縮時,分子間的距離變小,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______。擴散斥力第10題圖10.圖甲所示的實驗常用來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但小亮覺得也可能是大氣壓力把兩塊鉛柱擠壓在一起使之難以分開,于是他想在真空罩內重做這個實驗,如圖乙所示。當逐漸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氣時,若兩塊鉛柱被重物拉開了,則說明兩塊鉛大氣壓力分子引力柱難以分開是因為它們受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若兩塊鉛柱仍然沒有被重物拉開,則說明它們難以分開是因為它們受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11.將酒精和 水混合,總體積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說明液體分子間有______;能夠聞到酒精的味道,是因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運動。小于間隙無規則12.如圖所示,將兩個分別裝有空氣和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玻璃瓶口對口對接,中間用玻璃板隔開。抽開玻璃板后,通過觀察瓶內顏色變化推斷氣體分子是否做無規則運動。對于兩個玻璃瓶的三種放置方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第12題圖A.甲圖放置最合理B.乙圖放置最合理C.丙圖放置最合理D.三種放置方法都不合理第13題圖13.用細線綁住干凈的玻璃板,將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靜止時測力計示數為 ;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沒有離開水面,如圖所示,測力計示數為 ;再將玻璃板慢慢浸沒在水中,玻璃板沒有接觸杯底,靜止時測力計示數為,則、與 的大小關系為( )AA. B. C. D.第14題圖14.分子之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間的斥力大小隨著分子間距離 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可知:分子之間斥力的大小( )DA.隨著分子間距離的增大先增大后減小B.隨著分子間距離的增大先減小后增大C.隨著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減小D.隨著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共22張PPT)第一章 分子動理論與內能第二節 內能和熱量第1課時 內 能1.知道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的關系。2.了解內能的概念,能簡單地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3.知道人類改變和利用內能的兩種方式。溫度與熱運動例1 分別在冷水和熱水中同時注入一滴墨水, 后的現象如圖所示,該現象說明( )CA.只有熱水的分子在做熱運動B.熱水有內能,冷水沒有內能C.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D.擴散只能在液體中發生,不能在氣體、固體中發生變式1 寒冷的冬天即將過去,春天來了,百花爭妍。“花氣襲人知驟暖”說明( )DA.分子間存在引力 B.分子間存在斥力C.分子間存在間隙 D.分子的熱運動與溫度有關物體的內能例2 關于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A.物體由靜止到運動,物體的內能增加B.的冰和 的水內能相等C.物體可以沒有機械能,但一定有內能D.高溫物體一定比低溫物體的內能大變式2 下列關于內能和機械能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A.物體的機械能越大,它的內能也越大B.物體的內能的大小與機械能大小無關C.物體的溫度升高時,內能增大,機械能也可能增大D.物體的運動速度減小時,機械能減小,內能可能不變改變內能的方式例3 下列四幅圖片中,屬于利用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B甲乙丙丁A.甲圖:從滑梯上滑下時臀部發熱B.乙圖:燒水時水溫升高C.丙圖:鐵絲反復彎折,彎折處溫度升高D.丁圖:鉆木取火變式3 2022年12月4日,我國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返回過程中,返回艙與大氣摩擦,溫度升高,其內能( )AA.增加,通過做功方式改變 B.減少,通過做功方式改變C.增加,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 D.減少,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第1題圖1.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當觀察到熱水大面積變成紅色時,冷水中只有品紅周圍變成紅色。對該現象的微觀解釋合理的是( )DA.溫度越高,分子質量越小 B.溫度越高,分子體積越大C.溫度越高,分子間隔越小 D.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2.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溫度在 以上的物體才具有內能B.同一杯水溫度升高,內能增大C.內能是物體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D.溫度相同的兩杯水內能一定相同3.如圖,熾熱的巖漿從覆蓋著皚皚白雪的火山上噴涌而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第3題圖A.白雪溫度低,內能小 B.巖漿溫度高,內能大C.白雪溫度低,分子熱運動停止 D.巖漿溫度高,分子熱運動劇烈4.如圖,民間藝人將糖加熱到液體狀態,然后用它在平板上“畫成”各種小動物,靜待慢慢凝固變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畫”。關于“糖畫”,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D第4題圖A.凝固的糖沒有內能B.糖在凝固過程中內能不變C.與糖漿比較,“糖畫”面積變大是擴散現象D.糖在熔化過程中,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內能變大5.下列事例中,屬于只用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A.陽光照射下,熱水器內的水溫度升高B.用錘子敲打鋼板,錘子和鋼板會變熱C.冬天雙手互相摩擦,手會發熱D.用打氣筒給自行車胎打氣,筒壁會發熱6.如圖,用酒精燈加熱試管中的水,水的溫度上升,直至沸騰一段時間后,會看到試管口的橡皮塞沖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B第6題圖A.試管中的水在升溫過程中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內能B.試管中的水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不變C.水蒸氣對橡皮塞做功,水蒸氣的內能增加D.水蒸氣對橡皮塞做功,橡皮塞的機械能減小7.甲、乙兩杯水的溫度分別為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甲杯中水的內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B.甲杯中水的溫度升高,其內能一定增大C.甲杯中的水分子運動一定比乙杯中的劇烈D.只有加熱才能使甲杯中水的溫度升高8.小明從冰箱里取出一盒牛奶,放入 左右的熱水中加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熱水冒出的“白氣”,是水汽化形成的B.熱水將溫度傳遞給牛奶使牛奶溫度升高C.隨著牛奶溫度升高,牛奶的內能保持不變D.加熱后牛奶香氣四溢,是因為牛奶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更劇烈9.用打氣筒給自行車輪胎打氣,活塞壓縮筒內空氣,空氣溫度升高,這是通過______的方法改變內能。打氣筒外壁的下部也會熱,這是通過________的方法改變內能。做功熱傳遞10.如圖是我國古代發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圖,把木制推桿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時,桿前端的艾絨立刻燃燒起來,這是通過______的方式,使筒內空氣內能______,溫度升高,達到艾絨的著火點。做功增大第10題圖11.質量相同的的冰、的水、 的水蒸氣,它們的內能( )BA.一樣大 B.水蒸氣的內能最大C.冰的內能最大 D.水的內能最大第12題圖12.如圖為晶體熔化圖像,物體在 時刻的內能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時刻的內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大于熔化要吸收熱量13.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采用了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原理如圖所示,首先液體二氧化碳通過膨脹閥進入毛細管,在毛細管中迅速變成氣體,此時在毛細管上方的平面上灑水即可完成制冰;之后氣體二氧化碳在壓縮機的推動下進入冷凝器,在這里變成液體,完成一個循環。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第13題圖A.毛細管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液化B.制冰時水在平面上凝固吸熱形成冰面C.二氧化碳氣體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熱D.制冰時冷凝器的溫度升高,這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14.(多選)課間休息時一些男同學常常用瓶壁較薄的空礦泉水瓶做這樣的游戲:首先旋緊瓶蓋,接著兩手分別握住瓶的上、下部分,使勁擰瓶的下部,使其嚴重變形壓縮瓶內的空氣;然后迅速旋開瓶蓋,可以看到瓶蓋飛出數米遠,同時瓶口和瓶內出現“白霧”,關于以上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CA.壓縮瓶內空氣,瓶內氣體體積減小,壓強增大,內能增大B.瓶蓋沖出,瓶內氣體對外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C.瓶內出現“白霧”是瓶內的水蒸氣溫度降低液化成的小水滴D.瓶蓋在飛出數米遠的過程中是由于一直受到瓶內氣體的推力作用第15題圖15.如圖是某物體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 時刻物體內能為零B.、 時刻物體內能不相等C.、 時刻物體內能相等D.時刻物體分子動能比 時刻小(共30張PPT)第一章 分子動理論與內能第三節 比熱容1.通過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本領,了解比熱容的概念。2.會使用比熱容表,能用比熱容知識解釋簡單的自然、生產、生活現象。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例1 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用兩個相同的裝置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下。物質 質量/ 初始溫度/ 加熱時間/ 最后溫 度/水 60 20 6 45食用油 60 20 6 68甲乙(1)在安裝、調整實驗器材時,科學合理的順序是(甲圖中):先調整固定___的位置,再調整固定___的位置。(均選填“”或“ ”)(2)為保證實驗結論的可靠,實驗時應控制兩套裝置中相同的量有:酒精燈中火焰的大小、兩個燒杯、水和食用油 的______(選填“質量”或“體積”)。質量(3)實驗中食用油和水吸熱的多少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選填“溫度計升高的溫度”或“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反映的。加熱時間的長短甲乙(4)在此實驗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就要給____(選填“水”或“食用油”)加熱更長的時間,此時,水吸收的熱量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水大于(5)實驗表明,____(選填“水”或“食用油”)吸熱的能力更強。水甲乙變式1 如圖甲,在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中:甲乙(1)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加入初溫、______(選填“質量”或“體積”)均相同的水和煤油 。選用相同電加熱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質量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同(2)水和煤油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①根據圖甲可判斷出 物質是____;②根據圖乙可判斷出____吸熱能力強。水水甲乙比熱容例2 小明根據下表所提供的數據得出了四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幾種物質的比熱容/水 水銀酒精 沙石煤油 鋁冰 銅A.液體的比熱容一定比固體的比熱容大B.同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后,比熱容不變C.由于水的比熱容大,白天海水溫度比沙灘高D.的水溫度升高,吸收的熱量是√變式2 三岔湖是簡陽人民就近的避暑休閑好去處。湖中的水放出一半后,湖水的比熱容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將裝有 水的杯子放在陽光下,水溫上升 ,不考慮熱量散失,則水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__。不變比熱容的應用例3 炎炎夏日,小梅來到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她發現,在這里白天的風常常從海面吹向陸地,而每到夜晚風卻從陸地吹向海面。她利用學過的物理知識進行分析,并畫出陸地和海面之間空氣流動情況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白天夜晚A.海水的密度小于砂石的密度 B.海水的密度大于砂石的密度C.海水的比熱容小于砂石的比熱容 D.海水的比熱容大于砂石的比熱容白天夜晚√變式3 在生產和生活中,常見到“水的比熱容大”這一特性的應用情景,以下事例中與這一特性無關的是( )BA.沿海地區的氣溫比內陸變化小B.發現人中暑時,常在額頭上擦冷水降溫C.夜間,在秧田里灌水保溫D.汽車發動機用水作冷卻液1.水銀通常作為體溫計的測溫物質,在吸收或放出較少的熱量時,溫度變化大,進而引起體積的變化,這主要是因為水銀( )CA.流動性好 B.密度大 C.比熱容小 D.質量小2.把一瓶煤油倒去一半,關于剩下的一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比熱容和熱值都變為原來的一半B.比熱容不變,熱值變為原來的一半C.比熱容變為原來的一半,熱值不變D.比熱容和熱值都不變第3題圖3.如圖,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地區各月份平均氣溫變化小,而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地區各月份平均氣溫變化較大,其主要原因是海水比砂石具有更大的( )DA.熱量 B.內能 C.熱值 D.比熱容4.在描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的語句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D①立春:“大地陽和暖氣生”,大地內能的增加是太陽通過做功的方式實現的;②小暑:“地煮天蒸盼雨風”,蒸發只在氣溫升高時發生;③秋分:“丹桂小菊萬徑香”,桂花飄香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④立夏:“夏避暑,臨水而居”,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第5題圖5.用同一酒精燈分別給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物質加熱,根據測量數據繪制如圖所示的圖像,由圖可知( )AA.甲物質的比熱容小于乙物質的比熱容B.甲物質的吸熱能力比乙物質的強C.甲物質的溫度比乙物質的溫度升高慢D.升高相同的溫度時甲比乙吸收的熱量多第6題圖6.甲、乙兩物體質量都為,丙物體質量為 ,三個物體溫度都升高 ,吸收熱量如圖所示,則他們的比熱容關系的是( )BA. B.C. D.7.根據下表格中的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 鐵 銅 水 煤油7.9 8.9 1.0 0.80.46 0.39 4.2 2.1CA.的鐵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為B.的銅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為C.若煤油和水體積之比為,吸收的熱量之比為 ,則升高的溫度之比為D.初溫、質量相同的鐵塊和銅塊,吸收相同的熱量后相接觸,內能從鐵塊轉移到銅塊第8題圖8.如圖,用規格相同的兩試管分別裝上質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著石棉網同時對兩試管加熱(水的比熱容比煤油的大),下列圖線能反映該實驗情況的是( )CA. B. C. D.9.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沙灘上的沙子熱得燙腳,但海水卻非常涼爽,主要是因為水的比熱容比沙子的比熱容____。 的砂石,溫度升高,需要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__。大10.“早穿皮襖午穿紗,守著火爐吃西瓜”是對大漠氣候的生動描寫,而沿海地區晝夜溫差則不大,這是由砂石與水的比熱容不同造成的。已知砂石和水的比熱容之比為,砂石和水的密度之比為 。當相同體積的砂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熱量時,它們升高的溫度之比為_____。第11題圖11.為了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在兩個相同的容器中分別裝入質量、初溫都相同的兩種液體、 ,并且用相同的裝置加熱,如圖甲所示。(1)實驗中,可以通過比較________________(選填“升高溫度的多少”或“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反映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2)加熱到時,液體 的溫度如圖乙所示,此時溫度計示數是___。加熱時間的長短42第11題圖(3)冬天,如果你想自制暖手袋,那么應選液體___(選填“”或“ ”)作為供暖物質,其效果更佳。A(4)上述實驗中,主要用到的科學探究方法有轉換法和__________法。控制變量第12題圖12.在相同的加熱條件下,對質量為、比熱容為的液體和質量為、比熱容為的液體均勻加熱, 、液體的溫度隨加熱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DA.若,則 B.若,則C.若,則 D.若,則13.如圖所示,用相同的加熱器給甲、乙兩杯液體加熱(不計熱量損失,加熱裝置與環境等因素完全一樣),得到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圖,如圖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第13題圖A.若甲、乙是質量相同的兩種液體,則甲、乙兩杯中液體的比熱容之比為B.若甲、乙是質量相同的兩種液體,則將甲、乙兩杯液體從 加熱至(均未沸騰)所需時間之比為C.若甲、乙是質量不同的同種液體,則甲、乙兩杯中液體的質量之比為D.若甲、乙是質量不同的同種液體,則甲、乙兩杯中的加熱器每分鐘放出的熱量之比為√14.質量和初溫相同的甲、乙兩種金屬塊,同時分別放入兩杯完全相同的水中,達到熱平衡后,放入甲的杯中水溫降低了 ,放入乙的杯中水溫降低了 ,假設熱傳遞過程中沒有能量損耗,則甲、乙金屬塊比熱容的關系是( )BA. B. C. D.無法判斷15.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圖中的裝置相同,燃料的質量都是 ,燒杯內的液體初溫相同。當燃料燃燒完時(燒杯內的液體均未沸騰),立即讀取相應溫度計的示數,分別為、和,且 。第15題圖(1)在該實驗中,三個燒杯中液體、 的______(選填“質量”或“體積”)必須相同。質量(2)比較不同液體的比熱容,應選擇________兩圖進行實驗,實驗液體 的甲、丙比熱容與實驗液體的比熱容相比,有___(選填“ ”“ ”或“”) 。第15題圖(3)比較不同燃料的熱值,應選擇________兩圖進行實驗,實驗燃料1的熱值 與實驗燃料2的熱值相比,有 ___(選填“ ”“”或“ ”) 。甲、乙(4)在圖甲裝置中,若燃料為酒精,燒杯內的液體為質量為 的水,點燃燃料直至燃燒完,溫度計的示數由上升到,再結合“ ”燃料這一數據,計算出燃料的熱值,通過實驗算出的熱值與實際相比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偏小存在熱損失(共30張PPT)第一章 分子動理論與內能專題突破一 熱量的計算1.會用比熱容及其變形公式進行基本的計算。2.掌握溫度—加熱時間圖像的相關計算。3.求水的末溫時考慮到水的沸點的計算。4.比熱容和熱值的綜合計算。比熱容的計算例1 “水地暖”取暖的原理是以溫度不高于 的熱水為熱媒,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層中的管道內循環流動,加熱整個地板,通過地面以熱傳遞的方式向室內供熱的一種供暖方式。如圖所示,某房間一段時間內循環流動的水質量為,進水溫度為,出水溫度為 。求這段時間里:(1)水降低的溫度 ;解:水降低的溫度:;(2)水向外界放出的熱量。解: 水向外界放出的熱量:。變式1 甲、乙兩物體質量相等,甲物體溫度降低 ,乙物體溫度升高時,乙物體吸收熱量是甲物體放出熱量的2倍,甲、乙兩物體的比熱容之比是( )AA. B. C. D.溫度—加熱時間圖像例2 用同一酒精燈分別給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物質加熱,根據測量數據繪制如圖所示圖像,由圖可知:甲物質的溫度比乙物質的溫度升高____(選填“快”或快小于“慢”),甲物質的比熱容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乙物質的比熱容。變式2 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量相等的甲和乙兩種液體加熱(不計熱量損失),如圖是甲和乙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甲的比熱容與乙的比熱容之比為B.甲的比熱容與乙的比熱容之比為C.甲和乙都加熱10分鐘,甲吸收熱量比乙吸收熱量多D.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溫度,甲吸收熱量較多溫度變化的計算例3 在標準大氣壓下,將質量為、初溫為 的水加熱,當水吸收的熱量后,水的溫度會升高[水的比熱容( )BA. B. C. D.變式3 已知水的比熱容 ,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初溫為的水吸收了 的熱量后,其溫度升高了( )CA. B. C. D.比熱容和熱值的綜合計算例4 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用煤爐給 的水加熱,同時他們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加熱過程中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線。若在內完全燃燒了 的煤,水的比熱容為 ,煤的熱值為 。求:(1)經過 時間加熱,水所吸收的熱量;解:經過 時間加熱,水所吸收的熱量:;(2)在 內,煤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解: 煤完全燃燒產生的熱量:。變式4 我國在世界上第一次對可燃冰實現安全可控開采。 可燃冰分解后,可釋放出約天然氣,已知 ,。求:(1) 可燃冰釋放出的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解:由題知,可燃冰分解后,可釋放出約 天然氣,這些天然氣完全燃燒產生熱量:;(2)若上述熱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質量多少的水升高 ?解: 由題知,水吸收的熱量:,由 可得加熱水的質量:。1.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為 ,乙的比熱容是甲的比熱容的兩倍,若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則甲、乙兩物體吸收的熱量之比為( )BA. B. C. D.第2題圖2.用兩個相同的電熱器給質量同為 的物質甲和水加熱,它們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則甲物質吸收的熱量為( )DA. B.C. D.第3題圖3.如圖甲,把質量為 的涼牛奶置于放在室內盛有熱水的敞口玻璃杯中加熱,經過一段時間,牛奶和熱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如圖乙,已知牛奶比熱容,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圖乙中 是表示牛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②熱水放出的熱量等于牛奶吸收的熱量;③此現象中,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牛奶內能的;④牛奶加熱過程中吸收的熱量為。A.③ B.③④ C. ②④ D.①②③第3題圖√4.在“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實驗中,把質量均為 的水和煤油分別裝入兩個相同的容器內,用相同的熱源給它們加熱,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不計熱損,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D第4題圖A.煤油的吸熱能力比水強B.煤油的比熱容為C.加熱 ,煤油比水吸收的熱量多D.加熱,煤油吸收的熱量為5.汽車上的散熱器用水作為冷卻劑,散熱器中裝有 的水,在溫度升高了的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是__________ ,這些熱量相當于完全燃燒_____ 的天然氣放出的熱量,天然氣在燃燒的過程中,熱值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已知 ,]0.01不變6.西氣東輸工程讓莆田市市民用上了物美價廉的天然氣。在標準大氣壓下,將質量為、溫度為 的水加熱至沸騰,水至少要吸收的熱量是_____________,這些熱量相當于完全燃燒_______ 的天然氣放出的熱量。、天然氣的熱值為0.03367.用兩個相同的加熱器給初溫相同、質量同為 的物質甲和水加熱,它們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據此水在 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____,甲物質的比熱容是__________ 。[水的比熱容 ]第7題圖8.為了給同學解釋“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大,而沿海地區晝夜溫差小”這一現象,小尉采用計算的方法來解釋。已知水的比熱容為,干泥土的比熱容為 。(1)求的水升高 需要吸收的熱量;解:水吸收的熱量:;(2)若這些熱量全部被等質量的干泥土完全吸收,求干泥土升高的溫度。解: 由題知,干泥土吸收的熱量:,由 得干泥土升高的溫度:。9.農作物的秸稈可以回收加工制成秸稈煤。(1)求完全燃燒 的秸稈煤可放出多少的熱量?解:秸稈煤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2)若這些熱量完全被質量為,初溫為 的水吸收,則水的末溫為多少?[已知 ,]解: 由題意可知,水吸收的熱量:,由 可得,水升高的溫度:,則水的末溫:。第10題圖10.將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煤油 分別倒入兩個完全一樣的試管中,然后將這兩個試管同時放入溫度較高的熱水中,如圖所示,經過足夠長的時間以后,試管中的水和煤油從熱水中吸收的熱量分別為、,溫度升高分別為、 ,則( )CA., B.,C., D.,第11題圖11.如圖所示,規格相同的甲、乙兩容器中分別裝有和 的純凈水,并用不同加熱器同時對其加熱,根據所記錄的數據分別得到圖丙的水溫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圖像和BA.乙杯中水每分鐘吸收的熱量為B.加熱時間相同,甲、乙兩杯水升高的溫度之比為C.甲、乙兩杯中的加熱器每分鐘放出的熱量之比為D.將甲、乙兩容器中的液體從加熱至沸騰所需要的時間之比是(不計熱量損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第12題圖12.如圖所示,是冷水與熱水混合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假設在熱傳遞過程中沒有熱損失,由圖中信息可知,熱水放出的熱量與冷水吸收的熱量之比、熱水與冷水的質量之比分別是( )AA., B., C., D.,13.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不計熱量損失,使、 的水倒入、 的水中,混合后的水溫是( )CA. B. C. D.第14題圖14.如圖所示是小李同學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探究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第 時的內能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 時的內能;若該物質的質量為,在 段狀態時的比熱容為小于,則在物質所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__ 。(被加熱物質的質量和吸、放熱功率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分子動理論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級上冊.pptx 1.2 內能和熱量-第1課時 內 能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級上冊.pptx 1.2 內能和熱量-第2課時 熱 量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級上冊.pptx 1.3 比熱容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級上冊.pptx 第一章 分子動理論與內能 章末整合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級上冊.pptx 第一章 分子動理論與內能 專題突破一 熱量的計算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