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04-第四章 光的世界 習題課件(共15份打包)教科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04-第四章 光的世界 習題課件(共15份打包)教科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17張PPT)
第四章 光的世界
第七節 通過透鏡看世界
1.知道望遠鏡和顯微鏡的基本構造。
2.能夠認識望遠鏡和顯微鏡成像的基本原理。
望遠鏡
例1 對于望遠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A.望遠鏡看到的都是景物正立的像
B.望遠鏡的目鏡、物鏡一定都是凸透鏡
C.望遠鏡的目鏡、物鏡都成實像
D.望遠鏡的物鏡直徑較大是為了會聚更多的光
顯微鏡
例2 下列關于顯微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
B
A.顯微鏡就是把望遠鏡的兩個鏡頭調換一下位置
B.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能做成顯微鏡
C.目前還沒有顯微鏡能看清原子
D.顯微鏡主要用來研究宏觀世界
1.關于顯微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物體經目鏡成放大的實像 B.物體經物鏡成放大的虛像
C.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放大鏡 D.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投影儀
第2題圖
2.如圖,有一種望遠鏡由兩組凸透鏡組成,靠近眼睛
的一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測物體的一組凸
透鏡叫做物鏡,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
附近成縮小的實像,它相當于一個( )
A
A.照相機 B.投影儀 C.放大鏡 D.幻燈機
3.有一種特別的天象——“超級月亮”,它比正常時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
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愛好者為了研究這一現象,于是架設一臺
天文望遠鏡做進一步觀察。關于該望遠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A.它的物鏡和顯微鏡的物鏡作用相同
B.它的物鏡相當于放大鏡,用來把像放大
C.它的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虛像
D.它由兩組透鏡組成,靠近眼睛的為目鏡,靠近被觀測物體的為物鏡
4.望遠鏡是用兩個凸透鏡組成的,下面關于望遠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C
A.目鏡、物鏡直徑相同
B.目鏡、物鏡焦距相同
C.物鏡直徑比目鏡直徑大,目的是會聚更多的光
D.通過目鏡看到天體的像比實際的天體大
5.顯微鏡在生物課時我們已學過,顯微鏡的結構如圖所示,則下列分析
正確的是( )
D
第5題圖
A.物鏡相當于凸透鏡,目鏡相當于凹透鏡
B.物鏡和目鏡都相當于凸透鏡,但只有目鏡起放大作用
C.物鏡和目鏡都相當于凸透鏡,但只有物鏡起放大作用
D.物鏡和目鏡都相當于凸透鏡,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
經物鏡成一個放大的像,目鏡再把這個像放大一次
6.用普通望遠鏡觀察遠處物體時,突然有一只小飛蟲飛到物鏡上,則視
野中( )
B
A.會出現一只大飛蟲 B.不會出現飛蟲或黑點
C.會出現一個大黑點 D.會出現一只小飛蟲
第7題圖
7.如圖所示是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植物葉片上的氣孔,
氣孔經過物鏡所成的是一個放大的____(選填“實”或
“虛”)像,此時被觀察的葉片到物鏡的距離與焦距
的關系是___________,最后人眼通過目鏡看到的是
____(選填“實”或“虛”)像。


第8題圖
8.人眼看同一個物體,會出現“近大遠小”的現象,這
和物體與人的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有關,如圖所示。
同一個物體離人眼越遠時,視角越____。當人離不同
大小的物體一樣遠時,視角也會不同,物體越大,視
角越____。(均選填“大”或“小”)


第9題圖
9.如圖是一種光學儀器的原理圖,是物鏡, 是
目鏡。這種儀器是________(選填“望遠鏡”或“顯微
鏡”),目鏡的作用相當于________(選填“放大鏡”
或“投影儀”)。
望遠鏡
放大鏡
10.如圖所示的是________(選填“顯微鏡”或“望遠鏡”)成像原理,被觀
察的物體經物鏡和目鏡兩次放大后,我們就可以看清肉眼看不見的細小
物體,其物鏡的作用相當于________(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
顯微鏡
投影儀
第10題圖
第11題圖
11.如圖,小明找到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模擬望遠鏡觀察
遠處的景物,其中較遠的物鏡的作用是使物體成倒立、
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目鏡相當于
______鏡,成____(選填“實”或“虛”)像。
縮小
放大

12.在玻璃板下放置一個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體,把一滴水滴在小物體
正上方的玻璃板上,水滴就是一個放大鏡;如果還看不清小物體,再拿
一個凸透鏡位于水滴正上方,調節凸透鏡與水滴間的距離,就能看清玻
璃板下的小物體,此時看到的是小物體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
的____(選填“實”或“虛”)像,這個組合與________(選填“望遠鏡”或
“顯微鏡”)的原理相同。
放大

顯微鏡
13.下列關于顯微鏡與望遠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
B
①所有望遠鏡都是由兩個凸透鏡制成的;
②天文望遠鏡物鏡的口徑比較大;
③我們在學生實驗室用顯微鏡看細胞是通過兩次放大而實現的;
④望遠鏡是將遠處物體放大了使人才看得見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4.生物實驗時,在載玻片上寫一個“上”字如甲圖所示,如果想將看到的
像變成如乙圖所示,那么接下來應將載玻片( )
B
第14題圖
A.順時針轉動 B.逆時針轉動
C.順時針轉動 D.向左上角移動(共23張PPT)
第四章 光的世界
第二節 光的反射定律
第1課時 光的反射定律
1.了解光的反射現象。
2.知道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
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現象
例1 如圖,小紅同學能夠看到掉在地面上不發光的書。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
C
A.因為人眼發出的光射到了物體上
B.書發出的光進入了小紅的眼睛里
C.書反射的光進入了小紅的眼睛里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變式1 下列描述的光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A.鏡花水月 B.形影不離 C.一葉障目 D.日環食現象
光的反射定律
例2 如圖所示,是陳濤同學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

(1)如圖甲,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
射到 點,經平面鏡反射,沿另一個方向射出,
改變光束的入射方向,使減小,這時 跟著
減小;使增大,跟著增大, 總是______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說明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于
光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如圖乙,把半面紙向后折,這時在平面板 上看不到
___________,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射光線
反射光線在入射光線和法線確立的平面上

變式2 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
情景,此時反射角等于____度。若入射光線靠
近法線,反射角將______(選填“增大”“不變”
或“減小”)。
40
減小
例3 如圖,根據給出的反射光線畫出入射光線 ,并標出入射角的
度數。
解:
答案圖
變式3 如圖所示的入射光線在平面鏡的 點處反射后豎直向下射入
一豎井中,請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及平面鏡 的位置。(要求保留作
圖痕跡)
解:
答案圖
1.下列現象中與光的反射有關的是( )
B
A.太陽光下物體的影子 B.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
C.晚上看到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光 D.打雷時,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
第2題圖
2.如圖是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要研究“光
在反射時,光路可逆”,則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 )
D
A.改變光線與法線 的夾角
B.改變光線與法線 的夾角
C.沿法線前后轉動板
D.讓另一束光沿 入射
第3題圖
3.如圖,一束光線射向平面鏡,那么這束光
線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別為( )
B
A. 、 B. 、
C. 、 D. 、
第4題圖
4.如圖,一入射光線垂直射到平面鏡上,其反射光線經過
的點是( )
C
A.甲 B.乙
C.丙 D.丁
5.若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則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
( )
B
A. B. C. D.
6.一條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 ,則入射角為_____;當入射角減小
時,反射角為_____。
7.太陽光與水平面成 角射到平靜的湖面上,則反射角為____度;若
太陽光垂直射向湖面,則反射角為___度。
65
0
8.生活中經常提到的“影”與我們所學到的光學知識有關。例如,杯弓蛇
影和立竿見影中的“影”,前者是由__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_______
________形成的。
光的反射
光沿直線傳播
9.如圖所示是光線經過平面鏡反射后的光路圖,兩條光線互相垂直,請
你在圖中適當的位置畫出平面鏡,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
第9題圖
解:
第9題答案圖
第10題圖
10.如圖所示為小斌同學“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
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紙板、可繞 轉動且將它
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
(1)實驗時讓光貼著紙板射入是為了__________。
顯示光路
(2)如果紙板沒有與平面鏡垂直放置,當光沿著紙板 射入時,在紙板
上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3)小斌讓一束光沿著方向射入,發現反射光恰好沿著 方向射出,
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于每一條確定的入射光線而言,反射光線是______(選填“唯一”
或“不唯一”)的。
不能
光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唯一
(5)小海同學利用同一套實驗器材,選擇入射角分別為 、 、
的三條光束進行實驗,得到實驗結果如表:
實驗次數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
經檢查,三次實驗中各角度的測量值都是準確的,但總結的規律卻與反
射定律相違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測量的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
第10題圖
11.關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入射光線靠近法線時,反射光線遠離法線
B.入射光線與反射面夾角為 時,反射角是
C.入射角增大 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增大
D.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第12題圖
12.有一光電控制液面高度的儀器,它是通過一束入
射光線經液面反射在光電屏上得到的光斑位置來判
斷液面高低的。如圖所示的光路中,入射光線與液
面的夾角為 ,當液面升高時,反射角( )
B
A.保持 不變 B.保持 不變
C.逐漸增大 D.逐漸減小
13.自行車的尾部安裝一種塑料制成的反光鏡,夜間騎車時,在車燈照射下,
能把光按原來方向返回。反光鏡結構如圖所示,兩面鏡相互垂直,當一條
光線 入射到其中一平面鏡,請你在圖中作出所有反射光線的光路圖。
第13題圖
解:
第13題答案圖
14.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時,小李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
第14題圖
(1)他先將平面鏡平放在水平桌面
上,再把白色硬紙板放在平面鏡上
且與鏡面保持______,白色硬紙板
的表面應盡可能______(選填“光滑”
或“粗糙”)。
垂直
粗糙
(2)小李讓一束光 貼著紙板射到平面鏡上,在紙板上會看到反射光
線(如圖甲),然后將紙板繞向后折,如圖乙所示,此時在
面上________(選填“看到”或“看不到”)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______
(選填“存在”或“不存在”)。
看不到
存在
(3)為了進一步確定此時反射光線的位置,小李將紙板沿 剪開,將
紙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圖丙所示,發現在紙板右側的______
(選填“上部”或“下部”)會看到反射光線。此實驗現象說明反射光線、
入射光線和法線____(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
下部

第14題圖(共16張PPT)
第四章 光的世界
第一節 光的傳播
1.能夠判斷常見物體是否是光源。
2.理解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
3.學會用光的直線傳播規律解釋生活現象。
光源
例1 下列物體屬于光源的是( )
C
A.皎潔的月亮 B.道路兩旁起警示作用的反光膠帶
C.發光的電燈 D.璀璨的鉆石
變式1 下列物體屬于光源的是( )
D
A.反射陽光的平面鏡 B.波光粼粼的水面
C.放電影時所看到的銀幕 D.收看電視時看到的電視機屏幕
光的傳播
例2 下列現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知識解釋的是( )
D
A.小孔成像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人在陽光下形成的影子
D.傍晚,當太陽到了地平線以下,我們還能看到它
變式2 日環食現象是由于( )
B
A.月球表面反射太陽光形成的
B.月球擋住太陽光形成的
C.太陽光經過小孔后形成的
D.太陽光經過地球大氣層折射后形成的
變式3 小明在課外按如圖所示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
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那么他在半透明紙
上看到的像是( )
D
A.三角形光斑 B.圓形光斑 C.蠟燭的正立像 D.蠟燭的倒立像
1.生活中許多物體可以發光,下列各組物體中,屬于光源的一組是
( )
C
A.太陽、月亮、舞臺的燈光 B.閃電、鏡子、發光的水母
C.火焰、燈光、發光的螢火蟲 D.太陽、燈光、波光粼粼的水面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B
A.光在同一種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B.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為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C.光在各種均勻介質中傳播的速度相同
D.光的傳播需要介質,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3.下列有關聲與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A.“聲”和“光”總是沿直線傳播
B.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
C.“蟋蟀在鳴叫”說明蟋蟀是聲源;“金光閃閃”說明金子是光源
D.光速比聲速大得多,所以我們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
4.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的物理現象是( )
B
A.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B.太陽光穿過大氣層射向地面過程中發生彎曲
C.檢查一塊木頭是否直,可閉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長度方
向看過去
D.日食、月食的形成
5.對于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約為
B.光線是真實存在的帶箭頭的直線
C.正在放映的電影幕布是光源
D.小孔成像成的是正立的實像
6.小明學習“光的傳播”時,看到老師的一個演示實驗,過程如下:①用
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光線是一條直線;②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
波溶液,觀察到光線發生了彎曲;③經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小
明根據上述現象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D
A.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線傳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線傳播
D.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才沿直線傳播
7.2009年7月,我國出現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觀。產生日食的原因和
圖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區域分別是( )
C
第7題圖
A.光的反射;區 B.光的折射; 區
C.光的直線傳播;區 D.光的直線傳播; 區
8.電視機的遙控器可以發射出一種看不見的光,叫做紅外線,用它來傳
遞______(選填“能量”或“信息”),實現對電視機的控制。通常是將遙
控器對準電視機的控制窗口,按下遙控器的按鈕就可以了,這是利用了
光的__________。
信息
直線傳播
9.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為________ ;為實現我國的探月計劃,
向月球發射的激光到達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 ,則地球和月球間的
距離約是____________ 。
10.日食可以用______________來解釋,也說明光____(選填“能”或“不
能”)在真空中傳播。
光沿直線傳播

11.如圖,小明將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紙,然后在罐底部開一
個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D
第11題圖
A.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
C.半透明紙與小孔間的距離不變時,物體與小孔間的
距離越大,像就越小
D.物體與小孔間的距離不變時,半透明紙與小孔間的
距離越大,像就越小
12.下列現象中,能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的是( )
A
A.樹蔭下圓形光斑
B.海市蜃樓
C.露珠下的葉脈
D.水中“倒影”
13.當出現日食的時候,直接用肉眼觀測太陽是會傷眼睛的。某次日偏食
發生時,小華正好在操場的樹下,看到地上有許多形狀一樣大小不同錯
落重疊的光斑(如圖)。以下關于光斑的理解錯誤的是( )
D
第13題圖
A.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B.光斑的形成屬于小孔成像現象
C.光斑的大小跟縫隙離地面的高度有關
D.光斑的形狀與樹葉間縫隙的形狀相同
第14題圖
14.某興趣小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個小圓孔,
將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塑料薄膜,制作成一個
簡易針孔照相機,如圖所示,將其水平放置,在
倒立
變大
變小
不變
左側固定一只與小孔等高的小燈泡,燈泡發光時,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
燈絲______(選填“倒立”或 “正立”)的像;若只水平向左移動易拉罐,
像的大小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只水平向左移動小
燈泡,像的大小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只將小圓孔
改為三角形小孔,則像的形狀______(選填“改變” 或“不變”)。(共14張PPT)
第四章 光的世界
第八節 走進彩色世界
1.了解光的色散現象,知道光譜的概念。
2.了解光的三原色。
3.了解物體顏色的由來。
色散
例1 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的色散的是( )
A
A.太陽光經過棱鏡后,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
B.紅、綠、藍三種色光合成電視畫面的顏色
C.紅、綠、藍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紅、藍、黃三色顏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變式1 下列現象屬于光的色散的是( )
B
A.立竿見影 B.雨后彩虹 C.小孔成像 D.水中月亮
三原色
例2 彩色電視機可以反映出畫面的真實色彩,是因為其顏色( )
C
A.是由七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B.是由顏料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C.是由色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D.是顯像管上本來就有的
變式2 在彩色的熒光屏上,若在某一時刻,熒光屏上的某一區域的各個
色點都是由紅、綠、藍強度相同的三種顏色的色光組成的,則該區域呈
現的顏色是( )
B
A.黃色 B.白色 C.藍色 D.無色
物體的顏色
例3 廣告公司在拍攝水果廣告時,為了追求某種藝術效果,在暗室里用
紅光照射裝在白色瓷盤中的紅色蘋果,站在旁邊的攝影師將看到( )
D
A.蘋果呈黑色,瓷盤呈白色 B.蘋果呈紅色,瓷盤呈黑色
C.蘋果呈黑色,瓷盤呈紅色 D.蘋果呈紅色,瓷盤呈紅色
變式3 一舞蹈演員穿白上衣藍色裙子,從室外走進只有紅色追光燈照射
下的舞臺上,她在表演節目時,觀眾看到的是( )
B
A.上衣為白色,裙子為藍色 B.上衣為紅色,裙子為黑色
C.上衣為紅色,裙子為藍色 D.上衣、裙子都為紅色
1.下列詩詞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現象的是( )
B
A.池水映明月 B.彩虹舞山澗 C.潭清疑水淺 D.起舞弄清影
2.20世紀中葉,科學家發明了紅光和綠光,為與這兩種 組合,
產生白色光源,日本科學家又探尋到一種 ,它是( )
C
A.紫光 B.黃光 C.藍光 D.橙光
3.下列對于紫外線和紅外線應用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D
A.人民幣的防偽是利用了紫外線的熒光作用
B.適當照射太陽光可以促使人體合成維生素
C.紅外線夜視儀發出的光人眼是看不見的
D.只有高溫物體才能輻射紅外線
4.人眼看到墻壁是白色,是因為( )
A
A.光被墻壁全部反射 B.光被墻壁全部吸收
C.沒有光射到墻壁上 D.墻壁不能發光
5.光的色散說明白光是一種復色光,棱鏡對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
其中對紅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對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下列能正確表示
白光通過三棱鏡發生色散的是( )
C
A. B. C. D.
第6題圖
6.如圖所示是色光的三原色的混合圖,其中 處是____
光, 處是____光。


7.彩色電視機畫面上的豐富色彩是由____________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電視機遙控器可以發出不同的________(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脈
沖,實現對電視機的控制。
紅、綠、藍
紅外線
第8題圖
8.現在很多大廈安裝了自動門,如圖所示,當有人
靠近時,因為接收到人體發出的____(選填“紅”或
“紫”)外線,門會自動打開。

9.雨后的天空常會出現美麗的彩虹。彩虹主要是由于太陽光遇到空氣中
的小水滴發生______產生的;彩虹常呈現出七彩顏色,說明太陽光是
______光。
色散
復色
10.小明在會場聽講座時,想把銀幕上用投影儀投影的彩色幻燈片圖像用
照相機拍攝下來。由于會場比較暗,他使用了閃光燈,其效果是( )
C
A.拍攝到的照片與不用閃光燈差不多,昏暗不清
B.拍攝到的照片色彩鮮艷,比不用閃光燈清楚好多了
C.拍攝到的照片是銀幕,看不清投影到銀幕上的圖像
D.拍攝到的照片比不用閃光燈的效果好一些,但不是特別清晰
11.如圖甲所示,一束白光經三棱鏡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為紅、
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這就是光的______現象。一束紅光沿
從空氣斜射向玻璃,和 分別是紅光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如
圖乙所示。如果一束紫光也沿 從空氣斜射向玻璃,請你在圖乙中畫出
該紫光的折射光線 的大致位置。
色散
解:
12.如圖甲是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曾經做過的光的色散實驗,實驗中將一束
太陽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光屏上的 范圍內可以觀察到
不同顏色的光。
第12題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將溫度計放到 處和
處的外側,會看到______________
______; 處應該是____光。
A處溫度升高得更快

(2)從實驗看出,光線經過三棱鏡后是向它的______(選填“頂角”或
“底邊”)偏折。這一規律可以用來類比說明凸透鏡對光的______作用和
凹透鏡對光的______作用。
底邊
會聚
發散
(3)如果分別用紅光和藍光以平行于主光軸的方向照射同一凸透鏡,它們
的光路圖如圖乙所示,那么通過 點的光線是____(選填“紅”或“藍”)光。

第12題圖(共18張PPT)
第四章 光的世界
第五節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第1課時 認識透鏡
1.了解透鏡的種類。
2.了解透鏡的焦點、焦距,認識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認識透鏡
例1 如圖所示是一些透鏡的截面圖,其中________是凸透鏡,________
是凹透鏡。(均填序號)
①②③
④⑤⑥
變式1 在如圖所示的方框中畫上適當的透鏡。
解:
答案圖
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折射
例2 在圖中,畫出通過透鏡的折射光線。
解:
答案圖
變式2 下列光路圖中,正確的是( )
A
A. B. C. D.
1.一束光線在空氣中經凸透鏡折射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C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會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來的光束會聚一些 D.一定是發散光束
2.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下列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蓋形狀各
異,最容易在陽光下引發火災的是( )
B
A. B. C. D.
第3題圖
3.如圖,一種手電筒上所用的聚光電珠,其前端相當于一個
玻璃制的凸透鏡,為了使燈絲發出的光經凸透鏡后變成平
行光,應把燈絲放在( )
A
A.焦點處 B.焦點以內 C.焦點以外 D.任意位置
第4題圖
4.透鏡是利用光的______規律制成的,有凸透鏡和凹透鏡兩種,
現有一個玻璃球分成、、、、 五塊,其截面如圖所示,
屬于凸透鏡的是_______,屬于凹透鏡的是___。
折射
5.如圖所示,請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第5題圖
解:
第5題答案圖
6.在圖中畫出與入射光線對應的折射光線。
第6題圖
解:
第6題答案圖
第7題圖
7.如圖表示小欣同學用激光分別射
向甲、乙兩透鏡后光的傳播路徑,
由圖可知甲透鏡應是____透鏡,乙
透鏡應是____透鏡。(均選填“凹”
或“凸”)


8.在森林中旅游時,導游會提醒你,不要隨意丟棄飲料瓶。這是由于下
雨時飲料瓶內灌了雨水后,相當于一個__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
鏡”),太陽出來后,它對光有______作用,可能會引起森林火災。
凸透鏡
會聚
9.小華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發現把火柴頭放在凸透鏡焦點處一段時
間后,火柴會被點燃。他和同學們猜想凹透鏡不能點燃火柴。他們猜想
的依據是凹透鏡對光有______(選填“會聚”或“發散”)作用。
發散
第10題圖
10.如圖所示,將凸透鏡正對著陽光,把一張白紙放在
它的另一側,來回移動白紙,直到白紙上的光斑變得
最小、最亮,此時該亮斑距凸透鏡 ,則該凸透鏡
的焦距是___ ,換成凹透鏡再做這個實驗,在紙上
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很小、很亮的光斑。
8
不能
11.透鏡左側有一點光源 發出兩條光線,經透鏡折射后在右側的出射光
線如圖所示,請在圖中通過光路作圖確定點光源 的位置。
第11題圖
解:
第11題答案圖
12.如圖,請補全通過凹透鏡兩條光線的光路圖(其中一條光線指向透鏡
左側焦點,另一條光線平行于主光軸)。
第12題圖
解:
第12題答案圖
13.截面為正方形、中空部分為橢圓形的玻璃體如圖所示,則這個玻璃體:
①可以看作兩塊凹透鏡;②可以看作一塊凸透鏡;③對圖示光束具有發
散作用;④對圖示光束具有會聚作用。上述說法正確的是( )
C
第13題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放在凸透鏡主光軸上焦點以內的點光源 發出的光,通過凸透鏡后的
光路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第14題圖
A.凸透鏡可以對光線起發散作用
B.凸透鏡只對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起會聚作用
C.通過凸透鏡后的光線是發散的,因此凸透鏡對光
線起發散作用
D.通過凸透鏡后的光線發散程度比原來小,仍然是
會聚的一種表現
第15題圖
15.如圖所示,將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其下方 處的白
紙上呈現出一個較小的光斑,這個現象提示我們:凸透鏡對
光有______作用;若將該透鏡向紙面再靠近一小段距離的過
程中,光斑一直變小,由此可以判斷該透鏡的焦距一定
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會聚
小于
第16題圖
16.如圖所示,把一凸透鏡放在平面鏡前,當用
眼睛觀察鏡子時,光束似乎是從 處發散開來
的,則光束會聚處和處的距離是____ ,該凸
透鏡的焦距是____ 。
0.6
0.2(共16張PPT)
第四章 光的世界
第五節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第3課時 生活中的透鏡
1.能夠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說出照相機、放大鏡、投影儀的成像原理。
2.能夠根據凸透鏡成像的動態規律調節它們的成像大小。
放大鏡
例1 如圖甲,小勇利用焦距為 的放大鏡
看自己的手指紋時,應將手指放在距放大鏡
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的位置。如圖乙,當他將手臂伸直,用這個放
小于
縮小
大鏡看窗外遠處的物體時,他所看到的是倒立、______(選填“放大”“縮
小”或“等大”)的實像。
變式1 如圖,昆蟲觀察盒的盒蓋是一個凸透鏡,盒蓋到盒底的
距離為 ,利用凸透鏡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
地觀察小昆蟲。在一次實驗中,小明不小心把盒蓋上的凸透鏡
D
A. B. C. D.
打碎了。為了修好觀察盒,老師分別給他提供了焦距為、 、
和 的凸透鏡各一個,他應該選擇的凸透鏡的焦距為( )
照相機
例2 二維碼支付是移動支付的一種方式,消費者用手機掃商家的二維碼,
便可實現與商家賬戶的支付結算,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當于給二維碼拍照。
下列關于“手機掃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
B
A.紙張上的二維碼是光源
B.掃描時二維碼要位于攝像頭2倍焦距以外
C.攝像頭遠離二維碼可使它成的像變大
D.二維碼通過攝像頭成的是正立的實像
變式2 如圖所示是利用航空攝影拍攝到的濕地美景,若拍攝時所用照相
機的鏡頭焦距是 ,則膠片到鏡頭的距離應( )
B
A.大于 B.大于小于
C.小于 D.等于
投影儀
例3 教室里安裝的電子白板投影儀,其鏡頭的焦距為 ,為了在白
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儀鏡頭到白板的距離應( )
A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小于
變式3 投影儀能將文字和圖像等信息投射到屏上,其鏡頭相當于一個
____透鏡,屏上出現的文字相對于投影儀內部發光元件產生的“文字”是
一個____立、放大的像。若需讓屏上的文字變大,應將鏡頭適當______
(選填“靠近”或“遠離”)發光元件。


靠近
1.下列能正確表示照相機成像原理的是( )
D
A. B. C. D.
第2題圖
2.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門在很多路口安裝監控攝像頭,如
圖,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現場照片,拍照時,攝像頭的鏡
頭相當于一個____(選填“凸”或“凹”)透鏡,所成的像是縮小
的____(選填“實”或“虛”)像。


3.東營市開展了“紅色電影進社區”活動,受到居民好評。電影放映機的
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透鏡,電影放映時在銀幕上形成的是____立、放大
的實像。


第4題圖
4.如圖所示的是投影儀成像示意圖,投影儀上有一塊平
面鏡,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使光能夠投射到屏幕上。
改變光路
5.同學們在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水的溫度時,從側面可以觀察到溫度計
插入水中的部分變大了。下列設備中應用了這一光學原理的是( )
C
A.照相機 B.投影儀 C.放大鏡 D.平面鏡
第6題圖
6.小丑魚顏色艷麗、體型較小,因此水族館常將它放入球
形魚缸中以便觀賞(如圖所示),球形魚缸起到了____透
鏡的作用,我們看到的小丑魚是它通過球形魚缸形成的正
立、放大的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

虛像
7.下列四個情景中,成實像的是( )
B
A.水面飛鳥的“倒影” B.照相機膠片上的像
C.船上人看到水里的魚 D.通過放大鏡看到的字
第8題圖
8.在使用凸透鏡時,小明同學觀察到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現象。下列光學儀器的工作原理與該現象所反映的規律
相同的是( )
A
A.投影儀 B.照相機
C.放大鏡 D.汽車的后視鏡
9.許多家庭的門上都裝有防盜門鏡(俗稱“貓眼”)。從室內透過防盜門
鏡向外看,可以看到來客的正立、縮小的像。由此可以斷定,此時防盜
門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 )
B
A.凸透鏡 B.凹透鏡 C.平面鏡 D.玻璃磚
第10題圖
10.如圖,在鑒定文物時,考古學家常用放大鏡觀察文物
的細微部分,這時他看到的是______、______的虛像。
若在文物上有兩條裂紋,其夾角是5度,放大鏡的放大倍
數是10倍,則他看到的夾角是___度。
正立
放大
5
11.如圖,人臉識別門禁一體機是通過攝像機鏡頭來捕捉人臉信息。該攝像
機鏡頭相當于____透鏡,它的成像與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
“放大鏡”)相似,所成的是_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

照相機
縮小
第11題圖
12.如圖,請畫出由 點發出的光經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并確定發光
點的像 。
第12題圖
解:
第12題圖
13.如圖,某同學做了兩個照相機模型,照相機 是在一個紙盒的中央粘
上一張薄紙作為屏幕,一個蓋上開一個小孔,另一邊開一個大孔用來作
觀察孔。照相機 是兩個大小相差不大的紙筒套在一起做成的,其中一
個紙筒底部裝了一個凸透鏡,另一個紙筒的一端蒙上薄紙作為屏幕,另
一端也開個觀察孔,他用這兩個相機來對準陽光下明亮的景物。
第13題圖
(1)照相機 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
照相機 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
光的直線傳播
凸透鏡成像
(2)照相機 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照相機 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均填像的性質)
倒立、縮小的實像
倒立、縮小的實像(共32張PPT)
第四章 光的世界
第四章 章末整合
光的傳播
例1 “禾下乘涼夢”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國夢,意思是水稻下面可乘涼,這
是因為水稻下面形成了陰影區域。下列現象與陰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
D
A.湖光倒“影” B.杯弓蛇“影” C.畢業合“影” D.形“影”不離
光的反射和折射
例2 下列現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A.橋在水中形成倒影 B.墻上呈現人的影子
C.筷子好像在水面處彎折 D.放大鏡把字放大
平面鏡成像
例3 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D
A.實驗宜在較亮的環境中進行
B.只要把光屏放在恰當的位置,就能承接到蠟燭的像
C.蠟燭距玻璃板越遠,蠟燭的像就越小
D.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蠟燭的像的位置不變
凸透鏡成像
例4 夏天清晨,在公園經常看到如圖所示的植物葉上有晶瑩剔透的露珠,
透過露珠可以看到清晰的葉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露珠相當于一個凹透鏡
B.露珠相當于一個凸面鏡
C.看到的“葉脈”是正立、放大的虛像
D.看到的“葉脈”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神奇的眼睛
例5 玩抖音、刷快手、微信聊天等,已嚴重影響人們正常工作和生活,
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視力和精神受到傷害。下列關于近視眼及其矯正
的原理圖正確的是( )
B
A.甲、丁 B.甲、乙 C.丙、乙 D.丙、丁
色散
例6 如圖,讓一束太陽光照射三棱鏡,折射光線射到白
屏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A.處應是紫光, 處應是紅光
B.不可見光是人們假想的光,并不是真實存在的
C.此色散現象最早是由英國的物理學家赫歇爾通過實驗研究得出
D.若在白屏與三棱鏡之間放一塊紅色玻璃,則白屏上其他顏色的光消失,
只留下紅色
1.下列現象中,與“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A.小孔成像
B.晴天看見“白云在水中飄動”
C.光在光導纖維里傳播
D.近視眼的同學戴上眼鏡后能看清物體了
2.下列選項中可以用如圖所示的光路圖解釋的是( )
A
第2題圖
A.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小鳥”
B.水面上的小鳥看到水中的“魚”
C.水中的魚看到水面上的“小鳥”
D.水面上的小鳥看到岸邊的人
第3題圖
3.視力測試時,要求人與視力表相距 ,在不太寬
敞的室內測量視力一般利用平面鏡成像原理。如圖,
若要滿足測試要求,則人離平面鏡的距離是( )
B
A. B. C. D.
第4題圖
4.如圖,是介質和 的分界面,其中之一是空氣,
一束光從介質入射到介質 ,折射角為( )
D
A. B. C. D.
5.關于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A.凸透鏡是很厚的透鏡,凹透鏡是很薄的透鏡
B.凸透鏡有兩個焦點,凹透鏡沒有焦點
C.陽光透過凹透鏡后能得到一個又小又亮的光斑
D.通過凸透鏡的兩束光可能不相交于一點
6.智能手機的普及,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同時也給我們的
身體帶來了一定的傷害,例如青少年近視的人數在大幅上升。關于近視
的成因及解決辦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A.長時間看手機,導致眼球的晶狀體變薄,折光能力太弱
B.長時間看手機,導致眼球的晶狀體變厚,折光能力太強
C.近視眼成像在視網膜的前方,可用凸透鏡來進行矯正
D.近視眼成像在視網膜的后方,可用凹透鏡來進行矯正
7.如圖所示為實驗室用顯微鏡和天文望遠鏡,關于圖中兩種儀器,下列說
法錯誤的是( )
C
第7題圖
A.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投
影儀
B.天文望遠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
于照相機
C.顯微鏡的目鏡是凸透鏡,物鏡是凹透鏡
D.天文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
8.“霜葉紅于二月花”。秋天的楓葉呈現紅色是因為它( )
A
A.反射了紅光 B.吸收了紅光
C.反射了紅、綠、藍光 D.吸收了紅、綠、藍光
第9題圖
9.如圖所示,蠟燭被點燃后,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燭焰
______的像。若將蠟燭遠離易拉罐,像的大小將______;
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則像的形狀______。
倒立
變小
不變
第10題圖
10.如圖所示,自行車尾燈設計地非常巧妙。當后面的光線從
任何方向照射尾燈時,它都能把光線“反向射回”。由此可知
自行車尾燈是由__________的小平面鏡組合而成的。反射光
線與入射光線______,光線“原路”返回,會引起司機注意而
避免事故的發生。
互相垂直
平行
第11題圖
11.如圖是被水環抱的國家大劇院的照片。從遠處觀看
大劇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個完整的“鴨蛋”,產生這種
視覺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所成的是一個____
(選填“虛”或“實”)像;漂亮的“蛋殼”閃著耀眼的光芒,
這是______(選填“鏡面”或“漫”)反射。
光的反射

鏡面
12.如圖甲所示,用魚叉插魚時要朝著所看到的“魚”更____一些的位置插
去,才能插到魚,這是因為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發生______,看到的“魚”
是____像。在圖乙中,利用光路圖說明理由(圖乙中 代表魚的實際位
置, 代表看到的“魚”的位置)。

折射

第12題
解:
第13題圖
13.如圖,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了紅、橙、黃、
綠、藍、靛、紫幾種顏色的光,此實驗不僅表明了白
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____光通過棱
鏡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顏色的光要小。據此可以推斷,
紅光在棱鏡中傳播速度最____。


第14題圖
14.用凸透鏡觀察郵票上的圖案,看到如圖所示的情景,
則他看到的圖案是正立、放大的____(選填“實”或“虛”)
像,圖案之所以被放大,原因是圖案位于凸透鏡的_____
_________,應用這一規律可制成________。

1倍焦距之內
放大鏡
15.找到一個圓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裝滿水,把一支鉛筆水平地放在玻璃
瓶的一側,透過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鉛筆的形狀______(選填“不變”
或“變化”);把鉛筆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遠處慢慢地移動時,透過玻
璃瓶會看到鉛筆尖會逐漸______(選填“變長”或“變短”),到某一位置
以后,鉛筆尖的方向______。
變化
變長
改變
第15題圖
第16題圖
16.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如圖甲所示,將凸透
鏡固定在光具座上 刻度線處,將點燃的蠟燭
放置在光具座上 刻度線處,移動光屏,使燭焰在
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凸透鏡成像中物距和像距
的變化關系畫出圖像如圖乙所示;接著他保持蠟燭的
位置不變,將凸透鏡換為凸透鏡 并保持位置不變,
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圖丙所示。
第16題圖
(1)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和凸透鏡成像規律判斷:凸
透鏡的焦距是____,凸透鏡 的焦距______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鏡 的焦距。
10
小于
第16題圖
(2)在圖甲中,保持凸透鏡 不動,把蠟燭向右移
動 ,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應
該把光屏向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一段距離,
像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變大
第16題圖
(3)圖丙中的實驗現象能說明________(選填“照相
機”“幻燈機”或“放大鏡”)的成像特點;若將遠視眼鏡
放在蠟燭與凸透鏡 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
了,保持凸透鏡 和光屏的位置不動,應使蠟燭______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 ,則又能在光屏上看
到燭焰清晰的像。
幻燈機
靠近
第16題圖
(4)隨著實驗的進行,蠟燭由于燃燒逐漸變短,光
屏上的像逐漸向____移動。為了保證燭焰、凸透鏡和
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并且使像完整地呈現在光
屏的中央,可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動。

光屏向上(或凸透鏡向下)
第16題圖
(5)當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時,如果用遮光板擋
住透鏡的上半部分,我們觀察光屏時,將會在光屏上看
到___。
C
A.燭焰像的下半部分
B.燭焰像的上半部分
C.燭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變暗
D.燭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變
(6)多次實驗后發現,當光屏上呈現燭焰清晰的像時,將蠟燭和光屏位
置對調,______(選填“仍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
仍能
第16題圖
(7)實驗結束后,另一小組同學又拿來一只眼鏡放在
蠟燭和凸透鏡之間,且較靠近凸透鏡。結果,光屏上
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該組同學只將光屏向遠離凸
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距離時,又在光屏上觀察到燭焰
清晰的像。由此可見,這只眼鏡是____(選填“凸”或
“凹”)透鏡,戴這種眼鏡的人的眼睛患有______
(選填“近視”或“遠視”)。

近視
第16題圖
(8)將圖丙中的蠟燭移到標尺上到 之間
的某一位置,移動光屏,在光屏上______(選填“能”
或“不能”)成清晰的像,此時取下光屏,應從凸透鏡
的____(選填“左”或“右”)側透過凸透鏡觀察像。
不能

17.如圖為觀察微小形變的裝置。平面鏡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 發
出一束激光射到平鏡面上,經反射后在標尺上形成光斑 。若在圖示
位置用力 向下擠壓桌面,則( )
C
第17題圖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減小
B.激光束的入射角減小,反射角增大
C.標尺上的光斑右移
D.標尺上的光斑左移
18.如圖所示,一束光經過一個透鏡后會聚于主光軸上的 點,取走透鏡
后,光會聚于 點,則該透鏡對光起到______(選填“會聚”或“發散”)
作用,是____透鏡;由此說明,光經過某透鏡后會聚于一點,該透鏡
________(選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鏡。
發散

不一定
第18題圖(共19張PPT)
第四章 光的世界
第五節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第2課時 凸透鏡成像規律
1.能夠通過實驗探究得出凸透鏡成像規律。
2.能夠利用作圖方法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
凸透鏡成像規律
例1 如圖,小明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
(1)要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
將蠟燭向____(選填“上”或“下”)調整。

(2)小明將燭焰的高度調整好后,在水平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
不能承接到燭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燭焰位于一倍焦距以內)
(3)燭焰放在距凸透鏡 處,移動光
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清晰的
像,則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 。
10
(4)若凸透鏡的焦距是,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距離是 ,調
節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的性質是______、______的
____像。像距的范圍是______________。
倒立
縮小

(5)在實驗中小明將一張不透明的紙擋住凸透鏡的下半部分,____
(選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像比原來____(選填“亮”或“暗”)。
實驗時發現有個螞蟻爬上了凸透鏡,此時在光屏上______(選填“有”或
“沒有”)螞蟻的像。


沒有
變式1 將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在距凸透鏡 處得到一個最小、最
亮的光斑。將一個物體放在此透鏡前 處,則可在凸透鏡的另一側
得到一個( )
C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等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
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
(1)由圖甲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 。
10.0


(2)按圖乙安裝器材時,需要調節燭焰的中心、
凸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處。
同一高度
(3)移動蠟燭和光屏,當處于圖乙位置時,
光屏上恰好能得到清晰的像,則像的性質為
______、______的____像。
倒立
放大

(4)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向左移動蠟燭,則應向____(選填“左”或
“右”)移動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與圖乙相比,此時像的大
小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變小
(5)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變短,導致光屏上燭焰的像位置變高,為了能
讓所成清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將凸透鏡向____調節。

2.如圖所示,當物體放在 點時成______、______的____像;當物體放在
點時成______、______的____像;當物體放在 點時成______、______
的____像;當物體放在 點時成______、______的____像。
倒立
縮小

倒立
等大

倒立
放大

正立
放大

第2題圖
3.小軍做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將焦距為 的凸透鏡固定在光
具座上 刻度線處,光屏和點燃的蠟燭分別位于凸透鏡兩側,蠟燭
放置在 刻度線處,如圖所示。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現燭焰
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C
第3題圖
A.光屏上呈現的是燭焰的虛像
B.光屏上呈現的是燭焰正立的像
C.光屏上呈現的是燭焰放大的像
D.隨著蠟燭燃燒,燭焰的像逐漸向下移動
第4題圖
4.如圖,甲同學拿著焦距為 的放大鏡去看遠
處的乙同學,乙同學卻通過放大鏡看到了甲同學眼
睛成正立、放大、清晰的像。則放大鏡與甲同學的
距離( )
A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大于小于
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位置如圖
所示,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再將蠟燭遠離凸透鏡,同時將光屏______(選填“遠離”或“靠近”)凸透
鏡,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一個清晰的像。
倒立、放大的實像
靠近
第5題圖
第6題圖
6.為加強交通管理和社會治安,臨沂市安裝了“海燕系
統”,該系統具有跟蹤、抓拍及人臉識別功能。如圖
所示,系統攝像機的鏡頭是____透鏡,拍攝時車輛和
行人與鏡頭的距離應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大于凸透鏡2倍焦距)
7.一凸透鏡的焦距為,將點燃的蠟燭從距凸透鏡 處沿主光軸
移到距凸透鏡 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變化情況是( )
D
A.像變小,像距變大 B.像變大,像距變小
C.像變小,像距變小 D.像變大,像距變大
第8題圖
8.如圖所示,先后使燭焰位于、、、 四點,并分
別調整光屏的位置,關于、、、 四點的成像情況,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C
A.燭焰位于 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小
B.燭焰位于 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大
C.燭焰位于 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大
D.燭焰位于 點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9.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小歡同學先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凸透
鏡前某一位置時,恰好在凸透鏡后 處的光屏上出現一個與蠟燭等
大、倒立的像;若將此蠟燭移至凸透鏡前 處時,則( )
D
A.光屏上出現倒立、放大的實像
B.光屏上出現倒立、縮小的實像
C.將光屏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一段距離,光屏上才會出現倒立、放大
的實像
D.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光屏上均不會出現實像
10.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
同組的小華不小心將手指尖觸摸到凸透鏡,這時光屏上( )
D
A.出現手指的實像 B.出現手指的影子
C.燭焰的像變得不完整 D.燭焰的像完整,但變暗
第11題圖
11.如圖所示,小紅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
規律的實驗中,將焦距為 的凸透鏡固
定在光具座上 刻度線處后,應將光屏
向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光

倒立
屏上觀察到燭焰清晰、______(選填“正立” 或“倒立”)的像。
12.如圖,某物理學習小組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將燭焰、凸透鏡、
光屏的中心調整到同一高度。凸透鏡的焦距是 ,刻度尺上標記的
點,相鄰兩點間的距離為 。
第12題圖
(1)凸透鏡對光有______(選填“會聚”或“發散”)的作用。
(2)當蠟燭與凸透鏡之間的距離小于____ 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
屏上都得不到蠟燭的像。
會聚
10
第13題圖
13.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繪制了
如圖所示的圖像(表示像到凸透鏡的距離, 表示物
體到凸透鏡的距離),用該凸透鏡作放大鏡使用時,被
觀察的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在_____ 以內;把物體從
距凸透鏡處移動到距凸透鏡 處的過程中,像
0.05
變小
的大小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先變小再變大”或 “先變大再變
小”)。
1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某次實驗的成像情況如圖所示,小
組成員提出“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光屏上的像變大”的問題,經過討論后形
成兩個方案,而且結果都達到目的。方案一: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
動,只將凸透鏡向____移動適當距離;方案二: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
將蠟燭和光屏都向____移動。(均選填“左”或“右”)


第14題圖
15.將點燃的蠟燭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將焦距為 的凸透鏡甲
放置在蠟燭和屏之間適當位置,在屏上得到清晰的縮小實像;在凸透鏡
甲位置上換上焦距為 的凸透鏡乙,不改變蠟燭位置,將光屏
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適當距離,就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
到清晰的_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實像。
靠近
縮小(共15張PPT)
第四章 光的世界
第三節 平面鏡成像
第1課時 平面鏡成像特點
1.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過程,學習實驗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理解平面鏡成像特點。
平面鏡成像
例1 小麗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平面鏡成像
時像與物的關系”的實驗。
(1)如果有和 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
擇___ 厚的玻璃板做實驗較合適。實驗中用兩
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______關系。
2
大小
(2)在實驗過程中,小麗移動蠟燭 ,使它與蠟
燭 的像完全重合,確定了____的位置。為了研究
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小麗用光屏代
替蠟燭 ,她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用光屏

不能

(3)若在實驗過程中,蠟燭 始終無法與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______________。
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
接收到蠟燭 的像,由此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____像。
變式1 小芳站在平面鏡前處,鏡中的像與平面鏡相距___ ;當她面鏡時,她在鏡中的像的大小______(選填“變小”“不變”或“變
大”)。
2
不變
變式2 “大黃鴨”來到中國,下列能正確表示“大黃鴨”在水中所成倒影的
是( )
C
A. B. C. D.
1.關于平面鏡成像特點及其實驗探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A.平面鏡成的像是實像
B.多次實驗是為了減小誤差
C.物體距平面鏡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D.物體遠離平面鏡時,像會遠離平面鏡
2.清澈平靜的海面上空,一只海鷗與海平面呈75度角向下俯沖捕食,下
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A.海鷗和海水中像的連線與海平面始終垂直
B.俯沖過程中,海鷗與它的像距離逐漸增大
C.俯沖過程中,海鷗在海水中的像越來越大
D.海鷗在海水中的像也向下俯沖
3.課堂上,小科在教室里通過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內燈光越亮,
像就越清晰,下列對該像描述正確的是( )
B
A.所成的像是實像
B.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C.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D.平面鏡成像實驗應該在較亮的環境中進行
4.人站在平面鏡前,當向平面鏡走近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像的大小變大,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小
B.像的大小變大,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大
C.像的大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小
D.像的大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不變
5.一只小鳥在平靜的湖面上飛過,當小鳥距水面 時,小鳥在湖面的
“倒影”是____(選填“實”或“虛”)像,該“倒影”距小鳥___ 。

6
6.一豎直水井水深,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約為 ,則月
亮在井中的像離水面約__________ 。在猴子撈月的故事中,猴子始終
撈不到月亮,是因為水中的“月亮”是光的______而成的虛像。
反射
7.用透明玻璃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因為它既能透光也能_____
光;平面鏡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說明它是____像;小汽車的前擋
風玻璃是傾斜的,車內物體經它所成的像偏向車子的____(選填“上”或
“下”)方,因而不會干擾駕駛員對前方的觀察。
反射


8.小明站在豎直的平面鏡前處時,他與鏡中像的距離是___ 。若
小明身高,當他以 的速度緩慢向平面鏡走近時,他在鏡
中像的高度將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所成的像
是____(選填“虛”或“實”)像。
3
等于

第9題圖
9.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
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
板垂直;兩支相同的A、B蠟燭豎立于玻璃板兩
側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_______
(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的環境中進行。
較黑暗
(2)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
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
大小的問題。
B蠟燭
第9題圖
(3)現有厚度分別為和 的兩塊玻璃
板,應選擇___ 厚的玻璃板做實驗,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減少兩次反射帶來的影響
(4)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__________為
止,這時發現像與物的大小______;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
的位置,發現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
______。
完全重合
相等
垂直
相等
第9題圖
(5)為證實上述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可靠,應采
取的操作是___。
B
A.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
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
進行與(4)中相同的操作
(6)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
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____(選填“虛”或“實”)像。
(7)如圖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實驗中會出現的情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A蠟燭的像始終無法與B蠟燭重合
第10題圖
10.如圖,有一平面鏡與水平面成 角傾斜放置,
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鏡的左側,為使小球在鏡中的像
豎直向上運動,應使小球( )
C
A.豎直向上運動 B.豎直向下運動
C.水平向左運動 D.水平向右運動
11.如圖,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取兩支相同的蠟燭A和B,
在垂直水平面的透明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對著玻璃板看到蠟
燭A所成的像 。再在玻璃板后面放置未點燃的蠟燭B,透過玻璃板又可
看到未點燃的蠟燭B。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第11題圖
A.此實驗可以用平面鏡代替玻璃板
B.A到鏡面的距離大于 到鏡面的距離
C.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B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B可以用來探究A和 的大小關系(共14張PPT)
第四章 光的世界
第二節 光的反射定律
第2課時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1.能判斷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2.能夠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釋生活現象。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例1 關于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C
A.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對應一條入射光線,只有一條反射光線
B.鏡面反射的每一條光線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漫反射中有些光線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入射光線彼此平行時,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線彼此不平行
變式1 皮鞋上擦過油后,還要用鞋刷或軟布反復擦幾下,越擦越亮,這
是由于( )
B
A.反復擦可以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復擦可使鞋油填充皮革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鏡面反射效果
C.鞋油顏色好,所以越擦越亮
D.鞋油比皮革亮,所以越擦越亮
1.下列是光在不同表面發生反射的光路圖,其中屬于漫反射的是( )
C
A. B. C. D.
2.關于光的反射,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A.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發生光的反射時,光路是不可逆的
D.發生光的反射時,反射角有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3.我們能從不同的位置看見同一個物體的原因是( )
B
A.此物體一定是光源
B.此物體可能對光產生了漫反射
C.此物體對光產生了鏡面反射
D.光源、物體、眼睛剛好在一條直線上
第4題圖
4.如圖所示,在暗室中用手電筒照射掛在白色墻壁上的
小鏡子,順著光線照射的方向看去,發現( )
D
A.墻和鏡子都是黑色的
B.墻和鏡子都是白色的
C.墻比較暗,它發生了漫反射
D.鏡子比較暗,它發生了鏡面反射
5.雨后的夜晚,當你迎著月光行走在有積水的路上,為了避開水洼,應
走“較暗”的地面。這是因為光在( )
A
A.地面發生漫反射 B.地面發生鏡面反射
C.水面發生漫反射 D.水面不發生反射
第6題圖
6.如圖,光學實驗課時,小葉用激光燈對著光滑的大理石
地面照射,無意中發現對面粗糙的墻壁上會出現一個明亮
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對此現象解釋合理的
是( )
B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墻壁對光發生漫反射
C.地面對光發生漫反射 D.墻壁對光發生鏡面反射
7.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機器人已被廣泛使用,用戶可通
過人臉識別、輸入(掃描)取貨碼等多種方式取貨。關于某款機器人正
在送貨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C
A.機器人旁邊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眼睛能看見機器人是因為眼睛發出的光到達了該機器人
C.行人都能看見機器人,是由于陽光在它表面發生了漫反射
D.機器人的某些表面看上去比較暗,它一定發生了鏡面反射
8.坐在電影院的每個位置上都可以看到銀幕上的畫面,這是因為光在銀
幕上發生了________。用久的黑板會發生反光,這是因為光在黑板上發
生了__________。(均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
漫反射
鏡面反射
9.如圖是被水環繞的國家大劇院的照片。從遠處看,大劇院和水中的倒
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鴨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漂亮
的“蛋殼”上閃著耀眼的光芒,這是______(選填“鏡面”或“漫”)反射。
光的反射
鏡面
第9題圖
第10題圖
10.晚上,在桌面上鋪一張白紙,把一塊小平面鏡平放在
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如圖所示,從側
面看去,是( )
C
A.白紙和平面鏡都較亮 B.白紙和平面鏡都較暗
C.白紙較亮而平面鏡較暗 D.平面鏡較亮而白紙較暗
第11題圖
11.如圖,若要讓反射光線恰好照中目標,在激光
筆不動的情況下,可將平面鏡( )
B
A.豎直向上移動 B.豎直向下移動
C.水平向右移動 D.水平向左移動
12.把微小量放大以利于觀察是物理學中一種重要的方法。如圖所示是一
種顯示微小形變的裝置,其中為激光筆,、為平面鏡, 為臺面,
未放重物時,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為點,當把重物 放在臺面上
時,臺面將發生微小形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D
第12題圖
A.平面鏡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 點的左側移動
B.平面鏡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 點的右側移動
C.平面鏡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 點的左側移動
D.平面鏡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 點的右側移動(共19張PPT)
第四章 光的世界
第三節 平面鏡成像
第2課時 平面鏡成像原理及應用
1.理解平面鏡成像原理。
2.能夠運用平面鏡成像規律解釋生活實例。
平面鏡成像原理
例1 如圖,進入人眼的光線是由平面鏡反射的光線,像
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所以平面鏡
所成的像是____像。
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

變式1 下列是人觀察岸邊的樹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圖,其中正確的是
( )
B
A. B. C. D.
平面鏡的應用
例2 舞蹈演員在排練時,總是要對著豎直放置的平面鏡,糾正
自己的動作。當圖中的舞蹈演員面對豎直放置的平面鏡時,她
看到自己在平面鏡中的像應該是( )
D
A. B.
C. D.
變式2 進入賣水果的商店,你會看到正對大門的整面墻上都鑲有平面鏡,
這樣做主要是為了( )
B
A.讓房間更明亮 B.增大房間的空間感
C.使平面鏡中的“水果”更美觀 D.方便人們選購水果
第1題圖
1.如圖是蒼鷺從平靜水面上起飛的瞬間。關于蒼鷺在水
面所成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水越深,蒼鷺所成的像離它越遠
B.蒼鷺飛離水面的過程中像會變小
C.蒼鷺與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離相等
D.蒼鷺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
2.夜晚,當汽車發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車尾燈上時,司機看到尾燈反射的
光,就能及時避讓。下列有關自行車尾燈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
A
A. B. C. D.
第3題圖
3.小明要制作如圖所示的簡易潛望鏡,他需要下列器材中的
( )
D
A.凸面鏡 B.凹面鏡
C.球面鏡 D.平面鏡
4.以下不是利用平面鏡來改變光路的是( )
B
A.戰士在戰壕里所用的潛望鏡
B.古代婦女用來梳妝打扮的銅鏡
C.把陽光反射到井下達到照明目的的平面鏡
D.醫生用來觀察患者口腔內情況的小平面鏡
第5題圖
5.在正常情況下,人的眼睛離書本的距離為 時,看得清
楚,不容易疲勞,這個距離叫明視距離。如圖所示,小明的父
親在刮胡子時,眼睛與鏡子的最佳距離為( )
C
A.
B.
C.
D.因為像的大小不變,所以平面鏡到眼的距離遠近都一樣
6.家用小轎車的前擋風玻璃相當于______鏡,一般都是______
(選填“豎直”或“傾斜”)安裝的,這是為了使車內景物所成______
(選填“實像”或“虛像”)的位置在轎車前面的______(選填“正前方”或
“上方”)。
平面
傾斜
虛像
上方
第7題圖
7.如圖所示,為古籍《淮南萬畢術》中記載的現象:
“取大鏡高懸,置水盆于其下,則見四鄰矣。”這是
利用光的______來觀察周圍景物,且類似于______
___的裝置。
反射
潛望鏡
第8題圖
8.檢查視力時,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
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如圖所示,
此時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____ ,這
樣做的好處是__________。
5.6
節約空間
9.如圖所示,小明利用一塊平面鏡使此時的太陽光水平射入隧道內,請
你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
第9題圖
解:
第9題答案圖
10.請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作出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 。
(保留作圖痕跡)
第10題圖
解:
第10題答案圖
11.在鞋店試穿新鞋時,小明直立面向豎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試鞋鏡”,看
不到鏡中自己腳上的新鞋。能夠讓他看到鏡中自己腳上的一只鞋或者兩
只鞋的動作是( )
A
A.站在原地下蹲 B.保持直立靠近“試鞋鏡”
C.保持直立遠離“試鞋鏡” D.站在原地豎直向上提起一只腳
第12題圖
12.汽車已進入普通家庭,小明通過對汽車的觀察發現:
汽車的后視鏡(如圖)是______(選填“平面”“凹面”或
“凸面”)鏡。小明從汽車的后視鏡里看見駕駛員的眼睛,
此時駕駛員通過后視鏡______(選填“一定”“不一定”或
“一定不”)能看見小明。
凸面
一定
第13題圖
13.如圖乙所示是小安同學自制的潛望鏡,利用它能在
隱蔽處觀察到外面的情況,用它正對如圖甲所示的光源
“ ”,則所觀察到的像是( )
B
A. B. C. D.
14.水平地面上斜放一個平面鏡,有一玩具車向鏡面開去,要使玩具車通
過平面鏡所成的像豎直向下運動,則鏡面與地面的夾角應該等于_____。
第15題圖
15.如圖,是 在平面鏡中成的像,在圖中畫出平面鏡
的位置,并畫出在該平面鏡中成的像 。
解:
第15題答案圖(共21張PPT)
第四章 光的世界
第四節 光的折射
1.知道折射光線、折射角的含義。
2.了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射入其他介質中時的偏折規律。
3.了解生活中光的折射現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規律進行解釋。
光的折射現象
例1 當光從空氣斜射進入玻璃中時,會發生折射,下列畫出的折射光路
正確的是( )
C
A. B. C. D.
變式1 下列現象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D
A.濃密樹蔭下的
圓形亮斑
B.塔在水中形成
倒影
C.手在墻上形成
手影
D.海市蜃樓
光的折射規律

例2 某小組選用了圖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轉的光屏
(帶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
的折射規律”。
(1)圖甲,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入射點為 點,則入射角
是 ______,折射角是 ______。
(2)圖乙,使用可折轉的光屏,是為了觀察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是否
______________。
在同一平面內


(3)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入射點為 點,不斷改變入射角,
讀出刻度盤上對應的折射角,將實驗結果畫在圖丙中,其
中1和、2和、3和、4和 分別表示各次入射光線和
對應的折射光線的位置。由此可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
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且折射角______
增大
小于
0
0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時入
射角為___度,折射角為___度。
(4)該小組一位同學讓光沿圖甲中的 方向射向水面時,看到折射光
沿 方向射出,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時說明光從水中
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光在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大于

變式2 光從空氣傾斜射入水中,入射角為 ,折射角可能為( )
B
A. B. C. D.
變式3 根據圖中的入射光線和法線,畫出對應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解:
答案圖
1.小明在岸上看見魚在水中游玩,他看到的“魚”是( )
D
A.光的反射形成的實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實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
2.下列光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的是( )
B
A.舞臺激光束
B.錯位的“鉛筆”
C.反光鏡中的像
D.水中的“倒影”
3.面對清澈見底、看起來不過齊腰深的池水,不會游泳的人千萬不要貿
然下去,因為人們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實際深度并不相同,下列能正
確解釋此現象的是( )
C
A. B. C. D.
4.如圖所示,人眼在點看見河里點有一條小魚,若從 點射出一束激
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魚,該激光應射向( )
A
第4題圖
A.點 B. 點上方
C.點下方 D. 點左方或右方
第5題圖
5.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給我們展現了一
幅美麗的畫卷。其實詩人觀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陽的
實際位置(如圖所示),而是太陽光經過不均勻的
大氣層發生了______所成的像,太陽實際在圖中
____(選填“甲”或“乙”)的位置。
折射

6.太陽光照射在平靜的湖面上,微風吹來,波光粼粼,這是光的______
現象;“人在岸邊觀水,疑水淺,入水中賞月,月更高”,這是光的
_______現象。
反射
折射
7.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線與液面
成 角,如圖所示。若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為 ,則反射角
的大小為_____,折射角的大小為_____。
第7題圖
8.如圖,小羅和小鄧在探究“光的折射規律”時,通過實驗收集到的實驗
證據:當入射角為 時,折射角為 。但粗心的小羅沒有及時在圖
中標出折射光線的位置,請你在圖中標出折射光線及折射角;根據圖示
可知光的傳播方向改變的角度是_____。
第8題圖
解:
第8題答案圖
9.如圖, 是一束光線由空氣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線,在圖中畫出:①
入射光線并標出入射角的度數;②折射光線 的大致方向。
第9題圖
解:
第9題答案圖
第10題圖
10.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用來研究光從水中斜射到
空氣中時所發生的光現象。
(1)使入射角 在一定范圍內由小變大,會發現折射角
__________(填寫變化規律),且折射角總是大于相
應的入射角。
由小變大
(2)當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時,折射角 會達到最大值,該最大值是
_____。
(3)若繼續增大入射角 ,將會發現不再有______光線,而只存在
_______光線。
折射
反射
第11題圖
11.如圖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氣的界面 處同時發生了反射
和折射,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D
A.入射角為 ,界面右側是空氣
B.折射角為 ,界面右側是玻璃
C.入射角為 ,界面左側是空氣
D.折射角為 ,界面左側是玻璃
12.如圖所示,有一圓柱形敞口容器,從其左側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
在容器底部產生一個光斑,下列操作能使光斑 向左移動的是( )
A
第12題圖
A.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變,使水面上升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變,使水面下降
C.保持水面高度不變,使激光筆向右平移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點不變,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第13題圖
13.如圖,從長方體水槽右側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
水槽底部產生一個光斑,下列操作可使光斑 向左移動
的是( )
B
A.保持水面高度和射入角度不變,使激光筆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筆位置和射入角度不變,緩緩放出一些水
C.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點不變,使激光的入射角減小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點不變,使入射光線繞入射點逆
時針轉動(共19張PPT)
第四章 光的世界
專題突破四 光學作圖
1.會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將反射光路補充完整。
2.會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像或物體的位置。
3.能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將折射光路補充完整。
光的反射作圖
例1 在圖中,根據給出的入射光線畫出反射光線 ,并標出反射角
的度數。
解:
答案圖
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和原理作圖
例2 如圖所示,是物體 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根據平面鏡成像的
特點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保留作圖痕跡)
解:
答案圖
例3 畫出圖中點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過 點的光路。
解:
答案圖
光的折射作圖
例4 如圖所示,是點光源,作出入射光線 的反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
光線。
解:
答案圖
第1題圖
1.如圖所示,一束光線與水平方向成 角,請你放置一塊平
面鏡使它的傳播方向變為水平向右,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
出反射角的度數。
解:
第1題答案圖
2.如圖,潛望鏡中兩塊平面鏡平行放置且與水平方向成 夾角,已知
一條沿水平方向的入射光線,作出該光線在潛望鏡中的光路。
第2題圖
解:
第2題答案圖
3.如圖所示是一種稱為“角反射器”的光學裝置,有一束激光沿 方向入
射到平面鏡上。試在圖中作出激光經平面鏡、 反射后的光路。
(保留必要的作圖痕跡)
第3題圖
解:
第3題答案圖
4.一棵小樹生長在水塘中,圖中用帶箭頭的線段 表示小樹露出水面的
部分。請在圖中畫出通過水面反射所成的像 。
第4題圖
解:
第4題答案圖
5.如圖,豎起的墻面上有一塊平面鏡 ,小女孩站在平面鏡前,她的腳
前有一枚硬幣(圖中用點 表示),請你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小
女孩看到硬幣的像的光路圖。
第5題圖
解:
第5題答案圖
第6題圖
6.如圖所示,、是平面鏡前一點光源 發出的光
線經平面鏡 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請在圖中確定點
光源和它的像 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圖。
解:
第6題答案圖
第7題圖
7.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塊玻璃磚,并穿過玻璃磚。畫出
這束光進入玻璃磚和離開玻璃磚后的光線。(注意標出法線)
解:
第7題答案圖
8.如圖所示,一束激光從空氣中射到半圓形玻璃磚上( 為圓心),發生
了反射和折射,請在圖中畫出:①反射光線;②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第8題圖
解:
第8題答案圖
9.如圖所示是由點光源 發出的兩束光,由水射入空氣中,請畫出它們的
折射光線。
第9題圖
解:
第9題答案圖
10.圖中和 兩點,一個是發光點,一個是該發光點在平面鏡中的像,
請確定平面鏡的位置,并畫出平面鏡,然后畫出從發光點發出的一條經
平面鏡反射過 點的光線。
第10題圖
解:
第10題答案圖
11.如圖所示,在平靜的湖邊有一盞路燈標記為,潛水愛好者在水下 處
看到路燈的像為。請畫出水下處的人看到路燈 的光路圖,并根據平
面鏡成像特點畫出路燈通過水面所成的像 。
第11題圖
解:
第11題答案圖
12.如圖所示,一玻璃三棱鏡的橫截面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束紅光
平行于邊從點射入三棱鏡,經面折射后,又在 面發生反射,
然后恰好從 點折射后射出。請畫出這個傳播過程的光路圖。
第12題圖
解:
第12題答案圖
13.如圖所示,在某房間的天花板上裝有平面鏡,為一燈泡, 為不透
明的墻。請畫出燈泡發出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能夠照亮 墻右側區域
的光路圖。
第13題圖
解:
第13題答案圖(共16張PPT)
第四章 光的世界
第六節 跨學科實踐:眼睛
1.能夠說出眼睛的結構和視物原理。
2.能把眼睛和照相機的結構相互對應。
3.能夠說出近視眼和遠視眼的形成原因及其矯正方法。
眼睛的結構和視物原理
例1 來自于物體的光經過眼睛的晶狀體等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
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D
A.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 B.視網膜相當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實像 D.所成的像相對于物體是正立的
變式1 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上的“ ”落在被檢查者視網膜上的圖像
是( )
B
A. B. C. D.
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
例2 下列正確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的是___,其矯正做法是___。
A. B. C. D. .
C
A
變式2 甲、乙圖是同一人的兩幅照片,乙圖中他拿的眼鏡( )
B
A.屬于凸透鏡,可用于矯正近視眼
B.屬于凸透鏡,可用于矯正遠視眼
C.屬于凹透鏡,可用于矯正遠視眼
D.屬于凹透鏡,可用于矯正近視眼
1.當正常的眼睛要看清一個遠處的物體時,晶狀體要( )
B
A.變厚 B.變薄 C.不變 D.無法判斷
2.如圖所示是李奶奶的眼睛看物體時成像的情況,則她的眼疾類型、矯
正時所需戴的眼鏡鏡片分別是( )
D
第2題圖
A.近視眼、凹透鏡 B.近視眼、凸透鏡
C.遠視眼、凹透鏡 D.遠視眼、凸透鏡
3.隱形眼鏡是一種直接貼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鏡片,可隨著眼球的運動而
運動,目前使用的軟質隱形眼鏡是由甲醇丙烯酸羥 制成,邊緣
厚度,近視患者戴的 超薄鏡片的中心厚度( )
A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都有可能
第4題圖
4.小華視物時成像情況如圖所示,醫生向她介紹激光
手術:通過激光燒蝕厚度均勻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
變形狀,實現視力矯正。手術后的眼角膜形狀應為
( )
B
A. B. C. D.
第5題圖
5.如圖,拿一副遠視眼鏡放在凸透鏡前,光屏上出現燭
焰清晰的像,移走遠視眼鏡,燭焰的像變得模糊,為了
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
C
A.將蠟燭靠近凸透鏡 B.將光屏靠近凸透鏡
C.將光屏遠離凸透鏡 D.將光屏和蠟燭同時靠近凸透鏡
6.小莉和外公視力都不正常,小莉看書總把書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報
紙時卻把報紙放得很遠,小莉和外公矯正視力所戴眼鏡的鏡片分別是
( )
D
A.凸透鏡和凸透鏡 B.凹透鏡和凹透鏡
C.凸透鏡和凹透鏡 D.凹透鏡和凸透鏡
7.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____透鏡,
來自物體的光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縮小、______的實像。

倒立
第8題圖
8.“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應該保護好自己的眼
睛,但有些同學因為不良習慣導致眼睛近視了。如
圖所示是________(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成
因示意圖,要用__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
鏡”)來矯正。
近視眼
凹透鏡
9.形成近視眼的原因是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______(選填“太弱”或“太
強”),預防近視眼的措施之一是讀寫時眼睛與書本的距離保持在____
(選填“10”“15”或“25”) 左右。
太強
25
第10題圖
10.如圖,在探究模擬眼睛視力矯正的實驗
中,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
(1)此時物距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
大于2倍焦距
(2)若用一個比較厚的凸透鏡替換掉光具
座上的凸透鏡,則看到光屏上的像變模糊
了。這時,我們可以在光屏的____
(選填“左”或“右”)面找到一個清晰的像。

(3)在光屏位置不動的情況下,在凸透鏡的左邊 處放一個合適的眼鏡
的鏡片時光屏上模糊的像變得清晰了,這說明這個眼鏡是________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
凹透鏡
(4)此實驗是模擬了________(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的視力矯正
過程。
近視眼
第10題圖
11.某同學為了探究視力矯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裝置做了
以下實驗。如圖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實像,他將一個眼鏡
片放在凸透鏡和燭焰之間,發現光屏上的像變清晰了,他移走眼鏡片,
稍微將光屏遠離凸透鏡,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則該眼鏡片是( )
A
第11題圖
A.遠視眼鏡片,對光有會聚作用
B.遠視眼鏡片,對光有發散作用
C.近視眼鏡片,對光有會聚作用
D.近視眼鏡片,對光有發散作用
12.如圖是凸透鏡成像的實驗,甲、乙是能在光屏上呈現清晰像的兩種情
形。這兩種成像情形中,____(選填“甲”或“乙”)能夠模擬眼睛成像,
為了模擬近視眼看東西模糊的情形,應該把該圖中的光屏向______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或使凸透鏡的曲度變得更大。
第12題圖

遠離
第13題圖
13.童話世界里也有很多物理知識,如圖是人眼和
魚眼的結構示意圖,我們觀察發現:魚眼晶狀體
的形狀比人眼更加____(選填“平”或“凸”)。像
魚這樣的眼睛如果到陸地上觀察物體,像將成在
視網膜的______(選填“前面”或“后面”),因此

前面
近視
童話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魚上岸后,若要看清遠處的物體,應該佩
戴______(選填“近視”或 “遠視”)眼鏡。(共16張PPT)
第四章 光的世界
專題突破五 凸透鏡成像動態規律的應用
1.能根據物距、像距判斷凸透鏡成像的性質。
2.能根據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判斷凸透鏡的焦距范圍。
3.知道如何移動透鏡、物體、光屏使像達成需要的變化。
判斷凸透鏡成像的性質
例1 把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可在距凸透鏡 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
的光斑。若將某一物體放在此透鏡前 處,在凸透鏡的另一側調節
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個( )
B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
判斷凸透鏡的焦距
例2 用手機看視頻,圖像太小,屏
幕放大器(凸透鏡)來幫忙。小明
通過透鏡可看到放大了的圖像,如
A
A. B. C. D.
圖所示,手機與凸透鏡的距離為 ,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 )
凸透鏡成像的動態規律
例3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中,所
用凸透鏡的焦距為 ,當蠟燭從如圖所示的
位置逐漸移到 位置的過程中,像距及其像的
變化情況是( )
C
A.像距減小,像變小 B.像距減小,像變大
C.像距增大,像變大 D.像距增大,像變小
1.某凸透鏡的焦距為,若將一物體放在此透鏡前 處,則可在
透鏡的另一側得到一個( )
A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縮小的虛像
第2題圖
2.如圖所示的蠟燭放在距離凸透鏡一倍焦距以內,則可透過該
凸透鏡觀察到的像是( )
C
A. B. C. D.
3.小明將《中學物理》書放置在距離凸透鏡二倍焦距以外時,人眼觀察
到成像的情形是下列圖中的( )
B
A. B. C. D.
4.大山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當他把燭焰移到距凸透鏡
的地方時,在光屏上觀察到倒立、縮小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
不可能是( )
D
A. B. C. D.
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中,物體距離凸透鏡 時,在
凸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可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則該凸透鏡的焦
距可能為( )
D
A. B. C. D.
6.蠟燭放在如圖所示位置,通過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像。小紅畫了圖
中的光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第6題圖
A.小紅畫的光路是正確的
B.透鏡成的是虛像
C.透鏡的焦距小于
D.透鏡的焦距大于
7.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當燭焰離透鏡 時成放大的實像;
當燭焰離透鏡 時成放大的虛像,則這個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D
A. B. C. D.
第8題圖
8.如圖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
置,凸透鏡的焦距為 ,點燃的蠟燭
與凸透鏡固定不動,移動光屏,直到光屏
上出現清晰的像,則該像是______、_____
的實像;遵從這一成像原理的光學儀器是
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
鏡”)。
倒立
縮小
照相機
第9題圖
9.如圖,蘭州中川機場和西客站的進站通道采用了人
臉識別系統,識別系統的攝像機可以自動將鏡頭前
處的人臉拍攝成數碼照片傳遞給設備識別。此系
統的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____透鏡,它的焦距應小
于____ 。

50
10.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縮
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燒的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這時光屏上能看到
( )
A
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縮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 D.正立、縮小的像
11.老奶奶用放大鏡看報紙時,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用的做法
是( )
C
A.報紙與放大鏡不動,眼睛離報紙遠一些
B.報紙與放大鏡不動,眼睛離報紙近一些
C.報紙與眼睛不動,放大鏡離報紙遠一些
D.報紙與眼睛不動,放大鏡離報紙近一些
第12題圖
12.蝴蝶研究專家章麗暉在茅山首次發現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虎鳳蝶,他
先用相機拍攝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為
了拍攝照片乙,應將相機適當( )
A
A.靠近蝴蝶,鏡頭略向外伸 B.靠近蝴蝶,鏡頭略向內縮
C.遠離蝴蝶,鏡頭略向外伸 D.遠離蝴蝶,鏡頭略向內縮
第13題圖
1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先用
焦距為 的透鏡進行實驗,在光屏上得
到了清晰的縮小實像,如圖,接下來改用焦
距為 的透鏡繼續實驗,如果不改變蠟
B
A.向左移動 B.向右移動 C.向上移動 D.保持不動
燭和凸透鏡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放大實像,光屏應該( )
14.為了豐富市民業余文化生活,我市開展了露天電影走進社區活動。準
備放映時,畫面超出了整個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員,應將放映機______
(選填“遠離”或“靠近”)屏幕,同時要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
鏡頭與膠片間的距離。
靠近
增大
15.無人機利用攜帶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攝像機進行航拍,來自地面景物的
光通過攝像機鏡頭,會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_____(選填“放大”
或“縮小”)的實像;當無人機上升時,須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
鏡頭與感光晶片間的距離,才能拍攝到清晰的畫面。
縮小
減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安阳市| 台山市| 海原县| 镇远县| 晋中市| 耒阳市| 临沧市| 武清区| 湟源县| 临猗县| 肃北| 城市| 丹棱县| 铜鼓县| 莫力| 内黄县| 汽车| 响水县| 永州市| 南华县| 深州市| 南昌市| 姜堰市| 即墨市| 彭泽县| 利津县| 建湖县| 高淳县| 运城市| 界首市| 涿鹿县| 吉木乃县| 华坪县| 安义县| 民丰县| 定襄县| 岢岚县| 杭锦后旗| 浑源县|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