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第九十四(“驚愕”)交響曲海頓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杰出代表,十八世紀歐洲最著名的音樂家,尤其對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的形成、完善和發展方面有著突出的貢獻,是世人公認的“交響樂之父”和“弦樂四重奏奠基人”。1.你知道為什么用“驚愕”作為該樂章的標題嗎?2.樂曲使你驚愕了幾次?3.哪個旋律給你的印象最深?感受思考主 題 a11 33 55 3 44 22 77 511 33 55 3 11 #44 5 5p1=C1=C4 3 22 2345 65 43 22 2. # 233 55 11 3 22 1767 11 10P主 題 b聽賞全曲:完成表格《驚愕》小故事在1791年的倫敦,聽音樂會是紳士和淑女身份的象征,其實她們只是到音樂會上湊湊熱鬧。據說海頓寫此曲的目的是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廂中的對音樂不懂裝懂,而又附庸風雅的貴婦人們,他故意在第二樂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個全樂隊合奏的很強的屬七和弦。實際演出中,當樂隊演奏到那段旋律時,那些貴婦人們果然從睡夢中驚醒,以為發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劇場,這部交響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給此曲冠以“驚愕”的標題。這部交響曲是海頓最為著名的交響曲之一,與海頓的其他幾部交響曲被認為是古典交響樂的豐碑,樂曲中充滿了生機盎然的民間歌舞氣息和明快歡樂的情緒。分段聆聽:音色、音區、調式、節奏、力度、情緒做了哪些變化?分段聆聽:音色、音區、調式、節奏、力度——情緒做了哪些變化主題 變奏1 變奏2 變奏3 變奏4 尾聲a+b 幽默 滑稽 小提琴主奏活潑小提琴奏副旋律音色邊聽邊看邊想:與變奏一有什么不同?速度、力度有什么變化?分段聆聽:音色、音區、調式、節奏、力度——情緒做了哪些變化主題 變奏1 變奏2 變奏3 變奏4 尾聲a+b 幽默 滑稽 小提琴主奏活潑小提琴奏副旋律音色第二次“驚愕”同主音c小調ff記號調式歡快 優美雙簧管小提琴節奏音區邊聽邊看邊想分段聆聽:音色、音區、調式、節奏、力度——情緒做了哪些變化?主題 變奏1 變奏2 變奏3 變奏4 尾聲a+b 幽默 滑稽 小提琴主奏活潑小提琴奏副旋律音色第二次“驚愕”同主音c小調ff記號調式歡快 優美雙簧管小提琴節奏音區分段聆聽:音色、音區、調式、節奏、力度——情緒做了哪些變化主題 變奏1 變奏2 變奏3 變奏4 尾聲a+b 幽默 滑稽 小提琴主奏活潑小提琴奏副旋律音色第二次“驚愕”同主音c小調ff記號調式歡快 優美雙簧管小提琴節奏音區沸騰熱情配器豐富結構擴大力度:ff結構音色驚愕后的平靜強調主題漸弱結束原結構你是小小作曲家下次再見!談談你的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