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四節(jié) 愛眼宣傳公益行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知1-講任務一 了解眼球的構(gòu)造和成像過程1. 眼球的主要結(jié)構(gòu) 如圖1所示。2. 視物原理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遠處的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知1-講物理方法等效法:晶狀體等效成凸透鏡,視網(wǎng)膜等效成光屏。知1-講3. 眼睛的調(diào)節(jié) 正常的眼睛既能看清近處的物體,又能看清遠處的物體。(1)如圖2甲所示,人眼看近處時,晶狀體變厚,焦距變小,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強,使物體剛好成像在視網(wǎng)膜上。(2)如圖2乙所示,人眼看遠處時,晶狀體變薄,焦距變大,對光的偏折能力變?nèi)酰刮矬w剛好成像在視網(wǎng)膜上。知1-講深度理解對于遠近不同的物體,照相機成像時, 焦距不變,改變像距,物體越遠,像距越小;眼球成像時,像距不變,改變焦距,物體越遠,焦距越大。知1-講4. 關(guān)于眼睛的幾個距離(1)遠點:人眼能夠看清的最遠的極限點叫遠點。正常眼的遠點在無窮遠。從無窮遠射入人眼的光可以看成平行光,恰好成像在視網(wǎng)膜上。(2)近點:人眼能夠看清的最近的極限點叫近點。正常眼的近點一般在距眼睛10cm處。知1-講(3)明視距離:在合適的照明條件下,一般正常眼觀看25cm遠的物體時,感到既清楚又不易疲勞,25cm的距離叫正常眼的明視距離。知1-講特別提醒視網(wǎng)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而我們感覺所看到的物體是正立的,這源于視神經(jīng)和大腦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知1-講5. 制作晶狀體模型(1)準備材料透明薄塑料飲料瓶(直徑約5 cm)、未使用過的注射器(20 mL)、透明氣球、未使用過的輸液管約20 cm、水、膠帶、502 膠水等。知1-講(2)制作方法①截取飲料瓶中間粗細均勻部分2 cm 長圓柱(如圖4 甲);②在圓柱上下中間位置打一個孔(直徑與輸液管外徑相同),將輸液管一端插入孔中,用502膠水粘住并密封;③將圓柱兩端用拉緊的透明氣球蒙住,并用膠帶繞環(huán)將透明氣球纏緊固定密封;知1-講④如圖乙,用注射器將透明氣球內(nèi)注滿水,并使注射器內(nèi)留有半管水(最好不要進入空氣)。這樣就制成了一個可以改變焦距的晶狀體模型。知1-講(3)用制好的晶狀體模型探究正常眼睛看遠近物體的情況。①如圖5所示,將點燃的蠟燭、晶狀體模型、光屏分別放在光具座上,并調(diào)節(jié)燭焰、晶狀體模型、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知1-講②先確定蠟燭、晶狀體模型的位置,然后改變光屏的位置找到燭焰清晰的像,該位置就是視網(wǎng)膜的位置;③保持晶狀體模型和光屏位置不動,將蠟燭向晶狀體模型靠近10 cm,發(fā)現(xiàn)光屏上燭焰的像變模糊;④分別向晶狀體模型抽出或注入適量的水,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知1-講發(fā)現(xiàn):只有向晶狀體模型注入適量的水時,光屏上才會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知1-講特別提醒準備材料的注意事項:(1)所選材料應該既能滿足制作需要,又要比較容易獲取;所選材料應該便于制作、使用。(2)制成的晶狀體模型最好方便實驗使用,便于改變焦距。知1-講實驗結(jié)論(1)人眼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是靠改變晶狀體的厚度(即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使物體的像都能成在視網(wǎng)膜上的。(2)正常眼看遠處的物體時,晶狀體要變薄(焦距變小);正常眼看近處的物體時,晶狀體要變厚(焦距變大)。知1-講深度思考(1)上面晶狀體模型是利用什么方法調(diào)節(jié)焦距的?(2)怎樣測量上面晶狀體模型的焦距?知1-講深度理解(1)該晶狀體模型通過用注射器抽出或注入水來改變其厚度,從而改變其焦距大小。(2)利用平行光源,讓平行光沿該晶狀體模型(凸透鏡)主光軸的方向通過該晶狀體模型,光線會在光屏上形成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前后移動光屏,找到這個光斑),用刻度尺測出該光斑到晶狀體模型中心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該晶狀體模型的焦距。知1-練例 1用照相機拍照時,物體到鏡頭的距離應_____(填“大于”或“小于”)鏡頭的2 倍焦距。如圖6 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透鏡,外界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實像。大于凸倒立知1-練解題秘方:人的眼球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不同的是人的眼球的焦距可以調(diào)節(jié),而照相機的焦距不可以調(diào)節(jié),是靠調(diào)節(jié)物距和像距成清晰像的。知1-練解析:照相機是利用物體在凸透鏡2 倍焦距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類似的,眼睛也是利用物體在晶狀體和角膜(共同作用相當于凸透鏡)2 倍焦距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知1-練1. [中考·寧波]如圖所示,當我們看遠處物體時,遠處物體的光線正好聚焦在視網(wǎng)膜上。當我們從看遠處物體改為看近處物體時(一般不小于10 cm),為了使近處物體成像在視網(wǎng)膜上,晶狀體的凸度和焦距的變化情況分別是( )A. 晶狀體凸度變大,焦距變短B. 晶狀體凸度變大,焦距變長C. 晶狀體凸度變小,焦距變短D. 晶狀體凸度變小,焦距變長A知2-講任務二 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1. 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1)視覺特征: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知2-講(2)形成原因:近視眼的晶狀體比正常眼的凸一些導致折光能力過強,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導致遠處的物體成像于視網(wǎng)膜前—遠處物體射來的光會聚后成像在視網(wǎng)膜前,到達視網(wǎng)膜上的就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模糊的光斑,如圖7 所示。知2-講(3)矯正方法:戴由凹透鏡制成的近視眼鏡,如圖8 所示。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使會聚點( 即像)后移。知2-講2. 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1)視覺特征: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知2-講(2)形成原因:遠視眼的晶狀體比正常眼的扁平一些導致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導致近處的物體成像于視網(wǎng)膜后—近處物體射來的光還未會聚成一點就已到達視網(wǎng)膜,在視網(wǎng)膜上形成一個模糊的光斑,如圖9 所示。知2-講(3)矯正方法:戴由凸透鏡制成的遠視眼鏡,如圖10所示。知2-講知識拓展:眼鏡的度數(shù)1 . 透鏡焦度 透鏡焦距的倒數(shù)叫作透鏡焦度,用Φ表示,即Φ = ,透鏡焦度的單位是m-1。知2-講2. 眼鏡的度數(shù)(1)眼鏡的度數(shù)是鏡片的透鏡焦度乘100的值,用D表示。即D = 100Φ = (f的單位為“m”)。(2)眼鏡度數(shù)的絕對值越大, 則眼睛近視或遠視的程度越嚴重。知2-講易錯提醒近視眼和遠視眼不是遠近不同的物體都看不清。近視眼能看清近處物體,看不清遠處物體(看近不看遠); 遠視眼能看清遠處物體,看不清近處物體(看遠不看近)。知2-講方法點撥利用補償法記憶近視眼及遠視眼的矯正:知2-講深度理解凸透鏡的焦距為正數(shù),故凸透鏡的焦度為正數(shù),遠視眼鏡的度數(shù)為正數(shù);凹透鏡的焦距為負數(shù),故凹透鏡的焦度為負數(shù),近視眼鏡的度數(shù)為負數(shù)。知2-練6 月6 日是全國“愛眼日”,2024 年的活動主題為“關(guān)注普遍的眼健康”。如圖11 所示,模擬近視眼成像情況和矯正方法正確的是(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例 2知2-練解題秘方:根據(jù)眼睛成像位置判斷眼疾類型和矯正所用的透鏡。解析:近視眼看遠處物體時,成像在視網(wǎng)膜前,圖①表示了近視眼的成像情況;近視眼應該用具有發(fā)散作用的凹透鏡來矯正,圖④能正確表示近視眼的矯正情況。答案:A知2-練2. 小麗爺爺是遠視眼,需要用______透鏡來矯正。當爺爺戴上眼鏡時,小麗通過鏡片發(fā)現(xiàn)爺爺?shù)难劬孟褡僟_____(填“大”或“ 小”)了,這是因為小麗看到的爺爺?shù)摹把劬Α笔峭ㄟ^鏡片形成的_____(填“實”或“虛”)像。凸大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