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冊《3.2依法行使權利》教學設計教材分析《依法行使權利》是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三課《公民權利》的第二 框,“依法行使權利”是在學生了解基本權利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到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 過程進行,學會運用正確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高維權能力。主要探究 公民行使權利的界限,強調公民的權利既受法律保障,又受法律約束,公民必須 依法行使權利,如果權利受到侵害,要懂得依法維護權利,這是公民權利意識和 法治觀念不斷增強的表現,因此,教材設定“行使權利有界限”和“維護權利守 程序”兩個主題。【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認識到公民要學會依法行使權利。法制觀念:掌握公民維護權利的方式及各自特點。責任意識:懂得維護權利要遵守程序,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 【教學重難點】重點:行使權利有界限難點:維護權利守程序 【教學過程】一:復習回顧,新課導入展示課件,復習上節課內容、學生回答,導入新課。憲法和法律規定了公民 享有廣泛的權利,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掌握,那么這些權力應如何行使呢 公民要享受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就要正確行使,怎樣才是正確的呢 本節課 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板書課題:依法行使權利。二:創設情境,新課講授 模塊一:行使權利有界限活動一:閱讀課本43頁,思考: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作為公民我們在 行使權利時應該如何不超過范圍 學生思考并回答本問題,教師對本題目進行歸納:(1)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2)公民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 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例1.2023年2月,某老師在超市購買一口電煮鍋,在未使用情況下清洗了 電煮鍋及其玻璃鍋蓋。將玻璃鍋蓋放入鍋蓋架時,玻璃鍋蓋直接碎裂。去找超市 工作人員,一開始工作人員以超市沒有多余蓋子為由拒絕處理,經多次協商,超 市老板從推卸責任到詢問廠家,最終為某教師重新置換了玻璃鍋蓋。學生思考:1.某老師維權中,是否能以玻璃鍋蓋碎裂為電更換整個電鍋 為什么 2.如果初次協商時,超市老板推卸責任,某老師就采取辱罵,砸東西等過激 行為將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為什么 學生先討論后展示,教師對學生展示內容進 行歸納總結:在行使權利時,夸大其詞,添油加醋超出權利范圍,或損害了他人 的合法權利,都是不正確的,嚴重的要負法律責任,所以說:行使權利有界限板書:行使權利有界限。 活動二:同學們觀看與學習和生活較貼近的兩則事例。思考:葉欣和小洪的說法對嗎 為什么 同學們相互討論再回答,教師根據學 生回答歸納:1、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過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2、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 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同學們知道了行使權利都是有范圍的,那么當我們行使權利 要有界限,不能起出范圍,那么當別人侵犯了我們的權利時,又應該采取什么樣 合法的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呢 設計意圖: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引導學生在參加社會生活時,懂得 規范自身言行,明確權利邊界,自覺維護公共利益。活動三:學生觀看圖片,思考:某老師與商家的糾紛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解決 學生結合教材44-46頁,以某老師買電鍋事例進行回答:教師總結: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四種方式解決。提示:不同的糾紛要采取恰當的方式解決,同學們就要掌握各種維權形式的 特點和優點來決定。設計意圖: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解決糾紛的方式,引發 學生對所采用的維權方式優、缺點進行全面思考,從而引導學生學會采用適當的 方式化解糾紛。板書:維護權利守程序。 模塊二:維護權利守程序活動一:請同學們閱讀教材44頁回答:為什么維護權利要守程序 要求是什 么 ①原因:遵守正當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②要求: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 方式維護自身權益活動二:維護權利的方式:和解、調解,仲裁,訴訟。和解:是當事人之間通過協商自行解決糾紛方式,優點是快捷、簡便,適合 解決較小簡單的糾紛。訴訟:是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如果以上方式均不能解決糾紛,就 要采取訴訟方式,訴訟的特點:訴訟是最權威,最正規的維權途徑,是維權的最 后屏障,由人民法院審理。根據圖表比較四種維護權利的方式的特點和優缺:選擇最恰當的方式維權。 活動三:右請同學們全體起立,舉起拳尊嚴宣誓,誓詞:多一份溝通,少一份誤解;多一份尊重法律,少一份無理取鬧;多一份守法, 少一份違法;讓我們一起學法、尊法、守法,依法行使權利,依法維護權利!設 計意圖:通過宣誓形式,增強學生遵紀守法意識,增強神圣感、儀式感,最大程 度的調動學生的熱情,讓他們感受到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魅力與感染力,讓學 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是課程思政的實際體現。三、課堂小結,總結歸納本課時我們了解了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 界限,不能濫用權利。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 利益為代價。明白了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采取正確的途徑和方式來 維權。希望同學們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依法參與社會生活。四 、當堂檢測,鞏固提升1.公民權利受到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以下維權方式正確的是(B)A.知識產權受到侵犯,向公安機關起訴 B.發生合同糾紛,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C.商家懷疑商品被偷,對顧客強行搜身 D.受到同學欺負,糾集他人將對方打傷【答案與解析】A 應向人民法院起訴;C 強行搜身侵犯顧客的人格尊嚴權;D 做法錯誤。2.江贛同學的媽媽購買的手機不到一個星期就出現了故障,到商店要求更換 遭到拒絕。江贛知道后,向媽媽提出了合理合法的建議。最終店主為媽媽更換了 手機。江贛的建議應該是 (B)A.圍堵商店,逼迫商家讓步B.向有關部門投訴,依法維權 C.利用網絡,詆毀商家名譽D.向公安機關起訴,請求調解【答案與解析】A: 圍堵商店,逼迫商家讓步,這個做法是錯誤的,損害他 人利益,故排A;C: 詆毀商家名譽,這是侵犯他人權利,故排除B;D: 應向人 民法院起訴,故排除D;3.下列做法屬于正確行使公民政治權利和自由的是(D)A.14 周歲的小李申請參加區人大代表的選舉 B.小趙向衛生管理部門反映周邊餐館衛生問題 C. 小王未經國家機關批準,擅自組織游行示威D. 小吳撥打市政熱線反映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失職問題【答案與解析】B監督權是對國家機關,小趙側重于餐廳;衛生管理部門負責醫 療;應該是市場監管局;4.小剛路過某照相館,意外發現自己的照片被掛在門口招攬生意。一氣之下, 他編了一條謾罵短信發在朋友圈,結果短信被大量轉發。當公安機關找到他時, 他說:“這是我的言論自由,我在維護權利。”公安人員告訴他:“你這樣行使權 利是錯誤的。”(1)你認為小剛的什么權利受到侵害 (2)他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維護自己的權利 (3)作為公民應該如何正確行使權利 答:(1)肖像權。(2)維權方式;和解、調解、仲裁、訴訟。(3)①公民行使 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②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 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設計意圖:在課堂的最后設計了選擇題以及簡答題,均選自歷年中考題目, 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并且要點突出,能較好檢測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通過課堂練 習,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題目中去,加深理解。板書設計:(依法行使權利)行使權利 有界限維護權利 守程序①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不能超越權利的界限,不 能濫用權利。②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 的自由和權利。①維護權利守程序的原因和要求:(②維護權利的方式)和解 調解 仲裁 訴訟【教學反思】本課時內容不多,主要是從兩個方面探討如何依法行使權利。第一 個問題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可讓學生結合具體的例子來認識行使權利的界 限,特別是結合憲法對公民行使權利作出的限制性規定來認識,這些限制性的要 求就是行使權利的界限。第二個問題比較容易理解,學生結合幾個貼近生活的案 例可以當堂掌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