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小學科學第三單元《工具與技術》知識清單1、緊密聯系的工具與技術1.在工作時,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叫做 。螺絲刀、釘錘、剪子這些構造很簡單,又叫做 。2.像水龍頭那樣,由較大的“輪”和較小的“軸”組合起來的簡單機械叫做 。3.用剪刀剪開廢舊網線的塑料外皮,在要求開口不能太大的情況下,想要更省力地剪斷兩根導線,應該選擇 (填“理發剪”或“解剖剪”)。4.不同的工具有 ( 填“相同"或"不同")的使用技術。5.工具和技術是相互依賴的關系,可以根據技術 工具,也可以 工具,還可以 工具。2、斜面1. 、 、 、 等都是常見的簡單機械。2.自行車的車把和腳蹬處都應用了 的原理;盤山公路應用了 的原理。3.剪刀是一種 工具,它具有 和 的結構特點。4.陡坡和緩坡都是 ,斜面是一種 。5.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向上拉動物體時,坡度越小越 ,坡度越大越 。3、不簡單的杠桿1.要想使平衡尺平衡,距離支點越遠,保持平衡需要的鉤碼越 ,即越省力。2.杠桿都有三個點:杠桿上自己對杠桿用力的點叫 ,承受重物的點叫 ,起支撐作用的固定點叫 。3.春秋末期《范蠡兵法》記我:“飛石瓜十二斤,為機發,行二百步。”文中的“機”就是如圖1的裝置,能將瓜石射出二百步(約100米)。這是利用了 原理。4.杠桿工作時有三個點,分別是支點、 、 。5.釣魚竿、筷子屬于 杠桿。杠桿是否省力與支點到用力點和 的距離有關。4、改變運輸的車輪1.車輪是一種輪軸,由半徑較大的 和半徑較小的 組成。2.使用定滑輪能 ,但不能 ,使用動滑輪能 。3.旗桿上的滑輪是 ;起重機上的滑輪是 。4.像水龍頭那樣,由較大的“輪”和較小的“軸”組合起來的簡單機械叫做 。5.用來提起重物的 和 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滑輪組。5、靈活巧妙的剪刀1.使用剪刀(圖1)時,最省力的方法是把物體放在 點(填字母),工用鐵皮剪刀手柄處設計很長(圖2)。鐵皮剪屬于 (省力/費力)杠桿。2.游戲后,曉光和曉明嘗試用剪刀剪紙制作小玩具。剪刀是一種可以靈活。精細加工的工具。請回答問題:剪刀是一種組合工具,它同時具有 和 的結構特點。3.剪刀是一種組合工具,鋒利的刀刃利用了 的原理,刀刃和把手之間的轉軸轉動可以看作是 。4.剪刀是一種組合工具,既有 的作用,又有 的作用。6、推動社會發展的印刷術1.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指南針、 、 和火藥。2. 的出現使書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為可能。3.活字印刷一共包括4個步驟,分別是檢字→ →拓印→晾制,該種印刷術常用于文字量較 (填“多”或“少")的情況。4.北宋畢昇發明了 ,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革命。5.活字印刷術是北宋時期的 發明的。若想印“月”字,我們應該在刻板上刻 ,在活字印刷的過程中發現字印得很模糊且有許多墨團,主要的原因是 。7、信息的交流傳播1.文字傳播和視頻傳播在信息傳遞的效果上存在差異。我們發現:方便查閱的信息傳遞方式是 ;理解起來有難度,比較抽象的信息傳遞方式是 。2.信息從古至今發展的特點是:傳播的速度越來越 ,傳播的距離越來越 (填“近”或“遠”)。3.小明為了更直觀生動地向同學們分享蘿卜獨輪車制作方法,準備了制作視頻的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時,使用的是( ) 技術。4.2023年9月29日,杭州亞運會田徑男子20公里競走比賽中,云南名將張俊奪得冠軍,要將張俊奪冠的信息傳送到昆明,用( )方式最快的。5.小美想通過書本和電腦查閱有關獨輪車的信息,書本比電腦查閱資料( )。(填“快”或“慢”)參考答案1、緊密聯系的工具與技術1.【答案】機械;簡單機械2.【答案】輪軸3.【答案】解剖剪4.【答案】不同5.【答案】改進;使用;制造2、斜面1.【答案】杠桿;輪軸;滑輪;斜面2.【答案】輪軸;斜面3.【答案】組合;斜面;杠桿4.【答案】斜面;簡單機械5.【答案】省力;費力3、不簡單的杠桿1.【答案】少2.【答案】用力點;阻力點;支點3.【答案】杠桿4.【答案】動力點;阻力點5.【答案】費力;支點到阻力點4、改變運輸的車輪1.【答案】輪;軸2.【答案】改變用力的方向;省力;省力3.【答案】定滑輪;動滑輪4.【答案】輪軸5.【答案】定滑輪;動滑輪5、靈活巧妙的剪刀1.【答案】C;省力2.【答案】杠桿;斜面3.【答案】斜面;杠桿4.【答案】斜面;杠桿5.【答案】剪刀的根部6、推動社會發展的印刷術1.【答案】活字印刷術;造紙術2.【答案】印刷術3.【答案】刷墨;多4.【答案】活字印刷術5.【答案】畢昇;;活字印刷板上涂墨的時候沒有均勻涂抹7、信息的交流傳播1.【答案】視頻傳播;文字傳播2.【答案】快;遠3.【答案】圖像識別4.【答案】電腦發送郵件5.【答案】慢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