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延續文化血脈》教學設計課題 延續文化血脈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九年級教材分析 本框由“中華文化根”和“美德萬年長”兩目組成,本第一目分析了中華文化的來源和特征,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華文化的血脈延續。本目重點落在從中華文化的價值角度理解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堅定文化自信。第二目側量從代代傳承的中華美德角度,闡釋中華傳統美德的豐富內涵和重要價值以及青少年如何踐行傳統美德的實際行動上。學習 目標 政治認同 :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熱愛中華文化,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定文化自信;體會中華傳統美德的力量,自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道德修養 :提高對中華文化、中華傳統美德的認知、辨識能力,能作出符合文化自信要求的判斷和選擇;引導學生“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自覺踐行良好的個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 健全人格 :認知和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傳統美德,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品質。 法治觀念 :雖非本課直接強調的核心素養,但在整體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理解法治對個人生活、社會秩序和國家發展的作用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標。 責任意識 :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路徑,進一步增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踐行中華傳統美德。重點 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體會中華傳統美德的力量,理解文化自信的內涵和意義。具體涉及中華文化根、美德萬年長的內容,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難點 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和傳承,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樹立文化自信;完整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內涵,把握中華文化精髓,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新聞鏈接: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 2024年7月27日,第46屆世界遺產大“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會上《世界遺產名錄》,截至目前,我國世界遺產數量達到59項。 思考:你還知道我國有哪些世界文化遺產嗎 學生: 教師:我國還有明清故官、長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武當山、良渚古城等等世界文化遺產。 思考并回答問題。 激發學生興趣,引入本節課內容。講授新課 閱讀課本材料,思考并回答問題。 思考:你知道這些傳統民族節日嗎 為什么這些節日能夠傳承至今? 學生: 教師:這些節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 知識小結:中華文化是怎樣創造的 特點是什么 形成:各族人民團結互助,相互學習,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共同開發建設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內容: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等。歷久彌新 (3)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薪火相傳 探究活動:閱讀內容,感受亞運吉祥物的文化內涵。 杭州亞運古祥物“江南憶”:“江南憶”組合的名字來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江杭州亞運古祥物“江南憶”:”。分別代表杭州的三大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和西南憶,最憶是杭州湖。宸宸的名字源于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的標志性建筑拱宸橋,頭頂錢江,頭最以拱宸橋的圖案。琮琮來自良諸古城遺址,最具代表性的禮器玉琮,玉的神人獸面紋,象征著良渚人的信仰。蓮蓮代表世界遺產西湖,以三潭印月為頂,色彩鮮亮,晶瑩柔潤既體現了波光粼粼的水浪,也延續了宋代瓷器的質感,其主色調取自天青色瓷器。 新聞鏈接: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的“中國式浪漫” 亞運開幕式上的中國式浪漫: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屆杭州亞運會開幕。開幕式呈現史詩般的畫卷,現場表演滿滿的中國風。江南采蓮、蓮葉田田展示了江南如詩如畫的美景,湖光山色變幻成京杭大運河,錢塘江大潮退去,宛如一幅天然水墨畫卷。 思考:你覺得什么是“中國式的浪漫” 還能舉一些例子嗎 學生: 教師:所謂“中國式浪漫”就是指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文學、繪畫等作品,體現了中國人精神世界里的浪漫情懷。比如亞運會開幕式、航天器的命名等。 展示圖片: 《中國詩詞大會》、《長安三萬里)等熱播;文化遺產走出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插上“互聯網經濟”翅膀,創造力十足! 在對待外來文化上,中華民族敞開其博大的胸懷,揚棄吸收。在中國你可以看到“儒、道、釋”等各類思想文化的碰撞,也可以看到“胡服漢用”的華美!今天,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喜歡漢服... 思考:結合圖片,思考中華文化為什么能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學生: 教師:中華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雖歷經滄桑仍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杭州亞運會會徽”: 思考:這個會徽包含哪些文化元素 結合本課所學知識,談談如何增強文化自信。 學生: 教師:“潮涌”,會徽是亞運會重要的視覺形象標志,是展示杭州亞;會理念和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扇面造型友昧江南人文意蘊;江潮奔騰表達了浙江兒女永立潮頭的精神氣質。這說明了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這些元素交相輝映,更能增強人民認同感,這就是文化自信! 知識小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性和表現 (1)重要性: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新時代,延續文化血脈需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2)表現: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探究分享: 文化滲透在生活中,是一個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中華文化,學校決定組織一次“文化之旅”研學活動,向全校同學征集活動方案。請你設計一條路線,使學生沿途能夠學習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請你說明設計思路,并向同學介紹你設計的研學方案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 想一想:這三種文化之間存在什么樣的精神聯系 學生: 教師:“三者關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道路形成與發展之根。革命文化是中國道路形成與發展之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道路形成與發展之魂。 知識小結:中華文化的重要性: 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者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探究活動:結合本課知識,觀察下列現象并思考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 2023年6月,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要秉持開放包容,堅驗,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杯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守正創新,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學生: 教師:1.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層、最持久的力量。 沒有高度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 探究活動:河南衛視“奇妙游”系列每個節目都彰顯出強烈的文化自信,讓大眾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繼承革命文化,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思考: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措施 學生: 教師: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新聞鏈接:鄉村振興文化為魂 文化禮堂真熱鬧 人們在浙江省嵊州市東王村文化禮堂觀看舞龍舞獅表演。近年來,浙江大力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將其打造為農民的精神家園。截至目前,浙江已建成農村文化禮堂超過11000家。 思考:觀看材料并思考:你身邊有類似的例子嗎 農村文化禮堂的建設,有哪些重要的意義 學生: 教師:①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傳世世發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 ②)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文化基因。 學生認真聽課,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并回答,認真做筆記,牢記知識。 結合案例說明,展示圖片,講授新課。課堂練習 1.(2024·江蘇宿遷)“富強、民主”連通“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為貴”的質樸理想;“公正、法治”汲取“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的崇法思想;“誠信、友善”吸收“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仁者愛人”的價值追求……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賡續文化血脈,固守中華文化基因 B.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 C.借鑒優秀外來文化,促進世界文明交流 D.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豐富滋養 2.(2024·山東濰坊)為了解決古籍保護與利用之間的矛盾,借助數字技術,將更多原始書影轉化為便于借閱的微縮膠卷、便于檢索的電子數據庫、便于理解的知識圖譜,讓古籍以新的形式延續生命、換發光彩,這有利于 ①賦予古籍新的文化內容 ②傳承中華文明,增強文化自信 ③使其成為中華文化之瑰寶 ④賡續共同記憶,守護中華文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甘肅定西)2023年7月1日,“偉大精神鑄就偉大時代——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大型原創專題展在甘肅省博物館開展。舉辦這一專題展有利于 ①弘揚建黨精神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激勵全國各族人民賡續紅色血脈 ③激發人民群眾愛黨愛國的情懷 ④為實現中國夢凝聚強大精神動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4·山東濰坊)一百多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偉大建黨精神。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內涵豐富、意境深遠,跨越時空、歷久彌新,下列偉大建黨精神與詩句內涵最接近的是 ①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②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③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④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湖南)2023年,“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學生紅色研學在韶山啟動。該活動將毛澤東廣場、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毛澤東同志故居等地點串聯成線,通過展教結合的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此活動有助于青少年 ①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 ②領悟革命精神,強化使命擔當 ③厚植愛國情懷,汲取奮進力量 ④發展文化產業,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4·寧夏)“高強度的賽程,如果為了自己,可以不去,但有些比賽為了國家,將國家的責任扛在肩上,只有一個字:做!”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泳壇名將張雨霏這樣說。下列古詩詞的主旨與她的觀點一致的是 A.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B.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7.(2024·江西)最近,以藜蒿炒臘肉、蓮花血鴨、贛南小炒魚等為代表的“江西小炒”火出了圈。“江西小炒”是“老鄉見老鄉”時不可或缺的餐敘元素,也是一種情感紐帶和民間文化載體。“江西小炒” ①承載著江西人民的情感認同 ②是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紐帶 ③已成為江西文化的唯一代表 ④展現出飲食文化的多姿多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課堂小結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