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成長的時空單元備課說明一、單元課標要求基于《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闡述,此單元的核心素養和具體要求如下:道德修養:感念父母養育之恩、長輩關愛之情,能夠以感恩的心與父母和長輩溝通,能夠為父母分憂解難,尊重師長。健全人格:建立同學間的友誼;真誠、友善,擁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具有互助精神。責任意識:自覺分擔家庭責任,守規矩,重程序;有擔當精神,具有主人翁意識。【總目標】學生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態,能夠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師生關系和家庭關系,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具有團隊意識和互助精神;關心集體、社會和國家,具有主人翁意識、責任感和集體主義精神,主動承擔對自己、家庭、學校和社會的責任。二、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在第一單元的學習基礎上將“我”的交往對象與范圍由自己擴大到親人、老師、朋友、集體,旨在引導學生明白成長的時空里有歡樂也有煩惱,我們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學會自我管理,學會理解寬容,增強合作意識,不斷成長進步。三、單元學情分析初中學生逐漸步入青春期,既需要得到父母的呵護、關注和關愛,享受家庭的親情,又容易與父母產生矛盾,甚至產生逆反心理。許多初中學生在與父母的溝通中產生矛盾和沖突,對父母愛的表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認同,不理解父母的關愛之情,不能體會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能體諒、理解父母的苦衷。通過對此單元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感悟家的味道,增強家庭責任意識,學會化解與家人的矛盾和沖突,共同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共建共享美好家庭。師生關系也是初中學生成長過程中需要處理的重要關系之一。進入初中以來,學生對老師有了新的認識、更高的要求,對于喜歡什么樣的老師也有了更明確的看法,甚至會對老師的權威性產生疑問。有些學生不能正確理解老師,不善于與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不善于用積極的方式增進與老師的感情,不能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影響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甚至會討厭老師、討厭學習。通過對此單元的學習,幫助學生了解教師職業的特點,懂得老師是我們成長的引路人,學會與老師交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從情感、心理角度來看,中學生非常在意并且重視同伴關系,希望得到友情的滋養。但礙于年齡小,社會經驗少,性格脾氣容易波動,缺少解決問題的經驗等,在交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或煩惱,亟需具體方法上的指點與情感上的滲透。對此,需要對學生開展教育引導,幫助他們了解友情的真諦,懂得如何交友,掌握人與人的相處之道,讓友誼之樹常青。七年級學生已經有了集體生活的經驗,從幼兒園、小學到初中,他們感受到了集體對個人的影響,也參與了集體的創建過程。但是,身處青春期,七年級學生對于集體生活對個人成長的作用認識不足,特別是對于怎樣建設美好集體的認識不夠。對此,需要對學生開展教育引導,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學會自覺承擔集體責任,為建設美好集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四、單元學習目標(一)通過分析圖片內容、生活情境、傳統經典人物故事、名言古語并思考相應問題,懂得家是什么、家庭對個人成長的作用,明白家風的重要性,進而增強家庭觀念;懂得我們在家庭生活中需要體味親情之愛,更需要學會愛、奉獻愛;懂得傳統美德對建設美好家庭的重要性,能自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建設向上向善的家庭;明白美好家庭的建設需要付諸實際行動,應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為建設美好家庭貢獻自己的力量。(二)通過探究名人故事、生活情境并思考相應問題,理解教師職業的神圣性和專業性,懂得教師在我們成長中的作用及時代發展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懂得如何與教師相處,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和表揚,學會尊重和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珍惜師生情誼。(三)通過寫回憶錄,探究古語名言、生活情境、名人故事等,明白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是一種心靈的相遇,是平等的、雙向的,從而樹立正確的友誼觀;懂得交友的智慧,友情之樹需要我們用心澆灌;理解交友需要真誠和熱情,需要慎重選擇,需要學會關心和尊重對方,需要學會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需要講原則。(四)通過探究生活情境及思考相應問題,明白集體生活能帶給我們溫暖和力量,增強對集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明白建設美好集體是你我他的共同責任。和諧的師生關系設計說明本課由引言和兩框內容組成。引言明確了本課的學習主題,具有統領全課的作用。第一框“走近老師”旨在幫助學生了解教師職業的特點,引導學生形成尊重老師的情感。第二框“珍惜師生情誼”闡述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怎樣的,也從多個角度闡述了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做法。本課通過探究生活情境、名人故事、社會現象等形式,旨在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教師這個職業,走近老師,對教師職業產生敬畏感;通過分析名人故事和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學會與老師相處,推進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珍惜師生情誼。學習目標1.理解教師職業的特點,知道教師在我們成長中的作用及時代發展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2.懂得如何與教師相處,學會理解、關心老師,接受老師的引領和指導,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和表揚,學會尊重和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珍惜師生情誼。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我們成長中的作用。2.教學難點:教師職業的特點。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法、活動體驗法、情境體驗法等。資源與工具1.資源。名人故事、生活事件等。2.工具。(1)數字資源包,學習成果上傳和互動的平臺。(2)圖書館資源和網絡搜索工具等。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框 走 近 老 師一、學習情境古人云:“安其學而親其師。”與老師共處的校園生活,是我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經歷。大家了解老師嗎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學習“走近老師”的相關知識。二、預習檢查1.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2.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3.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4.老師是我們錘煉品格的引路人,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是我們創新思維的引路人,是我們奉獻祖國的引路人。5.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師正在不斷改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三、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走近老師【教師活動】結合教材第34頁“生活觀察”,展示材料,引導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描述遇到過的老師。【學生活動】按要求用簡短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老師,并與同學分享。【教師活動】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撥,引出本節課的主題——“走近老師”。【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經歷,使本節課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學習任務二:教師職業的特點1.【教師活動】結合教材第35頁“相關鏈接”,展示材料。提出問題:從孔子和陶行知先生的事跡中,你對教師職業有了怎樣的認識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分享自己對教師職業的認識。【教師活動】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點撥和指導,總結歸納: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教師對人類數千年文明的延續發揮著重要作用。【設計意圖】引用古今兩位大教育家的事跡,引導學生認識教師職業的神圣性,增強學生對教師的敬畏感。2.【教師活動】展示圖片。◇圖片一:老師的畢業證書。◇圖片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資格證書。◇圖片三: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圖片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提出問題:看完這些圖片,談談教師為什么要有這么多“小本本”。【學生活動】思考問題,理解這些“小本本”對教師職業的重要性,交流分享觀點。【教師活動】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和引導,總結歸納: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學生認識教師職業的專業性特點,增強學生對教師職業的敬畏感。3.【教師活動】結合教材第36頁“探究與分享”,展示材料。提出問題:(1)你同意上述觀點嗎 說說你的理由。(2)你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怎樣的認識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分享觀點,理解教師對我們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教師活動】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撥,總結歸納:老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師是我們錘煉品格的引路人,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是我們創新思維的引路人,是我們奉獻祖國的引路人。【設計意圖】此活動旨在引導學生理解老師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尊重和理解教師。學習任務三:對教師職業的新要求1.【教師活動】展示材料。材料 “萬能的老師”老師=演員+“變臉大師”+民事調解員+投訴部門工作人員+室內設計師+導游+心理輔導師+推銷員+管理者+主持人+搬運工+收銀員+學術研究者+電話咨詢服務員+偵探+文職人員+維修人員……提出問題:結合上述材料,說一說時代的發展對老師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學生活動】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分享觀點。【教師活動】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撥,總結歸納: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師正在不斷改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設計意圖】此活動旨在使學生明白時代發展對教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從而增進學生對教師的了解和理解。2.知識整合,總結提升。【教師活動】筆記1:教師職業有何特點 ①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教師對人類數千年文明的延續發揮著重要作用。②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③老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師是我們錘煉品格的引路人,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是我們創新思維的引路人,是我們奉獻祖國的引路人。筆記2:時代的發展給老師提出了什么新要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師正在不斷改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學生活動】整理筆記。四、過程性評價課堂練習。五、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教師的職業是神圣的、專業的,教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解到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師正在不斷改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我們應該更加尊重老師,珍惜師生情誼。六、布置作業1.基礎型作業:梳理本框知識。2.發展型作業:完成《七彩作業》課時練習。七、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第二框 珍惜師生情誼一、學習情境老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是我們學習和成長的引路人。我們可以為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做些什么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學習“珍惜師生情誼”的相關知識。二、預習檢查1.彼此尊重、教學相長、攜手共進,是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2.我們應真誠接受老師的引領和指導。3.我們應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完善自我。4.我們應尊重并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三、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珍惜師生情誼【教師活動】結合教材第37—38頁“生活觀察”,展示圖片。提出問題:從上面四個場景中,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思考問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觀點。【教師活動】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撥,引出這節課的主題。【設計意圖】通過創設師生相處的場景,引導學生體會和諧的師生關系狀態,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學習任務二:師生交往的理想而美好的狀態【教師活動】展示教材第38頁材料。明確任務:回想你與老師交往的場景,想想老師扮演的角色,思考老師對自己的影響,記錄在表格中,并與同學分享。提出問題:師生交往的理想而美好的狀態是怎樣的 【學生活動】填寫表格,思考問題,交流分享自己心中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教師活動】總結歸納:彼此尊重、教學相長、攜手共進,是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設計意圖】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回顧自己與老師交往的場景,幫助學生理解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樹立尊重老師、敬重老師的意識。學習任務三:學會與老師交往1.【教師活動】展示材料。材料 徐特立是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讀書時的老師。在撤離延安前幾天,毛澤東來到楊家嶺徐特立的住處,詢問老師需要什么。徐特立的干女兒徐乾知道毛澤東有兩個熱水壺,考慮到徐老年事已高,一路需要喝些熱水,便脫口而出說需要一個熱水瓶。毛澤東笑著點點頭,坐了一會兒就走了。毛澤東走后,徐特立嚴厲批評徐乾不該要熱水瓶,說:“毛主席很辛苦,又在斗爭最前線,更加需要,我要什么熱水瓶呢 ”不一會兒,毛澤東捧著熱水瓶來了。當得知徐乾受到批評后,毛澤東對老師說:“徐乾做得對,不應該批評,我還要表揚她呢!”同時,毛澤東再三叮囑老師:“年紀大了,沿途要騎牲口,少走點路。”提出問題:毛澤東的做法對我們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何啟示 【學生活動】思考問題,并交流展示。【教師活動】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撥,總結歸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我們主動理解、關心老師。【設計意圖】引用毛澤東與徐特立老師的交往故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師生關系,知道老師也是普通人,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應主動理解和關心老師。2.【教師活動】展示材料。材料 廈門大學原校長王亞南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他十分珍惜難得的求學機會,尊重老師,虛心求教。上大學時,有一位老師口頭表達能力較差,很多同學對他十分挑剔,不夠尊重。而王亞南卻認為人人皆有所長,仍然十分尊重這位老師,認真地聽課,從他那里學到了許多知識和道理。一次,那位老師看見一些同學只顧埋頭讀書而忽視體育鍛煉,就對同學們說:“腦力勞動者每天至少要走十里路,這樣看來占用了學習時間,實際上調劑了精神,增強了體質,會提高學習效率。”一些同學不以為然,王亞南卻認為老師的話很有道理,決心照老師的話去做。從此,他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即使學習、工作再忙,也不停歇。王亞南博學多才,體魄健壯,在后來的三十多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晚年回顧自己走過的道路和治學經驗時,王亞南念念不忘大學時那位老師對他的影響。他常說:“聽老師一句話,學生受用一輩子。”提出問題:王亞南的做法對我們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何啟發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思考問題,交流展示。【教師活動】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撥,總結歸納:我們要真誠接受老師的引領和指導。我們應該發自內心地尊重老師,善于從老師的教誨中汲取成長的營養,以勤學好問、積極主動的態度與老師交流。【設計意圖】通過王亞南的故事,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老師的引領和指導,學會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促進自己的成長。3.【教師活動】結合教材第39頁“探究與分享”,展示材料。提出問題:(1)假如你是小奇,你會如何對待語文老師的表揚和數學老師的批評 (2)小奇的經歷啟發我們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生活動】思考問題,并交流展示。【教師活動】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撥,總結歸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我們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完善自我。【設計意圖】通過不同老師對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態度,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辯證地看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從而學習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4.【教師活動】結合教材第40頁“探究與分享”,展示材料。提出問題:我們應如何面對不同風格的老師 【學生活動】思考問題,并交流展示。【教師活動】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撥,總結歸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我們尊重并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設計意圖】通過幾名學生面對不同風格老師的做法,引導學生學會與不同風格的老師相處,適應并接受不同風格的老師,與老師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5.知識整合,總結提升。【教師活動】筆記: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①主動理解、關心老師。②真誠接受老師的引領和指導。③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④尊重并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學生活動】整理筆記。四、過程性評價《七彩作業》課堂練習。五、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我們主動關心、理解老師,真誠接受老師的引領和指導,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尊重并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與老師相處也應該做到以上幾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六、布置作業1.基礎型作業:梳理本框知識。2.發展型作業:完成《七彩作業》課時練習。七、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