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第二節《地球和地球儀》(第1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地球和地球儀 年級 七年級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使學生認識到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樹立人地協調的觀念,關注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影響。(人地協調觀) 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思維) 通過地球儀的學習,了解地球儀的基本構造,使學生初步形成對地球整體及局部區域的空間認知能力。(區域認知) 動手制作簡易地球儀,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地理實踐力)教學重難點 認識和描述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球儀上主要地理要素的認識。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展示地球衛星照片。引導學生思考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球體,這個在今天看來已經是再清楚不過的事實,但在古代卻是一個難解的謎。從而引出新課內容。 欣賞圖片。 貼近本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新 課 講 授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11 圖1.5,看看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教師:古代人由于活動范圍狹小,往往憑自己的直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也就是“天圓地方”學說。后來人們根據太陽、月亮的形狀,推測地球也是一個球體。 但這都是人們的直覺和猜測。一直到麥哲倫船隊實現了環球航行,才用實踐證實了地球是個球體。船隊依次經過了哪些大洋呢? 2.地球形狀的生活實例 教師:生活中有哪些例子能證明地球是個球體呢? ①海邊看帆船:當我們站在海邊,看到有帆船從遠方駛來時,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目送帆船遠去時,先是看不見船身,最后才看不見桅桿。 ②月食:地球運行到月亮和太陽的中間時,一部分太陽光正好被地球遮蔽,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面上(呈弧形)。 地球的大小 任務①:三組數據描述地球的大小。 任務②: 1個足球場面積約7000平方米,那么地球表面積相當于多少個足球場的總面積? 1架客機飛行速度約800km/h,那么地球最大周長相當于沿赤道飛行多少小時的距離? 太陽的表面積約為6.1萬億km ,約是地球的多少倍? 月球的周長約1萬km,地球最大周長是它的多少倍? 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1.認識地球儀 教師:地球太大了,我們也不是宇航員能進入太空。因此為了能更好的觀察和研究地球,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比例把它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問題引領: ①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表示的什么? ②地球儀和地球的形狀有什么不同? 2.地球儀上的點和線 展示地球儀,引導學生認識地球儀上的點和線。 閱讀課本回答: 天圓地方→太陽和月亮→麥哲倫環球航行→地球衛星影像。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學生自己思考,“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小組合作,觀察手中的地球儀,結合課本,回答: 地軸:假想軸。 南極和北極: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 指向北極星附近的一點為北極;與北極相反一點為南極。 經線:連接南北兩極的半圓弧。 緯線:在地球儀上,與南北距離相等的大圓圈。 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是從感性認知到實踐證明。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求知欲是人類進步的推動力,這也讓我們了解到科學探索的艱辛。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到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艱難。 了解地球儀的特點和用途。課后小結 要求學生自己嘗試建立本節課的思維導圖。最后師生在學生構圖的基礎上修改完整。 先細談自己的學習收獲,再聽老師總結。 讓學生既對整節課的知識體系有一個整體的認知,提升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作業設計 參照課本P14的活動,嘗試按照步驟(也可用自己的方法)制作一個簡易的地球儀,并和同學交流制作經驗。 展示優秀作品。 展示學生作品,進行評價和鼓勵。引導學生總結制作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提高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我們所生活的地球,讓學生認識地球儀、會看地球儀。從最早的“天圓地方”學說到地球是個橢球體,這些內容教會學生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科學的認識、不畏艱阻的探索,才有了我們今天便利的生活。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通過直觀教學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