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導學案:《近代以來的城市化進程》【課標要求】概述近代以來城市化進程中人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的改善及問題。新授:基礎概念: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又那些表現?基礎整合+能力提升:(一)城市化之因:1、近代英國城市化的動因及路徑材料1:大工廠,特別是從蒸汽機開始代替水力發(fā)動機的時候起,越來越多地開設在那里。據一個同時代的人說,在1786年,人們僅看到一個煙囪,即阿克賴特紗廠的煙囪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徹斯特約有五十個紗廠,大多數都擁有蒸汽機。那些趕忙建筑起來的、太小而不夠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綿延在紗廠的周圍,幾乎把舊城圍繞起來。……設有商店的中心區(qū)域已經美化了,那里開辟了寬闊的街道,兩邊有很高的磚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東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圍有花園的漂亮別墅,那里住著新的貴族,棉業(yè)豪富。——[法]保爾·芒圖著,楊人楩等譯《十八世紀產業(yè)革命—英國近代大工業(yè)初期的概況》問題探究一: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探究城市化先從英國開始的動因以及路徑?(另:工業(yè)化與城市化的關系?)2、近代中國城市化的原因及特點:材料一:中國近代主要開埠城市材料二:1915年中國超過50萬人口的城市——據 何一民:《中國城市史綱》材料三:國城市告別傳統(tǒng)城市形態(tài)走向近代是從19世紀40年代開始的。與西方資本主義諸國通過提高農業(yè)生產力、工業(yè)革命和日益增長的商業(yè)化等內力作用實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不同,中國的城市近代化發(fā)軔于西方資本主義的侵入,一批有別于傳統(tǒng)封建市鎮(zhèn)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這些通商城市以貿易為中介,并通過強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新的技術、城市建設與管理、文化樣式及價值觀念移植嫁接到傳統(tǒng)城市之中,從而使這些城市走出鄉(xiāng)村社會及文化的包圍而開始了艱難的近代之旅。——據 涂文學《中國近代城市化與城市近代化論略》探究二:結合材料,概括中國近代城市化的特點和原因。3、現代中國的城市化---城鎮(zhèn)人口數的變化反映了城市化的進程圖1反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城市化的發(fā)展進程。結合所學,分別指出AB、BC、CD三個階段我國城市化發(fā)展的趨勢及原因。直擊高考:城市化的動力(2016·天津文綜·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隨著紡織工業(yè)和采煤冶鐵等工業(yè)的發(fā)展,英格蘭西北部的許多村鎮(zhèn)發(fā)展為大城市,如曼徹斯特、伯明翰和利茲等,村鎮(zhèn)及周圍農村地區(qū)的大量農民轉化成了工業(yè)勞動力。 ——《新華文摘》2015年第18期材料二 近代中國大城市主要興起于沿海和條約口岸。這些地方外資集中,進出口貿易繁忙,政府又開展了自強運動,使得更多的中國商人移居那里,同時,失去生計的農民也來到城市尋找工作。這樣,越來越多的沿海和條約口岸成為中國金融、工商業(yè)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廣州、漢口、天津都發(fā)展成為相當規(guī)模和擁有一定財富的中心城市。——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依據材料一,指出英格蘭西北部大城市興起的動力,并結合時代背景,分析這一現象對農村的影響。(6分)(2)依據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國大城市發(fā)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時代背景。(6分)(二)享城市化之果1.結合課本找到城市居住條件的改善和基礎設施的改善有哪些表現?▲城市公共設施建設對社會生活有哪些意義?(三)診城市化之病1、結合課本找到城市化病的表現有哪些?(四)破城市化之困材料:于是1956年頒布的《清潔空氣法案》劃定了“煙塵控制區(qū)”,區(qū)內禁止直接燃燒煤炭。政府陸續(xù)頒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衛(wèi)生法》《放射性物質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動能源結構調整。1964年,魯爾區(qū)所在的北威州推出《霧霾法令》,應對霧霾危機。如今在德國,環(huán)保理念已深入人心,對不少德國人來說,在城市里能坐城鐵等公共交通就沒必要開車,垃圾分類也必須仔細,投資太陽能和風能發(fā)電已成潮流。上世紀60年代末,催化式排氣凈化器出現,從技術上解決了汽油燃燒不完全的問題。十多年后,洛杉磯所有汽車基本實現安裝凈化器。據統(tǒng)計,洛杉磯一級污染警報的天數1977年為121天,1989年下降到54天,1999年這個數字才降為零。——據新華網《三個“霧都”如何走出“霾伏”?》整理探究三: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城市環(huán)境治理具有什么特征?課后實踐作業(yè):采訪身邊經歷過新中國成立以及改革開放的老人,請他談談對近代以來城市化進程的切身感受,撰寫一篇采訪稿。推薦讀書和影視:(1)何一民:《中國城市通史》,四川大學出版社(2)范恒山、陶良虎:《中國城市化進程》,人民出版社(3)夏柱智:《亦城亦鄉(xiāng):城市化進程中的鄉(xiāng)村突圍》,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4)譚玉秀、范立君《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近代城市化研究評述》論文(5)紀錄片《城市與文明——百年變革的力量》,成都市廣播電視臺國際傳播合作中心 榮譽出品課堂檢測:1.從19世紀以來,中國很多城市逐漸形成給排水管網,使得城內原有河道與水環(huán)境迅速退化及至消失。新式馬路、鐵路、軌道交通、電線等各類近代設施成為城市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近代中國城市的變化反映了( )A.城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逐漸惡化B.城市的人口壓力日益增大C.工業(yè)文明影響了城市發(fā)展D.城市化進程發(fā)展迅速2、 1855年,法拉第致信《泰晤士報》,描述他見到的泰晤士河:河水臭味刺鼻,呈現出一片渾濁的褐色。泰晤士河受到污染( )A.與英國工業(yè)化進程相伴而生B.展現了科學時代的消極影響C.暴露了帝國主義時代的罪惡D.緣于英國“城市病”的弊端3、城市化是衡量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閱讀下圖,據此判斷20世紀中期以來( )A.發(fā)達國家的城市化進程最快B.發(fā)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進程發(fā)展十分迅猛C.全世界已經全部實現城市化D.不同國家間的城市化水平差距逐漸增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