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一章 動量守恒定律第1節(jié) 動量生活中的碰撞現(xiàn)象這些不同的碰撞現(xiàn)象中是否隱藏著相同的物理規(guī)律?1. 通過實驗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2.理解動量和動量的變化量的概念,并會計算動量的變化量。01 尋找碰撞中的不變量(一)實驗演示【實驗步驟】如圖所示,A、B是兩個懸掛起來的鋼球,質(zhì)量相等。使B球靜止,拉起A球,放開A后與B碰撞。將上面實驗中的A球換成大小相同的C球,使C球質(zhì)量大于B球質(zhì)量,用手拉起C球至某一高度后放開,撞擊靜止的B球。然后拉起B(yǎng)至某一高度后放開,撞擊靜止的B球。觀察兩球碰撞后速度變化。碰撞中的不變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二)實驗設(shè)計1.要想驗證猜想,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提示:需要測量兩個相互碰撞物體的質(zhì)量和碰撞前后的速度。2.為實驗方便操作和結(jié)果分析,我們在測量速度時,可以怎么辦?提示:需保證兩個物體碰撞前沿同一直線運動,碰撞后仍沿這條直線運動。測量速度的方案設(shè)計方案一:利用光電門測速兩輛小車都放在滑軌上,用一輛運動 的小車碰撞一輛靜止的小車,碰撞后兩輛小車粘在一起運動。小車的速度用滑軌上的光電計時器測量。方案二:利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光滑桌面的一端,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連在小車的后面。讓小車 A 運動,小車B 靜止。在兩小車的碰撞端分別裝上撞針和橡皮泥,碰撞時撞針插入橡皮泥中,把兩個小車連接成一體(如下圖所示)。通過紙帶測出它們碰撞前后的速度。(三)實驗操作質(zhì)量(g) 速度(v(cm/s))次數(shù) 滑塊A 滑塊B A碰前v1 B碰前v2 A碰后v’1 B碰后v’21 270 168 79.0 0 45.8 45.82 89.0 0 54.1 54.13 142.4 0 87.4 87.4以下是某組同學(xué)實驗后得出的數(shù)據(jù)記錄,根據(jù)數(shù)據(jù)猜想以下碰撞中的不變量是什么?(四)數(shù)據(jù)分析1230.1690.0920.2140.1280.5470.3350.2130.2010.2400.2370.3840.3822.9261.0463.2961.2355.2741.995實驗結(jié)論:從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此實驗中兩輛小車碰撞前后,動能之和并不相等,但質(zhì)量與速度的乘積之和卻基本不變。1.定義:物體的質(zhì)量與速度的乘積,即p=mv.知識點二:動量2.單位:動量的國際制單位是千克米每秒,符號是kg·m/s.3.動量是狀態(tài)量:求動量時要明確是哪一物體在哪一狀態(tài)(時刻)的動量,p=mv中的速度v是瞬時速度。4.動量的矢量性:動量的方向與物體的瞬時速度的方向相同,有關(guān)動量的運算,如果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則選定一個正方向后,動量的矢量運算就可以轉(zhuǎn)化為代數(shù)運算了。5.動量的相對性:指物體的動量與參考系的選擇有關(guān),選不同的參考系時,同一物體的動量可能不同,通常在不說明參考系的情況下,物體的動量是指物體相對地面的動量。6.動量和動能的比較動量 動能物理意義 描述機(jī)械運動狀態(tài)的物理量定義式 p=mv Ek=mv2標(biāo)矢性 矢量 標(biāo)量變化決定因素 物體所受沖量 外力所做的功換算關(guān)系 p=√2mEk,Ek=p2/2m7.動量變化量的計算:pp′同一直線上動量變化的運算:規(guī)定正方向,矢量運算轉(zhuǎn)化為代數(shù)運算。ΔppΔpp′pp′Δp思考: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動量變化如何求解 不在同一直線上動量變化的運算: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p′Δpp′ΔpppΔp=p′-pp′=Δp+p也稱三角形法則:從初動量的矢量末端指向末動量的矢量末端。【例題】 一個質(zhì)量m= 0.1 kg 的鋼球,以 6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運動,碰到堅硬的墻壁后彈回,沿著同一直線以6 m/s 的速度水平向左運動,如圖所示。碰撞前后鋼球的動量變化了多少?分析:動量是矢量,雖然碰撞前后鋼球速度的大小沒有變化,但速度的方向變化了,所以動量的方向也發(fā)生了變化。為了求得鋼球動量的變化量,需要先選定坐標(biāo)軸的方向,確定碰撞前后鋼球的動量,然后用碰撞后的動量減去碰撞前的動量求得動量的變化量。動量的變化量是矢量,求得的數(shù)值為負(fù)值,表示它的方向與坐標(biāo)軸的方向相反,即△p的方向水平向左。碰撞后鋼球的速度v' =- 6 m/s,碰撞后鋼球的動量為p'= mv'=-0.1 × 6kg. m/s=- 0.6kg·m/s碰撞前后鋼球動量的變化量為△p=p'-p= (-0.6- 0.6)kg·m/s=- 1.2kg· m/s解:取水平向右為坐標(biāo)軸的方向。碰撞前鋼球的速度為6 m/s,碰撞前鋼球的動量為p= mv=0.1 × 6kg.·m/s= 0.6kg·m/s1.(多選)關(guān)于動量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在加速直線運動中,物體動量的變化量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B.在減速直線運動中,物體動量的變化量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C.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時,動量的變化量為零D.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動量的變化量一定不為零AB2.(多選)運動的物體的質(zhì)量比為 2:1,則:( )A.當(dāng)它們的動能相同時,動量之比P甲∶P乙 = 2:1B.當(dāng)它們的動能相同時,動量之比P甲∶P乙 = :1C.當(dāng)它們的動量相同時,它們的動能之比Ek甲∶Ek乙 = 2:1D.當(dāng)它們的動量相同時,它們的動能之比Ek甲∶Ek乙 = 1:2BD3.如圖所示,甲、乙兩人在水平路面上沿相反方向運動。已知甲的質(zhì)量為40kg,速度大小υ1=5 m/s;乙的質(zhì)量為80kg,速度大小υ2=2.5 m/s。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A.甲的動量比乙的動量大B.甲、乙兩人的動量相同C.甲的動量大小為200 kg·m/sD.乙的動量大小為200 kg·m/sD4.質(zhì)量m=0.1 kg的橡皮泥,從高h(yuǎn)=5 m處自由下落(g取10 m/s2),橡皮泥落到地面后靜止,求:(1)橡皮泥從開始下落到與地面接觸前這段時間內(nèi)動量的變化。(2)橡皮泥與地面作用的這段時間內(nèi)動量的變化。(3)橡皮泥從靜止開始下落到靜止在地面上這段時間內(nèi)動量的變化。答案 (1)大小為1 kg·m/s,方向豎直向下(2)大小為1 kg·m/s,方向豎直向上 (3)0動量尋求碰撞中的不變量動量定義:p=mv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動量的變化量△p=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