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一章 靜電場的描述第1節 靜電現象知識點一:電荷公元前 600年左右,希臘人泰勒斯就發現摩擦過的琥珀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公元1世紀,我國學者王充在《論衡》一書中也寫下“頓牟掇芥”一語。此語意為摩擦過的琥珀能吸引像草芥一類的輕小物體。王充與《論衡》16世紀,英國科學家吉爾伯特創造了英語中的“electricity” (電)這個詞,認為摩擦過的琥珀帶有電荷。1.電荷:具有能夠吸引輕小物體性質。2. 電荷的種類(1)正電荷: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2)負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3)相互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_注:相互排斥的一定是同種電荷,相互吸引的不一定是異種電荷,也可能是帶電體吸引輕小物體。有哪些方法能使原來不帶電的物體帶上電呢?知識點二: 各種起電方式1.摩擦起電:通過摩擦使物體帶電的現象,叫摩擦起電。①絲綢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帶正電;②毛皮摩擦橡膠棒,橡膠棒帶負電。摩擦為什么能使物體帶電?(1)原子的結構原子(+)(不帶電)(中性)(—)(+)原子核核外電子質子中子每個原子中的正電荷的數量與電子的負電荷的數量一樣多,所以整個原子對外呈現電中性。原子核的結構一般是很穩定的。(3)帶電特點:互相摩擦兩物體同時帶等量異種電荷。(2)摩擦起電的本質:不同物體間電子轉移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電中性的物體得到電子:帶負電電中性的物體失去電子:帶正電①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所以張開實驗:觀察靜電感應現象取一對用絕緣柱支撐的導體A和B,使它們彼此接觸。起初它們不帶電,貼在下部的金屬箔片是閉合的。 ①把帶正電荷的物體C移近導體A,金屬箔片有什么變化?C移近導體A,兩側金屬箔片都張開;2.感應起電②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所以仍然張開②這時把A和B分開,然后移去C,金屬箔片又有什么變化?金屬箔片仍張開,但張角變小。③說明A、B所帶荷是等量異種電荷,互相接觸時,等量的正、負電荷發生了中和,所以閉合。③再讓A和B接觸,又會看到什么現象?A、B接觸,金屬箔片都閉合。(1)概念:把一個帶電的物體靠近不帶電的導體時,導體中的自由電子重新分布,導體兩端出現等量異種電荷,這種現象稱為靜電感應,利用這種方式使物體帶電,叫感應起電。(2)原理:同性相斥,異性相吸。(3)本質:電子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4)特點:近異遠同 等量異性2.感應起電思考1:先移走電荷C,再分開導體A、B,則A、B上的帶電情況如何?①導體A、B均不帶電思考2:先分開導體A、B,再移走電荷C,則A、B上的帶電情況如何?②A帶負電、B帶正電思考3:導體B接地,電荷C靠近導體A、B,則A、B上的帶電情況如何?③A帶負電,B不帶電思考4:導體B接地,若移走電荷C,則A、B上的帶電情況如何?④導體A、B均不帶電思考5:先斷開導線,分開A、B后移走電荷C,則A、B上的帶電情況如何?⑤A帶負電,B不帶電接地接觸后再分開接觸后再分開把帶電體與中性導體接觸,使中性導體帶電的過程,叫做接觸起電。結論:兩個完全相同的導體,接觸后再分開, 二者將原來所帶電量的總和平均分配。3.接觸起電例題:真空中兩個完全相同的帶等量異種電荷的金屬小球A和B,分別固定在絕緣支架上,用一個帶有絕緣棒且不帶電的相同金屬小球C先和小球A 接觸,再與小球B接觸,然后移走小球 C,則小球A、B 的帶電量各是原來帶電量的多少?分析:完全相同的帶電小球相接觸,在電荷的轉移過程中,電荷的分配遵循如下規律:(1)不帶電小球與帶電小球接觸,電量平分.(2)帶同種電荷的小球互相接觸,電量相加再平分.(3)帶異種電荷的小球互相接觸,正負電量中和后再平分.解:先設小球A帶正電,則小球B帶負電,帶電量大小均為Q,再采用如下思路分析:由以上分析可知,小球A的電性與原來相同,帶電量為原來的;小球B的電性與原來相同,帶電量為原來的.知識點三:元電荷1.電荷量(1)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用Q或q表示;(3)正電荷的電荷量為正值,負電荷的電荷量為負值。正負不代表大小,只表示電性。(2)國際單位:庫侖,簡稱庫,符號:C1.元電荷:最小的電荷量,用e表示。2.元電荷的值:e =1.602 176 634×10-19C所有帶電體的電荷量都是e的整數倍。在計算中,可取e =1.60×10-19C3.比荷:電子質子-+ee電子的電荷量與質量的比值=1.76×1011C/kg表述一:電荷既不能創生,也不能消滅,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在轉移的過程中,系統的電荷總數保持不變。表述二: 一個與外界沒有電荷交換的系統,電荷的代數和總是保持不變。知識點四:電荷守恒定律++++1.關于電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兩個小球接觸后均不帶電,說明電荷可以被消滅B.摩擦起電時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C.感應起電的實質是電子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D.所有帶電體的電荷量均為元電荷的整數倍A2.以下關于元電荷的理解中正確的是( ?。?br/>A.元電荷就是電子B.元電荷就是質子C.元電荷就是點電荷D.帶電體所帶的電荷量只能是元電荷的整數倍D3.有A、B、C三個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間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帶負電,則( ?。?br/>A. B、C球均帶負電B.B球帶負電,C球帶正電C.B、C球中必有一個帶正電,另一個不帶電D.B、C球都不帶電C4.如圖所示,不帶電的金屬導體A和B放在絕緣支柱上并相互接觸,帶正電的小球C靠近A,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A、B帶等量同種電荷B.B帶負電,A帶正電C.若先將A、B分開,再把C移走,A帶負電,B帶正電D.若先將C移走,再把A、B分開,B帶正電,A帶負電C5.原來甲、乙、丙三物體都不帶電,今使甲、乙兩物體相互摩擦后,乙物體再與丙物體接觸,最后得知甲物體帶有正電荷1.6×10-15 C,丙物體電荷量為8×10-16 C,則對于最后乙、丙兩物體的帶電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乙物體一定帶有負電荷1.6×10-16 CB.乙物體可能帶有負電荷2.4×10-15 CC.丙物體一定帶有正電荷8×10-16 CD.丙物體一定帶有負電荷8×10-16 CD各種起電方式摩擦起電感應起電接觸起電電荷守恒定律元電荷:最小的電荷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