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時教學設計課 題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二框《共建美好集體》一、教材解析 本框主要圍繞“共建”關鍵詞,引導學生回顧自己在集體建設過程中所作的貢獻,在自我反思與他人評價的對比中,思考個人在完善集體、貢獻個人力量的過程中對于個人和集體成長的意義和價值,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在共建美好集體的過程中,培養(yǎng)擔當意識,學會承擔責任,促進自我成長。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迅速變化的青春期,在這一階段,他們對推動事物發(fā)展有熱情,有積極性,但又由于年齡特點和個人能力的制約,他們在推動事物發(fā)展中承擔責任的能力也有所限制;再加上七年級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部分學生傾向于以“我”為中心,凡事從“我”出發(fā),崇尚“追求自我實現(xiàn),完善自我價值”。鑒于以上種種生理、心理特征,部分學生會表現(xiàn)出對一些事情有心盡責,卻無力盡責,責任認知強過責任行為的現(xiàn)象;部分學生可以判斷負責與不負責的是非,但不能把正確選擇付之于行動;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為過度自我中心,只關注集體對自己成長的促進作用,而忽略了個人為集體應該承擔的責任。因此,讓七年級學生了解集體與個人成長之間的相輔相成的關系,引導他們與集體共同成長非常有必要。三、教學目標 道德修養(yǎng):樹立建設美好集體意識與責任感;了解集體愿景的內涵及作用。 健全人格:能正確處理班集體中不同的意見、競爭與合作;正確處理集體中的競爭與合作;樹立集體主義精神。 責任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 提高學生的集體生活能力。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如何建設美好集體。 教學難點: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五、資源與工具 多媒體教學、學生本位資源六、方法與策略 教法:情境體驗法、任務驅動法 學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等七、教學內容設計導入預設過程(約3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課前小游戲:每人一筆。 2.教師組織學生參加游戲,多元化點評學生。 3.出示本課學習任務:“一班一品”班級文化評比大賽籌備。 4.呈現(xiàn)學習主題,展示學習目標。 聆聽游戲規(guī)則,積極主動參與。 進入本課學習情境。 明確學習主題,了解學習目標。環(huán)節(jié)一:在共建中盡責教學內容:美好集體的作用;美好集體愿景的含義和作用;如何建設美好集體。預設過程(10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確定比賽目標。設問:你認為本次“一班一品”班級文化評比大賽,我們應展現(xiàn)出班級的哪些特色?我們班的比賽目標是什么? 2.展示班級特色關鍵詞,多元化點評學生回答,教師言語過渡,總結基礎知識點:美好集體的作用,解釋愿景的含義與作用。 3.商議展示板塊。設問:你認為本次“一班一品”班級文化評比大賽,我們教室的哪些地方可以利用,并承擔哪一部分文化的展示? 4.文化建設分工。設問:本次“一班一品”班級文化評比大賽,我們籌備了以下小組,你推薦自己加入哪個組? 5.教師多元化點評學生回答,并總結基礎知識點:樹立主人翁意識。 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聆聽教師的點評,理解基礎知識點。 根據(jù)教師出示任務,獨立思考,結合自身經(jīng)驗,回答問題。 聆聽教師點評,理解基礎知識。環(huán)節(jié)二:聚焦集體,正確參與教學內容:如何建設美好集體。預設過程(15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商定工作要求。設問:本次“一班一品”班級文化評比大賽的籌備小組,需要遵守哪些工作紀律?應該有什么樣的工作態(tài)度和行動? 2.教師依據(jù)提問多元化點評學生回答,適當進行引導與歸納。 3.給出情境一疑難,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4.多元化點評學生回答,并解讀建設美好集體的階段。 5.教師言語引導,總結基礎知識點:需要我們有序參與集體生活。 6.設置情境二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7.教師言語引導,總結基礎知識點:需要我們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 8.設置情境三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9.設置課堂活動:辯論會,學生就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哪個更重要展開辯論。 10.教師言語引導,總結基礎知識點:需要我們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發(fā)揚集體主義精神。 11.教師總結如何建設美好集體的要點。 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閱讀情境一,主動思考,積極回答,分享個人見解。 聆聽教師的點評,理解建設美好集體的階段。 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基礎知識點。 根據(jù)教師出示情境,獨立思考,結合自身經(jīng)驗,回答問題。 聆聽教師點評,理解基礎知識。 根據(jù)教師出示情境,獨立思考,結合自身經(jīng)驗,回答問題。 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分享個人看法。 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基礎知識點,內化于心。板書設計(課堂小結)八、作業(yè)設計 1.主人翁意識是我們自覺承擔集體責任的意識,下列做法沒有體現(xiàn)這種意識的是是( C ) A.甲:放學主動打掃衛(wèi)生 B.乙:自發(fā)帶領同學給參加運動會的同學送水 C.丙:遲到了但為了維護班級榮譽,在門衛(wèi)處簽了隔壁班級小明的名字 D.丁:悉心準備,闖入了演講比賽的決賽,為班級爭光 2.在擔當中成長要求我們 ( C ) ①分擔集體事務,做集體的主人 ②為集體出力,各盡其能,發(fā)揮所長 ③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 ④維護集體的利益和榮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就怎么樣;你光明,中國便不黑暗。”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微不足道,但所有人的力量相加,就足以升騰起改變時代的“正能量”。這告訴我們( C ) ①集體的建設需要每個人的智慧和力量 ②集體的發(fā)展為個人的進步提供條件 ③集體的力量源于成員的團結協(xié)作 ④集體培養(yǎng)我們負責任的態(tài)度和能力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馬克思和恩格斯“偉大的友誼”世界聞名,正是擁有共同的夢想,認同共同的價值觀,兩人通過無間合作才催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完美的理想——共產(chǎn)主義。兩位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導師的成功說明了( D ) A.愿景的實現(xiàn)需要偉大人物的合作 B.在合作中競爭,要尊重競爭對手,向競爭對手學習 C.沒有共同的愿景就不能成功 D.共同的愿景引領人們團結一致,開拓進取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