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單元體例單元主題 歷史要素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鼎立、西晉的興亡、北方各族的內遷、東晉的興亡、南北朝的政治、江南地區的開發、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與文化單元備課說明一、單元課標要求基于《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闡述,本單元講述的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學生將通過對本單元的學習,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權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遷徙和區域開發,認識這一時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特點及其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通過了解這一時期的科技和藝術成就,如祖沖之的數學成就,認識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二、單元教材分析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長期分裂時期,也是民族大交融的重要時期,政權分立和民族交融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征。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和軍閥割據,結束了秦漢時期大一統的局面。三國鼎立是從分裂割據逐步走向局部統一的過程。司馬氏建立的西晉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實現了短暫的統一。八王之亂不僅使西晉衰落,也導致中原人口大量南遷,出現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此后東晉南朝與十六國北朝對峙的局面形成。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各族不斷內遷,各族之間加強了交往交流交融,區域的開發,尤其是江南地區經濟的發展,科技文化的顯著進步,都為統一局面的重新出現奠定了基礎。中國古代史的一個大單元理念是“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在這一大單元理念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從政治、經濟、文化、民族關系等多方面,為隋唐盛世的出現創造了條件。三、單元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有限,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過的知識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淺出、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提供圖片、文字等材料,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思維,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四、單元教學目標1.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的時代特征,認識到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2.了解人口遷徙、江南地區的開發、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基本史實,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交融的時代特征及其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意義。3.知道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在農學、數學、天文歷法及文學藝術方面取得的成就,認識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東晉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區開發設計說明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政權分立時間最長的時期。從總體看,連年戰亂給社會生產造成了巨大破壞。相比北方的動亂,南方相對安定,隨著北方人口、先進生產工具和技術的移入,江南地區得到大力開發。在本課教學中,教師應通過繪制示意圖等方式,幫助學生梳理東晉、南朝政權的更替,使其理解和平、安定的社會環境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以及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學習目標1.識讀《東晉形勢圖(382年)》,了解東晉、南朝政權的更替,提高讀圖、識圖能力。2.知道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及表現。3.認識到人民在經濟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和平、安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重點難點重難點:江南地區的開發。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史料研讀法、講授法等。資源與工具(一)資源1.拓展閱讀:《文物三國兩晉南北朝史》(書目)。2.影視作品:《中國通史》(紀錄片)。(二)工具1.數字資源包、學習成果上傳和互動的平臺。2.圖書館資源、網絡搜索工具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教學情境教師首先出示南京六朝博物館大廳懸掛的條幅圖片及博物館展出文物的圖片,接著講述“六朝”的歷史。這個博物館里展出的青瓷器、陶俑、建筑構件、石刻、書畫等大量珍貴文物及大型排水設施遺跡,反映了這一時期江南地區經濟和文化的巨大變化,并提問什么原因促成了這種變化,引發學生思考。二、預習檢查1.說說東晉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2.什么是“王與馬,共天下” 3.說說南朝的起止時間及名稱由來。4.說說江南地區開發的表現。三、學習任務一導入新課教師活動:利用多媒體播放詩朗誦《憶江南》的視頻。教師過渡:白居易的這首《憶江南》,把江南地區的美景描寫得淋漓盡致。如今的江南比北方發達,但在古代,江南一開始是落后于北方的,江南地區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什么原因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8課《東晉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區開發》,去探尋那一段歷史。【設計意圖】將歷史與語文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發學生的思考。四、學習任務二東晉的興亡教師講述:西晉的統治階級腐敗不堪,晉惠帝在位時爆發八王之亂,西晉統治者對內遷各族采取高壓政策,最終激起內遷各族人民的強烈反抗。316年,內遷的匈奴人滅掉西晉。第二年,東晉建立。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2頁的內容,思考東晉是如何建立的。學生回答:317年,鎮守長江下游的皇族司馬睿重建晉王朝,以建康為都城,史稱東晉。教師講述:司馬睿和王導交往密切,他能當上皇帝,得益于以王導為首的世家大族的擁戴。司馬睿政治上依靠王導,軍事上依靠王導的堂兄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司馬睿舉行即位大典時,居然邀請王導共坐御床,時人稱之為“王與馬,共天下”。教師提問:這表明東晉政權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皇族和士族共同治理天下。教師講述:東晉建立后,皇室及世家大族只想偏安江南,然而愛國將士卻以北伐中原、恢復失土為己任。東晉初期,南北政權對峙。東晉朝廷多次北伐,在祖逖等人的努力下,曾收復黃河以南的部分地區。教師提問:東晉為何最終未能恢復中原 學生回答:東晉朝廷對北伐將領心存疑慮,多方掣肘;有的統帥北伐動機不純,利用北伐發展自己的勢力,這些內耗最終導致東晉未能恢復中原。教師提問:東晉曾與北方政權多次交戰,抵御了來自北方的軍事威脅,東晉時期的社會狀況如何 學生回答:統治局面相對穩定,社會經濟有所發展。教師提問:東晉又是如何滅亡的 學生回答:東晉末年,政權落入武將手中。420年,東晉滅亡。【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材內容,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五、學習任務三南朝的政治教師過渡:在淝水之戰中,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走向衰亡,北方各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先后建立了10余個小國。420年,劉裕廢除晉安帝,建立劉宋,我國歷史從此進入南北朝時期。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4頁的內容,思考南朝相繼經歷了哪幾個朝代,都城在哪里。學生回答:南方政權更迭頻繁,相繼出現宋、齊、梁、陳四個朝代。這些朝代都在建康定都,歷史上統稱為“南朝”。教師提問:南朝疆域最廣的朝代是哪個王朝 學生回答:宋。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4頁的內容,講述南朝宋的發展狀況。學生回答: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里,輕徭薄賦,江南民殷國富,社會比較安定。教師提問:在南北實力對比中,南朝后期為什么會處于明顯劣勢 學生回答:南朝時,鎮守地方的貴族和將領勢力很大。梁武帝統治后期,由于放縱皇室成員和官僚大地主盤剝平民百姓,政治日益敗壞,導致大規模叛亂長時間無法平息,建康失守。江東最富庶的地區遭到燒殺搶掠,千里絕煙,人跡罕見。【設計意圖】以教材為材料,培養學生從史料中提取關鍵歷史信息的能力,以及歸納概括的能力。六、學習任務四江南地區的開發教師過渡:南朝時期,由于江南地區戰亂較少,社會相對安定,因此社會經濟有了較大發展。教師提問:秦漢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在哪里 學生回答:黃河流域。教師活動:出示材料,引導學生思考這首詞中的“江南”指的是哪里,以及這一地區是何時得到開發的。材料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唐]白居易《憶江南》學生回答:“江南”是一個地域名稱,廣義是指長江以南的地區;狹義是指長江下游南岸,以太湖為中心,包括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和安徽東南部。這一地區是在東晉后期得到開發的。教師活動:出示材料,引導學生思考《史記》與《宋書》中對江南地區的描述有什么不同。材料二 楚越之地,地廣人希(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無積聚而多貧。——《史記·貨殖列傳》材料三 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宋書》卷五十四“史臣曰”學生回答:《史記》中的江南地區尚未開發,地廣人稀,生產水平落后,商業不發達。《宋書》描述了江南地區開發后的景象,物產豐富,糧食產量高,手工業發達。教師活動:出示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的原因。材料四 大規模的戰亂多發生在北方并且持續時間很長,使得北方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而南方則相對穩定,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使得南方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南北經濟的發展趨向平衡。材料五 由于北方戰亂不斷,大量人口逃至南方,補充了南方的勞動力。同時,中原人士帶來北方精耕細作的技術,推廣牛耕,加快了耕田的速度。南北方勞動人民相互學習、辛勤勞動,既促進了民族交融,也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和繁榮。材料六 東晉南朝重視水利,歷代皆有修建。南方的水田普遍得到開發,農作物品種增加,產量提高。江南地區的開發為中華文明在隋唐時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學生回答:(1)北方人大規模南遷,給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勞動力,也帶去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2)江南地區社會相對安定。(3)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4)南下移民和當地民眾的共同努力。(5)統治者的重視和政策支持。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4、105頁的內容,歸納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的表現。學生回答:(1)農業:①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耕地面積不斷增加,并興修了很多水利工程。②農業生產技術有了很大改進,包括推廣和改進犁耕,實行精耕細作,以及推廣選種、育種、田間管理和施用糞肥等比較先進的生產技術。③種桑養蠶、培植果樹、種植藥材等,實行多種經營。(2)手工業:江南地區的手工業有了快速進步,在繅絲、織布、制瓷、冶鑄、造船、造紙、制鹽等方面都有顯著發展。(3)商業: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的交流和城市的繁榮。南朝時的建康,人口眾多,是當時商業最為活躍的大都市。教師補充: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教師提問:江南地區的開發給我們今天的經濟建設帶來了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1)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力是經濟發展的根本。(2)政治清明、社會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3)經濟發展需要相應的政策作保障,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4)加強區域間的經濟合作與交流。(5)注意開發與環保相結合,黃河流域開發較早,卻失去領先地位,生態環境惡化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等。【設計意圖】江南地區的開發是本課的重難點,通過閱讀史料,培養學生從史料中提取關鍵歷史信息的能力,理解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史料的介入,增加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有助于學生感知歷史,感悟重難點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七、過程性評價《七彩作業》課堂練習。八、課堂小結北方地區自西晉滅亡之后,相繼建立起許多割據政權,這種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農業經濟的蕭條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南下,為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勞動力,也帶去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極大地促進了江南地區經濟的發展。南方地區在東晉南朝時期,戰亂較少,社會穩定,統治者大都注重發展農業,積極興修水利,推廣先進生產技術,改變了江南農業“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式,轉而進入精耕細作階段。因而,江南地區能夠很快成為新的農業經濟區,同時手工業、商業也得到迅速發展,使南北經濟的發展趨向平衡。九、布置作業1.基礎型作業:完成課后活動題,并標明所考查的知識點。2.發展型作業:完成《七彩作業》課時練習。十、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