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單元體例單元主題 歷史要素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元謀人、藍田人、鄖縣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原始農業、河姆渡人、半坡人、大汶口文化、早期國家、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炎帝、黃帝、堯舜禹的禪讓單元備課說明一、單元課標要求基于《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闡述,本單元講述的是史前時期的歷史,學生將通過對本單元的學習,了解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等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及其文化遺存,知道中國境內原始社會時期的人類活動;通過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知道中國的原始農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的產生;知道考古發現是了解原始社會的重要依據;通過古代文獻中記述的黃帝、炎帝等神話傳說,了解其中蘊含的歷史信息。二、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講述的是史前時期的歷史。元謀人、藍田人、鄖縣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是我國境內古人類的代表。各地豐富的考古發現揭示了古人類的生產、生活概況,以及他們各自在演化過程中的特點。我國是世界上農業起源地之一,距今約1萬年,生活在長江、黃河流域等地的先民已栽培水稻、粟、黍,并飼養家畜、磨制石器和燒制陶器,開始了定居生活。在農業興起的基礎上,原始社會不斷發展,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化。相傳距今五六千年,一些部落逐漸結成聯盟,并推舉出首領。傳說中的炎帝和黃帝是這一時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遺址的考古發現,證實了中華文明有5 000多年的歷史。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初步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三、單元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求知欲強,對歷史學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本單元又是初中教學的開始,因此教師應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考古資料,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歷史。四、單元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境內的古人類元謀人、藍田人、鄖縣人的生活年代、生活地點,以及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狀況等基本史實,知道化石是研究古人類歷史和古環境變遷的重要證據。2.了解我國原始農業的興起,認識到人類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是社會發展的基礎;通過學習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知道我國的原始農耕生活。3.了解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發現,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初步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思考傳說與史實的區別,能夠講述炎黃聯盟的形成及堯、舜、禹的禪讓,認識到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增強民族自豪感。原始農業與史前社會設計說明原始社會時期,農業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祖先開始了定居生活,這為中華文明的起源奠定了物質基礎。本課重在讓學生了解原始農業的產生和發展,知道新石器時代的歷史遺存,理解原始農業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采用閱讀材料、歸納概括等方式,加深學生對原始農業和人類文明的形成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學習目標1.通過觀察《中國境內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分布圖》,了解我國原始農業的起源和發展。2.通過閱讀教材,了解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等基本史實,知道我國原始農耕生活的特點。3.通過研讀教材,并結合考古遺址,學會從多個角度分析歸納河姆渡人與半坡人的不同之處。4.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認識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初步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重點難點重點:河姆渡人、半坡人的農耕生活。難點:原始農業的起源與發展。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史料研讀法、講授法等。資源與工具(一)資源1.拓展閱讀:《中國簡史》(書目)。2.影視作品:《二十世紀中國重大考古發現》(紀錄片)。(二)工具圖書館資源、網絡搜索工具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教學情境教師讓學生觀看紀錄片《二十世紀中國重大考古發現》中有關河姆渡大發現的片段,使其初步了解原始農業的起源和發展,知道河姆渡、半坡、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等文化遺存的發現,對研究人類文明形成產生的影響。二、預習檢查1.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表現有哪些 2.說說稻作農業的代表河姆渡人的生產、生活狀況。3.說說粟作農業的代表半坡人的生產、生活狀況。4.說說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呈現的特征。三、學習任務一導入新課教師提問:請同學們回顧,上節課我們學過的古人類是通過什么方式獲取食物的 學生回答:采集、狩獵、漁獵。教師提問: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舊石器時代的人,僅靠大自然提供的食物生存,作為食物的“采集者”,你遇到了哪些困難 學生回答:受季節變化和天災的影響很大;食物不充足,采集的食物數量有限;打獵時,生命常常受到威脅;沒有固定的住所,經常要為了獲取食物而搬家;等等。教師提問:如果你想要獲取更加穩定、充足的食物,保障生命安全和健康,不再漂泊遷徙,關鍵要解決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食物來源。教師總結:也就是說,從食物的采集者變成食物的生產者,使食物的來源更加穩定,進行農業生產是改善原始人類生存狀態的關鍵。教師過渡:那么,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我國原始農業是怎樣起源和發展的 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新課“原始農業與史前社會”,了解一下我們祖先的農耕生活。【設計意圖】復習舊知,并幫助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帶著疑問學習新課,了解并思考本課的主要內容。四、學習任務二農業的起源與定居生活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9頁的相關內容,梳理我國原始農業興起的過程。學生回答:(1)距今約2萬年,我國先民開始對一些野生的植物進行管理。(2)距今約1萬年,我國南北方都出現了人工栽培的農作物。教師補充: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發現于我國。水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們的祖先為人類文明作出的重要貢獻。教師提問:隨著農業的起源和發展,人類的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回答:人類開始了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飼養家畜。原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得到提高。教師提問:原始農業的發展有什么意義 學生回答: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教材第10頁的《中國境內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分布圖》,分析我國原始農耕時代重要遺址的分布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我國原始農耕時代遺址眾多,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區。教師提問:為什么會呈現這種特點 學生活動:結合上節課所學內容,思考作答。學生回答: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區,地勢平坦、開闊,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便于進行農業生產。教師活動:出示材料,幫助學生了解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意義。材料 陶器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發明。遠古先民在生活中發現泥土有可塑性,經過火燒后會變得堅硬。受此啟發,他們把用泥捏成的容器放在火堆中燒烤,于是最早的陶器出現了。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出土的陶片,經科學測定可早至約2萬年前,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此外,北京、河北、河南、山東、湖南等地,都出土了距今1萬年以上的陶器。陶器發明后,人類不僅可以用它燒煮食物,而且能儲存食物和飲用水。這有利于人類定居,從事農業生產。【設計意圖】以問答的形式,幫助學生梳理農業起源的概況,同時結合材料,使其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一知識點。五、學習任務三河姆渡人與稻作農業的繁榮教師過渡: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國史前稻作農業經濟興盛的區域。這里生活著我國稻作農業的代表——河姆渡人。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1頁的相關內容,歸納河姆渡人的生活年代、生活地點及生產、生活狀況等基本史實。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利用表格,歸納河姆渡人的相關知識。學生回答:所處流域 長江流域生活年代 距今約7000年生活地點 浙江余姚房屋建筑 干欄式建筑其他建筑 木結構水井作物栽培 水稻農業工具 骨耜作為一種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得到廣泛使用家畜飼養 以豬、狗為主手工業 懂得使用天然漆,會制作陶器、玉器和簡單的樂器骨哨,還運用雕刻等技術,用象牙和獸骨制成古樸的藝術品教師總結:河姆渡人的干欄式建筑是我國最早的木構建筑,對我國古典建筑產生了重要影響。河姆渡人的木結構水井,是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木結構水井之一。教師提問:河姆渡人為什么住干欄式房屋 學生回答: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氣候溫暖濕潤,水網密布。干欄式房屋高于地面,上層可以住人,下層可以飼養家禽家畜,具有較好的通風、防潮功能,也可防蟲蛇猛獸之害。【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歸納基礎知識,并通過房屋建筑體會我國先民的聰明智慧。六、學習任務四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1.半坡遺址教師過渡: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仰韶文化,距今約7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地區,其中的典型代表是半坡遺址。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2頁的相關內容,歸納半坡人的生活年代、生活地點及生產、生活狀況等基本史實。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利用表格,歸納半坡人的相關知識。學生回答:所處流域 黃河流域生活年代 距今約6000年生活地點 陜西西安東部半坡村房屋建筑 半地穴式房屋作物栽培 粟、黍農業 能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從事農業等生產活動;使用弓箭、漁叉等進行漁獵;也采集野果作為食物補充家畜飼養 豬、狗等手工業 大量使用裝飾品,并制作樂器陶塤;遺址中出土了骨針、骨錐,陶制和石制的紡輪,可見半坡人已會紡織、制衣教師提問:半坡人為什么主要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學生回答:半坡人生活在黃河流域,氣候寒冷干燥,風沙大,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擋風雨,又能夠防寒保暖。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利用表格,比較河姆渡人與半坡人在生活上的異同。學生活動:結合前面所學知識,列表比較。學生回答:教師提問: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建造房屋的樣式不同,體現出原始居民的什么智慧 學生回答:順應自然規律,因地制宜,科學合理。教師總結:在生產力水平較為低下的原始社會,自然環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重大影響。放眼世界,四大文明古國農業的起源和發展,都表現出對自然環境較強的依賴。【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學會歸納基礎知識,并通過不同的房屋建筑體會我國先民的聰明智慧;通過對比,了解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加深對農耕文明的認識,同時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2.河南靈寶西坡遺址教師過渡: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分布在黃河中游地區的文化遺存,是氏族社會的興盛時期。這里還有一個重要的代表——河南靈寶西坡遺址。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3頁的相關內容,歸納河南靈寶西坡遺址的考古發現及意義。學生回答:(1)考古發現:發現的面積超過200平方米的大房子,位于成組房屋的中心位置,可能是氏族首領居住或處理部落事務的場所;還發現多處仰韶文化的公共墓地,距今6000多年的早期墓地中,墓葬規模和隨葬品數量看不出顯著差別。(2)意義:說明當時氏族成員之間地位平等,沒有明顯的貧富分化。【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使其了解河南靈寶西坡遺址的相關知識。3.大汶口文化教師過渡:大汶口文化也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文化之一。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3頁的相關內容,歸納大汶口文化的分布地區、距今年代及發展狀況等基本史實。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利用表格,歸納相關知識。學生回答:分布地區 黃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區距今年代 距今約5900—4400年生產、生活狀況 制陶技術有較大發展,人們能夠制作較為精致的陶器文明演進 這一時期,在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隨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其中不乏精美的玉器,有的卻一無所有。這表明當時同一群體內部已經出現了貧富分化教師活動:出示材料,引導學生理解人類文明的演進。材料一 原始農耕的出現,使我們的先人從食物的“采集”者變為食物的“生產”者,人類第一次通過自己的活動來豐富生活,從而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面貌。材料二 在原始農業、手工業、家畜飼養業相繼得到一定的發展之后,人類所創造的社會財富就日漸豐富……氏族首領……往往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權力,想方設法化公為私……氏族社會的公有制遭到破壞,私有制便產生,進而導致階級的產生。一旦階級和階級矛盾在氏族社會中出現,人類社會的歷史,便開始向文明時代邁進了,文明社會即將到來。——摘編自李友謀《仰韶文化與中國古代文明》材料三 筆者認為,國家形成的標志應修正為:一是階級的存在;二是凌駕于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的設立。階級的出現是國家得以建立的社會基礎,凌駕于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的設立則是國家的社會職能,是國家機器的本質特征。——摘編自王震中《中國古代國家的起源與王權的形成》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交流,探討人類文明的演進。教師總結:【設計意圖】通過閱讀教材和研讀史料,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七、過程性評價《七彩作業》課堂練習。八、課堂小結新石器時代,生產工具、食物來源都發生了變化,我們的先祖們也開始定居,過上了農耕生活。農業的發展為畜牧業和手工業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可能,更為中華文明的起源奠定了物質基礎,孕育出更加先進的文明形態。九、布置作業1.基礎型作業:完成課后活動題,并標明所考查的知識點。2.發展型作業:完成《七彩作業》課時練習。十、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