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初中信息科技 互聯網新特征 課件(共20張PPT)+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初中信息科技 互聯網新特征 課件(共20張PPT)+素材

資源簡介

互聯護苗
企鵝有調
Tencent Horizon
青少年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2024]
北京市委網信辦、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指導
騰訊企鵝有調研究發布
2024年5月
互聯護苗
。企鵝有調

報告導語
2023年底,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發布《第5次
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成果。《報
告》顯示,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未
成年網民規模已突破1.93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增
長到97.2%。

信息化時代,青少年在學習、社交、娛樂等生活場景中
與網絡緊密相連,建設清朗網絡空間、促進青少年健康
發展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

本報告以網絡問卷調研數據為核心,深入了解和分析我
國青少年的網絡行為、網絡素養、網絡權益保護等現狀
及主要問題,旨在為青少年知網懂網、文明用網提供明
確的行動指引,探索青少年網絡保護的創新路徑。
)互聯護苗
企鵝有調

研究方法與版權說明
研究數據和數據代表性說明
本報告核心數據來自于企鵝有調對全國范圍內14歲以上未成
年人和有學齡兒童的家長展開的線上問卷調研,共收集5689
份合格樣本數據,本次調研樣本量超過在95%的置信度和3%
的誤差率條件下所需的最低樣本數量,樣本符合統計學有效
性要求。
研究對象和分析結論說明

本報告中提供的“青少年”指的是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不
包含學齡前〔幼兒園階段]兒童。對于不同研究角度,我們
對用戶進行了細分,均在圖表或描述中有標注和相關說明。
報告版權說明

本報告由北京市委網信辦、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指導,騰訊
企鵝有調研究發布,報告版權歸發布方所有。未經授權,任
何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報告內容。
互聯護苗

企鵝有調

目錄
01.
青少年網絡使用基本情況
02.
青少年網絡素養發展現狀
03.
青少年網絡安全與權益保護
04.
促進青少年健康上網的建議
●●●
4
01.
青少年網絡使用基本情況
)互聯護苗
。企鵝有調
青少年互聯網普及率見頂,其上網頻

率也較高,半數以上每周觸網,近三
成每日觸網
青少年使用互聯網頻率
口每天上網
口每周上網
■每月上網
■一年上幾次網
口從不上網
2.2%
4.0%
1.2%
1.0%
4.0%
4.5%
3.4%
4.6%
13.7%
12.9%
14.0%
16.2%
51.0%
44.6%
53.1%
55.7%
29.1%
33.6%
25.5%
25.7%
整體
小學生
初中生
高中生/職高生
51.0%的青少年上網頻率是以周為單位,每天上網的青少年占
比為29.1%,僅有2.2%的青少年從不上網。
■從不同學齡段的青少年來看,越到高學齡使用網絡的頻率越
高,如高中生/高職生階段每天上網的比例達33.6%。
●●●
數據來源:企鵝有調青少年互聯網使用情況調研〔2024年5月]
6第5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
統計報告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2024年8月
前 言
自1997年起,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定期組織開展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調查工作,每年發布兩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至今已持續發布53次。《報告》力圖通過統計數據真實反映我國互聯網絡建設發展歷程,成為我國政府部門、國內外行業機構、專家學者和廣大人民群眾了解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的重要參考。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上半年,我國互聯網發展穩中有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加速融合,網絡資源供給持續豐富,數字消費市場培育壯大,應用生態更加完備,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形成新質生產力發揮積極作用。
作為中國互聯網絡建設發展“記錄者”,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持續跟進我國互聯網發展歷程,不斷擴大研究范圍,深化研究領域。《報告》圍繞互聯網基礎資源、網民規模、互聯網應用等三個方面,力求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數據展現,綜合反映2024年上半年我國互聯網發展狀況。
在此,衷心感謝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統計局、共青團中央等部門對《報告》的指導。同時,向為本次統計調查工作提供支持的廣大機構和網民致以誠摯的謝意!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2024年8月
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第5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目 錄
核心數據 1
第一章 互聯網基礎資源發展及應用狀況 3
一、 互聯網基礎資源發展狀況 3
(一) IP地址 4
(二) 域名 5
(三) 移動電話基站數量 7
(四) 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量 7
(五) 光纜線路總長度 8
二、 互聯網基礎資源應用狀況 9
(一) 網站 9
(二) 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 10
(三) 上網時長 10
第二章 網民規模及結構狀況 13
一、 網民規模 13
(一) 總體網民規模 13
(二) 城鄉網民規模 15
(三) 非網民規模 16
二、 網民結構及上網設備 18
(一) 性別結構 18
(二) 年齡結構 19
(三) 上網設備 19
三、 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狀況 20
第三章 互聯網應用發展狀況 23
一、 總體發展狀況 23
二、 基礎應用類應用 24
(一) 即時通信 24
(二) 搜索引擎 25
(三) 線上辦公 26
三、 商務交易類應用 27
(一) 網絡支付 27
(二) 網絡購物 28
(三) 網上外賣 29
(四) 在線旅行預訂 31
四、 網絡娛樂類應用 32
(一) 網絡視頻 32
(二) 網絡直播 33
(三) 網絡音樂 35
(四) 網絡文學 36
五、 公共服務類應用 37
(一) 網約車 37
(二) 互聯網醫療 38
六、 專欄 40
附錄一 調查方法 45
附錄二 互聯網基礎資源附表 48
附錄三 調查支持單位 53
第5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第5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核心數據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10.9967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742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0%,較2023年12月提升0.5個百分點。
截至2024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10.96億人,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7%。
截至2024年6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3.04億人,占網民整體的27.7%;城鎮網民規模達7.95億人,占網民整體的72.3%。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7%;使用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電視和平板電腦上網的比例分別為34.2%、32.4%、25.2%和30.5%;使用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家居設備和個人可穿戴設備上網的比例分別為10.4%、21.9%和24.2%。
截至2024年6月,我國IPv6地址數量為69080塊/32,較2023年12月增長1.5%。
截至2024年6月,我國域名總數為3187萬個,其中,“.CN”域名數量為1956萬個。
截至2024年6月,我國即時通信用戶規模達10.78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1824萬人,占網民整體的98.0%。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10.68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125萬人,占網民整體的97.1%。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達10.50億人,占網民整體的95.5%,微短劇用戶規模達5.76億人,占網民整體的52.4%。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9.69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1498萬人,占網民整體的88.1%。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9.05億人,占網民整體的82.3%。
截至2024年6月,我國搜索引擎用戶規模達8.24億人,占網民整體的75.0%。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7.77億人,占網民整體的70.6%。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7.29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1450萬人,占網民整體的66.3%。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5.53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850萬人,占網民整體的50.3%。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5.16億人,占網民整體的46.9%。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達5.03億人,占網民整體的45.7%。
截至2024年6月,我國在線旅行預訂用戶規模達4.97億人,占網民整體的45.2%。
截至2024年6月,我國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達3.65億人,占網民整體的33.2%。
互聯網基礎資源發展及應用狀況
2024年上半年,我國網絡資源供給持續豐富,網絡設施不斷夯實,移動互聯網流量保持較快增勢,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一是網絡資源供給持續豐富。截至6月,我國互聯網國家頂級域名注冊量近2000萬;IPv6規模部署應用扎實推進,截至5月底,活躍用戶數達7.94億,移動網絡中的IPv6流量占比達64.56%[footnoteRef:1]。二是網絡設施底座不斷筑牢。截至6月,我國移動電話5G基站總數達391.7萬個;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10G PON端口數達2597萬個[footnoteRef:2]。三是移動互聯網流量保持較快增勢。截至6月,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1604億GB,同比增長12.6%;6月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達18.15GB/戶·月,同比增長8.1%[footnoteRef:3],表明移動互聯網應用持續蓬勃發展,日漸滲透網民日常學習、工作、生活,提供服務便利。 [1: 來源:中國政府網,https://www./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2022.htm,2024年7月9日。] [2: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https://www.miit./jgsj/yxj/xxfb/art/2024/art_df19d637e3644b468c04e028d4b05651.html,2024年7月23日。] [3: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https://www.miit./jgsj/yxj/xxfb/art/2024/art_df19d637e3644b468c04e028d4b05651.html,2024年7月23日。]
互聯網基礎資源發展狀況
截至2024年6月,我國IPv4地址數量為39235萬個,IPv6地址數量為69080塊/32,IPv6活躍用戶數達7.94億[footnoteRef:4];我國域名總數為3187萬個[footnoteRef:5],其中,“.CN”域名數量為1956萬個;我國移動電話基站總數達1188萬個,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量達11.7億個,光纜線路總長度達6712萬公里[footnoteRef:6]。 [4: 此處IPv6活躍用戶數取值為截至2024年5月底數據。] [5: 來源:傳統通用頂級域名(gTLD)及新通用頂級域名(New gTLD)由國內域名注冊單位協助提供。“.CN”“.中國”域名數量為全球注冊量。] [6: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https://www.miit./jgsj/yxj/xxfb/art/2024/art_df19d637e3644b468c04e028d4b05651.html,2024年7月23日。]
表 1 2024.6互聯網基礎資源發展狀況
分類 單位 2024年6月
IPv4 IPv6 IPv6活躍用戶數[footnoteRef:7] [7: 此處IPv6活躍用戶數取值為截至2024年5月底數據。] 域名 其中:“.CN”域名 移動電話基站 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 光纜線路長度 個 塊/32 億 個 個 萬個 億個 萬公里 392,347,136 69,080 7.94 31,871,959 19,562,007 1,188 11.69 6,712
IP地址
截至2024年6月,我國IPv6地址數量為69080塊/32,較2023年12月增長1.5%。對全球23個重點公共遞歸服務的IPv6支持情況進行采集分析,有14個遞歸服務提供IPv6公共遞歸服務,約占60.9%。
圖 1 IPv6地址數量[footnoteRef:8] [8: 數據均含港、澳、臺地區。]
截至2024年5月,我國IPv6活躍用戶數達7.94億。
圖 2 IPv6活躍用戶數
截至2024年6月,我國IPv4地址數量為39235萬個。
圖 3 IPv4地址數量[footnoteRef:9] [9: 數據均含港、澳、臺地區。]
域名
截至2024年6月,我國域名總數為3187萬個。其中,“.CN”域名數量為1956萬個;“.COM”域名數量為744萬個;“.中國”域名數量為17萬個;新通用頂級域名(New gTLD)數量為256萬個。
表 2 分類域名數
分類 數量(個)
.CN 19,562, 7,443, 608,325
.中國 171,090
.INFO 72,765
.ORG 26,041
New gTLD 2,557,935
其他[footnoteRef:10] [10: 其他:包含“.BIZ”“.CO”“.TV”“.CC”“.ME”“.HK”和“.PW”等域名。] 1,430,421
合計 31,871,959
表 3 分類“.CN”域名數
分類 數量(個)
.cn[footnoteRef:11] [11: 此處“.CN”為“.CN”下直接注冊的二級域名。] 11,502,.cn 3,090,128
.[footnoteRef:12] [12: .:虛擬二級域名,是對“.CN”下所有行政區域名(二級域名)的合稱。] 3,144,.cn 892,622
. 778,744
.ac.cn 134,230
. 13,015
. 6,839
其他 225
合計 19,562,007
移動電話基站數量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移動電話基站總數達1188萬個,較2023年12月凈增26.5萬個。其中,5G基站總數達391.7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33%,占比較一季度提高2.4個百分點。
圖 4 移動電話基站數量
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量
截至2024年6月,我國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達到11.69億個,較2023年12月凈增3354萬個。其中,光纖接入(FTTH/O)端口達到11.30億個,較2023年12月凈增3542萬個,占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的96.6%;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10G PON端口數達2597萬個,較2023年12月凈增295.1萬個。
圖 5 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量
光纜線路總長度
截至2024年6月,我國光纜線路總長度達6712萬公里,較2023年12月凈增279.9萬公里。其中接入網光纜、本地網中繼光纜和長途光纜線路所占比重分別為62.7%、35.6%和1.7%。
圖 6 光纜線路總長度
互聯網基礎資源應用狀況
網站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站[footnoteRef:13]數量為391萬個。 [13: 網站:指域名注冊者在中國境內的網站。]
圖 7 網站數量
截至2024年6月,“.CN”全球網站數量為232萬個。
圖 8 “.CN”全球網站數量
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
2024年上半年,我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1604億GB,同比增長12.6%。
圖 9 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
上網時長
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的人均每周上網時長[footnoteRef:14]為29.0個小時,較2023年12月提升2.9個小時。 [14: 人均每周上網時長:指過去半年內,網民一周七天平均每天上網的小時數乘以7天。]
圖 10 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
各類應用使用時段分布
2024年6月,手機網民較常使用的五類App中,即時通信類App在9點至20點間用戶使用時段分布較為均勻,占比均在5%以上;網絡視頻類App在12點、20點分別出現兩次使用小高峰,符合大部分網民閑暇娛樂時間規律;網絡購物類、網絡支付類App的用戶使用時段分布趨勢較為接近,7點到22點間使用時長合計占比超過80%;網上外賣類App使用時段分布峰值明顯,與網民用餐時間關聯度很高,分別在11點及18點出現使用峰值。
圖 11 五類應用使用時段分布[footnoteRef:15] [15: 使用時段分布:指各類App使用時長的時間段分布。例如:用戶在6點到7點間使用即時通信類應用的時長為15分鐘即0.25小時,全天使用即時通信類應用的時長為4小時,計算方法即為0.25/4。]
網民規模及結構狀況
2024年上半年,我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10.9967億人),新增網民742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0%。隨著我國網絡環境持續改善,數字向農、數字助老、數字惠民等常態化舉措推動更多人群接入互聯網,共享數字時代便捷和紅利。
網民規模
總體網民規模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10.9967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742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0%,較2023年12月提升0.5個百分點。
圖 12 2022.6-2024.6網民規模和互聯網普及率
截至2024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10.96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528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7%。
圖 13 2022.6-2024.6手機網民規模及其占網民比例
2024年上半年,我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持續穩固,數字惠民利民服務廣泛開展,有力推動網民規模增長。
一是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滿足更多人上網需求。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顯著提升網速并擴大高速網絡覆蓋范圍,滿足更多人群上網需求,推動網民規模增長。截至6月末,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391.7萬個,占比較一季度提高2.4個百分點[footnoteRef:16];累計開通26個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網間帶寬擴容6.17T,總帶寬達到58.9T[footnoteRef:17];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移動數據流量業務收入3280億元,IPTV等新興業務收入較快增長[footnoteRef:18]。 [16: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https://www.miit./jgsj/yxj/xxfb/art/2024/art_df19d637e3644b468c04e028d4b05651.html,2024年7月23日。] [17: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18: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https://www.miit./jgsj/yxj/xxfb/art/2024/art_df19d637e3644b468c04e028d4b05651.html,2024年7月23日。]
二是數字惠民提升網絡服務水平,更多人民共享數字紅利。數字適老化和無障礙服務助力老年人和殘障群體跨越數字鴻溝。截至6月末,2792家與老年人、殘疾人生活密切相關的網站、APP完成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一鍵呼入人工客服”尊老專線累計服務4.9億人次[footnoteRef:19]。上半年新增網民群體中,60歲及以上老年群體占比20.8%。 [19: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2024年第二季度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https://wap.miit./jgsj/xgj/fwjd/art/2024/art_f46c68f87285418aa187b5838bd1e859.html,2024年8月1日。]
三是網絡應用拓展用戶能力提升,持續推動更多人觸網。上半年,我國新增網民742萬人。在新增網民中,娛樂社交需求最能激發網民上網,其中短視頻和即時通信用戶規模分別新增277萬和93萬人。隨著技術進步和服務的不斷完善,網絡應用的加速普及將持續推動人民“觸網”。
城鄉網民規模
截至2024年6月,我國城鎮網民規模達7.95億人,占網民整體的72.3%;農村網民規模達3.04億人[footnoteRef:20],占網民整體的27.7%。 [20: 說明:我國城鎮網民規模達79522萬人,農村網民規模達30445萬人。]
圖 14 網民城鄉結構
截至2024年6月,我國城鎮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85.3%,較2023年12月提升1.9個百分點;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63.8%,較2023年12月下降2.7個百分點。
圖 15 城鄉地區互聯網普及率
2024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印發《2024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通過數字鄉村發展戰略,推動實現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一是鄉村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持續優化升級。在政策支持下,各地鄉村不斷推進4G基站補盲、5G網絡延伸、千兆光纖網絡建設。2024年電信普遍服務覆蓋了204個地市,其中支持4G基站數4647個,支持5G基站數3680個[footnoteRef:21]。在政策的扶持下,偏遠大山深處的小村落陸續消除了信號盲點,信號“滿格”帶給農村居民更多的幸福感。 [21: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https://wap.miit./zwgk/wjgs/art/2024/art_21f60a921d51462faf5a5e2f6032c3d7.html,2024年1月9日。]
二是鄉村地區公共服務效能不斷提升。在“互聯網+教育”方面,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最新數據,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達100%;99.9%的學校出口帶寬達100M以上,超過四分之三的學校實現無線網絡覆蓋,99.5%的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城鄉差異基本消弭。在“互聯網+醫療健康”方面,云上遠程服務促使農村居民享受良好的醫療健康服務。以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為例,聚焦老年人居家醫養需求,通過線上點單、語音交互等方式,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生活照護、預約助餐等91項服務,年服務量突破100萬人次[footnoteRef:22]。 [22: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ttp://www.nhc./xcs/s3574/202405/f113e9f9f6c3496d97f12c90fa5927b6.shtml,2024年5月16日。]
非網民規模
截至2024年6月,我國非網民規模為3.10億人,較2023年12月減少742萬人。從地區來看,我國非網民仍以農村地區為主,農村地區非網民占非網民總體的比例為55.7%,高于全國農村人口比例21.8個百分點。從年齡來看,60歲及以上老年群體是非網民的主要群體,截至2024年6月,我國60歲及以上非網民群體占非網民總體的比例為62.0%。
非網民不上網帶來的生活不便,主要是買東西不方便和辦事、繳費很困難,所占比例分別為9.8%和9.4%;看病、掛號、買藥難和缺少休閑娛樂活動,以及很難和家人朋友聯系等不便捷原因相差不多,所占比例均在7%-8%之間;很難買到火車票、飛機票,很難打到車等特定需求不便,占比均不到5%。
圖 16 非網民不上網帶來的生活不便
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設備不足和年齡因素是非網民不上網的主要原因。因為“不懂電腦/網絡”而不上網的非網民占比為49.0%;因為“不懂拼音等文化程度限制”而不上網的非網民占比為27.6%;因為“沒有電腦等上網設備”而不上網的非網民占比為19.0%;因為“年齡太大/太小”而不上網的非網民占比為15.3%。
圖 17 非網民不上網原因
促進非網民上網的首要因素是“方便與家人或親屬溝通聯系”,占比為22.9%;“提供可以無障礙使用的上網設備”是促進非網民上網的第二大因素,占比為22.3%;“提供免費上網培訓指導”是促進非網民上網的第三大因素,占比為20.1%。
圖 18 非網民上網促進因素
網民結構及上網設備
性別結構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男女比例為50.8:49.2,與整體人口中男女比例基本一致。
圖 19 網民性別結構
年齡結構
截至2024年6月,10-19歲、20-29歲、30-39歲和40-49歲網民占比分別為13.6%、13.5%、19.3%和16.7%;5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占比由2023年12月的32.5%提升至33.3%,互聯網進一步向中老年群體滲透。
圖 20 網民年齡結構
上網設備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7%;使用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電視和平板電腦上網的比例分別為34.2%、32.4%、25.2%和30.5%;使用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家居設備和個人可穿戴設備上網的比例分別為10.4%、21.9%和24.2%,其中,使用智能網聯汽車上網的網民規模達到1.15億人。
圖 21 互聯網接入設備使用情況
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狀況
2024年上半年,在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動下,我國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footnoteRef:23]發展水平持續提升,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23: 說明:根據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制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
一是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行動取得新成效。在國家層面,《2024年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工作要點》《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關于開展2024年“數字適老中國行”活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先后出臺,針對彌合數字鴻溝、培育重點群體、拓展服務場景等明確工作方向,進一步強化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行動的政策保障。在地方層面,各地圍繞2024年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積極開展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開放日、“銀齡”長者數字生活工作坊、企業數字化轉型人才培訓、“數字新農人”培育、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footnoteRef:24],并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廣泛宣傳先進經驗與創新做法,不斷提升活動影響力與參與度。例如,湖南[footnoteRef:25]、四川[footnoteRef:26]、山東[footnoteRef:27]等圍繞10余項主題舉辦系列活動,線上線下覆蓋學生、老人、新農人、鄉村網絡達人等多種群體。 [24: 來源:人民網,http://edu..cn/n1/2024/0607/c1006-40252266.html,2024年6月7日。] [25: 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網,https://www.hunan./hnszf/hnyw/zwdt/202406/t20240604_33319253.html,2024年6月4日。] [26: 來源:人民網,http://finance..cn/n1/2024/0523/c1004-40242111.html,2024年5月23日。] [27: 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網,http://www.shandong./art/2024/6/14/art_97560_642200.html,2024年6月14日。]
二是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整體水平持續提升。數據顯示[footnoteRef:28],截至2024年6月,至少掌握[footnoteRef:29]一種數字素養與技能的網民占比達90.1%,較2023年12月提升2.6個百分點;至少熟練掌握一種數字素養與技能的網民占比達57.8%,較2023年12月提升3.7個百分點;近六成網民達到數字素養與技能初級水平[footnoteRef:30]。其中,在使用數字產品及服務方面,能夠熟練“使用電腦或手機搜索、下載、安裝及配置軟件”的網民占比達40.5%;在創造數字內容方面,能夠熟練“復制、粘貼電腦或手機里的信息”的網民占比達45.6%;與2023年12月相比基本持平;在網絡安全防護方面,能夠熟練“在互聯網上搜索信息并辨別真假”的網民占比達28.9%,較2023年12月提升1.3個百分點。 [28: 說明:為了解我國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情況,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參考國際電信聯盟(ITU)相關研究,對網民使用數字產品和服務、創造數字內容、網絡安全防護等方面的素質與能力開展統計調查。] [29: 說明:本報告中“掌握”包括“熟練掌握”和“基本掌握”。] [30: 說明:本報告中至少熟練掌握一種數字素養與技能的網民達到初級水平。]
圖 22 網民掌握部分數字素養與技能的情況
三是不同網民群體數字素養與技能差異化發展。截至2024年6月,在職業為制造生產型企業人員的網民群體中,能夠熟練“使用智能工業生產工具”的網民占比為15.6%;在職業為農林牧漁勞動人員的網民群體中,能夠熟練“使用智能農業生產工具”的網民占比為6.9%;在20-29歲網民群體中,能夠熟練“使用編程語言編寫計算機程序”的網民占比為9.4%;在6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中,能夠熟練“使用手機應用老年模式”的網民占比為8.1%。
第三章 互聯網應用發展狀況
2024年上半年,我國扎實推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助力國民經濟穩中有進、長期向好。互聯網在商務交易、文娛旅游等多個領域中的應用不斷深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總體發展狀況
2024年上半年,我國各類互聯網應用不斷深化,用戶規模持續增長。其中,即時通信、網絡支付、網絡音樂和網上外賣的用戶規模較2023年12月分別增長1824萬人、1498萬人、1450萬人和850萬人,增長率分別為1.7%、1.6%、2.0%和1.6%。
表 4 2023.12-2024.6各類互聯網應用用戶規模和網民使用率
應用 2023.12網民規模 (萬人) 2023.12網民使用率 2024.6網民規模 (萬人) 2024.6網民使用率 增長率
即時通信 網絡視頻[footnoteRef:31] [31: 注:2024年6月網絡視頻用戶規模中包含微短劇用戶。] 短視頻 網絡支付 網絡購物 搜索引擎 網絡新聞 網絡直播 網絡音樂 網上外賣 網絡文學 網約車 在線旅行預訂 互聯網醫療 網絡音頻 105,963 106,671 105,330 95,386 91,496 82,670 77,191 81,566 71,464 54,454 52,017 52,765 50,901 41,393 33,189 97.0% 97.7% 96.4% 87.3% 83.8% 75.7% 70.7% 74.7% 65.4% 49.9% 47.6% 48.3% 46.6% 37.9% 30.4% 107,787 106,796 105,037 96,885 90,460 82,440 76,441 77,654 72,914 55,304 51,602 50,270 49,721 36,532 31,976 98.0% 97.1% 95.5% 88.1% 82.3% 75.0% 69.5% 70.6% 66.3% 50.3% 46.9% 45.7% 45.2% 33.2% 29.1% 1.7% 0.1% -0.3% 1.6% -1.1% -0.3% -1.0% -4.8% 2.0% 1.6% -0.8% -4.7% -2.3% -11.7% -3.7%
基礎應用類應用
即時通信
截至2024年6月,我國即時通信用戶規模達10.78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1824萬人,占網民整體的98.0%。
圖 23 2022.6-2024.6即時通信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2024年上半年,即時通信產品的視頻號、小程序等業務進一步發展,在商業化能力、公共服務能力等方面持續提升。
一是視頻號的用戶使用習慣逐漸形成,商業化潛力初步顯現。即時通信企業在過去幾年來一直將短視頻作為重點培養的業務方向,通過長期的流量扶持與創作者激勵,用戶通過即時通信軟件收看短視頻的使用習慣逐漸形成。數據顯示,微信視頻號的總用戶使用時長同比增長超過80%[footnoteRef:32]。隨著用戶使用時長的增加,即時通信企業進一步拓展直播帶貨的商品品類,并利用激勵政策激發視頻創作者的創作活力和帶貨熱情,從而挖掘視頻號功能的商業化潛力。 [32: 來源:騰訊2024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https://static.www./uploads/2024/05/14/6c813f619346ebb2634fc0693a8f6b81.pdf,2024年5月14日。]
二是小程序進一步強化即時通信的公共服務屬性,提升用戶粘性。即時通信企業將小程序作為拓展產品服務生態的主要功能,持續提升小程序在政務、公益、助農、助殘等領域的滲透水平,拉動小程序的使用次數和使用時長明顯增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過微信小程序上線“個體工商戶年報”功能,實現全國入口統一、總局官方認證、商戶快捷填報,切實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footnoteRef:33];北京市稅務局在“京通”小程序上線21項稅費業務,覆蓋社保費繳納、車船稅申報、車輛購置稅申報等方面,上半年通過小程序辦理業務33萬筆[footnoteRef:34]。數據顯示,微信小程序的總用戶使用時長同比增長超過20%,非游戲類小程序的日均使用次數實現同比兩位數增長[footnoteRef:35]。 [33: 來源:中國政府網,https://www./lianbo/bumen/202402/content_6934394.htm,2024年2月27日。] [34: 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https://mp.weixin./s __biz=MzA4NTIyMjMyMw==&mid=2653331496&idx=4&sn=a61a9628c65f4a8c88400fee7e1c3f3d&chksm=85bb1355fc8916e805ef95122759efc8386bf27b52a3d9f8c65208a94a0d514f9f651312f702&scene=27,2024年7月26日。] [35: 來源:騰訊2024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https://static.www./uploads/2024/05/14/6c813f619346ebb2634fc0693a8f6b81.pdf,2024年5月14日。]
搜索引擎
截至2024年6月,我國搜索引擎用戶規模達8.24億人,占網民整體的75.0%。
圖 24 2022.6-2024.6搜索引擎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2024年上半年,搜索引擎持續融合人工智能技術,推動搜索服務效能不斷提升。
一是搜索引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提升精準度。百度搜索中已有11%的搜索結果由人工智能生成,首條結果滿足問答需求的比例已達70%[footnoteRef:36]。搜索結果的精準性進一步帶動了用戶的使用需求,百度搜索日均新增問答需求超過5000萬[footnoteRef:37]。“360 AI搜索”幫助用戶獲取和理解多語言信息,實現多語言搜索;打破文檔格式限制,實現多模態搜索;運用AI助手,實現多任務搜索。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使搜索內容從“模糊”到“精準”,用戶體驗大幅提升。 [36: 來源:網易,https://www./dy/article/J2BFIKRR0519D4UH.html,2024年5月16日。] [37: 來源:同上。]
二是搜索引擎拓展應用場景邊界,豐富生成類型。從垂直領域來看,網易有道推出AI家庭教師,通過深度學習和大模型技術,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全時段的在線學習支持;從處理形式來看,百度“文心一格”依據描述內容生成對應的高質量圖像,實現了從文本形式到圖文視覺形式的轉換,滿足了用戶多樣化需求。從通用搜索向垂直領域擴展,從文本生成向視覺內容生成轉變,搜索引擎實現跨越式發展。
線上辦公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線上辦公用戶規模達5.0億人,占網民整體的45.4%。
圖 25 2022.6-2024.6線上辦公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2024年上半年,我國線上辦公產品不斷加速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并通過打通生態壁壘,為用戶打造更加完善便捷的辦公環境。
一是線上辦公產品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辦公效率。騰訊會議、騰訊文檔嵌入AI功能,幫助用戶快速生成會議紀要、編輯辦公文檔、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等;360發布“360AI辦公”,涵蓋圖片處理、寫作輔助、文檔編輯等五大場景,并為用戶提供上百款工具,助力高效辦公。人工智能在工作場景的深度運用,帶來了更加高效、智能的工作方式。
二是線上辦公產品間打通生態壁壘,創造便利環境。釘釘會議與微信打通,使用戶可以在微信內直接使用釘釘會議,有效提升會議即時性、便捷性;金山辦公集成百度“文心一言”、阿里云“通義千問”等大模型,使用戶能在一個平臺中調用多款大模型,從而更好地適配不同辦公場景中的使用需求。辦公產品間打通、整合,為用戶打造出更加便捷、完善的辦公生態環境。
商務交易類應用
網絡支付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9.69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1498萬人,占網民整體的88.1%。
圖 26 2022.6-2024.6網絡支付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統籌力量打通支付服務存在的堵點,進一步滿足“老”“外”多樣化支付服務需求,有效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完善支付服務體系。
平臺著力提升老年群體支付便利性。一是不斷優化移動支付服務。目前,主要移動支付APP均已進行了適老化升級,通過簡化流程、添加溫馨提示、增加語言播報、放大字體圖像、專線人工客服等多種方式,提升老年群體移動支付服務體驗。二是持續強化支付適老化宣傳。綜合運用多種宣傳渠道,深入社區、養老院等老年人聚集地,有針對性地宣傳網絡支付相關知識,增強老年群體的使用安全感,確保老年群體能用、會用網絡支付。截至6月,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群體對網絡支付使用率達75.4%,用戶規模達1.17億人。
外籍來華人員移動支付使用意愿不斷提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外卡內綁[footnoteRef:38]”、“外包內用[footnoteRef:39]”的業務范圍,通過指導支付機構優化業務流程、大幅提升交易限額、開展用戶分層認證試點等舉措,改善外籍來華人員移動支付使用體驗。外籍來華人員可直接使用境外手機號注冊支付寶、微信等,并綁定境外銀行卡進行支付;新加坡、泰國等九地入境人員可直接使用境外電子錢包掃碼支付。上半年,超500萬入境人員使用移動支付,同比增長4倍;交易9000多萬筆,金額140多億元,均同比增長7倍[footnoteRef:40]。 [38: 外卡內綁:指支持境外居民將Visa、萬事達等主要銀行卡組織發行的境外銀行卡綁定至境內錢包,實現境外銀行卡與境內條碼支付的無縫銜接。] [39: 外包內用:指支持境外居民直接使用境外電子錢包向境內商戶支付,無需下載境內錢包,讓境外人士在境內享受便捷的移動支付。] [40: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https://mp.weixin./s/Ksli_mF9MxqOwz4BOqUhjQ,2024年7月26日。]
網絡購物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9.05億人,占網民整體的82.3%。
圖 27 2022.6-2024.6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2024年上半年,網絡購物市場保持穩健增長,在促消費中日益發揮積極作用。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70991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3%[footnoteRef:41],今年以來占比持續提升[footnoteRef:42]。 [41: 來源:國家統計局,https://www.stats./sj/zxfb/202407/t20240715_1955609.html,2024年7月15日。] [42: 來源:國家統計局,https://www.stats./sj/sjjd/202407/t20240715_1955601.html,2024年7月15日。]
一是平臺延續低價和用戶優先策略,提升用戶體驗。上半年,各大平臺繼續打造產品價格優勢,如淘寶、京東繼續推出“百億補貼”,抖音將“價格力”作為2024年優先目標,拼多多推出自動跟價系統和商家降價提升流量規則,電商行業回歸低價趨勢明顯。此外,平臺加大用戶體驗投入,如抖音、淘寶、京東陸續跟進拼多多出臺“僅退款”類似政策,并通過強制賣家提供運費險、保價等服務吸引用戶,提升用戶體驗。未來,行業仍有待通過提高流通效率、創新商業模式等方式,實現用戶、商家和平臺三方共贏。
二是平臺加大促銷力度,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上半年,電商平臺積極配合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通過加大補貼、簡化流程、完善物流等方式助力政策落地,促進消費轉化和消費升級。數據顯示,電商平臺支持40多萬種商品以舊換新、300多個品類同步回收,主要平臺冰箱、洗衣機、手機和電視以舊換新增長82.1%、70.4%、63.9%和54.3%[footnoteRef:43]。近半年參與過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的網民中,通過線上平臺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比例達68.8%。其中手機數碼產品、洗衣機等傳統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消費比例最高,分別占到參與網民用戶的28.8%和23.7%。 [43: 來源:商務部,https://www.mofcom./xwfb/sjfzrfb/art/2024/art_56db58d4b1d14551b940652a8e65d559.html,20204年7月19日。]
網上外賣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5.53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850萬人,占網民整體的50.3%。
圖 28 2022.6-2024.6網上外賣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2024年上半年,網上外賣市場蓬勃發展,相關企業營收顯著增長;同時,即時配送等服務模式加快發展,新興技術持續為行業賦能。
一是外賣市場活力持續釋放,業務營收增勢明顯。上半年,美團、餓了么等主要平臺通過持續創新消費體驗、增加優質供給等,實現用戶交易和購買頻次持續提升,帶動業務營收明顯增長。數據顯示,美團一季度配送服務營收[footnoteRef:44]同比增長24.6%[footnoteRef:45];阿里巴巴一季度本地生活集團收入同比增長19%,其中餓了么訂單增長強勁[footnoteRef:46]。 [44: 網上外賣在美團財務報告中被列入“配送服務”披露數據,網上外賣為該類別中的核心業務。] [45: 來源:美團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個月業績公告,https://media-meituan./202406061816581769886914_sc.pdf,2024年6月6日。] [46: 來源:阿里巴巴2024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https://data./ecms-files/1508664153/a36b0f02-0c47-406b-bd4a-02445b738810/Mar%2024%20Quarter%20Earnings%20Deck.pdf,2024年5月14日。]
二是即時配送駛入快車道,技術創新賦能行業發展。隨著市場需求變化和技術進步,外賣平臺不斷擴展其服務范圍,從傳統的餐飲外賣延伸至生鮮、藥品、日用品等即時配送,實現全方位的生活服務覆蓋。數據顯示,一季度美團即時配送訂單量達54.6億單,同比增長28.1%[footnoteRef:47]。同時,依托技術創新,外賣平臺不斷提升智能化水平,賦能行業創新發展。例如,餓了么通過AI技術實現了個性化推薦和智能調度等功能,美團外賣利用大數據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體驗等。 [47: 來源:美團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個月業績公告,https://media-meituan./202406061816581769886914_sc.pdf,2024年6月6日。]
在線旅行預訂
截至2024年6月,我國在線旅行預訂用戶規模達4.97億人,占網民整體的45.2%。
圖 29 2022.6-2024.6在線旅行預訂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2024年上半年,我國在線旅行預訂市場持續升溫,平臺業績顯著增長;同時,新興平臺的加入和國際市場的拓展,進一步激發了行業創新活力。
一是旅行預訂市場規模穩步擴大,平臺業績增長明顯。伴隨旅游消費需求有效釋放,2024年“五一”和端午節假期期間,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次分別同比增長7.6%和6.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分別同比增長12.7%和8.1%[footnoteRef:48]。在此背景下,企業用戶規模與經營業績實現大幅增長。數據顯示,一季度末同程旅行年服務人次同比增長57.4%,年付費用戶同比增長14.3%[footnoteRef:49];一季度攜程集團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其中住宿預訂、交通票務、旅游度假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9%、20%和129%[footnoteRef:50]。 [48: 來源: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場情況》,https://www.mct./whzx/whyw/202405/t20240506_952682.htm,2024年5月6日;《2024年端午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場情況》,https://www.mct./whzx/whyw/202406/t20240610_953396.htm,2024年6月10日。] [49: 來源:同程旅行2024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https://stockn./00780/20240521560383.pdf,2024年5月21日。] [50: 來源:攜程集團2024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https://investors./static-files/d0ac2045-1d07-43e8-b92e-17986dfa622d,2024年5月20日。]
二是隨著新興平臺的加入、國際市場的拓展等,市場活力持續釋放。一方面,如小紅書、抖音等新興平臺通過內容營銷直接鏈接到旅行產品和服務銷售,成為旅行信息分享和預訂的新渠道,進一步激發了行業創新活力;另一方面,如攜程集團、同程旅行等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成效顯著,助力行業健康持續發展。例如,一季度攜程集團出境酒店和機票預訂同比均增長100%以上,國際平臺的總收入同比增長約80%[footnoteRef:51];同程旅行的國際機票量、國際酒店間夜量分別同比增長超260%、150%[footnoteRef:52]。 [51: 來源:攜程集團2024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https://investors./static-files/d0ac2045-1d07-43e8-b92e-17986dfa622d,2024年5月20日。] [52: 來源:同程旅行2024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https://stockn./00780/20240521560383.pdf,2024年5月21日。]
網絡娛樂類應用
網絡視頻
截至2024年6月,網絡視頻[footnoteRef:53](含短視頻、微短劇)用戶規模達10.68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125萬人,占網民整體的97.1%。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達10.50億人,占網民整體的95.5%。 [53: 注:2024年6月網絡視頻用戶規模中包含微短劇用戶。]
圖 30 2022.6-2024.6網絡視頻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以內容產品的時長為劃分標準,網絡視頻行業可分為長視頻、中視頻、短視頻、微短劇等細分領域。2024年上半年,長短視頻、微短劇領域展示各自較為明顯的發展特征。
微短劇行業迅猛發展。憑借小體量、快節奏、低成本的特點,微短劇已成為推動網絡視頻行業創新發展的新力量。一是用戶規模快速增長。截至6月,微短劇用戶規模達5.76億人,網民使用率為52.4%。二是內容生產力不斷提升。微短劇用戶需求旺盛,通過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創作效率明顯提升。6月以來,多部AIGC[footnoteRef:54]微短劇陸續上線,制作周期大幅縮短,成片效果超出預期。三是賦能文旅產業。1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引導各地結合當地文化和旅游資源,在已有重點微短劇項目中增加文化和旅游元素、創意、情節,或者通過自制、中外聯合制作等方式開發新作品,營造旅行打卡新風尚[footnoteRef:55]。 [54: AIGC:即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ive Content,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 [55: 來源:國家廣播電視總局,https://www.nrta./art/2024/1/12/art_113_66599.html,2024年1月12日。]
短視頻行業持續繁榮。一是用戶黏性穩步提升。短視頻平臺用戶規模、使用時長穩步增長。3月,抖音用戶使用時長同比增量占網絡視頻行業的一半以上[footnoteRef:56];一季度,快手月活躍用戶數量、總使用時長同比分別增長6.6%、8.6%[footnoteRef:57]。二是盈利能力持續向好。短視頻平臺的電商業務穩步發展,商業化變現效率持續走高。一季度,快手電商業務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28.2%[footnoteRef:58];618期間[footnoteRef:59],抖音商城訂單數量同比增長94%,成交金額同比增長85%[footnoteRef:60]。 [56: 來源:QuestMobile《2024中國移動互聯網春季大報告》,https://www..cn/research/report/1787753953225707522,2024年5月7日。] [57: 來源:快手科技2024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https://ir./system/files-encrypted/nasdaq_kms/assets/2024/05/22/5-01-10/HKEX-EPS_20240522_11217161_0.pdf,2024年5月22日。] [58: 來源:同上。] [59: 618期間:指5月24日至6月18日。] [60: 來源:《“抖音商城618好物節”消費數據報告》,https://mp.weixin./s/a9LVeaUM3CoZpR0QjzjaCQ,2024年6月21日。]
長視頻行業繼續提質增效。上半年,各大平臺重塑內容標準、著力打造精品內容,上線劇集數量同比減少6.8%,播放量同比增加35.1%,提質減量趨勢延續[footnoteRef:61]。《我的阿勒泰》《繁花》等劇集兼具熱度與口碑,為用戶帶來了高質量的視聽體驗。此外,各大平臺通過科技創新賦能全產業鏈,推動行業提質增效。如騰訊視頻打造了以“劇本分析系統”和“ZenRender轉繪引擎”為代表的AIGC內容生產引擎;愛奇藝已將AIGC應用在策劃、制作和宣發等各個環節,以此為杠桿放大創作者價值,助力產出更多精彩內容。 [61: 來源:燈塔專業版,https://mp.weixin./s/rL-6WAISzKlwDhbvFRb6pg,2024年7月15日。]
網絡直播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7.77億人,較2023年12月減少3912萬人,占網民整體的70.6%。
圖 31 2022.6-2024.6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2024年上半年,更多企業布局電商直播,鞏固優勢、拓展業務。新興技術深度賦能直播行業,創新形式、提升效率。
更多企業布局直播。2024年上半年,更多互聯網企業將直播作為鞏固核心業務優勢,拓展業務領域的重要手段。美團于節假日期間推出專場直播活動,其官方直播擴展到更多地區,頻次進一步提高[footnoteRef:62]。京東推出企業家數字人直播形式,借此進一步布局內容生態建設,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直播購物體驗[footnoteRef:63]。騰訊通過拓展商品品類和激勵更多內容創作者參與直播帶貨,進一步鞏固視頻號直播帶貨生態[footnoteRef:64]。 [62: 來源:美團2024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https://media-meituan./202406061816581769886914_sc.pdf,2024年6月6日。] [63: 來源:京東2024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https://staticpacific.blob.core./press-releases-attachments/1670261/HKEX-EPS_20240516_11212220_0.PDF,2024年5月16日。] [64: 來源:騰訊2024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https://static.www./uploads/2024/05/14/6c813f619346ebb2634fc0693a8f6b81.pdf,2024年5月14日。]
新興技術深度賦能。2024年上半年,新興技術進一步深度賦能直播行業,推動直播形式更加豐富,直播效率進一步提升。在電商直播中,虛擬數字人技術應用更加廣泛。百度智能云曦靈推出最新版2D數字人直播業務,可通過上傳真人視頻,復刻數字人主播形象。在輸入關鍵詞后,可自動生成商品介紹、場控直播話術,開啟數字人直播。世優科技推出“AI數字人直播系統”,可幫助商家迅速搭建AI數字人直播間。在體育直播中,人工智能技術已可自動實現拍攝、制作、分發,并通過對視頻內容自動識別和標注,自動剪輯精彩片段、推薦相關的內容等,有效提升制作效率。
網絡音樂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7.29億人,較2023年12月增加1450萬人,占網民整體的66.3%。
圖 32 2022.6-2024.6網絡音樂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2024年上半年,我國網絡音樂企業營收呈現增長勢頭,借助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提升平臺服務水平,推動行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一是網絡音樂業務增長強勁。付費用戶規模與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均顯著增長。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在線音樂服務的付費用戶數達2.31億,同比增長18.9%,實現營收104.31億元,同比增長34.6%[footnoteRef:65];2023年網易云音樂在線音樂服務的月付費用戶數達4412萬,同比增長15.3%,實現營收43.51億元,同比增長17.6%[footnoteRef:66]。隨著網絡音樂版權秩序和運營生態的持續優化,用戶付費意識逐步增強并養成付費習慣,推動我國網絡音樂市場保持著穩健增長勢頭。 [65: 來源:騰訊音樂娛樂集團2024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財務報告,https://ir-sc.tencentmusic.com/Financial-Results,2024年8月13日。] [66: 來源:網易云音樂2023年度財務報告,https://manager./files/627/2024/0425/20240425171501_89818139_tc.pdf,2024年4月25日。]
二是平臺服務水平顯著提升。網絡音樂平臺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提供個性化服務,有效提升用戶體驗。一方面,通過個性化歌曲推薦優化用戶聽歌體驗。例如,QQ音樂的“AI助手”能夠滿足用戶多維度找歌需求,有效提升用戶找歌效率。另一方面,通過創作輔助提供個性化音樂創作體驗。例如,QQ音樂上線的“啟明星·AI靈感做歌”功能,根據用戶輸入的靈感詞便可創作生成專屬歌曲;網易云音樂推出的網易天音平臺,具備音樂創作全流程AI輔助功能,使得音樂創作更加簡單高效。
網絡文學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5.16億人,占網民整體的46.9%。
圖 33 2022.6-2024.6網絡文學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2024年上半年,我國網絡文學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以網絡文學等為代表的網絡文藝形態“量增質升”,成為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呈現出IP[footnoteRef:67]開發市場擴容和創作群體年輕化等特點。 [67: IP:指知識產權,即Intellectual Property。]
一是IP轉化提速,為文娛行業提供豐富改編資源。上半年,微短劇行業發展勢頭迅猛,帶動網絡文學IP開發市場進一步擴容。數據顯示,去年年度上新短劇分賬票房前十(含并列)的13部作品中,根據網絡文學改編的作品達10部[footnoteRef:68]。同時,閱文集團發布“短劇星河孵化計劃”,推出百部IP培育計劃、億元創作基金扶持及探索互動短劇三大舉措,目前已有數部短劇流水過千萬[footnoteRef:69]。 [68: 來源:人民日報,http://paper..cn/rmrbhwb/images/2024-03/13/07/rmrbhwb2024031307.pdf,2024年3月13日。] [69: 來源:閱文集團2023年度報告,https://ir-1253177085.cos.ap-hongkong./investment/20240424/6628d1ba50618.pdf,2024年3月18日。]
二是年輕群體成創作中堅,銀發群體閱讀市場增長。上半年,網絡文學創作者年輕化趨勢持續深入,青年網絡作家正逐漸變成創作中堅。數據顯示,閱文集團上一年新增作家中60%是00后;字節跳動旗下番茄小說新簽約作者中57%為95后,26%為85后,75后則只占9%[footnoteRef:70]。同時,網絡閱讀用戶群體中,銀發群體閱讀市場呈現出較大的發展潛力。數據顯示,2023年60歲及以上用戶占比由2022年的2.74%增長到4.20%[footnoteRef:71]。 [7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http://literature./xjdt/202402/t20240227_5735047.shtml,2024年2月27日。] [71: 來源:光明網,https://news./2024-04/25/content_37284080.htm,2024年4月25日。]
公共服務類應用
網約車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達5.03億人,占網民整體的45.7%。
圖 34 2022.6-2024.6網約車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2024年上半年,網約車行業合規化持續增強,網約車平臺企業業績保持增長。我國啟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進程積極開展。
一是網約車行業實現穩健發展。網約車合規化水平不斷提升。根據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統計,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國共有354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712.6萬本、運輸證301.5萬本[footnoteRef:72]。網約車平臺企業業績實現持續增長。第一季度,滴滴實現總收入491億元,同比增長14.9%[footnoteRef:73]。滴滴對主營業務持續深耕,國內和國際市場單量規模雙雙突破歷史季度峰值。 [72: 來源:交通運輸部,https://www.mot./jiaotongyaowen/202407/t20240730_4145536.html from=timeline,2024年7月30日。] [73: 來源:滴滴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https://s28.q4cdn.com/896456191/files/doc_financials/2024/DiDi_2024_Q1_Press_Release.pdf。]
二是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積極推進。2024年1月,工業和信息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建設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開展規模化示范應用等9項試點內容。4月,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埃安宣布,雙方合資成立廣州安滴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進L4級別自動駕駛車型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7月,百度旗下蘿卜快跑已經于十余個城市開放載人測試運營服務,并且在北京、武漢、重慶、深圳、上海開展全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測試。自動駕駛出租車有望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
互聯網醫療
截至2024年6月,我國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達3.65億人,占網民整體的33.2%。
圖 35 2022.6-2024.6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2024年上半年,我國進一步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持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同時,互聯網醫療企業積極發揮研發效能,推動行業創新發展。截至2月,30個省份建成省一級互聯網醫療監管平臺,并在全國批復設置了2700余家互聯網醫院[footnoteRef:74]。 [74: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ttp://www.nhc./cms-search/xxgk/getManuscriptXxgk.htm id=3d2d2cd7720541c0b7ce712f1a06db27,2024年2月28日。]
一是遠程醫療技術持續向基層延伸。目前,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已覆蓋所有市縣,并向社區和鄉村基層延伸覆蓋,全國70%的衛生院已和上級醫院建立了遠程醫療協作關系;基層機構電子病歷規范化水平和診療服務質量持續提升,27個試點縣的基層機構通過輔助診療系統已經提供診斷建議2600余萬次[footnoteRef:75];縣域醫學影像、醫學檢驗、心電診斷等資源共享中心的建設不斷推進,更好地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其中,縣域醫學影像中心已經覆蓋了50%的鄉鎮衛生院[footnoteRef:76]。 [75: 來源:中國政府網,https://www./lianbo/bumen/202406/content_6958103.htm,2024年6月19日。] [76: 來源:光明網,https://health./2024-06/19/content_37408255.htm,2024年6月19日。]
二是互聯網醫療企業積極布局新技術。數據顯示,國內已發布醫療領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數量超30個[footnoteRef:77],醫療健康AI大模型的服務對象從制藥企業至醫生、患者等,到覆蓋診療、醫療科研、健康管理等多個場景。京東健康互聯網醫院在技術研發、質量建設、運營管理等領域的投入已累計超20億元,獲得超過800項優質專利,覆蓋醫療大模型、醫學科研、疾病預測等諸多前沿課題領域[footnoteRef:78]。騰訊健康持續投入醫療AI相關技術研究,累計專利1000多件,并加速轉化前沿技術應用到醫療場景[footnoteRef:79],打造智能問答、家庭醫生助手、數智醫療影像平臺等多場景AI產品矩陣,推動“數智醫療”普惠普及。 [77: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https://www./article/20240110/herald/85273618b33bb4443f0a40e3f0868fa1.html,2024年1月10日。] [78: 來源:京東健康,https://cont./pccontent/12099779,2024年1月13日。] [79: 來源:人民日報,https://new./rain/a/20230909A04YBL00,2023年9月9日。]
專欄
專欄1 人工智能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得益于政策的積極引導和企業的大力投入,人工智能技術在我國已進入發展快車道,吸引我國高科技企業積極布局,相關產品和政策陸續推出。截至2024年6月,我國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普及率為16.4%[footnoteRef:80]。 [80: 本數據調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用戶使用情況,包括ChatGPT、文心一言、通義千問等。] 在政策引導方面,中央與地方政府各盡其責,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在中央,針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陸續出臺實施。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機構先后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等文件,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設定了基本原則、行動目標和標準體系。在地方,各地政府積極搶抓發展機遇,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積極支持當地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政府積極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集聚區,引導資源投入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向相關技術人才提供優惠政策,為當地營造良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環境。數據顯示,僅過去兩年,全國就有13個省(區、市)新發布了人工智能產業行動計劃或措施文件[footnoteRef:81]。 [81: 來源:通過各地方政府網站搜索“人工智能”相關政策文件,后經整理得到,統計時間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 在產業發展方面,大型互聯網廠商、中小型初創企業紛紛投入人工智能產品和技術研發,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發展水平達到全球前列。一是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我國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一直予以高度關注,尤其自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概念興起至今,國產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已接近6000億元[footnoteRef:82],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4500家[footnoteRef:83],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footnoteRef:84]。二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在我國百花齊放。百度的文心大模型、阿里的通義大模型、騰訊的混元大模型、字節跳動的豆包大模型、華為的盤古大模型、月之暗面的“Kimi智能助手”、微博的“評論羅伯特”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紛紛上線,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選擇空間和差異化的用戶體驗。三是人工智能與各行各業的融合正在我國加速落地。人工智能正與制造業、農業、醫療、教育等傳統行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涌現。從智能語音助手到自動駕駛汽車,從機器翻譯到智能醫療診斷,從智能制造到智慧城市,各類人工智能產品正逐步走進人們的生活,極大地提高了生活質量和生產效率。 [82: 來源:中國工信新聞網,https://.cn/tx/202406/t20240621_579010.html,2024年6月21日。] [83: 來源:中國政府網,https://www./yaowen/liebiao/202406/content_6958471.htm,2024年6月20日。] [84: 來源:中國政府網,https://www./lianbo/2023-04/11/content_5750947.htm,2023年4月11日。]
專欄2 互聯網企業上市及出海情況
當前,我國互聯網企業呈現企穩向好發展態勢,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實現雙增長。2024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8676億元,同比增長5.6%[footnoteRef:85]。 [85: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https://www.miit./jgsj/yxj/xxfb/art/2024/art_0060ce31902143e9bbe4a51e3377de37.html,2024年7月31日。] 互聯網上市企業獲得穩健發展。作為互聯網企業的代表,互聯網上市企業匯聚了“大而優”的行業龍頭和“小而美”的細分市場冠軍,在科技創新、穩定經濟等方面持續發揮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12月,我國境內外互聯網上市企業[footnoteRef:86]總數為155家[footnoteRef:87]。其中,在滬深、香港和美國上市的互聯網企業數量分別為42家、50家和63家。我國境內外互聯網上市企業在香港上市的總市值占比最高,占總體的54.0%;在美國和滬深兩市上市的互聯網企業總市值分別占總體的37.8%和8.2%。我國境內外互聯網上市企業中工商注冊地位于北京的互聯網上市企業數量最多,占互聯網上市企業總體的36.1%;其次為上海,占總體的18.7%;深圳、杭州緊隨其后,分別占總體的11.6%和11.0%。在互聯網上市企業中,網絡游戲類企業數量最多,占總體的18.1%;其次是文化娛樂類和電子商務類企業,分別占總體的15.5%和14.2%。 [86: 互聯網上市企業:指在滬深兩市、香港以及美國上市的互聯網業務營收比例達到50%以上的上市企業。其中,互聯網業務包括互聯網廣告和網絡營銷、個人互聯網增值服務、網絡游戲、電子商務等。定義的標準同時參考其營收過程是否主要依賴互聯網產品,包括移動互聯網操作系統、移動互聯網App和傳統PC互聯網網站等。] [87: 該數據含二次上市企業,為未去重數據。] 互聯網企業開展海外商業布局。2024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提出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發揮駐外使領館經商機構作用,支持地方“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常態化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上半年,互聯網企業積極進行海外拓展。一是拓展互聯網業務。除了TikTok、Temu等海外拓展以外,阿里巴巴等企業也開展海外布局。阿里巴巴旗下的Trendyol進一步拓展在海灣地區的跨境業務。第一季度,Trendyol已成為海灣地區下載量最多的電商App之一[footnoteRef:88]。二是提供基礎解決方案。騰訊升級汽車出海解決方案,通過增強全球一體化的云服務、智能座艙海外方案等核心能力,助力中國車企高質量出海。三是構建國際物流網絡。第一季度,阿里巴巴旗下企業菜鳥將優先產品(如5日至10日達)覆蓋范圍新增4個國家,累計覆蓋14個國家[footnoteRef:89]。 [88: 來源:阿里巴巴,https://www./document-1726694664490188800,2024年5月14日。] [89: 來源:同上。]
專欄3 數字消費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政策”,標志著培育壯大數字消費已成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上半年,數字消費保持蓬勃發展勢頭,逐步成為擴內需、穩增長和促轉型的重要動力。 數字產品消費方面,智能穿戴、人工智能產品消費興起。一是3C消費復蘇增長。數據顯示,最近半年網購3C數碼產品的用戶,占網民的15.5%。上半年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21.5%,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4.4%[footnoteRef:90]。二是智能穿戴、人工智能產品消費蓬勃發展。最近半年網購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用戶,占網民的10.7%。人工智能相關產品數字消費增長20.8%[footnoteRef:91],上半年AI學習機增長136.6%[footnoteRef:92]。未來隨著人工智能加速落地,將進一步帶動相關產品消費快速增長。 [90: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https://www.cinn.cn/p/314264.html,2024年7月30日。] [91: 來源:商務部,https://www.mofcom./xwfb/sjfzrfb/art/2024/art_30f268dd7a3e4196a31fcef3ac1339ee.html,2024年6月25日。] [92: 來源:商務部,https://www.mofcom./xwfb/sjfzrfb/art/2024/art_56db58d4b1d14551b940652a8e65d559.html,2024年7月19日。] 數字服務消費方面,文旅及生活服務類消費增長強勁。一是在線文旅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短視頻內容持續引爆多個文旅熱點,演唱會等大型演出市場持續增長,帶動在線旅游和文娛消費蓬勃發展。數據顯示,上半年重點監測在線旅游增長59.9%[footnoteRef:93],通過線上預訂消費演唱會/音樂節等演出活動、電影及KTV等休閑娛樂服務的用戶,分別占網民的6.6%和17.3%。二是在線餐飲等生活服務消費日益普及。上半年,重點監測在線餐飲增長21.7%[footnoteRef:94],最近半年購買過網上外賣服務、購買到店餐飲團購服務的用戶,分別占網民的50.3%和20.7%;購買過共享服務、跑腿代辦、在線家政維修等生活服務的用戶,分別占網民的27.7%、10.8%和7.9%。 [93: 來源:商務部,https://www.mofcom./xwfb/sjfzrfb/art/2024/art_56db58d4b1d14551b940652a8e65d559.html,2024年7月19日。] [94: 來源:同上。] 數字內容消費方面,影音娛樂付費意愿相對較高。一是數字內容繁榮發展。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速應用,網絡視頻、網絡音樂及網絡游戲等各類數字內容創新發展。網劇、網文、網游等數字內容更是成為文化出海“新三樣”,持續擴大我國文化產業影響力。二是影音類數字內容付費意愿逐步形成。隨著數字內容的版權保護機制日益完善,用戶數字付費意識日益增強。從付費率來看,消費者對文化娛樂類的數字內容付費表現出較強意愿,其中,電影電視劇等長視頻、網絡音樂付費率最高,分別達到28.7%和23.9%[footnoteRef:95]。 [95: 來源: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互聯網助力數字消費發展藍皮書》2024年6月。] 數字渠道消費方面,多元模式推動跨境、城鄉及同城消費。一是跨境電商聯接國內國際消費。境外優質產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觸達更多的消費者,讓消費者在國內輕松實現“買全球”。2024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高于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4.4個百分點[footnoteRef:96]。二是農村電商模式打通城鄉消費。隨著電商平臺服務和物流體系在農村地區的不斷完善,農村數字消費進一步展現蓬勃發展勢頭。上半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9.4%,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21.7%[footnoteRef:97]。三是即時零售模式便利同城消費。通過線上下單、線下即時配送等方式,即時零售構建起“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數據顯示,最近半年使用過“同城達”等即時配送的用戶,占網購用戶的26.4%[footnoteRef:98]。 [96: 來源:中國政府網,https://www./yaowen/liebiao/202408/content_6965858.htm,2024年8月1日。] [97: 來源:全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網,https://dzswgf.mofcom./news/5/2024/8/1722474197770.html,2024年7月31日。] [98: 來源: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互聯網助力數字消費發展藍皮書》2024年6月。]
附錄一 調查方法
調查方法
電話調查
1.1 調查總體
我國有住宅固定電話(家庭電話、宿舍電話)或者手機的6周歲及以上居民。
樣本規模
調查總體樣本覆蓋中國內地(大陸)地區31個省(區、市),不含香港、澳門、臺灣。
調查總體細分
調查總體劃分如下:
子總體A:被住宅固話覆蓋人群【包括:住宅固定電話覆蓋的居民+學生宿舍電話覆蓋用戶+其他宿舍電話覆蓋用戶】;
子總體B:被手機覆蓋人群;
子總體C:手機和住宅固話共同覆蓋人群【住宅固話覆蓋人群和手機覆蓋人群有重合,重合處為子總體C】,C=A∩B。
1.2 抽樣方式
CNNIC針對子總體A、B、C進行調查,為最大限度地覆蓋網民群體,采用雙重抽樣框方式進行調研。采用的第一個抽樣框是固定住宅電話名單,調查子總體A。采用的第二個抽樣框是移動電話名單,調查子總體B。
對于固定電話覆蓋群體,采用分層二階段抽樣方式。為保證所抽取的樣本具有足夠的代表性,將中國內地(大陸)地區按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分為31層,各層獨立抽取樣本。
省內采取樣本自加權的抽樣方式。各地市州(包括所轄區、縣)樣本量根據該城市固定住宅電話覆蓋的6周歲及以上人口數占全省總覆蓋人口數的比例分配。
對于手機覆蓋群體,抽樣方式與固定電話群體類似,也將中國內地(大陸)地區按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分為31層,各層獨立抽取樣本。省內按照各地市居民人口所占比例分配樣本,使省內樣本分配符合自加權。
為了保證每個地市州內的電話號碼被抽中的機會近似相同,使電話多的局號被抽中的機會多,同時也考慮到了訪問實施工作的操作性,在各地市州內電話號碼的抽取按以下步驟進行:
手機群體調研方式是在每個地市州中,抽取全部手機局號;結合每個地市州的有效樣本量,生成一定數量的四位隨機數,與每個地市州的手機局號相結合,構成號碼庫(局號+4位隨機數);對所生成的號碼庫進行隨機排序;撥打訪問隨機排序后的號碼庫。固定電話群體調研方式與手機群體相似,同樣是生成隨機數與局號組成電話號碼,撥打訪問這些電話號碼。但為了不重復抽樣,此處只訪問住宅固定電話。
網民規模根據各省統計局最新公布的人口屬性結構,采用多變量聯合加權的方法進行統計推算。統計局公布數據為年度普查數據推算數或年度人口抽樣調查推算數據,本報告采用其作為半年度調查數據的權數調整依據,忽略調查期差異。
1.3 抽樣誤差
根據抽樣設計分析計算,網民個人調查結果中,比例型目標量(如網民普及率)估計在置信度為95%時的最大允許絕對誤差為0.67個百分點。由此可推出其他各種類型目標量(如網民規模)估計的誤差范圍。
1.4 調查方式
通過計算機輔助電話訪問系統(CATI)進行調查。
1.5 調查總體和目標總體的差異
CNNIC在2005年末曾經對電話無法覆蓋人群進行過研究,此群體中網民規模很小,隨著我國通信業的發展,目前該群體的規模逐步縮減。因此本次調查研究有一個前提假設,即:針對該項研究,固話和手機無法覆蓋人群中的網民在統計中可以忽略不計。
網上自動搜索與統計數據上報
網上自動搜索主要是對網站數量進行技術統計,而統計上報數據主要包括IP地址數和域名數。
2.1 IP地址總數
IP地址分省統計的數據來自亞太互聯網絡信息中心(APNIC)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IP地址數據庫。將兩個數據庫中已經注冊且可以判明地址所屬省份的數據,按省分別相加得到分省數據。由于地址分配使用是動態過程,所統計數據僅供參考。同時,IP地址的國家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也會要求我國IP地址分配單位每半年上報一次其擁有的IP地址數。為確保IP數據準確,CNNIC會將來自APNIC的統計數據與上報數據進行比較、核實,確定最終IP地址數。
2.2 網站總數
由CNNIC根據域名列表探測得到。
“.CN”和“.中國”域名列表由CNNIC數據庫提供,傳統通用頂級域名(gTLD)列表由國際相關域名注冊局提供。
2.3 域名數
“.CN”和“.中國”域名數量為全球注冊量,來源于CNNIC數據庫;傳統通用頂級域名(gTLD)、新通用頂級域名(New gTLD),以及“.CO”“.TV”“.CC”“.ME”“.HK”和“.PW”由國內域名注冊單位協助提供。
報告術語界定
網民:指過去半年內我國使用過互聯網的6周歲及以上居民。
手機網民:指過去半年通過手機接入并使用互聯網的網民。
電腦網民:指過去半年通過電腦接入并使用互聯網的網民。
農村網民:指過去半年主要居住在我國農村地區的網民。
城鎮網民:指過去半年主要居住在我國城鎮地區的網民。
IP地址:IP地址的作用是標識上網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中的其他設備,是互聯網中的基礎資源,只有獲得IP地址(無論以何種形式存在),才能和互聯網相連。
網站:是指以域名本身或者“WWW.+域名”為網址的web站點,其中包括中國的國家頂級域名“.CN”“.中國”和傳統通用頂級域名(gTLD)下的web站點,該域名的注冊者位于我國境內。如:對域名CNNIC.CN來說,它的網站只有一個,其對應的網址為CNNIC.CN或NIC.CN,除此以外,NIC.CN,NIC.CN……等以該域名為后綴的網址只被視為該網站的不同頻道。
調查范圍:除非明確指出,本報告中的數據指中國內地(大陸)地區,均不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在內。
調查數據截止日期:本次統計調查數據截止日期為2024年6月30日。
數據說明:本報告中的數據多為四舍五入、保留有效位數后的近似值。
第5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第5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附錄二 互聯網基礎資源附表
附表 1 IPv4地址數
地區 地址量 折合數
中國內地(大陸) 343,168,256 20A+116B+85C
香港 13,127,424 200B+79C
澳門 337,920 5B+40C
臺灣 35,713,536 2A+32B+242C
附表 2 按分配單位IPv4地址數
單位名稱 地址量 折合數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125,763,328 7A+126B+255C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69,866,752注1 4A+42B+21C
CNNIC IP地址分配聯盟 62,947,328注2 3A+192B+94C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35,294,208 2A+26B+140C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16,649,984 254B+16C
中移鐵通有限公司 15,796,224注3 241B+8C
其他 16,850,432注4 257B+30C
合計 343,168,256 20A+116B+85C
數據來源:亞太互聯網絡信息中心(AP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注1: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的地址包括原聯通和原網通的地址,其中原聯通的IPv4地址6316032(96B+96C)是經CNNIC分配;
注2:CNNIC作為經APNIC和國家主管部門認可的中國國家級互聯網注冊機構(NIR),召集國內有一定規模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和企事業單位,組成IP地址分配聯盟,目前CNNIC 地址分配聯盟的IPv4地址總持有量為8506萬個,折合5.1A;上表中所列IP地址分配聯盟的IPv4地址數量不含已分配給原聯通和鐵通的IPv4地址數量;
注3:中移鐵通有限公司的IPv4地址是經CNNIC分配;
注4:其他是指直接從亞太互聯網絡信息中心(APNIC)申請IPv4地址的企事業單位;
注5:以上數據統計截止日期為2024年6月30日。
附表 3 IPv6地址數(以塊/32注1為單位)
地區 地址量
中國內地(大陸) 64,435
香港 2,024
澳門 9
臺灣 2,612
附表 4 按分配單位IPv6地址數
單位名稱 地址量
CNNIC IP地址分配聯盟 26,726注2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16,387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10,258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4,097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4,097
中移鐵通有限公司 2,049注3
其他 821注4
合計 64,435
數據來源:APNIC、CNNIC
注1:IPv6地址分配表中的/32是IPv6的地址表示方法,對應的地址數量是2(128-32)=296個;
注2:目前CNNIC IP地址分配聯盟的IPv6地址總持有量28775塊/32;上表中所列IP地址分配聯盟的IPv6地址數量不含已分配給中移鐵通有限公司的IPv6地址數量;
注3:中移鐵通有限公司的IPv6地址是經CNNIC分配;
注4:其他是指直接從亞太互聯網絡信息中心(APNIC)申請IPv6地址的企事業單位;
注5:以上數據統計截止日期為2024年6月30日。
附表 5 分地區IPv4比例
省份 比例
北京 25.19%
廣東 9.43%
浙江 6.39%
山東 4.83%
江蘇 4.70%
上海 4.47%
遼寧 3.29%
河北 2.81%
四川 2.74%
河南 2.60%
湖北 2.37%
湖南 2.33%
福建 1.92%
江西 1.71%
重慶 1.66%
安徽 1.63%
陜西 1.61%
廣西 1.36%
山西 1.26%
吉林 1.20%
黑龍江 1.19%
天津 1.04%
云南 0.96%
內蒙古 0.77%
新疆 0.60%
甘肅 0.47%
海南 0.47%
貴州 0.44%
寧夏 0.27%
青海 0.17%
西藏 0.13%
其他 10.00%
合計 100.00%
數據來源:APNIC、CNNIC
注1:以上統計的是IP地址持有者所在省份;
注2:其他是指中國內地(大陸)以外的國家或者地區;
注3:以上數據統計截止日期為2024年6月30日。
附表 6 分地區域名數
省份 域名 其中:“.CN”域名 其中:“.中國”域名
數量 (個) 數量 (個) 數量 (個)
廣東 6851219 4597950 14649
北京 5498275 4403704 22743
福建 1994714 1367440 5487
貴州 1796635 1680824 3201
山東 1488593 916043 27623
江蘇 1363800 554343 7365
上海 1321866 647902 6313
安徽 1284504 265187 3146
浙江 1166355 384557 6526
河南 1005956 552990 3961
四川 1001037 489944 10549
湖南 850735 405814 2534
湖北 732662 388603 2904
江西 596044 279824 1664
廣西 589855 366847 1388
河北 588199 287340 4980
陜西 414710 196386 7383
遼寧 413962 204654 5407
重慶 407917 215949 4514
山西 388723 207346 1721
黑龍江 294425 168622 1858
云南 283465 141273 4358
天津 205232 75504 1086
海南 178303 93885 879
吉林 170489 102668 1370
甘肅 154546 98029 1280
內蒙古 130333 64039 1594
新疆 79265 43485 832
寧夏 37858 19276 488
青海 21534 11753 473
西藏 9170 2883 504
其他 551578 326943 12310
合計 31871959 19562007 171090
數據來源:CNNIC
注1:其他是指中國內地(大陸)以外的國家或者地區,以及無法判定注冊者所在地的域名;
注2:以上數據統計截止日期為2024年6月30日。
附表 7 2023年分地區網民規模
省份 網民規模(萬人)
北京 1972
天津 1157
河北 6304
山西 2599
內蒙古 1996
遼寧 3771
吉林 1911
黑龍江 2780
上海 2194
江蘇 6846
浙江 5102
安徽 4457
福建 3091
江西 3287
山東 7775
河南 7294
湖北 4524
湖南 4980
廣東 10617
廣西 3812
海南 828
重慶 2362
四川 6016
貴州 2435
云南 3265
西藏 271
陜西 3135
甘肅 1789
青海 425
寧夏 522
新疆 1950
數據來源:CNNIC
注1:個別省份進行了單獨調查;
注2:以上數據統計截止日期為2023年12月31日。
附錄三 調查支持單位
以下單位對本次報告的數據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排序不分先后)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國家統計局
共青團中央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政務和公益機構域名注冊服務中心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網絡中心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開普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微夢創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微博) 北京抖音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云計算(北京)有限公司 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
北京東方網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國科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國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萬維通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新網數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中萬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中域智科國際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卓越盛名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資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飛數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世紀東方網絡通信有限公司 成都西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大慶市卓創多媒體制作有限公司 斗麥(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泛息企業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佛山市億動網絡有限公司
福州中旭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廣東互易網絡知識產權有限公司
廣東金萬邦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廣東時代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云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貴州中域智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合肥聚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互聯網域名系統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環球商域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邦寧科技有限公司
璉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碼恪御標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廈門點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納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三五互聯信息有限公司 廈門市中資源網絡服務有限公司
廈門易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商中在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貝銳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美橙科技信息發展有限公司
上海有孚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互聯先鋒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萬維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深圳英邁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四川域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追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萬商云集(成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聚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西安千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煙臺帝思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藍隊云計算有限公司 浙江貳貳網絡有限公司
鄭州商旅科技有限公司 鄭州世紀創聯電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中企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網瑞吉思(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報告在編寫和修訂過程中還得到了其他單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不一一列舉,我們一并表示感謝!
本報告版權歸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所有。
如引用或轉載,請注明來源。
如有合作需求,請致電58813423(郝女士)/58813316(孟女士)
第5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第5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共20張PPT)
互聯網應用新特征
復習鞏固
互聯網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重要階段?各個階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誕生階段
形成階段
互聯階段
高速網絡階段
復習鞏固
我國互聯網建設的創新成就有哪些?
互聯網應用特征的變遷
01
1.同學們,你們使用過圖上的互聯網應用嗎?請舉例說一說。
互聯網應用特征的變遷
2.回想一下,你們使用過的互聯網應用都有什么特征?
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
個性化推薦服務
交互性強、操作簡單
圖文聲像并茂
互聯網應用特征的變遷
互聯網應用特征的變遷
那么同學們知道早期的互聯網應用是什么樣子的嗎?
鐵路12306
高德地圖
互聯網應用特征的變遷
從文本到圖文聲像并茂
僅有文字
圖文聲像并茂
互聯網應用特征的變遷
從字符界面到圖形化界面
早期Windows系統字符操作界面
Windows10 系統圖形化操作界面
互聯網應用特征的變遷
互聯網應用特征的變遷
從字符界面到圖形化界面
單一功能訂票系統
應用融合的訂票系統
互聯網應用特征的變遷
互聯網應用 內容形式 交互方式 功能特征
文本為主 圖文聲像并茂 字符界面 圖形化界面 單一應用
應用融合
文本為主 圖文聲像并茂 字符界面 圖形化界面 單一應用
應用融合
請同學們選擇兩個你使用過的互聯網應用,根據你的體驗完成表格,填高亮標出它們的內容形式、交互方式、功能特征等,活動時間3分鐘。
我國互聯網應用的發展狀況
02
我國互聯網應用的發展狀況
互聯網應用分類
基礎應用
商務交易
公共服務
網絡娛樂
如即時通信、搜索引擎、網絡新聞、社交應用等
如網上外賣、網絡購物、旅行預訂、網絡支付等
如網約車、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
如網絡音樂、網絡視頻、網絡游戲等
我國互聯網應用的發展狀況
類  別 應  用 使用率 當前發展狀況
基礎應用 即時通信
請同學們閱讀《中國互聯網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了解互聯網應用的發展狀況,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表格,活動時間3分鐘。
98%
一是視頻號的用戶使用習慣逐漸形成,商業化潛力初步顯現;二是小程序進一步強化即時通信的公共服務屬性,提升用戶粘性。
課堂總結
1.互聯網應用的特征在不斷發展變化:
從文本到圖文聲像并茂
從字符界面到圖形化界面
從單一應用到應用融合
2.互聯網應用可分為基礎應用、商務交易、網絡娛樂、公共服務等幾大類
3.互聯網成為連接社會成員的非常重要的信息交流方式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談談自己對上網成癮的看法,青少年如何健康上網?
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下課 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寿县| 临汾市| 大港区| 清镇市| 杭锦旗| 宁波市| 鹤峰县| 尤溪县| 泰来县| 祁连县| 荥经县| 定南县| 当雄县| 房产| 龙海市| 白玉县| 雅安市| 政和县| 大余县| 大渡口区| 镇巴县| 垣曲县| 桦川县| 洛宁县| 南通市| 乌兰浩特市| 万盛区| 紫金县| 临邑县| 诏安县| 隆化县| 岑巩县| 饶河县| 綦江县| 阿尔山市| 澄迈县| 改则县| 抚远县| 梧州市| 隆德县| 深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