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13張PPT)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2025新高考(部編教材)一輪復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專題一全書邏輯框架的大思路第一課01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第二課02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第四課04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三課03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回看走過的路遠眺前行的路比較別人的路堅持自己的路全書學習主線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宏觀把控思維體系構建核心考點突破易混易錯辨析真題好題演練目0102030405考綱考情分析錄考綱考情分析01新課標要求1.1描述不同社會形態的本質特征;解釋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闡明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取決于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1.2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地位,概述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軌跡,闡明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核心素養科學精神:堅持唯物史觀,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和基本規律,認清社會發展的規律和階段性特征。政治認同:確信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趨勢,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核心考點 考情統計 材料回看走過的路 比較別人的路 遠眺前行的路;共產黨宣言 2024年遼寧卷1題 “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 2024·湖南卷T3;2024年1月浙江1題;2023新課標卷1題 馬克思、恩格斯歷史成就空想社會主義 2024·全國新課標卷T12; 2022.湖南卷1題 空想社會主義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2024·湖北卷T17(2):2023·湖北卷T1:2023年6月浙江T7: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偉大的改革開放 2023湖北卷1題、2022.遼寧卷2題 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024·湖南卷T2;2024·湖南卷T2:2023年1月浙江T8:寧卷T2 改革開放的意義和成就習近平中特思想 2024年遼寧卷2題;2023新課標卷2題 新質生產力;黨的二十大資本主義社會 2023浙江卷1題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2024年遼寧卷2題;2022.山東卷1題 新質生產力;共同富裕空想社會主義 2022海南卷1題 空想社會主義的作用馬克思主義特征 2022.遼寧卷1題 關于馬克思主義的論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24年冊東卷1題;2024年安徽卷2題;2022.山東卷19題、2022北京卷1題、2022.遼寧卷3題、2022海南卷2題 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繼往開來的世紀偉業、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傳承紅色基因、新時代中國青年與中國夢從2022、2023年山東、北京、遼寧等省(市)新高考真題、2024年吉林、遼寧、黑龍江等高考真題,以及各省市高考模擬題來看,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般以考查選擇題為主考情考向思維體系構建02理論實踐發 展本專題脈絡01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02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4、誕生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1、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2、歷史前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 工人運動的興起3、理論基石: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條件1、法國巴黎公社工人運動2、十月革命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實踐3、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進 步發 展發 展脈絡:介紹社會形態的更替,論證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脈絡:層層遞進講述科學社會主義由創立、再由理論變為現實的過程。展示其強大的生命力。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第一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人類的童年人身依附的繩索邁入文明時代的門檻看不見的鎖鏈資本主義社會封建社會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原始社會奴隸社會生產關系特點生產力水平地位、階段氏族、解體方式基礎生產關系特點主要矛盾顯著特征產生生產力水平生產關系特點主要矛盾形成與發展衰亡、評價產生的條件生產關系特點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基本矛盾理論實踐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4、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強大生命力1、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2、歷史前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4、誕生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3、理論基石: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1、十月革命:使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2、社會主義大發展:實現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3、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現現嚴重挫折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條件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實踐第一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知識建構核心考點突破03考點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0102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必備知識必備知識第一部分梳理排查,夯實基礎!考點一知識體系01資本主義社會萌芽、生產關系、歷史進步性和局限性、經濟危機(痼疾)、主要矛盾、基本矛盾、必然被社會主義取代…原始社會地位、階段、生產力、生產關系、社會組織、解體……人類社會的演進共產主義社會02奴隸社會階級、國家的產生、生產關系、邁入文明時代、主要矛盾及斗爭、解體03封建社會生產關系、歷史進步性、殘酷統治(局限性)、主要矛盾及斗爭、解體04社會主義社會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條件、十月革命、生產關系、一國到多國的大發展、出現挫折、堅定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煥發生命力05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一、原始社會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 提示與拓展1. 地位 原始社會又稱“原始公社”、“原始共產 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初階段,也是最低階段,是人類的童年。 原始社會不是理想社會,不是黃金時代。2. 兩個階段 (1)舊石器時代(絕大部分時間) ; (2)新石器時代(距今約一萬年前) 生產具是生產力水平的標志,從新石器時代進入到舊石器時代標志著生產力得到了發展,但并不是原始社會后期,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的標志。3. 生產力發展狀況 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具體表現為生產工具是石器。①舊石器時代人們主要以打制石器為生產工具,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為生。②新石器時代,出現了磨制工具,原始畜牧業和農業開始出現,人們從食物的采集者變為生產者得益于畜牧農耕而使人類實現了定居的地方,大都成為人類文明的搖籃。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一、原始社會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 提示與拓展4.生產關系特點 (1)共同勞動(勞動方式) (2)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生產資料所有制) (3)在生產中結成平等互助的關系(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 (4)平均分配勞動產品(產品的分配關系)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一、原始社會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 提示與拓展5.社會組織 按照血緣關系結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單位。 (1)氏族的管理方式:人們通過氏族議事會管理集體事務。 ①氏族議事會是氏族全體成年人行使平等表決權的民主集會。 ②氏族長和軍事首領是由氏族議事會選舉產生的。 (2)氏族的發展:原始社會末期,一些近親的氏族構成部落,有的部落聯合起來組成部落聯盟 6、解體 (1)時間:原始社會末期。 (2)原因: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個體勞動逐漸盛行。原來以氏族為單位的共同勞動,逐漸被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勞動代替,生產資料相應地由氏族公有轉歸家庭私有。 (3)標志:土地變成私有財產,標志著私有制的確立。 (4)私有制帶來的影響(原始社會逐漸解體) 貧富分化加劇→氏族成員的地位越來越不平等→原始社會逐漸解體 生產資料由氏族公有轉歸家庭私有,不是私有制確立的標志,土地也變成私有財產是私有制確立的標志。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突破提升: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意識形態上層建筑制度和設施生產關系經濟基礎生產資料所有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產品如何分配勞動者生產工具勞動對象生產力決定反作用反作用決定決定性因素生產力水平的標志決定作用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二、奴隸社會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 提示與拓展1、階級出現 隨著原始社會的解體,出現了兩大地位不同的集團——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人類社會最早形成的兩大對立階級)。前者處于剝削者的地位,后者處于被剝削的地位。 階級就是在一定生產關系中處于不同地位的集團。 在一個社會中,會存在不同階級。其中一個階級由于經濟上有主導地位從而有社會地位,因而位居其他階級之上,被稱為統治階級;其他階級則被統稱為被統治階級。(經濟決定政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階級矛盾就是階級社會的主要矛盾2、國家產生 奴隸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必然遭到奴隸的反抗。奴隸主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建立了軍隊、法庭、監獄等暴力機關。這樣,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國家一一奴隸制國家產生了。 只有階級形成后,當兩個對立的階級的矛盾達到不可調和時才出現了國家。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1)先有階級,后有國家。只有階級形成后,當兩個對立的階級的矛盾達到不可調和時才出現了國家。(2)階級和國家都不是從來就有的,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二、奴隸社會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 提示與拓展3、生產關系特點: ①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并完全占有奴隸(生產資料所有制)。②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③奴隸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產品的分配關系) 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是衡量社會進步與否的標準,生產關系只有適應生產力時才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所以,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是歷史的進步。4、邁入文明時代: ①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金屬工具的廣泛使用、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發明和應用、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等,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擺脫蒙昧野蠻的狀態,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是歷史的進步。 ②由此可見,一種社會形態替代另一種社會形態,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判斷的主要標志,是看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突破提升: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的異同點 原始社會 奴隸社會區別 生產資料歸屬 生產資料氏族全體成員共同所有 (原始公有制) 奴隸和生產資料全部歸奴隸主所有(私有制)人們在生產中的相互關系和地位 共同勞動, 生產中結成平等互助的關系 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產品分配方式 平均分配 奴隸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政治 氏族議事會 國家產生,城市出現文化 原始文化 文字發明和應用,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分工,人類擺脫愚昧野蠻,進入文明時代。聯系 雖然奴隸社會進入青銅器時代,生產力水平有所提升, 但是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的社會生產力水平相對而言都不是特別高。 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三、封建社會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1、生產關系 (1)原因:生產力發展到新的水平(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只有到了奴隸社會后期,生產力發展到新的水平時,才出現了封建社會生產關系 )(2)特點:①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通過地租等方式,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②相對于奴隸,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點土地,勞動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③農民能夠比較自主地勞動,有了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3)作用:農民能夠比較自主地勞動,有了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當奴隸制日漸成為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障礙時,就被封建制所代替,這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解放生產力,促進了人類的發展——反作用)——歷史的進步。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三、封建社會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2、殘酷統治(局限性) (1)生產關系的基礎::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②收取地租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地租包括勞役地租、實物地租和貨幣地租。③此外,地主階級還利用高利貸,強追農民繳納苛捐雜稅、從事各種徭役來剝削農民。(2)顯著特征::封建國家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君主專制、等級森嚴。為了維護封建國家的統治,地主階級還散布封建迷信、傳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權神授”, 鉗制勞動人民的思想。(3)主要矛盾: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矛盾外在表現:小規模:抗租抗稅運動;大規模:農民起義或農民戰爭,以失敗而告終。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在生產力發展的推動下,在農民起義的沖擊下,封建社會制度必將走向沒落。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異 生產資料歸屬 奴隸和生產資料全部歸奴隸主所有(私有制) 大部分土地歸地主階級所有,農民可以占有一部分生產資料人們在生產中的相互關系和地位 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 地主不完全占有農民,農民處境有一定改善產品分配方式 奴隸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 地主階級通過地租、高利貸等方式,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農民的勞動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同 都是生產資料私有制﹔都沒有真正的人身自由﹔盡管農民受剝削的程度比奴隸有所減輕,但他們仍然受著殘酷地剝削 突破提升:比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生產關系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四、資本主義社會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1、生產關系: (1)萌芽:封建社會后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封建社會內部萌生出來(封建社會衰亡)(2)特點:①資本家占有一切生產資料(生產資料歸誰所有)。②失去生產資料的勞動者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受雇于資本家,成為雇傭工人(在生產過程中人們所結成的相互關系)。③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產品如何分配)。(3)條件:①要有大批失去生產資料、有人身自由、能夠自由出賣勞動力的人。②要有開辦資本主義企業所必需的大量貨幣當作資本。(條件形成:依靠暴力、通過掠奪)(4)秘密:資本家在商品場上購買的只是工人的勞動力,而勞動力的使用即雇們勞動所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資本家購買勞動力所付給工人的工資,超過的部分就是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它被資本家無償占有,成為資本家各種利潤的來源。這表明,資本家無償占有了雇傭工人的刺余勞動,但這種占有隱藏在生產過程中,是隱蔽的。所以說資本生義社會有一條看不見的鎖鏈。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四、資本主義社會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2、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與資本主義社會的開始 (1)爆發的原因:封建制度的存在是新興資產階級和他們的階級優勢難以充分發揮,只有推翻封建政權,才能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障礙。(2)爆發的思想條件::新興資產階級和他們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愛”等口號。(3)革命依靠的力量:勞動人民(4)開始的標志::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標志著資本主義社會的開始。(5)制度確立的意義: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工業革命的發生和完成,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飛躍,促進了人類思想的解放,使科學、教育、文化的發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四、資本主義社會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3、經濟危機 (1)基本特征: 生產過剩(2)本質:生產相對過剩。 即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而不是與勞動人民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絕對過剩。(3)表現: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大量生產資料被閑置,大批生產企業、銀行破產,大批工人失業,生產迅速下降,信用關系被破壞,整個社會生活陷入混亂。(4)原因:①直接原因——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②根本原因——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四、資本主義社會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4、基本矛盾 (1)內容: 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2)在階級上的表現: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階級關系上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資本主義的主要矛盾)(3)性質: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體現(4)地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5)解決:資產階級所采取的各種緩和階級矛盾的措施,沒有也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剝削關系。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貫穿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始終,決定著資本主義的命運。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取代,雖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含義 通常指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性爆發的社會經濟的大混亂表現 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大量生產資料被閑置,大批生產企業、商店、銀行破產,大批工人失業,生產迅速下降,信用關系被破壞,整個社會生活陷入混亂基本特征 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但這種過剩是相對過剩,即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而不是與勞動人民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絕對過剩原因 直接原因 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以及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根本原因 經濟危機難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實質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體現突破提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社會形態 生產力 生產關系 上層建筑原始社會 新舊石器 ①所有制度:共同占有生產資料 ②分配制度:平均分配勞動產品,共同勞動 ③人的關系:平等互助的關系 氏族制度奴隸社會 金屬工具 ①所有制度:奴隸主占有生資并完全占有奴隸 ②分配制度: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保障 ③人的關系: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并被強制勞動 國家產生奴隸主專制封建社會 鐵器農耕 ①所有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分配制度:地主向農民收取地租、徭役、高利貸、苛捐雜稅,農民占有部分勞動成果 ③人的關系:農民依附于地主,有一-定人身自由 封建君主專制資本主義社會 機器生產 ①所有制度:資本家占有一切生產資料 ②分配制度:資本家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 ③人的關系:勞動者有人身自由,受雇于資本家 自由平等博愛民主政治制度突破提升: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角度比較四種社會形態考點一: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原始社會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 生產工具 石器 金屬工具 鐵制工具 蒸汽機、機器、電氣、信息勞動對象 天然食物,原始畜牧業、農耕 手工藝、商業、城市繁榮 范圍擴大 范圍進一步擴大勞動者 勞動技能低下 腦體分工出現文字 農民農耕技術進步 工人勞動技能提高生產關系 生產資料歸誰所有 生產資料原始公有 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 封建土地所有制 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人與人之間關系 平等互助 奴隸主完全占有奴隸 相對于奴隸,農民有一定人身自由,但不得不依附于地主 勞動者出賣勞動力,受雇于資本家產品如何分配 平均分配 奴隸主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生活資料 地主階級通過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 資本家占有工人創造的大量剩余價值主要矛盾 人與自然的矛盾 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之間的矛盾 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 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基本矛盾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 突破提升:比較四種社會形態1.(2024·江西·模擬預測)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遺址,在殷墟,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禮樂文明、舉世矚目的甲骨文字以及高度發展的手工業等,共同構筑了早期中國的出彩時代;燦爛精美的青銅器皿、琳瑯華貴的玉石雕刻、裝飾精美的馬車,是3300多年前殷商文明的生動詮釋。下列對商文明的推斷正確的是( )①原始農業開始出現,人們共同勞動共享成果②人們通過氏族議事會共同討論管理集體事務③人類擺脫蒙昧野蠻狀態,邁入文明時代門檻④金屬工具得到廣泛使用,促進了生產力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典例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答案】D【詳解】①②:原始農業開始出現,人們共同勞動共享成果、人們通過氏族議事會共同討論管理集體事務,這是對原始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描述,①②不選。③④:從殷墟中城市文明、禮樂文明、甲骨文、青銅器皿、玉石雕刻、馬車等因素,可以推斷商文明屬于奴隸社會,在這一時期,金屬工具得到廣泛使用,促進了生產力發展,人類擺脫蒙昧野蠻狀態,邁入文明時代門檻,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典例2.(2024·湖北武漢·二模)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指出:“當文明一開始的時候,生產就開始建立在級別、等級和階級的對抗上,最后建立在積累的勞動和直接的勞動的對抗上。沒有對抗就沒有進步。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規律?!睂Υ私庾x正確的是( )①“文明一開始的時候”指的是原始社會氏族制度形成時期②“生產建立在階級的對抗上”表明生產關系狀況制約生產發展③“積累的勞動”與“直接的勞動”的對抗意味著階級的對立④“沒有對抗就沒有進步”揭示了只有階級斗爭才能推動社會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答案】C【詳解】①: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開始,故①錯誤。②:馬克思認為,社會進步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在矛盾和對抗中發展起來的,“生產建立在階級的對抗上”表明生產關系狀況制約生產發展,故②正確。③:直接勞動是勞動者直接參與生產過程,創造價值的勞動形式,而積累勞動是資本家通過剝削工人的剩余價值,“積累的勞動”與“直接的勞動”的對抗意味著階級的對立,故③正確。④:“沒有對抗就沒有進步”揭示了階級斗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而不是唯一動力,故④錯誤。故本題選C。典例3.(2024·甘肅張掖·模擬預測)《共產黨選言》中說:“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于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边@一論述說明( )①生產關系一定要適用生產力的變化②資本主義社會的建立并沒有改變階級的對立和剝削的本質③資本主義終將被社會主義社會所取代④資本主義社會追求純粹的經濟利益,其代替封建社會是歷史的倒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典例【答案】A【詳解】①:資產階級在其取得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關系都破壞了,說明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變化,①符合題意。②: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說明資產階級雖然取代了封建統治,但只是以一種新的剝削取代了原有的剝削,并沒有改變階級對立和剝削的本質,②說法正確。③:材料沒有涉及資本主義終將被社會主義社會所取代,③不符合題意。④:資本主義取代封建社會是歷史的進步而非倒退,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典例4.(2024·河南鄭州·三模)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的經濟范疇是要消滅私有制,但并非要消除一切形式的私人占有,而是要消除一種體現著剝削關系的私人占有,從而克服個人與勞動的分離狀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共產主義生產方式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盤否定②私人占有社會產品決定著剝削關系的必然存在③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建立共產主義的必要條件④共產主義剝奪的是利用私人占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典例【答案】D【詳解】①:共產主義生產方式并不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盤否定,而是辯證否定,①錯誤。②:消除一種體現著剝削關系的私人占有,說明并不是所有的私人占有社會產品決定著剝削關系的存在,②錯誤。③: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的經濟范疇是要消滅私有制,要消除一種體現著剝削關系的私人占有,因此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建立共產主義的必要條件,③正確。④: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的經濟范疇是要消滅私有制,但并非要消除一切形式的私人占有,而是要克服個人與勞動的分離狀態。共產主義剝奪的是利用私人占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④正確。故本題選D。典例5.(2024·山西陽泉·三模)近年來,英國各地罷工活動此起彼伏、愈演愈烈。這場危機表面上由通脹高企導致的實際工資縮水引起,實際上卻是英國社會不平等持續加劇的結果折射出“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嚴酷社會現實。這場危機( )①總根源在于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對立 ②要想被徹底破解必須推翻資本主義制度③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激化的表現 ④預示著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指日可待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典例【答案】C【詳解】①: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體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①說法錯誤。②③:這場危機表面上由通脹高企導致的實際工資縮水引起,實際上卻是英國社會不平等持續加劇的結果折射出“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嚴酷社會現實。這場危機要想被徹底破解必須推翻資本主義制度,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激化的表現,②③符合題意。④: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典例6.(2024·全國·模擬預測)李劍農在《中國古代經濟史稿》中指出:“(晉代)‘佃谷皆與大家(庇護農奴佃客之豪強)量分’ 農奴所耕之田,大都本為大家受自上層貴族者;佃客其名雖注于大家之家籍,而其所耕之田 或本屬佃客所自有,但為避免國家繁苛之賦役計,以之附于大家耳?!睋丝芍?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下部分農民仍保留土地所有權②地主豪強通過收取高額地租實現對土地的集中③不合理的生產關系導致農民遭受了剝削和壓迫④收取地租是封建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典例【答案】B【詳解】①③:‘佃谷皆與大家(庇護農奴佃客之豪強)量分’……農奴所耕之田,大都本為大家受自上層貴族者;佃客其名雖注于大家之家籍,而其所耕之田……或本屬佃客所自有,但為避免國家繁苛之賦役計,以之附于大家耳。這說明封建土地私有制下部分農民仍保留土地所有權,晉代封建國家不合理的生產關系導致農民遭受了剝削和壓迫,①③符合題意。②:材料沒有體現地主豪強通過收取高額地租實現對土地的集中,②不符合題意。④:材料沒有體現收取地租是封建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典例7.(2024·河北邢臺·二模)馬克思說:“人們永遠不會放棄他們已經獲得的東西,然而這并不是說,他們永遠不會放棄他們在其中獲得一定生產力的那種社會形式。恰恰相反,為了不致喪失已經取得的成果,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成果,人們在他們的交往方式不再適合于既得的生產力時,就不得不改變他們繼承下來的一切社會形式?!睂Υ私庾x正確的是( )①生產關系具有暫時性和歷史性,必然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改變②要從馬克思關于物質生產實踐的理論出發來觀察和認識人類社會和歷史③這為我們分析和解決中國現階段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的各種社會矛盾提供了具體方法④由特定生產力發展水平造成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只有在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中才能真正消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答案】B【詳解】①:材料中指出當人們在他們的交往方式不再適合于既得的生產力時,就不得不改變他們繼承下來的一切社會形式,這表明生產關系具有暫時性和歷史性,必然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改變,故①正確。②: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要堅持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而不是從理論出發來觀察和認識人類社會和歷史,故②錯誤。③:這為我們分析和解決中國現階段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的各種社會矛盾提供了科學指引,但沒有提供具體方法,故③不選。④:材料中指出為了保留創造的成果,人們不得不改變繼承下來的一切社會形式,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這表明由特定生產力發展水平造成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只有在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中才能真正消滅,故④正確。故本題選B。典例8.(23-24高二下·浙江·期中)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由于資本積累而提高的勞動價格,實際上不過表明,雇傭工人為自己鑄造的金鎖鏈已經夠長夠重,容許把它略微放松一點?!边@表明( )A.資產階級對雇傭工人剩余勞動的占有具有較強隱蔽性B.以生產過剩為基本特征的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痼疾C.階級矛盾是導致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根源D.雇傭工人鑄造的金鎖鏈成了無產階級掌握的生產資料典例【答案】A【詳解】A:材料表明,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資本家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其剝削具有隱蔽性,A正確。B:材料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無關,B不符合題意。C: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根源,C不符合題意。D: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是資本家占有一切生產資料,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典例9.(2024·黑龍江·模擬預測)受勞工短缺加劇、工作條件惡化、物價持續上漲等因素刺激,2023年全年,美國發生了約400次罷工。僅僅7月份的美國影視演員協會罷工就持續了118天,10月份的美國凱撒醫療集團工會聯盟的醫護舉行罷工人數達7.5萬余名。美國的一系列罷工行動( )①說明資本主義的福利政策逐步緩和階級矛盾②揭示了美國勞工權益和勞動關系的緊張局勢③體現了工人階級對資本主義剝削有了新的認識④根本的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剝削關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典例【答案】C【詳解】①:頻繁爆發罷工是階級矛盾激化的體現而不是緩和的體現,①不符合題意。②④:資本主義社會工人罷工次數多、時間長、規模大,是勞工權益和勞動關系緊張的體現,根本的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剝削關系,②④正確。③:“受勞工短缺加劇、工作條件惡化、物價持續上漲等因素刺激”,說明美國的罷工主要是因經濟因素,材料沒有體現工人階級對資本主義剝削有了新的認識,排除③。故本題選C。典例10.(2024·廣東茂名·三模)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固有問題出發,揭示了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達到這樣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上產生出來的生產力和交往手段在現存關系下只能造成災難,這種生產力已經不是生產的力量,而是破壞的力量”。材料表明( )A.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使生產力快速發展B.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特征C.私有制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的根源D.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決定著資本主義的命運典例【答案】D【詳解】A:該選項說的是資本主義制度確立的進步性,而材料強調的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固有問題,故該選項不符合材料主旨,A不選。B:該選項說法正確但材料沒有體現,B排除。C: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的根源,C錯誤。D:生產社會化的程度越高,資本、生產資料、勞動產品就越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里,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就越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體現。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決定著資本主義的命運,D正確。故本題選D。典例11.2024年歐盟宣布無限期推遲2035年全面淘汰燃油汽車計劃。業內人士指出,歐美在“選環保還是選飯碗之間選擇了后者”,因為新能源汽車沒能給車企帶來豐厚的收益。歐美國家和車企對待新能源汽車態度的轉變( )①直接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存在和激化②是資產階級追求自身利潤最大化的本性所決定的③說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④告訴我們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漫長過程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典例【答案】B【詳解】①: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不是歐美國家和車企放棄新能源汽車的直接原因,①說法錯誤。②③:歐美國家和車企放棄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是資產階級追求自身利潤最大化的本性所決定的,因為新能源汽車當前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同時也說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②③符合題意。④:歐美國家和車企對待新能源汽車態度的轉變,與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漫長過程沒有直接聯系,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典例12.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指出:“奴隸制是古希臘羅馬時代世界所固有的第一個剝削形式;繼之而來的是中世紀的農奴制和近代的雇傭勞動制。這就是文明時代的三大時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公開的而近來是隱蔽的奴隸制始終伴隨著文明時代’?!毕铝羞x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①三大奴役形式都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②階級和國家都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③兩大對立階級的斗爭貫穿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④資本主義社會的奴役方式相對以往更具隱蔽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典例【答案】B【詳解】①④:無論是奴隸制、農奴制還是近代的雇傭制,都屬于剝削制度,都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的,資本主義社會剝削方式相對于奴隸制和農奴制更具有隱蔽性,①④正確。②:材料強調的是文明時代的剝削制度,沒涉及階級和國家的產生,②不符合題意。③:兩大對立階級的斗爭只存在于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③錯誤。故本題選B。典例13. “相對于奴隸和封建剝削,資本家在商品市場上購買的只是工人的勞動力,而勞動力的使用即雇傭勞動所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資本家購買的勞動力所付給工人的工資,超過的部分就是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它被資本家無償占有,成為資本家各種利潤的來源?!币韵抡f法最貼合材料主旨的是( )A.資本家的各種利潤來源于其購買工人的勞動力所付出的資本B.因為工人沒有生產資料,最終無法擺脫被資本家剝削和壓迫C.資本家對工人勞動成果的占有隱藏在生產過程中,是隱蔽的D.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要有大批能夠自由出買勞動力的人典例【答案】【詳解】A:資本家的各種利潤來源于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A說法錯誤。B:材料強調的是資本家對工人勞動成果的占有是隱蔽的,沒有強調工人沒有生產資料,最終無法擺脫被資本家剝削和壓迫,B不符合題意。C:資本家在商品市場上購買的只是工人的勞動力,而勞動力的使用即雇傭勞動所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資本家購買的勞動力所付給工人的工資,超過的部分就是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它被資本家無償占有,成為資本家各種利潤的來源。這體現了資本家對工人勞動成果的占有隱藏在生產過程中,是隱蔽的,C符合題意。D:材料沒有涉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的條件,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典例14.近年來,受通貨膨脹影響,歐洲各國頻現罷工潮,表達對勞動條件和待遇不滿的聲音。資本主義貧富差距、債務危機等問題在能源危機和烏克蘭危機中更為凸顯。這充分證明( )A.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無法克服的痼疾B.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難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C.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其社會矛盾的總根源D.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不可避免典例【答案】D【詳解】A:材料強調的是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不可避免,材料不涉及經濟危機,也不涉及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無法克服的痼疾,A排除。B:材料強調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多種問題凸顯,但不涉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難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B排除。C: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在資本豐義社會的體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但材料未體現,C排除。D:材料中,受通貨膨脹影響,歐洲各國頻現罷工潮,表達對勞動條件和待遇不滿的聲音,資本主義貧富差距、債務危機等問題在能源危機和烏克蘭危機中更為凸顯。這充分證明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不可避免,D正確,故本題選D。典例15.馬克思認為,人的不自由狀況是現實物質生產過程中所造成的現實社會矛盾狀況的表現。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當然更不自由,因為他們更加屈從于物的力量”?!爸挥须S著大工業的發展才有可能消滅私有制”,才能推進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進而實現真正的共同體和人的自由。材料表明( )A.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B.資本主義社會人們受人身依附關系的束縛C.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D.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的總根源典例【答案】A【詳解】A:馬克思認為,人的不自由狀況是現實物質生產過程中所造成的現實社會矛盾狀況的表現。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們更加屈從于物的力量?!爸挥须S著大工業的發展才有可能消滅私有制”,才能推進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進而實現真正的共同體和人的自由。從這一系列材料,可以看出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故A符合題意。B:資本主義社會,勞動者是自由的,可以自由的出賣勞動力,不是人身依附關系,故B不符合題意。CD:材料體現生產力的發展是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不體現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也不涉及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故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典例考點二知識體系理論實踐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條件1、法國巴黎公社工人運動2、十月革命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實踐3、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1、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2、歷史前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3、理論基石: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4、誕生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考點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一、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條件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1、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 (1)地位: 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2)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①早期空想社會主義:16世紀初到17世紀末。資本主義生產以簡單協作的家庭手工業為主。 莫爾的《烏托邦》標志著空想社會主義產生。②18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已經由簡單協作發展到工場手工業。③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已經開始由工場手工業向存機器在生產發展(3)失敗原因:①設想的生產關系與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狀況不匹配;②空想社會主義者僅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設計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③主張階級調和,及對階級斗爭,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也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4)意義: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揭露批判了資本主義,表達了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考點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一、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條件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2、歷史前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 (1)興起: 以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為標志,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開始聯合起來反抗資產階級的統治,將斗爭的矛頭指向整個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2)地位: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3)結果:三大工人運動因為沒有科學的理論作指導,都以失敗而告終。(4)需要:無產階級的斗爭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科學社會主義應運而生。考點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一、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條件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3、理論基石——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 (1)唯物史觀:①創立——馬克思、恩格斯通過研究社會歷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徹底擺脫了唯心主義思想的影響,創立了唯物史觀。②意義——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揭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建立在科學認識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2)剩余價值學說:①創立——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②意義——剩余價值學說從經濟學角度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3)進步性: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考點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一、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條件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4、誕生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1)《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①兩個必然——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②一個政黨——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政黨。③一個目標——未來共產主義的理想目標(2)馬克思主義及其鮮明特點:《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①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②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③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④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考點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區別 對無產階級的歷史作用和態度不同 空想社會主義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因而始終沒能找到改造現代社會的物質力量;科學社會主義解釋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實現理想社會的歷史道路不同 空想社會主義認可可以和平由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看到了必須通過無產階級革命才能實現無產階級專政建立的理論基礎不同 空想社會主義建立的理論基礎是唯心史觀,用先驗論“理性”原則觀察社會;科學社會主義建立的理論基礎是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常說聯系 相同點 都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對未來社會有許多積極合理的構想;在社會歷史觀上有共同的思想繼承關系 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突破提升:空想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區別和聯系考點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唯物史觀 剩余價值學說形成 馬克思、恩格斯通過研究社會歷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徹底擺脫了唯心主義思想的束縛,創立了唯物史觀 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內容 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揭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從經濟學角度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勞動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重要性 把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建立在對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科學認識的基礎上 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 突破提升: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石——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考點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二、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實踐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1、俄國十月革命 (1)爆發: 1917年,在以列寧為代表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俄國無產階級通過革命斗爭,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確立了社會豐義生產關系。(2)意義: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2、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特點: (1) 勞 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生產資料歸誰所有)(2)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3)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產品如何分配)考點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二、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實踐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3、社會主義在多國的實踐進程 (1)社會主義大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發展。(2)道路曲折: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3)前途光明:①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②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4)真理之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 中國道路彰顯科學社會主義的真理之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強大的生命力。1.(2024·廣西柳州·三模)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這一革命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贏得了世界歷史性的意義,是因為它并沒有拋棄資產階級時代最寶貴的成就,相反卻吸收和改造了兩千多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睋伺袛嘞铝姓J識正確的是( )①批判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部分,創立了唯物史觀②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使社會主義由理論變成了實踐③批判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④吸收和改造了人類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馬克思主義贏得了全世界的認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典例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答案】B【詳解】①:馬克思主義并沒有拋棄資產階級時代最寶貴的成就,相反卻吸收和改造了兩千多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這體現在馬克思、恩格斯通過研究社會歷史,批判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部分,徹底擺脫了唯心主義思想的影響,創立了唯物史觀,①正確。②: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十月革命由理論變成了實踐,②錯誤。③:馬克思主義這一革命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贏得了世界歷史性的意義,是因為它并沒有拋棄資產階級時代最寶貴的成就,相反卻吸收和改造了兩千多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這體現在馬克思通過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解釋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③正確。④:馬克思主義贏得了全世界的認同與現實不符,④錯誤。故本題選B。典例2.(2024·河北滄州·模擬預測)科學社會主義,這一深邃的理論體系,由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締造。它不僅是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精準剖析,更是契合對人民利益的堅守。自其誕生至今,科學社會主義始終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據此,其具有強大生命力在于( )①對人民群眾的福祉與利益的捍衛 ②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③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 ④深刻地揭示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答案】B【詳解】①:科學社會主義契合對人民利益的堅守,表明強調人民的利益,捍衛人民的生活和權益,這種對人民利益的堅守是其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關鍵之一,①符合題意。②③:材料未體現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和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②③不合題意。④:科學社會主義是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精準剖析,表明深刻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和社會主義社會的必然性,這種深刻的理論洞察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典例3.(2024·云南曲靖·二模)百年來,《共產黨宣言》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成就了我們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如果心里覺得不踏實,就去鉆研經典著作,《共產黨宣言》多看幾遍”。這是基于《共產黨宣言》( )①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②從理想和正義的原則出發提出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③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任務是使全體社會成員全面發展④闡明了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條件和現實道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答案】D【詳解】①: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的是馬克思主義,而不是《共產黨宣言》,①不選。②:空想社會主義者從理想和正義的原則出發提出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而不是《共產黨宣言》,②不選。③④:“如果心里覺得不踏實,就去鉆研經典著作,《共產黨宣言》多看幾遍”,這是基于《共產黨宣言》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任務是使全體社會成員全面發展,闡明了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條件和現實道路,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典例4.(2024·吉林·模擬預測)莫爾在《烏托邦》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從那時起,貪饞無厭的人,一下把幾千英畝的土地,用一條籬柵圈起來。佃農從地上被逐出,他們的財產被用詭計或壓制的方式剝奪,他們受盡折磨,被迫賣掉自己的家業……他們在流浪中把錢花的一干二凈?!睋丝芍稙跬邪睢罚? )①從理性、正義原則出發,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弊端②表達了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形成了空想社會主義③主張階級斗爭,找到了實現理想社會的正確途徑④描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是一個充滿掠奪的過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答案】B【詳解】①:“貪無厭的人,一下把幾千英畝的土地,用一條籬柵圈起來。佃農從地上被逐出,他們的財產被用詭計或壓制的方式剝奪”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剝削性,是空想主義思想,從理性、正義原則出發,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弊端,①正確。②:題干涉及的是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不涉及對未來理想社會訴求的話題,②不符合題意。③:《烏托邦》是空想社會主義者的主要代表人物莫爾的代表作,空想社會主義反對階級斗爭,沒有找到實現理想社會的正確途徑,③錯誤。④:“佃農從地上被逐出,他們的財產被用詭計或壓制的方式剝奪”體現了資本主義社會是充滿掠奪的過程,是非正義的,④正確。故本題選B。典例5.(2024·湖南永州·三模)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寫道,“從封建社會的滅亡中產生出來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并沒有消滅階級對立。它只是用新的階級、新的斗爭形式代替了舊的 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痹谡撌龅綗o產階級的斗爭時強調:“而一切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睂Υ死斫庹_的是( )①資產階級培養無產階級為自己的“掘墓人”,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②封建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斗爭都是圍繞國家政權展開的③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都根源于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發展④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斗爭,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答案】A【詳解】①: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說明資產階級培養無產階級為自己的“掘墓人”,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①符合題意。②: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都強調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關系,所以封建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斗爭都是圍繞國家政權展開的,都是圍繞國家政權展開,②說法正確。③:階級社會的歷史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并不能說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③說法錯誤。④: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典例6.(23-24高三下·河南·階段練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宣言》是一部科學洞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經典著作”,今天再讀《共產黨宣言》,我們才有資格才有底氣說,這是一部能夠啟示未來、永放光芒的理論經典,它值得我們“多看幾遍”,常看常新。這是因為《共產黨宣言》( )①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是人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②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指明了社會發展的道路③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④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原理,為中國革命建設提供了科學世界觀的指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答案】B【詳解】①④:“《共產黨宣言》是一部科學洞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經典著作”,它值得我們“多看幾遍”,??闯P?,這是因為《共產黨宣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是人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原理,為中國的革命建設提供了科學世界觀的指導,①④正確。②:馬克思主義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指明了社會發展的道路,而不是《共產黨宣言》,②排除。③: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③排除。故本題選B。典例7.(23-24高三下·安徽·階段練習)2023年11月8日,“遠古江南·海陸山河——河姆渡文化發現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對公眾開放。展出河姆渡等遺址出土的石器、骨器、貝器等324件(組)文物,涵蓋豐富的稻作遺存、成熟的干欄式木構建筑遺跡、獨特的夾炭陶器和精美的手工藝品等河姆渡文化重要標志性考古成果。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材料中的考古成果生動呈現了當時人們的社會生產與生活情況②此展引領觀眾走進河姆渡,直觀感受飯稻羹魚的遠古江南風情③由于當時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人們在生產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④看到被打磨過的石器,推知當時已經出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典例【答案】A【詳解】①②:豐富的稻作遺存、成熟的干欄式木構建筑遺跡、獨特的夾炭陶器和精美的手工藝品等河姆渡文化重要標志性考古成果,生動呈現了當時人們的社會生產與生活情況,引領觀眾走進河姆渡,直觀感受飯稻羹魚的遠古江南風情,①②符合題意。③:互助合作的關系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③排除。④:打磨石器屬于新石器時代,當時并沒有出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奴隸社會出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典例8.(2024·浙江金華·三模)2023年9月,美國汽車工人罷工;11月亞馬遜全球罷工危機;2024年2月,德國公共交通工人罷工……這些罷工事件( )①總根源就在于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②暴露出資本主義社會存在固有的弊端③表明工人階級開始聯合起來反抗資產階級④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工人被剝削的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典例【答案】C【詳解】①:這些罷工事件總根源就在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而不是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①錯誤。②:美國汽車工人罷工;11月亞馬遜全球罷工危機;2024年2月,德國公共交通工人罷工……這些罷工事件暴露出資本主義社會存在固有的弊端,②正確。③: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先后爆發了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以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為標志,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表明工人階級開始聯合起來反抗資產階級的統治,將斗爭的矛頭指向整個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③錯誤。④:這些罷工事件不能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剝削關系,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工人被剝削的地位,④正確。故本題選C。典例9.(2024·湖南長沙·模擬預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宣言》是一部科學地洞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經典著作”,今天再讀《共產黨宣言》,我們才有資格才有底氣說,這是一部能夠啟示未來、永放光芒的理論經典,它值得我們“多看幾遍”,??闯P隆_@是因為《共產黨宣言》( )①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是人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②第一次創立了人類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指明了社會發展的道路③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④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原理,為中國革命建設提供了科學世界觀的指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答案】B【詳解】①:“《共產黨宣言》是一部科學地洞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經典著作”,今天再讀《共產黨宣言》,我們才有資格才有底氣說,這是一部能夠啟示未來、永放光芒的理論經典,它值得我們“多看幾遍”,??闯P?。這是因為《共產黨宣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是人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①正確。②:馬克思主義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指明了社會發展的道路,不是《共產黨宣言》,②錯誤。③: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③錯誤。④:《共產黨宣言》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原理,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為中國的革命建設提供了科學世界觀的指導,④正確。故本題選B。典例10.(2024·廣西河池·二模)《共產黨宣言》明確指出:“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睂Υ私庾x正確的是( )①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②工人階級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③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貫穿并制約著社會發展的全過程④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統治的根基被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自行摧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答案】B【詳解】①④“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边@句話強調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統治的根基被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自行摧毀,①④正確。②:工人階級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這是《共產黨宣言》的內容,不是對材料觀點的解讀,②不符合題意。③:社會基本矛盾貫穿并制約著社會發展的全過程,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典例11.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問世,這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它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必然勝利,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由此可見,《共產黨宣言》( )①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客觀前提②科學洞見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③闡述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④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飛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典例【答案】C【詳解】①:《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①說法錯誤。《共產黨宣言》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必然勝利,科學洞見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②符合題意園:③:《共產黨宣言》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建立共產主義社會,闡述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③符合題意。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典例12.每當革命斗爭危急、情況變幻、問題環生的時候,毛澤東同志就拿出《共產黨宣言》認真讀、反復讀、精細讀,讀出思路,引發啟示和方法,破解實際問題。他表示,凡“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有時只閱讀一兩段,有時全篇都讀”,每讀“我都有新的啟發”,獲得新的思路和方法。毛澤東強調多讀《共產黨宣言》,這是因為它( )①內涵豐富,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②能激發人們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革命斗爭精神③是一部科學洞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經典著作④為在落后的中國取得革命勝利提供了具體方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答案】【詳解】①: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錯誤。②:每當革命斗爭危急、情況變幻、問題環生的時候,毛澤東同志就拿出《共產黨宣言》認真讀、反復讀、精細讀,這反映了多讀《共產黨宣言》可以激發人們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革命斗爭精神,②正確。③:“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有時只閱讀一兩段,有時全篇都讀”,每讀“我都有新的啟發”,獲得新的思路和方法。這表明《共產黨宣言》是一部科學洞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經典著作,③正確。④:《共產黨宣言》能為中國取得革命勝利提供理論指導,但不能提供具體方法,④錯誤。故本題選C。典例13. 《共產黨宣言》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是因為其( )①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弊端②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③設計了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④科學論證了社會主義必然勝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典例【答案】C【詳解】②④:《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是因為其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科學論證了社會主義必然勝利,②④正確。①③:空想社會主義也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弊端,設計了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因此這兩項不是《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的原因,①③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C。典例14.《共產黨宣言》寫道:“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運動。”《共產黨宣言》( )①是一部秉持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的經典著作②為科學社會主義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③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④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品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答案】B【詳解】①④:“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運動”,這表明《共產黨宣言》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品格,是一部秉持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的經典著作,④符合題意。②③: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科學社會主義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②③不選。故本題選B。典例15.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宣言》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理論寶庫,作出的理論貢獻是多方面的,值得我們反復學習、深入研究,不斷從中汲取思想營養。關于《共產黨宣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B.為科學社會主義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C.從經濟學角度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 D.實現了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典例【答案】A【詳解】A: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A正確。B: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B與題意不符。C:剩余價值學說從經濟學角度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C與題意不符D: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D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A。典例精析突破第二部分考點精析,突破難點!精析突破社會進程標志性事件土地變成私有財產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的建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文字的出現1.私有制的確立2.國家的產生4.資本主義社會開始5.工人階級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6.科學社會主義誕生3.人類進入文明時代7.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的飛躍8.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到現實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十月革命1、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標志性事件精析突破重大事件重大意義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十月革命的勝利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擺脫蒙昧野蠻的狀態,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農民能夠比較自主地勞動,有了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飛躍和人類思想上的極大解放,使教育、科學、文化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無產階級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第一次系統論述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激勵著人們不斷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2、歷史的進步與飛躍精析突破(1)從一國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2)社會主義在曲折中發展: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3)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顯示了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3、社會主義在曲折中發展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精析突破第一次飛躍 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第二次飛躍 十月革命后在蘇聯建成社會主義為標志,形成蘇聯模式社會主義第三次飛躍 通過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探索各具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在當代的應用和發展,是當代中國化的科學社會主義4、科學社會主義的三次歷史性飛躍易混易錯辨析041.生產工具在生產中起主導作用。( )2、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發展。( )3、奴隸社會產生的直接原因是奴隸制生產關系與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 )4、人類進入奴隸社會,私有制確立,國家產生。( )5、人類進入奴隸社會,貧富分化加劇,社會分工完成。( )6、私有制會永遠存在。( )分析:勞動者在生產中起主導作用。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分析:生產關系只有適應生產力時才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分析:奴隸社會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奴隸制生產關系與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分析:原始社會末期,私有制確立,人類進入奴隸社會,國家產生。分析:原始社會末期,貧富分化加劇,社會分工完成。分析:私有制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會走向滅亡。××××××易混易錯辨析1.私有觀念的存在,是私有制產生的根本原因( )2、在奴隸社會,人類社會進入了文明時代( )3、奴隸有一定的財產和人身自由,奴隸主占有奴隸大部分勞動成果。( )4、 地租是農民受苦、地主發財的基礎。 ( )5、生產資料由氏族公有轉歸家庭私有,是私有制確立的標志。( )6、封建社會的農民依附于地主,完全沒有人身自由。( )分析:生產力發展是私有制產生的根本原因。分析: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后,金屬工具的出現,文字的發明和國家的形成,人類社會進入了文明時代。分析:奴隸沒有一定的財產和人身自由,奴隸主完全占有奴隸勞動成果分析: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地租是地主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分析:生產資料由氏族公有轉歸家庭私有,是私有制確立的標志。( )分析:封建社會的農民對地主依然存在人身依附關系,但是相對于奴隸,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夠比較自主地勞動。××××××易混易錯辨析1、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是資本家占有了工人的勞動。( )2、資本主義社會,工人向資本家出賣勞動力獲取勞動報酬,不存在剝削關系。( )3、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直接原因是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 )4、資本主義生產過剩是相對過剩,它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大痼疾。( )分析:資本家憑借對生產資料的占有,無償占有工人所創造的剩余價值,這種占有隱藏在生產過程中,是隱蔽的。馬克思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分析:根本原因是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分析:資本家無償占有了工人勞動創造的剩余價值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過剩是一種相對過剩,即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并不是與勞動人民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絕對過剩。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只要資本主義私有制存在,這一生產過剩就不會消除。××××易混易錯辨析1、工業革命,標志著資本主義社會的開始,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2、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3、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可以調和的。( )4、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誕生。( )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階級關系上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分析: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社會化大生產要求打破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隨著生產社會化的發展,資本集中程度越來越高,只要資產階級不放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就是無法調和的。分析: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標志著資本主義社會的開始,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分析: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實現了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的飛躍。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豆伯a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誕生。××××易混易錯辨析1、原始社會無剝削、無壓迫,是理想的社會狀態。( )2、奴隸社會存在著殘酷的剝削,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一種社會的倒退( )3、在階級社會中,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對立體現了社會不同分工之間的對立( )分析:因為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原始人生活極其艱苦,維持生存非常困難,處于野蠻狀態,在饑餓驅使下曾發生人吃人的現象。分析:一種社會形態代替另一種社會形態,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主要標志是看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促使人類進入文明時代,是歷史的進步。分析:在階級社會中,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對立,體現了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階級對立。×××易混易錯辨析易混易錯辨析1、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2、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石是空想社會主義。3、空想社會主義沒有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主張階級緩和。4、剩余價值學說總結了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解析】: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空想社會主義。。××【解析】: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石是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解析】:空想社會主義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弊端,主張階級緩和。××【解析】:《共產黨宣言》總結了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余價值學說,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礎。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真題好題演練05見word文檔——課后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