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 比一比》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科學一年級上冊青島版(2024)教材分析 《8 比一比》是青島版(2024)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的內容。本課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認識物體的不同特征,如大小、長短、高矮等。教材以生動的圖片和簡潔的文字,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教材也強調了在比較過程中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和工具。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了一些關于比較的初步經驗,但對于如何系統地進行比較以及使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比較還不太清楚。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需要通過具體的事物和活動來學習。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1)認識物體的大小、長短、高矮等特征。(2)學會使用比較的方法,如觀察、測量等。(3)能正確描述物體的特征和比較結果。2. 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觀察、比較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2)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交流和分享。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2)讓學生養成認真觀察、仔細比較的好習慣。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1)認識物體的大小、長短、高矮等特征,學會比較的方法。(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2.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比較的方法,準確描述比較結果。教學法 1. 直觀教學法:通過展示實物、圖片等直觀教具,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物體的特征。2. 實驗教學法:組織學生進行比較實驗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比較的方法。3. 討論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觀察和比較結果,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4. 啟發式教學法:通過提問、引導等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教具準備 1. 各種大小、長短、高矮不同的物品,如鉛筆、書本、杯子等。2. 測量工具,如尺子、繩子等。3. 教學課件。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課題。)1. 教師播放一段動物比較大小的視頻,讓學生觀看。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看了一段有趣的視頻,視頻里的動物在比什么呢?生:比大小。師:對呀,動物們在比大小。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東西可以比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比一比》。(板書課題)二、認識物體的特征(設計意圖:讓學生觀察不同物體的特征,為比較活動做準備。)1. 教師展示一些大小、長短、高矮不同的物品,如鉛筆、書本、杯子等。師:同學們,看老師這里有一些物品,你們觀察一下,這些物品有什么不同呢?生: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長,有的短;有的高,有的矮。師:非常棒!大家觀察得很仔細。這些物品的大小、長短、高矮就是它們的特征。2. 教師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物體的特征。師:誰能來描述一下這些物品的特征呢?生:這支鉛筆很長,那支鉛筆很短。這本書很大,那本書很小。這個杯子很高,那個杯子很矮。三、學習比較的方法(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使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1. 觀察比較法。(1)教師拿出兩支長短不同的鉛筆,讓學生觀察比較。師:同學們,看老師這里有兩支鉛筆,你們覺得哪支鉛筆長,哪支鉛筆短呢?生:這支長,那支短。師: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呢?生:直接看出來的。師:對呀,我們可以通過直接觀察來比較物體的長短。這種方法叫做觀察比較法。(2)學生練習觀察比較法,比較其他物品的大小、長短、高矮等特征。師: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帶來的物品,用觀察比較法比較一下它們的大小、長短、高矮等特征。2. 測量比較法。(1)教師拿出一把尺子,介紹尺子的用途。師:同學們,看老師這里有一把尺子。尺子可以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我們可以用尺子來比較物體的長短。(2)教師示范用尺子測量鉛筆的長度。師:我們把鉛筆的一端對準尺子的零刻度線,然后看鉛筆的另一端對準尺子的哪個刻度,這個刻度就是鉛筆的長度。(3)學生練習用尺子測量物品的長度,比較它們的長短。師:現在,請同學們用尺子測量一下自己帶來的物品的長度,然后比較一下它們的長短。四、小組比較活動(設計意圖: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1. 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發放一些大小、長短、高矮不同的物品。師:現在,我們來進行一個小組活動。老師把同學們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發放一些大小、長短、高矮不同的物品。請同學們用剛才學過的比較方法,比較這些物品的特征,并記錄下來。2. 學生進行小組比較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師:在活動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可以隨時向老師提問。3. 各小組匯報比較結果。師:現在,請每個小組的代表來說一說你們小組比較的結果。生 1:我們小組比較了鉛筆的長短,發現這支鉛筆長,那支鉛筆短。生 2:我們小組比較了書本的大小,發現這本書大,那本書小。生 3:我們小組比較了杯子的高矮,發現這個杯子高,那個杯子矮。五、拓展延伸(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1. 教師提問:在生活中,我們還可以比較哪些東西呢?師: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還可以比較哪些東西呢?大家想一想,說一說。生 1:可以比較水果的大小。生 2:可以比較衣服的長短。生 3:可以比較樓房的高矮。2. 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觀察和比較周圍的事物,發現更多的不同。師:同學們的想法都非常好!在課后,大家可以繼續觀察和比較周圍的事物,發現更多的不同。同時,大家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比較的游戲,讓他們也感受一下科學的樂趣。板書設計 8 比一比一、物體的特征:大小、長短、高矮二、比較方法:觀察比較法、測量比較法教學反思 在教學《比一比》這一課時,我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比較物體特征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較高,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在小組活動中,部分學生沒有很好地合作,需要加強引導。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我也會進一步拓展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