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學高效完全備課】(教學設計)4.1.1水資源及其利用 第1課時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保護水資源第四單元 自然界的水單元整體設計 化學觀念 1.知道可以用符號表示物質的組成,認識分子的符號。 2.知道常見元素的化合價,學習用化學式表示常見物質組成的方法,認識相對分子質量的含義及應用。 3.通過水分解的實驗,能用圖示表示變化的微觀過程,能基于“宏觀-微觀-符號”多重表征設計學習活動。科學思維 1.了解吸附、沉降、過濾和蒸餾是凈化水的常用方法,知道混合物的分離方法。 2.能從宏觀與微觀、定性與定量多重角度認識化學式表示物質的組成。 3.能依據物質的元素組成對物質進行分類,知道物質可以分為單質、化合物和氧化物,建立物質分類的認識,能從組成物質的元素的角度判斷物質的類別。科學探究 與實踐 1.能利用物質的溶解性,設計水的凈化方案。 2.通過氫氣的燃燒、水的電解實驗了解探究物質元素組成的基本思路與方法。科學態度 與責任 認識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形成保護和節約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意識與社會責任。學習目標 1.通過水資源的狀況和保護水資源的學習,知道水資源的分布情況,知道水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形成愛護水和節約水的意識。 2.通過水的凈化的學習,知道凈化水的方法,學會過濾、蒸餾的操作,能設計簡單的凈水裝置。 3.通過水的組成的學習,知道水的組成,體會科學家探索物質組成與結構的智慧,知道可以通過實驗、想象、推理、假說、模型等方法探索物質的結構。 4.通過化學式和化合價的學習,能用化學式表示某些常見物質的組成,能分析常見物質中元素的化合價;能從宏觀與微觀、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視角說明化學式的含義;能根據化學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能根據相關標簽或說明書辨識某些食品、藥品的主要成分,并能比較、分析相應物質的含量。 5.通過單質和化合物、氧化物的學習,能根據物質的元素組成對物質進行簡單的分類。核心知識跨學科 實踐活動 “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項目的內容結構單元前置作業 1.水的凈化——拆開家中飲水機的濾芯,看看里面有哪些物質。這些物質各有什么用途 所利用的凈水原理是什么 物質 用途 凈水原理 2.收集一些藥品的說明書或化肥的包裝袋,記錄其主要成分的化學式及含量。名稱 主要成分相關數據(化學式、相對分子 質量、含量等) 其他信息(藥效、使用有效期、存儲等) 【作業目標】 1.了解生活中飲水機的凈水方法。2.了解生活中一些物質的表示及其含量的表示方法。新課導入 [情境導入] 播放《私人訂制》視頻:對話“母親”——水。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見的物質之一,不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種生物體內也都含有水。水是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 [問題導入] 出示“國家節水標志”圖,請問哪位同學知道這是什么圖標 這是我們國家的節水標志,象征著要像對待掌上明珠一樣對待每一滴水。水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愛護水資源。情境素材建議 【新課標情境素材建議1】自來水的階梯價格及收費項目材料1:圖甲是某家庭的自來水繳費通知單中的部分信息。材料2:家庭污水需要集中處理后才能排放,圖乙是污水處理流程示意圖。污水經過處理后,可達到綠化和景觀用水標準。考查點:(1)實行自來水分階梯計費的意義是 有利于節約用水(合理即可) 。 (2)圖乙所示的“一級處理”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大塊懸浮物、砂粒等,其中“格柵”的作用是 過濾 。 (3)圖乙所示的“二級處理”的曝氣池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真菌、原生動物等微生物,組成了一個特有的生態系統。這些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進行代謝和繁殖,降低了污水中有機物的含量,使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二級處理”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 有機物 。 【新課標情境素材建議2】海水淡化地球表面約71%被海洋覆蓋著,地球上水的儲量雖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其中大部分以冰雪等形式分布在兩極、高山和永久凍土層中,難以被人類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是解決人類淡水資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圖Ⅰ所示。海水淡化技術主要有熱分離法和膜分離法。熱分離法利用蒸發和冷凝進行海水淡化,能耗大、成本高;膜分離法利用薄膜的選擇透過性實現海水淡化,但現有薄膜的水通量低,應用受到限制。有科學家提出,給石墨烯“打上”許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單層納米孔二維薄膜,可進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圖Ⅱ所示。 考查點:(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市政供水 。 (2)熱分離法中,水發生了 物理變化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熱分離法不能大規模應用的原因是 能耗大、成本高 。 (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許 水分子 通過。 (4)水是一切生命體所需要的物質,為了人類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愛護水資源。寫出一種你在生活中的節水方法: 淘米的水用來澆花(合理即可) 。 板書設計 課題1 水資源及其利用第1課時 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保護水資源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本課題主要介紹了水資源概況和保護水資源兩部分內容。水資源概況,一方面從總儲量上說明水的豐富,另一方面從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說明水的短缺。教材主要通過一些數據和圖表來說明水資源情況,如利用幾組數字對比突出我國大部分城市用水緊張的現狀,意在強化學生的愛水、節水意識,同時列舉我國解決水資源不平衡的辦法。保護水資源是從合理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體污染兩個角度談的,同樣闡述不多,以圖表代替文字,只給學生關于節水和水污染問題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具體的內容留給學生在課內外的一些活動中自己去尋求、獲得。本課題的“調查與研究”和習題就是在引導學生進行這類活動。這樣既體現了本課題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給教師的發揮和學生的探索留下了較大的空間。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學習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 2.通過了解水污染、水枯竭等水危機問題,了解合理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體污染等應對水資源危機的措施。 3.通過了解水的重要作用和缺水的危害,認識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形成保護和節約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意識與社會責任。教學重點: 1.水資源的現狀。 2.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措施和防治水體污染的方法。教學難點: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措施和防治水體污染的方法。教學思路:教學過程(第1課時)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引言】 播放《私人訂制》視頻:對話“母親”——水。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見的物質之一,不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種生物體內也都含有水。水是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 觀看視頻、圖片和資料。 了解水對人類的重要性。任務一 水資源 活動1 水的用途 【展示】 水在生活和生產中的用途圖片。 活動2 水的分布和儲量 【展示】 (1)水的分布形態圖片。 (2)水資源的含量數據和圖片。 (3)海洋中的資源圖片。 【播放】 水資源視頻,展示水資源分布比例圖。 【思考】 水資源如此豐富,為什么還缺水 【展示】 淡水資源的分布位置圖和分布比例圖。 觀看圖片,完成學案。【歸納】 水資源的總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可被直接利用的淡水更少。 活動3 我國的水資源 【展示】 世界各國水資源的含量圖、我國各地區水資源的分布圖、我國水資源的地理分布圖。 【歸納】 我國水資源總量大,但人均水量少且分布不均。 活動4 水資源危機 【小結】 結合水資源現狀分析水資源危機的形成原因。 【展示】 缺水的危害和解決水資源危機的辦法。 觀看圖片、資料,了解各國水資源的狀況和我國各地區水資源的分布狀況。 觀察分析,了解水資源危機的形成原因、缺水的危害和解決水資源危機的辦法。 讓學生知道水資源的狀況和分布不均的情況。 感受水資源的寶貴,增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任務二 保護水資源 活動5 合理利用水資源 【展示】 生活中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方法的圖片。 【展示】 農業、工業生產中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措施的圖片。 【展示】 我國“國家節水標志”和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日期。 活動6 防治水體污染 【展示】 自然界中水的自凈循環圖。歸納水體污染的概念。 【展示】 不同行業對水造成的污染的圖片。歸納工業、農業、生活對水的污染。 【展示】 水污染對工農業、人體、生態系統的危害,增強對水污染的危害的認識。 【展示】 分類展示工業、農業及生活中為防治水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觀察圖片,了解生活、農業、工業生產中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措施。 了解引起水污染的原因,學習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知道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措施,在生活中能養成節約用水的意識。 知道防治水污染的措施,養成防止水污染的習慣。任務三 保護水資源,我們在行動 活動7 我們的行動 【展示】 我國在保護水資源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了解我國保護水資源的政策和措施。 培養學生保護和節約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意識與社會責任。任務四 鞏固提高 活動8 完成課堂作業(見學案) 完成相關練習。 鞏固和應用本節課所學知識。 教學反思:本課時的內容較為簡單,授課時可采用師生問答式與學生自主討論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展示學生在課前收集整理的有關水資源情況的資料,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感覺課堂很新奇。配套學案 詳見電子資源配套教學設計PPT 詳見電子資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