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1.3實驗 第二課時 伏安法測電阻課件-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共22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1.3實驗 第二課時 伏安法測電阻課件-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共22張PPT)

資源簡介

(共22張PPT)
新人教版 必修三
第十一章 電路及其應用
第3節(第二課時 ) 伏安法測電阻
新課引入
用電壓表測出電阻兩端的電壓U,用電流表測出通過電阻的電流I,利用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可以算出電阻的阻值R,這種方法稱為伏安法
(1).安培表是測量電流的工具,實驗室學生用表表盤刻度上有3大格,每大格又分10小格。有0~0.6A和0~3A兩個量程。
(2).伏特表是測量電壓的工具,實驗室學生用表表盤刻度上有3大格,每大格又分10小格。有0~3V和0~15V兩個量程。
學習任務一:電表的連接
1.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結構
量程選擇 使用事項 電表估讀
選擇合適量程:使得測量時指針偏轉角度要盡可能大,一般要求超過量程的1/3,但又不能超過量程 (1)使用前應先進行零點調整(機械調零) (2)紅表筆插“+”插孔,黑表筆插“-”插孔 (3)紅表筆接電勢高處,黑表筆接電勢低處,即電流從紅表筆進表,從黑表筆出表 (1)最小分度是“1,0.1,0.01,…”時,估讀到最小分度的1/10(即估讀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
(2)最小分度是“2,0.2,0.02,…”時,估讀到最小分度的1/2(即估讀到最小分度的本位)
(3)最小分度是“5,0.5,0.05,…”時,估讀到最小分度的1/5(即估讀到最小分度的本位)
學習任務一:電表的連接
2.電壓表和電流表的使用與讀數
學習任務一:電表的連接
3.兩種連接電路
①電流表接在電壓表兩接線柱外側,通常叫“外接法”
②電流表接在電壓表兩接線柱內側,通常叫“內接法”
A
V
R
A
V
R
注:因為電流表、電壓表分別有分壓、分流作用,因此兩種方法測量電阻都有誤差.實驗中應該如何選擇哪
電壓表示數:
電流表示數:
電流表外接法
A
V
Rx
誤差來源于電壓表的分流,分流越小,誤差越小。測量小電阻,即Rx<學習任務一:電表的連接
4.兩種連接電路選擇
電壓表示數:
電流表示數:
電流表內接法
誤差來源于電流表的分壓,分壓越小,誤差越小。測量大電阻,即Rx>>RA情況下,使用內接法誤差較小。
A
V
Rx
學習任務一:電表的連接
“內外接”方法的選擇——規律
內接法
RX
V
A
RX
A
V
外接法
2.誤差:大內偏大,小外偏小
當 (即 )時用內接法
當   (即 )時用外接法
當   (即 )時兩種接法均可
1.結論:大內小外
學習任務一:電表的連接
3. 小結
若伏特表示數有明顯變化,
即     用外接;
若安培表示數有明顯變化,
即     用內接。
V
A
S
a
b
R
學習任務一:電表的連接
4. 試探法
按內外接的方式依次連接,觀察電流表、電壓表示數變化情況。
學習任務二:滑動變阻器的連接
測量未知電阻時,需取同一電阻的多組電壓和電流值。此時可接入滑動變阻器,能起到直接改變測量電阻的電流或電壓大小的作用,達到測多組數據的實驗效果。
那么,滑動變阻器該如何接入電路呢?
學習任務二:滑動變阻器的連接
限流式
U0
S
R
A
B
P
Rx
分壓式
U0
S
P
Rx
R
A
B
目的:調節滑動變阻器使得電阻有多組U、I數據.
1.滑動變阻器的接法
學習任務二:滑動變阻器的連接
U0
S
R
A
B
P
Rx
內阻不計
當滑片P處于A端:
滑變接入阻值RP=0;
待測電阻所分電壓最大,為U0;
待測電阻的電流
當滑片P處于B端:
滑變接入阻值RP=Rmax;
待測阻值所分電壓最小
待測電阻的電流
滑片P在移動過程中,待測電阻RX的電壓和電流變化情況
2.限流式接法
學習任務二:滑動變阻器的連接
U0
S
P
Rx
R
A
B
3.分壓式接法
當滑片P處于A端:
滑變全部阻值Rmax與Rx并聯
(RAP=0;RBP=Rmax與Rx并聯)
待測電阻所分電壓最大,為電源電壓U0;
待測電阻的電流
當滑片P處于B端:
滑變接入全部阻值Rmax,此時Rx被短路
(RAP=Rmax;RBP=0與Rx并聯)
待測阻值所分電壓最小,為0;
待測電阻的電流為0
滑片P在移動過程中,待測電阻RX的電壓和電流變化情況電源內阻不計
學習任務二:滑動變阻器的連接
1.限流接法:
優點:電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耗能少。
缺點:電壓或電流不能從0變起、調節范圍小。
U0
S
R
A
B
P
Rx
U0
S
P
Rx
R
A
B
2.分壓接法:
優點:電壓或電流能從0調節,調節范圍大。
缺點:電路結構復雜、操作不方便、耗能多。
4.兩種接法的優缺點
學習任務二:滑動變阻器的連接
以下3種情況必須用分壓接法:
(1)當要求電壓或電流從0變起時;
(2)當待測電阻的阻值遠大于滑動變阻器的總阻值時;
(3)當采用限流接法,無論怎樣調節都不能保證電路的安全時。
(注:當兩種接法均可時,一般采用限流接法。)
(1)當采用限流接法時,選擇總電阻與待測電阻的阻值相接近的那一個。
(2)當采用分壓接法時,選擇總電阻小而額定電流大的那一個。
5.兩種連接方法的選擇
6.滑動變阻器的選擇
學習任務三:電路的連接
分壓外接法
V
A
Rx
分壓內接法
A
V
Rx
限流內接法
Rx
A
V
限流外接法
Rx
A
V
1.測電阻的四種常用電路
由于電阻絲的電阻較小,做實驗時,選擇外接法;當不要求電壓從0開始調節,可選擇耗能較低的限流法
1.安全性原則:例如電壓表與電流表不能超過量程。
2.精確性原則:例如電壓表與電流表的指針偏角不能過小,應使其指針偏角不小于滿偏的1/3.
3.方便性原則
4.經濟性原則
2.器材的選擇
學習任務三:電路的連接
當堂達標檢測
1.圖中畫出了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量導體電阻的兩種電路圖.圖中電壓表的內阻為1kΩ,電流表內阻為0.1Ω,被測導體R的真實電阻為87.4Ω.測量時,把電壓表讀數和電流表讀數的比值作為電阻的測量值.如果不考慮實驗操作中的偶然誤差,按甲、乙兩種電路進行實驗,得到的電阻測量值各是多少?你能從中得出什么結論?
當堂達標檢測
【詳解】如果不考慮操作的偶然誤差,按甲、乙兩種電路進行實驗,
甲圖中電阻測量值為:R= =80.3Ω
乙圖中電阻測量值為:R=RA+R實=87.5Ω
因電壓表的內阻不是遠大于所測電阻的阻值,則用圖甲電壓表分流較大,誤差大;
而電流表內阻遠小于所測電阻時,用圖乙接法,誤差小;
2.某小組利用電流表(內阻約0.1 Ω)、電壓表(內阻約3kΩ)等器材測金屬絲電阻,要求電壓和電流均從0開始測量,得到多組電流、電壓數據,求出金屬絲的電阻Rx=50Ω.他們采用的是圖乙中的________電路圖,Rx的真實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0 Ω.
A
小于
當堂達標檢測
在做“金屬絲電阻率的測量”的實驗時,需要對金屬絲的電阻進行測量,已知金屬絲的電阻值Rx約為20 Ω。一位同學用伏安法對這個電阻的阻值進行了比較精確的測量,這位同學想使被測電阻Rx兩端的電壓變化范圍盡可能大。他可選用的器材有:
直流電源,電壓為8 V;電流表A(量程0.6 A,內阻約為0.50 Ω);
電壓表V(量程10 V,內阻約為10 kΩ);滑動變阻器R
(最大電阻值為5.0 Ω);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1)根據上述條件,測量時電流表應采用     。(填“外接法”或“內接法”)
(2)在方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
(3)若在上述實驗中,電流表的示數為I,電壓表的示數為U,且電流表內阻RA與電壓表內阻RV均為 已知量,用測量物理量和電表內阻計算金屬絲電阻的表達式:Rx=   。
當堂達標檢測
【解析】(1)待測電阻約為20Ω,是電流表內阻的40倍,但電壓表內阻是待測電阻的500倍,故電阻Rx為小電阻,采用外接法。
(2)因為要使Rx兩端的電壓變化范圍盡可能的大,所以滑動變阻器要采用分壓式,電路圖如圖所示。
E
S
R
Rx
A
V
當堂達標檢測
(3)電壓表分得的電流為
所以,Rx中的電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上县| 巫山县| 静宁县| 利辛县| 通州区| 崇义县| 克什克腾旗| 东乌| 大关县| 成安县| 西畴县| 丁青县| 垦利县| 女性| 含山县| 和田县| 镇江市| 大悟县| 孟连| 修水县| 启东市| 宣城市| 吉水县| 罗定市| 东阳市| 淮南市| 云梦县| 福建省| 集安市| 古交市| 曲靖市| 贵港市| 高碑店市| 东乌| 哈尔滨市| 双桥区| 泸水县| 洛扎县| 林周县| 牟定县| 织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