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教學設計 本框題為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與法治》第七課第一框。一、課標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對本框內容提出 了如下內容要求:3.1簡述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二、教材分析本框處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的第三單元,必修三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人民當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為主線,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政治素養 與法治素養;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實現人民當家 作主)的基本方式。因此本單元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 統一的重要環節,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單元。本框處于第三單元的第七課,第三單元共三課內容,第七課“治國理政的 基本方式”講述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和全民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第 八課“法治中國建設”講述了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的一體化建設;第 九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則講述了全民推進依法治國要堅持科學 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通過三課的內容,引導學生深刻理解 全民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原則,明確在總目標統領下的重點任務,堅持法 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因此本框所在的第七課是第三單元的邏輯起點,起到了理論奠基的 重要作用。本框是第七課的第一框“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簡要回顧了我國法律發 展的歷史,闡述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基本觀點,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法治建設 的成就,從而增強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和我國法治建設的認同感,培 養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三、學情分析所授學生為高一下的學生,學生在初中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做守 法的公民”中學習了法不可違、預防犯罪和善用法律的內容,在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堅持憲法至上”和第四單元“崇尚法治精神”中學習了基本的法律知 識。還在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民主與法治”中學習了追求民主價值和建設法 治中國的內容。再加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上網和社會宣傳中都有接觸一定 的法律知識,所以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學生經過高一上的鍛煉,探究能力、辨析能力、合作能力等都有所增強,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議題式教學法,并設計一些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自 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在鍛煉中增強能力。學生對于法治中國建設天然地具有情感上的認同感,但缺乏深層次的理性 認同,需要不斷深入的學習,加深理解和認同感。四 、教學目標1.通過總結我國從古代到近代法律發展的歷程,感悟中華法系為人類發展 做出的重要貢獻,理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挖掘和傳承中華法律文化精華。2.通過解讀“奇葩法律”條文,懂得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基本觀點,能 夠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我國法治建設歷程,弘揚科學精 神。3.通過呈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認同新中國法治建設成就,堅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高政治認同 素養。4.通過分析劉忠林國家賠償案,明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的依法行 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堅定依法治國的信心。五 、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基本觀點;新中國法治建設成就。 2.教學難點:法的產生;法的本質。六、教學方法議題式教學七、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兩張圖片:獬豸、繁體字“法”師:大家有沒有人認識這是什么動物 生:獅子、羊、牛、獨角獸。師:其實它叫獬豸,有人說是神牛,也有人說是神羊。師:這個繁體字其實是我們今天所認識的法字。它由三個部分組成,左半 部分是水,古代是以具象的水來形容法的公平。右上部分叫豸,就是獬豸,獬 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用以司法審判的一種獨角神獸,它能夠明辨善惡,在一定 程度上成為了中國傳統法制乃至公平正義的象征。右下部分是去字,獬豸用頭 上的角攻擊有罪的人,趕走違法者。后面就逐漸演變成了我們現在認識的法字。 法在人類歷史發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七課第一框“我 國法治建設的歷程”。(二)講授新課總議題: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子議題一:追本溯源,觀興衰之變——我國法律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情境一:回顧我們人類社會到目前為止經歷了五種社會形態,分別是原始 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在人類歷史上, 法的類型可以分為四種:奴隸制法、封建制法、資本主義法、社會主義法。我國 的法是社會主義法。活動:小組討論:法律是何時產生的呢 是人類社會產生就存在的嗎 師總結:法律并不是是伴隨著人類產生就存在的。原始社會沒有法律,這 是因為在人類原始社會漫長的歷史中,生產力極度不發達,自然也沒有產生代 表復雜制度形態的法律。法律為什么最早出現在奴隸社會 原始社會末期,社 會生產力開始發展,社會分工以及生產與交換發展的同時,私有制產生,貧富(統治階級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的發展被統治階級國家(統治工具)法律反抗統治私有制產生階級產生)差距越來越大,階級產生并出現了分化,形成了兩個對抗性的社會利益集 團——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作為統治階級的奴隸主階級,為了維護自身的 統治,開始用法來維護自己的統治。所以說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 段的產物,具有歷史性。馬克思認為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的歷史階段,隨 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情境二:播放視頻《奇葩法律》——穿越時空,體驗不一樣的法律 活動:邊看邊記:視頻里提到了哪些法律 師總結:禁止學習天文、禁止吃鯉魚、吃豬肉、禁酒令、殺牛與殺人同 罪……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本質就是在為統治階級服務,是實現國家職 能的工具。在階級社會中,馬克思認為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 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 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飲酒需要消耗大量糧食,在當時的經濟條件 下不允許。耕牛是重要的生產工具,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限制飲酒和保護耕 牛,有利于恢復和發展當時的經濟生產,維護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 會生活。情境三:閱讀兩則材料,古代法律條文:1.私習天文,格殺勿論;2.禁食鯉魚;3.禁食豬肉、禁止 養豬;4.禁酒令;5.殺牛與殺人同罪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總綱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 于人民。第三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 保障人權。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 行、示威的自由。活動:比較古代法律條文和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的法律條文。師總結:古代社會法律確認和保護人剝削人的等級制度,特權階層常常凌駕 于法律之上。近代以來法律的地位和權威不斷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漸成 為現實,法治代替了人治,成為一種全新的國家治理方式。情境四:播放視頻《中國法治源遠流長》活動:(1)總結我國從古代到近代法律發展的歷程,以及古代法律在人類 法治發展史上的地位和貢獻。(2)思考我國的法治歷程是否是一帆風順的嗎 師總結:中華法系源遠流長,是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在中國古代法律 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法律文明,強調法律與倫理道德的統一。代表性法典是唐 朝的《唐律疏議》,這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春秋戰國時 期,我國開始制定成文法,并通過鑄刑鼎、書竹簡等方式發布法律。西漢時期, 儒家思想成為政治生活的主導思想,強調禮法結合。唐朝時,我國形成了較為 完備的封建法典,并為以后歷代封建王朝所傳承和發展。中華法系成為世界上 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國為人類發展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中華法系 進入衰落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后,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近代西方國家的法治模 式移植到中國,以實現變法圖強的夢想。但由于各種歷史原因,他們的努力最 終歸于失敗。這啟示我們:法治建設,應符合本國歷史和國情,幻想簡單地將 近代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是行不通的。子議題二:救亡圖存,尋真理之光——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 情境一:播放視頻《疫情期間散布謠言的處罰》活動:法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規范人們的行為,說明法維持的是什么 秩序 調整的是什么關系 師總結: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法反映并調 整一定的社會關系,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規范人們的行為。法確認、保護 和發展有利于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國家、集體和個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公民在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平等地享有權利,也平等地履行義務。情境二:閱讀兩則材料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權衡所以定輕重,準繩所以正曲直。——吳兢《貞觀政要 ·公平》在“六律”的具體條款中又有凌遲處死、邊遠充軍、遷徙、刺字等刑罰; “十惡”條規定了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 不義、內亂等十種所謂“常赦所不原”的重罪,集中地表明了明律維護封建統治 和綱常名教的階級實質。——《名例律》活動:思考法作為一種社會規范有哪些特征 師總結: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制定是指國家根據社會生活 發展的需要,通過相應的國家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制訂、修改和廢止各種規范性 文件以確立規則的活動;認可是指國家以一定形式賦予在社會生活中已經存在 的某種行為規則以法律效力的活動。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 束力的社會規范。在任何國家,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都將由專門國家機關依照 法定程序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責任人將受到法律的制裁。情境三:閱讀兩則案例案例一:某地國家安全局破獲了一起向國外情報機構提供我國軍事保密資 料的重大間諜案,兩名被告人因犯間諜罪,被人民法院依刑法判處無期徒刑。案例二:一農戶與當地一家糧油公司簽訂了小麥收購合同,后雙方因款項 支付發生爭議并訴諸法庭。人民法院依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條關于買受 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數額支付價款的規定,判決糧油公司全額向農戶支付購糧款。活動:結合案例,說說法的政治職能與社會職能的聯系與區別。師總結:聯系:政治職能是法的作用的核心,決定社會職能;社會職能是 政治職能的基礎和體現。法所具有的這兩種職能體現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 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中。區別:在含義上,政治職能 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社會職能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 在表現上,政治職能體現國家政權的性質,確認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鎮壓被 統治階級的反抗,調整統治階級內部關系,維護經濟基礎;社會職能維護人類 社會的基本生活條件,發展社會生產力,發展社會文化,規范某些技術指標。情境四:閱讀兩則材料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內容選摘:第三條:立法應當遵循憲法 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 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 放。第四條: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 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材料二:《民法典》立法過程中廣泛聽群眾意見:中國共產黨代表人民的利 益決定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在編纂過程中,立法機關廣 泛聽取和尊重各方面的意見,10次公開征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 102萬條意見和建議,讓立法最大范圍凝聚社會共識、吸納各方智慧,形成“最大公約數”。活動:結合上述材料內容分析《民法典》的制定受什么因素的影響 師總結:我國的法是社會主義法,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 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子議題三:成就顯著,揚遠航之帆——新中國法治建設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情境一:播放視頻《法治中國》活動:結合視頻和課本內容,思考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法治建設為什么會 取得巨大的成就 師總結:一國的法治是由該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的。 我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依法治國,建設社會 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人民的主張、理念,也是中國人民的實踐。情境二:閱讀材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憲法居于核心和統帥地位。中國現行憲 法是在1954年憲法的基礎上經過全民討論,于1982年由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 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現行憲法為1982年憲法,并歷經1988年、1993年、 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訂。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人大通過了229件 現行有效的法律和170多件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國務院制定了700多件現行 有效的行政法規,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了660多件現行有效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 活動:思考在黨的領導下,我國法治建設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師總結: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現行憲法 基礎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規,法律體系日趨完備,國家經濟、政 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了有法可依。立法的科學化、 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質量不斷提高,法律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 義、保障公民權利、確保國家權力正確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知識拓展:我國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目前,我國有法律260多 部、行政法規700多部、地方性法規9000多部、行政規章11000多部,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但還需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要 求進一步完善?,F有七個法律部門:憲法相關法部門、民商法部門、行政法部 門、經濟法部門、社會法部門、刑法部門、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部門。情境三:案例分析《劉忠林國家賠償案》劉忠林,男,1968年出生,吉林省東遼縣會民村人,曾因故意殺人罪被關 押25年3個月,是公開報道中被羈押時間最長的蒙冤者。2019年1月7日, 吉林省遼源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國家賠償決定,對劉忠林進行460萬元國家賠 償。其中包括197萬余元精神損害賠償。活動:思考這個案例說明了什么 師總結:我國的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通過建立健全科學完 備的行政執法和司法體制,保證了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 使權力、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斷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嚴格規范文明執法、 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推進。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和實 現司法公正和權威。情境四:觀察兩張圖片《敘利亞難民》——在戰爭炮火之下,人權是空談的;《饑餓的蘇丹》—— 饑餓陰影之下,人權是奢侈的。活動:結合兩張圖片,感悟中國的人權。師總結:我國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在通過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 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同時,國家高度重視通過憲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權 利和自由。我國將人權保障貫穿法治建設的各個環節,使人權法治保障水平達 到了新的高度。事實表明,中國人民享有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充分的經濟、政 治、文化、社會等權利。情境五:法治建設永遠在路上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頒布,開啟法治建設新紀元。 1954年,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布,初步奠定了我國法治建設的基礎。 1982年,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奠定了依法治國的基礎。1999年, 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入憲法,法治建設揭開新篇章。 2004年,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 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戰略部署。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 憲法修正案,我國憲法進一步完善。2020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強調,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 和行動指南。活動:新中國成立70多年以來,我國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的時 代,我們又有了新的奮斗目標。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在法治建設的道路上,正在 進行一場怎樣的偉大實踐 師總結: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蓬勃發 展。這是一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參與的、史無前例的偉 大社會實踐;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正在民主與法治的道路上 闊步前進,努力開創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新境界。(三)教學小結在第一個議題里面,我們學習了法律的產生、本質、決定因素、作用、法 律在人類社會不同階段的特點以及中華法系;在第二個議題里面,我們著重學 習了法的特點、法的職能;在第三個議題里面,我們學習了影響法治建設的因 素以及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接下來我們一起做三道檢測題鞏固一下本節課所學的內容。1.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其創作的《法律篇》中提到“在一個國家中,法 律永遠是由強者的權力制定的。”這話反映出()A、法律是統治階級意識的體現 B、法律伴隨人類社會的出現而產生C、法律所追求的是公平和正義 D、法治是一種全新的國家治理方式2.法律由統治階級制定,必然要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和統治秩序,其制定、頒布和實行都經國家機器來完成,本質上為統治階級服務。這表明()①有了人類社會就有了法律 ②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③法反映并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 ④法律和道德都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法者,治之端也?!比嫱七M依法治國,要求全社會都要樹立法治思想。 下列表述符合法治思想的是()①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③官不私親,法不遺愛。 ④治國之道,務在舉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四)布置作業1.整理人治與法治、法治與法制的區別與聯系。2.搜集我國歷史上的一句法治名言或者你了解的一部法律,談談你的理解。八、板書設計環境人口重點的作用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法律古代社會近 代 以 來 —人治 法 治華法系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生法典歷程 地位法是維系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合規范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跑的具有昔追約束力的社會規范治職能 職能影響法治治建設的因素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的成就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重點九、教學反思(一)得當之舉1.對教材的內容進行了處理,邏輯清晰,知識點條理,講解深刻。將第一 目和第二目的相關內容合并講解,比如法律的產生、法律的本質、法律的決定 因素,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2.素材豐富且貼合所講的內容,有材料、視頻,而且“奇葩法律”視頻里 面的法律條文能夠再呈現在PPT上面,加深學生的印象,便于學生理解。3.互動環節多,教態較好,聲音也比較洪亮,課堂氛圍好,引導式教學。4.導入有新意,由法字的構成導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進而進入 學習狀態。5.在講法律的作用時,結合了最新的法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時效性強。 6.將課上拓展的“人治”、“法治”、“法制”的概念和課后作業聯系起來,課下整理相互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7.將板書和小結結合,帶著學生一起回顧課上所學的內容,有利于學生加 深記憶,鞏固知識。(二)遺憾之處1.在講解第一目時,板書的題目寫成了框題,雖然對第一目、第二目的知 識點進行了整合,但講解的部分是第一目的內容,所以應該改為目題,框題涵 蓋的范圍太大。2.在講解法律的本質這部分內容時,因為“禁酒令”、“殺牛與殺人同罪” 材料里面涉及到了法律的決定性因素,板書上應該加上法律的決定性因素,這 樣有利于學生更系統地理解、掌握知識點。3.第一框的內容理論性很強,尤其是第二目、第三目的內容,雖然在初中 學生學到過部分的內容,但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可能還是會有畏難情緒,可以 再選取一些現實生活中的素材,貼近學生實際,便于理解和掌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