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2.3.1《微生物的分布》教案課程名稱: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章第一節《微生物的分布》一、教材分析教材位置:本課是初中生物課程中的重要章節,位于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章的起始位置,為后續學習微生物的結構、功能及與人類的關系奠定基礎。內容概述:本課主要介紹了微生物的概念、分類以及它們在自然環境中的廣泛分布。通過觀察和實驗,學生將了解細菌和真菌的基本形態及在不同環境中的分布情況。教學目標聯系:本課旨在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和歸納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形成對微生物及其生態環境的初步認識。二、學情分析學生特點:七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對未知世界充滿探索欲,但生物學基礎相對薄弱,實驗技能有待提升。知識準備:學生已初步了解了細胞的基本結構和生物分類的基本知識,為本課學習微生物的分類和分布提供了基礎。學習難點預測:學生對微生物的微小性和不可見性可能感到抽象,難以直觀理解其分布規律和影響因素。三、核心素養四個方面(教學目標)生命觀念:理解微生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其在自然界中的廣泛分布和重要作用。科學思維:通過實驗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歸納能力,學會用科學的方法探究問題。科學探究: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探究精神。社會責任:增強學生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理解微生物在生態平衡中的作用,培養可持續發展觀念。四、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觀察并描述不同環境中的菌落形態。理解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規律。教學難點:理解微生物分布的復雜性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實驗操作中無菌技術的掌握和實驗結果的準確分析。五、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包含微生物圖片、視頻、實驗步驟演示等)。實驗室準備:培養基、無菌棉簽、接種環、酒精燈、培養皿、顯微鏡等實驗器材。預習任務單: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教材,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類。學生準備:完成預習任務單,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知識。穿著適合實驗的服裝,準備實驗記錄本和筆。六、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5分鐘)活動設計:播放一段關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視頻,如酸奶制作、土壤肥沃等,引導學生思考微生物的存在和作用。設計意圖:通過直觀的視頻展示,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自然引出本課主題。(二)觀察菌落(15分鐘)教師演示:展示預先培養好的菌落樣本,引導學生觀察其顏色、形狀、大小等特征。學生分組實驗:使用無菌棉簽在不同環境(如空氣、土壤、自來水、皮膚表面)取樣。接種到培養基上,放入恒溫培養箱中培養。觀察并記錄菌落生長情況。討論分析:小組內討論觀察到的菌落特征,并嘗試解釋其可能的原因。(三)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20分鐘)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哪些因素可能影響微生物的分布?設計實驗:鼓勵學生提出假設,并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來驗證。例如,可以探究不同溫度、濕度條件下微生物的生長情況。實施實驗: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分組實施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總結歸納:全班交流實驗結果,共同總結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規律及影響因素。(四)課堂小結(5分鐘)回顧本課重點內容,強調微生物分布的廣泛性和復雜性。引導學生思考微生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激發進一步探索的興趣。七、板書設計微生物的分布一、微生物概述概念與分類二、觀察菌落- 菌落形態- 實驗步驟與觀察三、探究分布規律- 影響因素- 實驗設計與實施- 分布規律總結|四、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重要性 - 應用實例八、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直觀的實驗觀察和科學探究活動,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學生在觀察菌落和探究微生物分布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還學會了用科學的方法探究問題。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部分學生在無菌技術操作和實驗結果分析上存在一定困難,需要在后續教學中加強指導和練習。同時,應進一步拓展微生物與人類生活關系的討論,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微生物在維護生態平衡和促進人類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共29張PPT)第一節 微生物的分布生命觀念:理解微生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其在自然界中的廣泛分布和重要作用。科學思維:通過實驗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歸納能力,學會用科學的方法探究問題。科學探究: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探究精神。社會責任:增強學生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理解微生物在生態平衡中的作用,培養可持續發展觀念。核心素養這些都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分布廣泛的細菌和真菌在日常生活中見過細菌或真菌嗎?情境導入我們人類肉眼的能分辨的最小尺寸是0.2毫米,而細菌是遠遠小于這個尺寸的, 細菌通常以作為測量它們大小的微米(1微米=1/1000毫米)單位。如何才能一睹細菌的“廬山真面目”?如何才能一睹細菌的“廬山真面目”?1、電子顯微鏡觀察或高倍顯微鏡2、我們是通過觀察_______來研究細菌和真菌;概念:菌落就是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P66)菌落細菌太小了,肉眼的最小分辯率為0.2mm,細菌通常以微米作為測量它們大小的單位。觀察細菌要用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放大幾百倍到上千倍才能看到。 怎樣才能用肉眼看到手上的細菌或真菌? 一個菌落中的所有細菌或真菌屬于同一種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菌落由 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 。一個集合體1.什么是菌落?一堆細菌或真菌是菌落嗎?一個菌落里只有一種細菌或真菌組成,一個培養基可以有多種菌落。隨意一堆細菌和真菌種類不一定相同。細菌菌落 真菌菌落大小形態顏色較小較大光滑黏稠、粗糙干燥絨毛狀、絮狀、蜘蛛網狀灰、白色紅、褐、綠、黑、黃(顏色單一)2.如何區分細菌菌落與真菌菌落?細菌菌落多是灰、白色的,但也有顏色鮮艷的,真菌菌落顏色較多是比較鮮艷的,但也有灰、白色的不同形態的菌落細菌菌落霉菌菌落形態大小顏色觀察菌落P67)紅曲霉黃曲霉毛霉青霉葡萄球霉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區別:大小 形態 顏色細菌菌落真菌菌落小大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白、黃等(多為無色,顏色較淺)紅,褐,綠,黑,黃等根據形態、大小和顏色判斷下圖分別屬于哪種菌落?圖1圖2圖3圖4真菌菌落真菌菌落細菌菌落真菌菌落自主閱讀課本P67“科學方法”,說出細菌和真菌的培養分為哪幾步?3. 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1)配制培養基:瓊脂牛肉汁培養皿配制好的固體培養基冷卻膠化3. 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2)高溫滅菌:目的:殺死培養基和培養皿上原有的細菌和真菌高壓蒸汽滅菌鍋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水、無機鹽、有機物等121.3℃15~30min3)冷卻、接種:3. 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將少量細菌或真菌轉移到培養基上的過程。目的:防止高溫殺死接種的細菌或真菌4)恒溫培養:把接種后的培養皿放在保持恒定溫度的培養箱中,或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進行培養。恒溫培養箱接種3. 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01020304配制培養基高溫滅菌冷卻、接種恒溫培養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驗結果:實驗結論:1.準備三套裝有牛肉汁培養基的培養皿,分別標號1、2、3;2.用無菌棉棒輕擦手心,在1號培養皿中輕輕涂抹,蓋上蓋;洗手后,用無菌棉棒輕擦手心,在2號培養皿中輕輕涂抹,蓋上蓋;3號培養皿不做任何處理。3.將3個培養皿放恒溫箱中培養一段時間,觀察結果。洗手前手上的細菌比洗手后多探究 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洗手前后手上的細菌一樣多嗎?洗手前手上的細菌比洗手后的多1.沒有想好如何工作之前,不能打開培養皿。為什么?為什么要有兩套裝培養基的培養皿?各有什么作用?2.在標簽紙上標出組別、實驗日期、編號、將標簽紙貼在培養皿的底面。經高溫滅菌的物品不再有任何活著的微生物,這就排除了實驗以外其他環境的污染。故在實驗前不要盲目打開培養皿,防止外界環境中的細菌或真菌等落在培養基上。選取兩套培養皿的目的是設置對照,一為對照組(不打開皿蓋),另一套在選定的環境中處理即為實驗組。提示3.在各自選定的環境中采集細菌和真菌。4.兩套裝培養基的培養皿都需要在同一環境下培養嗎?5.設計觀察記錄的表格,計劃好觀察的時間、次數。實驗中使用的培養皿要在恒溫箱中或室內溫暖的地方培養。除了采樣地點是變量外,微生物培養的條件,如溫度等,要保持一致。1.為什么培養用的培養皿和培養基,在接種前必須高溫處理?為什么要用無菌棉棒?討論提示:因為經高溫處理后,可以將培養皿上、培養基內混有的其他微生物殺死,這樣就排除實驗外的雜菌污染。實驗中用無菌棉棒的目的同樣是為了防止棉棒上的細菌和真菌污染培養基。2.提示3相當于細菌、真菌一般培養方法中的哪一個步驟?3.匯總全班各組探究結果,你認為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情況怎樣?提示:細菌和真菌幾乎無處不在,但在不同環境中分布的多少不同,如手、硬幣上附著的細菌和真菌較多。提示:相當于一般培養方法中的接種步驟。4.什么樣的環境條件下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在這個探究中,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的情況存在嗎?為什么?提示:嚴格的高溫滅菌并密封的環境或真空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的存在,如對照組的一套培養皿,因為對照組的培養皿經高溫滅菌后一直處于密封狀態。5.根據你的探究活動進行總結:細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須具備哪些基本條件?提示: 水、有機物、適宜的溫度細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條件基本條件:01② 適宜的溫度① 水分③ 有機物④ 一定的生存空間特定條件:02有的還要求某些特定的條件,如有些細菌必須在無氧條件下生存。4.細菌和真菌分布在哪里?土壤水空氣極地熱泉無氧環境:(乳酸菌)細菌和真菌幾乎無處不在,但在不同的環境分布的多少不同2.在炎熱的夏天食物更容易腐敗,說明什么?說明細菌、真菌的生活需要 。3.夏天,受潮的糧食、衣物和皮鞋常常發霉長毛,而受潮的玻璃、石頭、水泥墻不易發霉,說明什么 ?說明細菌、真菌的生活需要 。1.曬干的種子和潮濕的種子,哪個更容易發霉?;說明細菌、真菌的生活需要 。水分潮濕的種子適宜的的溫度有機物思 考保存食物的方法:低溫、干燥、缺氧根據細菌、真菌的生存條件你會提出什么樣的保存食物的合理化建議?低溫、干燥、通風微生物的分布觀察菌落(有一個菌類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細菌菌落真菌菌落分布:生存的基本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質等。(有的需要特殊條件)廣泛分布于生物圈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養基高溫滅菌恒溫培養冷卻接種課堂小結第一節 微生物的分布學習目標:1、說出細菌和真菌分布的特點。2、嘗試采用細菌和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進行 “檢測不同環境種的細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動。學習重點:1.檢測不同環境種的細菌和真。2. 說出細菌和真菌分布的特點,菌和真菌的分布學習難點:檢測不同環境種的細菌和真菌預習案一 、預習提綱1.細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圍是怎樣的2.怎樣檢測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二、預習檢測:(自學檢測)1、菌落就是由一個 或 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2、看圖5-40填空,細菌的菌落比較 ,表面 或 。3.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細菌菌落 。4.真菌中的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 狀、 狀或 狀,有時還呈現出 、 、 、 、 等不同的顏色。5.從菌落的 、 和 可以大致區別細菌和真菌。6.細菌、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首先是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 ,然后是對它和用具進行 ,在它冷卻到室溫后進行 ,最后是對接入細菌或真菌進行恒溫 。7.細菌和真菌生存所需的條件有 、 和 ,有的還需要或一定不需要 。【展示交流】分小組交流以上內容行課案【合作探究】1.養雞場的飼養員為什么要穿白大褂,農民伯伯給散養的雞喂食為什么不穿白大褂?2.為什么培養用細菌時選用的培養皿和培養基,在接種前必須高溫處理 為什么要用無菌棉棒 在培養細菌時,沒有想好如何具體工作,為什么不要打開滅菌后的培養皿?3.為什么要準備兩套裝有培養基的培養皿?4. 兩套裝有培養基的培養皿,為什么要放在同一環境中培養?5. 四川的泡菜很有名,味道酸,能增進人的食欲。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機物生成乳酸。泡菜壇的結構,既要加蓋,還要用一圈水來封口,請推測其中的科學道理。檢測案一、課堂檢測1、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的后代形成的肉眼能夠看見的集合體被稱為 ( )A 真菌 B 細菌 C 菌落 D 菌痕2、在一個培養皿中有大大小小許多個細菌及真菌的菌落,細菌菌落的特征是 ( )A 面積比較大,呈絨毛狀 B 面積比較小,表面光滑粘稠C 面積比較大,呈蜘蛛網狀 D 面積比較小,表面絮狀3、在培養基中加入牛肉汁、瓊脂是為了 ( )A 使培養基聞起來更香,容易吸引細菌B 使培養基的表面看起來很粘稠C 為細菌等生物的生活過程提供水分和無機鹽D 為細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機物4、“打開培養皿,暴露在空氣中5-10分鐘,再蓋上蓋,封好”過程中相當于細菌培養的那一個步驟 ( )A 恒溫培養 B 接種 C 消毒 D 制作培養基5、細菌和真菌能在恒溫箱中的培養基上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見的菌落,其原因是 ( )A 恒溫箱提供了適宜的溫度 B 培養基中含有有機物C培養基中含有水分 D 是A、B、C、三項滿足了細菌、真菌生存的需要6、某人制作泡菜,操作不當致使泡菜腐爛,其解釋中正確的是 ( )A 罐口密封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長繁殖B 罐口密封不嚴,氧氣促進了乳酸菌的快速繁殖C 罐口密封不嚴,氧氣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長繁殖D 罐口密封不嚴,促進了需氧細菌的生長繁殖7、在檢測某處細菌、真菌時,要準備兩套培養皿,原因是 ( )A 一套培養皿萬一不能采集到細菌、真菌,可用另一套備用的再采集B 兩套培養皿做實驗可獲得更多的細菌、真菌C 一套培養皿做實驗,另一套作對照D 準備兩套是為了防止意外,如不小心打碎等8、我國民間常有鹽漬法來保存食品,其中生物學原理是 ( )A 食鹽可以使細菌毒素失效 B 食鹽中缺乏細菌需要的營養C 食鹽中有殺菌物質 D 食鹽使細菌細胞脫水死亡二、課后檢測:獨立完成練習冊本節作業,包括【探究與思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3.1 微生物的分布 學案.doc 【核心素養】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2.3.1《微生物的分布》教案(含教學反思).docx 【核心素養】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2.3.1《微生物的分布》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