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時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學科核心素養 目標與素養1.運用世界地形圖,了解全球海陸、高大山系、大裂谷、火山地震帶的分布,提升區域認 知水平,從板塊運動角度分析其成因,發展地理綜合思維能力,達到水平1的要求。2.通過對典型地貌景觀案例的探究分析,理解褶皺與斷層的形成過程,并能綜合分析地質 構造與地表形態的相互關系。結合自然環境各要素的物質運動與能量交換過程,多要素綜合 分析某種地貌的形成與演變,提升綜合思維能力,達到水平2的要求。3.通過給出的多種地理圖表和地理實例,讓學生學會解決個性地理問題。培養學生運用地 理圖表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達到水平2的要求。4. 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幫助學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幫助學生 理解內力和外力辯證統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態的觀點,達到水平3的要求。情境與問題1.通過中國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中的幾組不同地貌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多樣地表形態的形成原 因。2.通過板塊運動、地殼運動、地震等地理實例,引導學生認識內力作用的主要表現形式及 其對地表形態的作用。過程與方法1. 通過觀察、讀圖、討論、講述等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內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對地表形 態形成的作用。2.通過講授法、合作學習法、讀圖法等方法,幫助學生分析不同地表形態形成的主要成因。重點1.地表形態變化的原因。2. 內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及其表現形式。3. 理解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作用方式。 4.理解內力作用的具體表現。難點理解地質構造的具體內容,理順地質過程。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多媒體依次展示教材“探究”的內容:野柳地質公園地處我國臺灣島北部海岸,大自然在這里造就了許多奇特的地質景觀,其中最 具代表性的巖石就是“女王頭”。“女王頭”的頸部修長,臉部線條優美,形象猶如昂首靜坐的 女王。師:請同學們仔細觀看,1998年的女王頭和2016年的女王頭有什么不同呢 生:觀察交流。師:是什么原因使得“女王”的頸部在短時間內發生如此明顯的變化 生:交流討論。師:(總結)長期遭受風化、侵蝕導致頸部明顯縮小。師:(承轉)目前,“女王頭”面臨著“斷頸危機”。到底是通過人為手段保存,還是讓她自然逝 去,一直存在著爭議。對此,說一說你的看法。生:交流討論。師:(展示觀點)1. 人為手段保護:獨特的地貌景觀,科研價值大;在加固保護過程中會形成相關學科的學 術研究;是重要的旅游資源,對游客有較強吸引力;是當地的重要標志,具有較強2. 自然逝去:應遵循自然規律,減少人為干擾;自然風化、侵蝕后,還會有新的地貌景觀 形成;加固保護成本高,形象也不再自然,跟豎個雕像沒什么區別。【設計意圖】通過“女王頭”的地理實例,不僅能幫助學生感受外力對地表形態的改變,也能 使學生在是否保護的爭論中認識到必須處理好人地關系。講授新課主題活動一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1. 閱讀教材本目的正文第1段,思考:(1)導致地表形態發生變化的力量來自哪兩個方面 (2)內力作用的能量來自哪里 有哪些表現形式 (3)外力作用的能量來自哪里 對地表形態有什么影響 (4)我們今天見到的地表形態是單一的內力作用或外力作用影響的結果嗎 問題明確:(1)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2)內力作用的能量來自地球本身,主要包括地球運動旋轉能和引力能,以及地球內部放 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能等,它表現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等。(3)外力作用的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輻射能,它能造成地殼表層物質的破壞、 搬運和堆積。(4)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各種地表形態,如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都是內力與外 力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地球漫長演化歷史中的一個片段。2.多媒體出示下列資料:丹霞地貌發育始于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形成丹霞地貌的巖層是一種在內陸盆地 沉積的紅色屑巖,后來地殼抬升,巖石被流水切割侵蝕,山坡以崩塌過程為主而后退,保留 下來的巖層就構成了紅色山塊體-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即以陸相為主的紅層發育的具有陡崖 坡的地貌。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征的紅層地貌”。丹霞地 貌在熱帶、亞熱帶濕潤區,溫帶濕潤一半濕潤、半干旱一干旱區和青藏高寒區均有分布;最 低海拔可以出現在東部的海岸帶,最高海拔可以出現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但相對 集中分布在東南、西南和西北三個地區。除中國外,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布,其中 中國分布最廣。(圖為陜北靖邊的丹霞地貌)交流:主要是哪種力的作用造就了丹霞地貌 教師提示:造就丹霞地貌的主要是內力作用(地殼運動),但這不意味著外力作用沒有發揮 影響和作用。主題活動二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一)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1.閱讀教材“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的正文部分,思考:(1)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是什么 (2)板塊運動屬于導致地表形態變化的哪種作用 (3)板塊運動形成了板塊之間的哪兩種基本關系 (4)板塊運動對宏觀地形的形成和變化有怎樣的重大影響 問題點撥:(1)板塊構造學說是近幾十年來解釋大地構造運動和海陸分布規律較為盛行的一種學說。 究其本質來說還是一種假設的理論,尚缺乏足夠的科學依據。(2)板塊運動是對來自地球內部力量的一種解釋,因此屬于導致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力作用。(3)根據板塊構造學說,板塊運動是相對于相鄰板塊的位置關系而言的。(4)大陸板塊和大陸板塊相撞、大陸板塊和海洋板塊擠壓碰撞、相鄰板塊的分開所產生的 地形的不同的。問題明確:(1)該學說認為,地球的巖石圈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被一些斷裂構造帶,如海嶺、海溝 等,分割成六大板塊,而且每個大板塊內部還可以劃分為若干小板塊。這些板塊并不是靜止 的,而是處于不斷運動之中。(2)板塊運動是內力作用的重要表現之一。(3)板塊與板塊之間互相碰撞,或者相鄰板塊彼此分離。①在板塊相撞擠壓的地區,常形成山脈。當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撞時,大洋板塊因位置較低,俯沖到大陸板塊之下,這里往往形成 海溝;大陸板塊受擠上拱,隆起成島弧或者海岸山脈。在兩個大陸板塊相碰撞處,則形成巨 大的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②在板塊張裂的地區,常形成裂谷或發育為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 2.讀教材圖2-28,思考:(1)在圖上指出六大板塊的名稱。(2)生長邊界上板塊之間的運動有什么特點 (3)消亡邊界上板塊之間的運動有什么特點 問題明確:(1)六大板塊: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2)生長邊界上板塊之間的運動是彼此分離。(3)消亡邊界上板塊之間的運動是擠壓碰撞。3.讀教材圖2-29,思考:(1)示意圖中的板塊運動有什么特點 (2)舉例說明與喜馬拉雅山脈形成原因類似的巨大山脈有哪些。 問題明確:(1)從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兩個角度看。水平方向上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碰撞;垂直 方向上印度洋板塊深入到太平洋板塊底部。(2)海岸山脈和落基山脈為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脈為南極洲板塊與 美洲板塊碰撞形成。4.讀教材圖2-30,思考:(1)東非大裂谷位于哪幾個板塊之間 (2)這幾個板塊在板塊運動中有什么特點 問題明確:(1)非洲板塊與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2)非洲板塊與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在運動方向上是相分離。【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識地表形態的變化,首先要著眼于地表形態的宏觀變化。內力作用 和板塊運動是解釋地表宏觀變化的重要理論,需要引導學生領會板塊運動對地表形態變化的 影響。(二)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1.閱讀教材本目的正文部分,思考:(1)什么叫作地質構造 (2)地質構造對地形的影響有哪兩種形式 (3)什么是褶皺 褶皺通常形成哪種地形 (4)褶皺有哪兩種基本形態 每種形態有什么特點 (5)褶皺對地形有什么影響 (6)斷層是怎么形成的 斷層對地形有什么影響 (7)什么是地壘 舉例說明地壘通常形成什么樣的地形 (8)什么是地塹。舉例說明地塹通常形成什么樣的地形 問題明確:(1)在山區河谷或公路兩側的裸露巖壁上,經常可以看到巖層傾斜彎曲,甚至是斷裂錯開 的情形。這些由地殼運動留下的“痕跡”,叫作地質構造。(2)褶彼和斷層。(3)巖層在形成時一般是水平的。在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擠壓作用下,巖層會發生塑性變 形,產生一系列的波狀彎曲,叫作褶皺。地殼發生褶皺隆起,常形成山脈。世界上許多高大山脈都是褶皺山脈。(4)褶皺的基本單位是褶曲,即褶皺的一個彎曲。褶曲有背斜和向斜兩種基本形態。從形 態上看,背斜巖層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巖層一般向下彎曲。(5)在地形上,有時候背斜成為山嶺,向斜成為谷地。但是,在野外,我們常能見到背斜 成為谷地、向斜成為山嶺的情況。這種地形與褶皺構造不相吻合的現象,稱為地形倒置。(6)當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作用力超過巖石的承受能力時,巖層就會破裂。巖層發生破裂 后,如果兩側的巖塊沿破裂面發生明顯的位移,就形成了斷層。在地形上,有些斷層常形成平直的陡崖。(7)兩條平行斷層之間的巖塊相對上升,兩邊巖塊相對下降,相對上升的巖塊叫作地壘, 它常形成斷塊山,如我國的華山、廬山、泰山等。(8)兩條平行斷層之間的巖塊相對下降,兩邊巖塊相對上升,相對下降的巖塊叫作地塹, 它常形成狹長的凹陷地帶,如我國的吐魯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2.讀圖2-34、圖2-35,完成相關任務。圖2-34發育在背斜構 圖2- 35發育在向斜構造上的谷地示意 造上的山嶺示意(1)在圖2-34中,用虛線繪出背斜部位缺失的巖層。(2)議一議,背斜谷和向斜山分別是怎樣形成的 問題點撥:(1)在圖2-34中,不同顏色的巖石示意為不同的巖層;因為是背斜,其巖層是向上彎曲的。(2)地形是不斷變化的,是內力和外力的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向斜構造成為山嶺,是在 內力作用基礎上不斷受到外力作用的結果。問題明確:(1)如下圖。(2)巖層受擠壓后向上拱起形成背斜,背斜頂部受張力,易被外力侵蝕成谷。巖層下凹形 成向斜,向斜槽部受擠壓,巖石堅硬,不易被侵蝕,常形成山嶺。3 .讀圖2- 32,完成相關任務。圖2-32斷層示意(1)斷層面是指巖體斷裂錯開的面,斷層線是指斷層面與地面的交線。在圖中找到斷層面、 斷層線,并將它們標注出來。(2)想一想,巖體發生破裂就會形成斷層嗎 (3)議一議,沿斷層線常發育成什么地形 問題點撥:(1)在這里可以借用數學上的平面與線的概念。(2)巖層破裂基本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錯位)兩種情形,其中水平方向的破裂不是斷 層。(3)斷層的巖石與斷層前發生了變化,容易受到外力作用的影響。問題明確:(1)如下圖。圖2-32斷層示意(2)巖體破裂不一定形成斷層,斷層是在巖層破裂基礎上兩側巖塊沿破裂面產生了明顯的 位移。(3)斷層線上巖石破碎,易被風化侵蝕,常發育成溝谷,有時有泉、湖泊。(三)火山活動與地表形態1. 閱讀教材本目第1段,思考:(1)什么是火山噴發 (2)根據噴發狀況,火山噴發可分為哪兩種類型 (3)舉例說明不同類型的火山噴發形成的地形 問題明確:(1)火山噴發是地球內部能量強烈的釋放形式,巖漿噴出地表即為火山噴發。(2)根據噴發狀況,可分為裂隙式噴發和中心式噴發兩種類型。(3)裂隙式噴發的火山,熔巖物質往往形成寬廣的玄武巖高原,如美國哥倫比亞高原、印 度西部高原等。中心式噴發的火山,常在地表形成火山錐、火山口等火山地貌,如富士山、長白山主峰等。沒有破壞的火山口是一個中央低凹的封閉洼地,有時候會積水成湖,如長白 山天池。2. 閱讀教材本目的“活動”。(1)世界上的火山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帶、地中海一喜馬拉雅帶和洋中脊帶。讀圖2-28, 試運用板塊構造理論進行解釋。(2)根據活動情況,火山可分為三類:一是現代尚在活動或周期性噴發的火山,稱為活火 山;二是保持有火山形態和噴發物,但無噴發歷史記錄,也無活動性表現的火山,稱為死火 山;三是長期沒有噴發,但將來還會噴發的火山,稱為休眠火山。查閱相關資料,舉出上述 三類火山的實例。(3)讀圖2-36、圖2-37,議一議,火山地貌在形態上有何特點 嘗試用等高線繪制一幅有 火山口湖的火山地形圖。問題點撥:(1)從圖中可以看出,世界上火山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板塊與其他板塊的交界處,歐亞板塊 與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之間。這些板塊的邊緣,有的是生長邊界,有的是消亡邊界。(2)略。 (3)略。 問題明確:(1)火山是巖石圈斷裂而導致巖漿噴出地表的現象。這些地帶處于板塊的邊界處,地殼活 躍,板塊在碰撞擠壓和張裂過程中,容易造成火山噴發現象。(2)活火山:西西里島埃特納火山,夏威夷島基勞埃阿火山,意大利維蘇威火山,印度尼 西亞喀拉喀托火山,非洲剛果(金)尼拉貢戈火山,日本富士山等。死火山:中國山西大同 火山群、阿根廷阿空加瓜山。休眠火山:中國長白山天池、黑龍江五大連池。(3)火山多由熔巖組成,從地貌形態看有盾形、穹形、錐形等火山錐,另外有些火山只有 低平火山口,沒有形成火山錐,還有形成熔巖高原。在火山口里常積水成湖。下圖中甲處為火山口湖。課堂小結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是內力和外力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板塊運動學說較為合理地解釋了大 地構造運動和海陸分布的宏觀格局。地殼本身的運動影響到巖層的變形,褶皺和斷層是其塑 造的基本地表形態。火山噴發往往形成玄武巖高原和火山錐。教學研討本課時的學習內容主要圍繞兩個問題展開,即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是統領第二節內容的核心問題,教材雖然是分別講述內力作用和外力作 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但強調地表形態的形式是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的統一,這樣就把本課 時的內容和下一個課時的內容統一起來。地表形態的形成是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統一,這 是課時學習的出發點。在學習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時,強調了板塊構造學說的設想性,意在 啟發學生對地理問題探索的科學思維。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的形成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一 般性主要來源于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改變的基礎性,特殊性主要來源于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 的漫長改變過程。本課時的學習內容與巖石圈的物質循環有密切關系,是否需要引導學生思 考前后內容之間的聯系,是今后教學活動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