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第四章 光現象4.3 平面鏡成像當你照鏡子的時候可以在鏡子里看到另外一個“你”,鏡子里的這個“人”就是你的像(image)。在平靜的水面,國家大劇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個巨大的蛋殼。這個倒影實際上就是大劇院在水中的像。觀察視頻,想一想,蠟燭的火焰為什么澆不滅?學習目標1.了解倒影的形成2.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其應用3.會運用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4.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目錄contents認識平面鏡010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03凸面鏡和凹面鏡04課堂小練國家大劇院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個巨大的蛋殼。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認識平面鏡01鏡子里面有物體的像平面鏡這些物體表面有什么共同特點?鏡子、玻璃、平靜的水面等鏡前的真實物體稱為“物”鏡中看到的“該物體”叫做“像”像這樣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鏡”思考: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呢 鏡子中的我是什么樣的呢?ABC平面鏡成像的特點02像與物的大小相等嗎?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嗎?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目的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的位置、大小跟物體的位置、大小有什么關系?提出問題如何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如何確定像的位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器材平面鏡、兩只蠟燭、刻度尺、白紙、筆設計實驗兩只完全一樣用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鏡替代蠟燭A的像AB實驗方法:等效替代法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裝置圖1)把白紙鋪在桌面上,在紙上中間畫一豎線,那就是玻璃板的位置,然后豎直玻璃板.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再拿另一支未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后移動,直到看上去跟點燃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記下像和物體的位置.3)用直線把每次像與物體的位置連起來,再測量它們到平面鏡的距離 ,并把數據填入表格.(比較距離)4)移動前面的蠟燭重做一遍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步驟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物距 cm)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像距 cm) 像與物大小關系第1次第2次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記錄數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AA像與物的大小 ,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 。相等相等垂直,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分析論證,得出結論(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什么?便于準確找到像的位置(透光、成像)(2)用兩支相同的蠟燭的目的是什么?便于比較像和物大小關系(3)刻度尺的作用?便于比較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4)如何判斷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在像的位置放光屏觀察是否能看到像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快問快答(5)物體在鏡前移動時,鏡中像的大小變不變?(6)在鏡中看到的像是否真實存在?能用光屏接收嗎?不能 因為平面鏡成的是虛像不變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物與像關于鏡面對稱說明:法線、像與物連線要用虛線;像與物要對稱。SS′O【步驟】 ①做垂線; ②畫垂足; ③量等距; ④畫像點。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S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所示,過S點作平面鏡的垂線,交平面鏡于O點;在另一側截取S′O=OS,S′即為S的像。根據平面鏡的成像特點作圖平面鏡的應用牙科醫生用小平面鏡來觀察患者的牙齒演員用平面鏡來矯正自己的姿勢和動作。凸面鏡和凹面鏡03凸面鏡和凹面鏡都是球面鏡①凸面鏡的特點凸面鏡的表面是凸起的,當光線射到凸面鏡后,反射光線要向外發散開來,對光線有發散的作用。物體在凸面鏡中成正立縮小的虛像利用凸面鏡可以觀察到更大的范圍凸面鏡和凹面鏡②凹面鏡的特點凹面鏡的表面是凹進去的,能夠會聚光線。當平行光線射到凹面鏡后,光會聚于一點(叫焦點)。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利用光的可逆性可以將焦點發出的光變為平行光。汽車觀后鏡彎道觀察鏡太陽灶手電筒、汽車燈、探照燈的反光裝置應用課堂小練041.一束光沿與鏡面成45°角的方向從左上方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鏡的O點,如果在不改變入射光方向的情況下,要使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60°,可采用的方法是將平面鏡繞過入射點O的水平軸( )A.沿逆時針方向轉15°角B.沿順時針方向轉15°角C.沿逆時針方向轉30°角D.沿順時針方向轉30°角A答案:A解析:A.若將平面鏡繞過入射點O的水平軸沿逆時針方向轉15°角,則入射角為45°-15°=30°角;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為30°,故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30°+30°=60°,符合題意;B.若將平面鏡繞過入射點O的水平軸沿順時針方向轉15°角,則入射角為45°+15°=60°角;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為60°,故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60°+60°=120°,不符合題意;C.若將平面鏡繞過入射點O的水平軸沿逆時針方向轉30°角,則入射角為45°-15°=30°角;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為15°,故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5°+15°=30°,不符合題意;D,若將平面鏡繞過入射點O的水平軸沿順時針方向轉30°角,則入射角為45°+30°=75°角;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為75°,故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75°+75°=150°,不符合題意.2.如圖所示,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人面鏡時,他的像變大B.人與平面鏡的距離增大時,他與像的距離變小C.平面鏡垂直紙面向里移動,他的像位置不變D.平面鏡的上端向人傾斜,他的像位置不變C答案:C解析: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的大小總是相等的,所以當人面鏡時,他的像大小不變,A錯誤;因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則人與平面鏡的距離增大時,他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增大,他與像的距離也增大,B錯誤;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平面鏡垂直紙面向里移動,人的像位置不變,C正確;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平面鏡的上端向人傾斜,人的像位置會變高,D錯誤。3.小明同學身高165cm,站在豎置放置的平面鏡前,從平面鏡中看到掛鐘的指針如圖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鏡中的像高為________cm,掛鐘顯示的實際時間是_________。16510:40答案:165;10:40解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物和像的大小相等;小明同學的身高是165cm,則他在平面鏡中的像高也是165cm。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即物像關于平面鏡對稱,作出平面鏡中鐘表指針的實際情況,如下圖,可以看到鐘表的實際時間是10:40。4.下面是小華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活動過程。(1)本實驗要用____________(選填“平面鏡”或“透明玻璃板”)做實驗,以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和物的________關系;(3)如圖所示,若將玻璃板水平向左移動5cm,點燃的a蠟燭的像________(選填“向右移動5cm”、“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動5cm”)。透明玻璃板大小在原位置答案:(1)透明玻璃板;(2)大小;(3)在原位置解析:(1)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使物體成像,能看到前面物體在玻璃板后面成的像,也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物體,實驗中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選用透明的玻璃板來進行實驗。(2)運用等效替代法,選用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用一根蠟燭與另一根蠟燭的像進行比較,來判斷物像大小關系。(3)根據平面鏡成像可知,物與像關于平面鏡對稱,因此玻璃板雖水平向左移動,但所處平面未改變,且a蠟燭的位置不變,故點燃的a蠟燭的像仍然在原來位置。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