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以禮待人》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懂得禮對個人、社會及國家的重要作用,踐行文明、友善的社會主義核河心價值觀。 道德修養:知道文明有禮的重要性,了解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提高自己的文明禮儀道德素養。 法治觀念:文明有禮待人中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提升法治意識。 健全人格:培養文明有禮意識,具備文明有禮待人的積極的生活態度。 責任意識:掌握基本的社交禮儀,在生活中實踐學會以禮待人。 教學 重點 理解文明有禮的重要性。教學 難點 做文明有禮的人。 教學過程導入 多媒體播放視頻《禮儀之邦》。 子曰:禮尚往來/舉案齊眉至鬢白/吾老人幼皆親愛/掃徑迎客蓬門開 看我泱泱禮儀大國/君子有為德遠播/江山錯落 人間星火/吐納著千年壯闊。 教師導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我們希望得到尊重與友愛,首先自己就要以禮待人,尊重他人,關愛他人。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為什么要以禮待人、怎樣做才是以禮待人,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個懂禮、有禮的道德之人。 授新課 探究一:運用你的經驗 小巖一家約了朋友一起吃晚餐。小巖和爸爸媽媽到就餐房間后,坐在沙發上讀著書,等候其他人。幾位朋友來了,小巖站起來主動與他們打招呼。大家落座后,爸爸媽媽與朋友聊起天來。小巖雖然有些餓,但還是耐心等待。就餐時,每當朋友用公筷給小巖夾菜,小巖都會站起來表示感謝。 思考 :小巖的哪些行為體現了文明有禮 學生: 教師:坐在沙發上讀著書,等待其他客人的到來。——坐姿優雅 朋友來了,小巖站起來主動與他們打招呼。——尊重客人,盡到待客之道 朋友用公筷給小巖夾菜,小巖都會站起來表達感謝。——注意餐桌禮儀 小巖雖然有些餓,但還是耐心等待動筷。——對待他人有禮貌 思考: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說一說禮的含義和表現 學生: 教師:文明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維系社會正常生活的一種道德規范。主要表現為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禮體現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 鏡頭1:幸福小區住著一位中學生叫小華,在小區里,小華每次遇到長輩都會主動問好,每天上學放學都會向保安叔叔問好,小區里,大家都夸小華懂事有禮貌。 鏡頭2:小華每天上學路上遇到同學都會主動打招呼,校園里遇到老師小華總會主動說聲“老師好”。課堂上小華也喜歡主動回答問題,并且學習成績非常優異,還被評為“校三好學生”和“校禮貌之星”。 鏡頭3:小華在學校還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在小華的生日會上,同學們都紛紛送上祝福,并且小華和大家照了很多相片留作紀念,大家都非常喜歡小華。 思考:你認為小華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禮”對個人的重要性? 學生: 教師: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 幾個同學一起討論對文明小區的期望。 小軍:我希望大家能夠做到把垃圾分類后放入垃圾桶。 小麗:小區內,機動車要低速行駛,不鳴笛。 小小:鄰里之間應該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決矛盾和沖突。 思考: 1.你覺得文明小區除了有這些特點之外,還應該有哪些特征 2.社會生活中人們之間的關系靠什么來維持 3.文明有禮對和諧社會建設的作用有哪些 學生: 教師:在生活中,行為舉止文明有禮有助于人們友好交往,增進人們的團結友愛。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 展示圖片: 思考:文明有禮對國家來說具有什么作用? 學生: 教師: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我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形象。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 知識小結:文明有禮的作用 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 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 ④禮體現一個人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 古代有一位書生進京趕考,因路不熟,眼見天色已晚卻找不到客棧。忽然見前面有位老人,他催馬向前大聲問道:“哎!老頭,多遠才有客棧 ”老人轉身看了看,心中很是不悅,斥道:“無禮。"書生以為是“五里”,連聲謝都沒說便揚鞭策馬徑直走了。走了大約五里路,并不見客棧。又往前走了五里路,仍不見客棧蹤影。此時書生想:莫非是老頭騙我 他自己嘟囔著“五里,十里”。 忽然他悟出了什么……書生于是騎馬回轉,找到那位老人,恭敬地道歉:“老人家,請恕小生剛才無禮!請問多遠才有客棧 ”老大轉嗔為笑:“附近沒有客棧,你且去寒舍暫住一宿再趕路吧。 思考:為什么前后兩次問路結果截然不同? 學生: 教師: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話說明了( ) ①在待人接物中,語言有明顯的冷暖、美丑之別,它所產生的心理效應也有天壤之別 ②文明用語能使交往和諧,為人際關系增色 ③舉止端莊,是我們要培養的良好行為 ④禮貌文明的語言,能讓人感到暖意融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如圖漫畫《不一樣的結局》給我們的啟示是( ) A.公交車上使用禮貌用語是個人的事情 B.文明禮貌有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C.人際交往中要做到誠實守信,拒絕謊言 D.通過他人的評價來了解自己,改進不足 3、北京市首部《公共汽電車客運服務規范》地方標準規定,司售人員要使用規范用語。你認為下列應該收錄的用語有( ) ①對持有效票證的乘客,查驗過后說:“謝謝!請收好。” ②乘客投大額錢幣時說:“沒零錢找,損失自負。” ③受到乘客表揚時說:“謝謝!” ④不慎失禮或失誤時說:“對不起。”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有一男青年抱著孩子上車,沒人讓座,一位老先生不忍,便起來讓座。慌忙中男青年踩了老者的腳,痛得老者直叫。男青年一屁股坐下,一句話都沒說。有乘客指責男青年,老先生歲數這么大,給你讓座,你踩了人家的腳既不道歉,又不道謝,怎么能夠這樣!男青年說:“給抱小孩者讓座是應該的!”便與乘客爭吵起來。讓座的老先生出面勸架,讓雙方都少說兩句,為這件事爭吵沒有意思。 材料中的事例告訴我們( ) ①禮貌是文明的體現,它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 ②禮貌是尊重的具體表現。如果對人不禮貌,就會對人造成傷害,妨礙我們與人交往 ③講文明、有禮貌,包含著對他人的尊重、寬容、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 ④是否文明有禮,不只是個人私事,它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影響人際關系的質量和社會風氣的好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大作家夏衍臨終前感到身體十分難受,秘書就說:“我去叫大夫。”不料他極其艱難地說了一句:“不是‘叫’,而是‘請’。”一個“請”字告誡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 ) A. 舉止端莊 B. 學會傾聽 C. 以禮待人 D. 學會妥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