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第12講 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 講義階段特征:總體特征:由多民族政權并立到國家統一、封建經濟進一步發展和古代中華文化的成熟和輝煌時期。主要表現:1.政治上:封建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強化;宋朝重文輕武,并不斷分散地方權力來加強中央集權;元朝實行行省制度,體現中央對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創新發展;政治中心東移格局確立;2.經濟上:南宋時,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租佃制度發達,土地兼并盛行;宋代出現商業革命;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發達;3.思想文化上:儒學發展到理學,逐漸哲學化、思辨化、世俗化;傳統科技發展領先世界;市民化和多元化成為文化發展的新特點;4.民族關系上:各民族政權之間既有戰爭又有議和,但“和”是主流;邊疆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加速;內遷少數民族與漢族逐漸融合,形成新的民族;5.對外關系上:宋元時期對外貿易發展超過了前代水平,大都和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商業都市;對外貿易范圍擴大,東至朝鮮、日本,西到東歐和西非。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四大發明也使中國科技走向世界,對世界作出了重大貢獻。6.社會層面上: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包括門第觀念淡化,社會成員趨向平等,國家對社會的控制相對放松平民社會到來。課標要求:1.了解明朝統一全國和經略邊疆的相關舉措;2.認識這一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近三年的全國和地方高考題:年份 試卷 考點2024 湖北卷 明朝的政治制度與國家治理湖南卷 元明時期文化元素的傳承浙江卷1月 明朝對東北地區的管理江蘇卷 明朝基層社會治理2023 全國乙卷 明朝基層組織形態與基層社會治理湖南卷 明初宗藩關系2022 全國乙卷 明代的科舉制山東卷 明代的監察制度命題趨勢: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來看,政治史、經濟史的考查仍將是重點,涉及經濟引起的社會變革;臺海關系和國家統一是這一時段的長效熱點。對唯物史觀與歷史解釋的考查比較多。。備考建議:重點關注:明君主專制加強的背景、內容及影響、邊疆管理的舉措與作用;內閣;“票擬”;“批紅”;司禮監;朝貢貿易、鄭和下西洋;“海禁”、閉關鎖國政策;倭寇;華夏認同觀念的強化;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時空定位:教學內容:考點1: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考點2:海上交通與沿海形勢考點3:內陸邊疆與明清易代教學過程:考點1: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一)明朝的建立(1)元朝末年,政治腐敗,社會動蕩,民不聊生;(2)1351年,元朝爆發農民起義,朱元璋勢力逐漸強大,統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區。(3)1368年,朱元璋稱帝,定都應天府,國號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軍攻占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二)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1.中央: 強化君主專制(1)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制度,皇帝直接管理六部。明太祖廢除了自秦以來一直實行的宰相制度,并且嚴令子孫永遠不許設立宰相。這一舉措對以后政治體制產生了深遠影響。問題探究: 朱元璋為什么要廢除丞相制度,并嚴令不得重新設立?影響有哪些?材料一 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權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禮所言不得隔越中書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覽庶政,故大臣得以專權自恣。材料二 1376年,廢行中書省,設“三司”。原行省的權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割,三司互不統屬,直接對朝廷負責。地方權力集中到中央,宰相職權隨之擴大。材料三 胡惟庸…獨相數歲,內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害己者,輒匿不以聞。── 《明史·胡惟庸傳》材料四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鑒秦設相之患,相繼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國君者,其故在擅專威福而致是歟?抑君怠政而有此歟?──朱元璋《明太祖集》提示:(1)原因:①歷史:歷朝丞相權勢過重,以致皇權不穩,吸取元朝滅亡教訓。②直接:丞相胡惟庸專權擅政。③現實:廢行省,設三司,丞相權勢過大。④根本:相權過大,威脅皇權。(2)影響:(1)積極:防止權臣專權,加強皇權,鞏固統治。初期提高了行政效率。(2)消極:皇帝政務繁多,負擔加重,效率低;皇帝獨斷,易決策失誤。(2)設置殿閣大學士(后改內閣)①原因:廢除丞相后,皇帝政務繁多,工作壓力增加。②演變:③性質: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秘書機構。④運行:內閣大學士替皇帝瀏覽百官奏章,草擬處理意見,稱為“票擬”?;实墼谄睌M的基礎上,用紅筆正式批復奏章,稱為“批紅”。⑤特點:①非法定中央一級行政或決策機構,只是皇帝咨詢顧問機構,無權決策;②權力源自皇帝。⑥評價(實質):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可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歸納概括:1.古代中國宰相制度的發展演變2.宰相制與明內閣制的異同(3)軍事:設五軍都督府,調兵和軍官任免歸兵部。(4)監察和考核: 選必修1①六科給事中(監察六部)和都察院(監察御史分“道”監察地方)②官員考核:考滿和考察③廠衛制度:(錦衣衛和東、西廠)(5)思想:改革科舉制 選必修1①科舉考試成為定制: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②考試內容:考試命題專取“四書”“五經”,考生對題目的解釋只能以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為標準,不得隨意發揮;③行文格式一律固定為“八股文”。基礎概念:1.考滿:是對官員任職期滿的考核。官員任現職滿三年稱“初考”,滿六年成為“再考”,滿九年稱“通考”,考核結果分稱職、平常、不稱職三等,是決定官員正常升遷或降、調的依據。2.考察:包括外地官員三年一次的朝覲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處官員的貪、酷和不作為。3.八股文:是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后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舊時科舉,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氣說話,四副對子平仄對仗,不能用風花雪月的典故褻瀆圣人,每篇文章包括從起股到束股四個部分。(4)宦官專權①原因:皇帝防范內閣權重,宦官比內閣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部分皇帝怠于政事。②表現:A.獲得了協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紅的權力;B.負責提督東廠和控制錦衣衛;C.官員的言行進行監視、偵查,有權逮捕、施刑。③實質:宦官無法制約皇權,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④影響:導致政治日益黑暗,社會矛盾加劇。(5)特務機構:①表現:錦衣衛(明太祖)、東廠(明成祖)、西廠(明憲宗)②影響:凌駕于司法之上,強化監察控制。高考真題練習:1.(2024·湖南卷)元朝圣旨多采用蒙古語法糅合漢語詞匯的形式,開篇曰“長生天氣力里,大福蔭互助里,皇帝圣旨”。漢族文臣潤色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又改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說明( )A.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 B.元朝民族矛盾逐漸緩和C.明朝重塑儒家正統地位 D.元朝全面吸收了漢文化【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明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元朝圣旨形式‘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改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由此可以看出明朝的圣旨形式保留了蒙古文化元素,A項正確;材料沒有民族矛盾的相關信息,排除B項;材料主要強調的是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無法由此看出明朝重塑儒家正統地位,排除C項;元朝全面吸收了漢文化,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A項。變式訓練:1明初屢次出現“非官差而私造印信,詐稱差使,騙詐取財”的現象,故朱元璋設置勘合,規定“凡有差使,若往某衙門公干,即將應該去處填寫勘合,前去干辦公務。本處衙門聞有差使人員到來,即索勘合比對。如無或比對不同,綁縛赴京予以嚴懲。”這一制度( )A.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B.維護了國家治理的權威性C.旨在構建權力制衡機制 D.進一步完善中央監察制度【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中國)。依據材料概括可知:材料針對“非官差而私造印信,詐稱差使,騙詐取財”的現象制定了勘合制度,以此確保官吏的真實性,對核對不準的予以嚴厲懲處,表明其維護了國家治理的權威性,B項正確;此種核準制度,增加了程序,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了勘合制度,未涉及與其他機構的制衡關系,排除C項;勘合制度不是監察制度,是官員的核準程序,排除D項。故選B項。2.地方: 廢行省,設三司 選擇性必修1①形成?。ā叭尽保?、府、縣三級制;②原行省的權力由布政使司(行政)、按察使司(監察)、都指揮使司(軍政)分割;③后向各省派出巡撫、巡按總攬一省之權,提高行政效率。④評價:積極:A.三司的設立,削弱了元代行省過大的權力,避免了地方割據局面的出現;B.督撫在抑制武臣之專橫、維護中央集權、整飭武備、鞏固邊防等方面曾經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C.隨著督撫制度的確立,不僅在地方政治體制方面出現了新的制衡關系,而且由于督撫的“雙層性”,從而使中央和地方之間也出現了新的權力制衡機制。消極:嚴重影響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率,并且過于分權與鉗制也不利于中央集權的強化。高考真題練習:2.(2024年湖北卷)趙翼《廿二史札記》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漢高”條:“明祖以布衣起事,與漢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漢高事陳說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漢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毕铝信e措符合這一說法的是( )A.定鼎前朝舊都 B.推行文化專制 C.廢除行政中樞 D.建立宗室藩屏【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根據材料“明祖行事多仿漢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藩王,也及時建立宗室藩屏,這與漢高祖建立漢朝后實行封國制異曲同工,D項正確;明太祖并沒有定鼎前朝舊都,排除A項;漢高祖沒有推行文化專制,排除B項;漢高祖沒有廢除行政中樞,排除C項。故選D項。變式練習:2.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在寵臣江彬的唆使下,明武宗自封“鎮國公”,以平亂為由,下詔南巡,遭到朝廷官員的集體反對,最終以一百余位官員受刑或貶遷,明武宗收回成命而告終。這一事件反映出明朝( )A.君主專制制度加強 B.官員結黨營私成風C.政治危機逐漸加深 D.皇權受到一定制約【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根據材料“明武宗......以平亂為由,下詔南巡,遭到朝廷官員的集體反對,最終以一百余位官員受刑或貶遷,明武宗收回成命而告終。”可知,明武宗下詔南巡,遭到朝廷官員的集體反對,最終明武宗收回成命,說明在明朝時期,皇權受到一定的制約,D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皇帝受到官員的反對,而收回成命,沒有體現君主專制的加強,也沒有體現官員結黨營私,排除A項和B項;材料中沒有體現政治危機加深信息,排除C項。故選D項。3.其他政治制度與社會治理 選擇性必修1知識拓展:明朝中后期張居正改革。 結合選必修11.背景:①明中后期,政治腐敗,土地兼并嚴重,國庫虧空,農民起義不斷,統治危機加深;②殖民入侵,邊患嚴重;商品經濟發展。2.內容:(1)政治(整頓吏治):課吏職,信賞罰、考成法。(2)軍事(鞏固邊防):內修防備:積極操練兵馬;加固長城;外示羈縻:改善漢蒙關系,加強互市友好。(3)經濟(賦稅改革):一條鞭法①內容:清丈田地,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并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②作用:簡化了稅制,方便征收稅款。同時使地方官員難于作弊,進而增加財政收入。3.結果:①財政收入增加,社會矛盾相對緩和,統治危機得到暫時緩解;②張居正死后除一條鞭法外,其他改革幾乎全部廢止。問題思考: 分析張居正改革失敗的原因?材料 “務在強公室,杜私門”,“利于下,不利于上;利于編氓,不利于士夫”“威柄之操,幾于震主,卒致禍發身后”“無老者寬大之風,無大臣休休之量”。——趙陽《張居正改革成敗芻議》提示:①官僚地主反對;②缺少統治者的支持;③張居正自身問題;④君主專制制度(根本)。高考真題練習:3.(2024年江蘇卷)據廣東《博羅縣志》記載,明嘉靖、隆慶年間,該縣出現源自鄉約的“約”字地名,如安山約、大連約等,一約轄一村或數村。知縣往往“慎擇鄉約之長”,讓其宣講“高皇帝之六訓”,負責當地保衛事宜。這一記載反映出該縣( )A.鄉約與法律合流 B.注重對農民的軍事訓練C.保甲制形同虛設 D.重視對基層社會的治理【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博羅縣下轄的村里面很注重鄉約的作用,地方長官也很慎重選擇“鄉約之長”讓其宣講“高皇帝之六訓”,負責當地保衛事宜,這說明該縣很重視鄉約在基層的教化和治理的作用,D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法律的內容,無法得出鄉約與法律合流,排除A項;材料只提到“鄉約之長” 負責當地保衛事宜,不是對農民的軍事訓練,排除B項;保甲制形同虛設,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故選D項。變式練習:明嘉靖年間《祁門縣洪氏祖產規約》分別對“盜砍墳林小柴”的違約者和“捕獲之人”作出“罰銀五分”“責十五板”的處罰和給予后者砍伐者工具的獎勵規定。清嘉慶年間祁門環砂村訂立了“養山合墨文約”,在獲得批允后,將所立文約以官府“告示”的形式連同官府的批示“永禁文約”一并刊刻于碑石之上。材料說明明清時期( )A.儒家思想滲透基層教化 B.禮法結合向基層滲透C.鄉約在逐漸與法律合流 D.鄉約能維護君主專制【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清(中國)。明清時期,原本由儒學士人發起的教化百姓的鄉約,經政府利用和推廣而具有約束力,并與法律合流。《祁門縣洪氏祖產規約》具有懲戒措施,“養山合墨文約”直接體現政府的告示和批示,C項正確;“養山合墨文約”與官方管理相結合,“儒家思想滲透基層教化”的說法無法完全概括材料,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禮法結合,排除B項;材料主旨在于強調從明到清鄉約的變化,D選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D項。故選C。考點2:海上交通與沿海形勢(一)海上交通:鄭和下西洋1.目的:為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2.過程:1405—1433年,明成祖派遣宦官鄭和率領船隊先后7次遠航海外,訪問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3、特點:①時間長、規模大、范圍廣、領先世界;②厚往薄來,倍償其價。4.性質:朝貢貿易:是古代王朝與周邊藩屬國政治經濟聯系的一種重要方式,其特點往往是“厚往薄來、倍償其價”,政治目的大于經濟目的,兩漢時基本形成,盛唐時期趨于成熟,明清時期精細化、規范化,鴉片戰爭后受到沖擊,甲午戰爭后體系崩潰。教材思考點: 如何看待“下西洋”政策的變化?材料一 鄭和第4次下西洋訪問過的莫桑比克沿海,已到達南緯33度以南接近好望角之地,沒有鄭和所開拓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路,歐洲人無法這么快到達中國。正是鄭和下西洋為16世紀-17世紀數以千計的西方傳教士的直接來華做了交通上的準備。傳教士所帶來的海外世界的新內容,也為明清中國人重新理解世界、認識海洋奠定了基礎。——鄒振環《鄭和下西洋是”大航海時代”前奏》材料二 明朝奉行“厚往簿來”政策,對竭誠朝貢者“皆倍償其價”……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費亦不貲——《明史》提示:(1)評價:①是世界歷史上空前規模的遠洋航行;②宣揚國威,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往來,擴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響;③空前規模,大大領先。④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經濟目的,成本高于收益,給明朝帶來較大的財政負擔,未能持續。(2)原因: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缺乏對外交往的內驅力;倭寇及歐洲殖民者侵擾也促使明朝政策出現變化。能力提升: 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的比較。(二)沿海形勢:1.“倭寇”威脅:戚繼光抗倭(1)背景:明中期,嚴厲禁止海外貿易,結果東南民間海上走私活動猖獗,倭寇與中國商人、海盜相勾結。(2)抗倭斗爭:明廷派遣大將戚繼光等人平倭。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浙江臺州九戰九捷;在福建、廣州與抗倭將領俞大猷合作,連續重創倭寇,東南沿海形勢穩定下來。(3)影響:倭患基本肅清,東南沿海形勢逐漸穩定下來。1567年后,明朝政府逐步放松了對私人海外貿易的限制,史稱“隆慶開關”。基礎概念: 隆慶開關指明朝隆慶元年(1567年),隆慶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調整海外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從此民間私人的海外貿易獲得了合法的地位,東南沿海各地的民間海外貿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明朝出現一個全面的開放局面。從1567年到1644年,海外流入大明朝的白銀相當于當時全世界生產的白銀總量的三分之一。歷史解釋:明朝的海禁政策1.含義:14世紀時明朝政府對海事進行的一系列限制政策的統稱。即私人不得擅自出海與外國互市,對外貿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進行。2.原因:①政治:倭寇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武裝走私和搶掠騷擾;防止海內外敵對勢力勾結,確保海疆的穩定。②經濟: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處于主導地位,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③思想:儒家思想保守落后,海洋觀念意識淡薄。3.影響:積極:延緩了西方列強侵占、瓜分中國的進程,具有一定的民族自衛性質。消極:限制了對外貿易,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使中國與世界隔絕,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4.變化:開禁隆慶、萬歷兩朝有放松私人海外貿易限制的舉措。問題思考:明逐漸放松海外貿易限制的原因。材料一 寸板不許下海,罷太倉黃渡市舶司……以倭寇仍不稍斂足跡,又下令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明太祖實錄》材料二 明朝的海禁政策自洪武年間開始到明末海禁的廢弛經歷了一個多變的過程。從明初嚴厲的海禁政策,永樂年間海禁的松弛,永樂后海禁政策的再強化,嘉靖年間的海禁政策高度強化,隆慶開放和海外貿易的迅速發展,明末海禁的廢弛。這些政策對明朝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提示:(1)倭寇問題基本解決,東南沿海形勢逐漸穩定;(2)對外貿易進一步發展的需要;(3)社會各階層要求開禁的呼聲;(4)解決財政危機的需要。(三)西方殖民者的侵擾1.背景:明朝中后期,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殖民者在中國沿海的活動日益頻繁。2.表現:(1)16世紀中葉(1553年),葡萄牙人以晾曬貨物為由,賄賂香山縣地方官獲得了在澳門的租住權。(2)荷蘭和西班牙先后占據臺灣島的南部和北部。(3)明末(1624年),荷蘭擊敗西班牙,獨占臺灣。(4)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歷史人物: 鄭成功(1624—1662年)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其父鄭芝龍降清;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骨?,成為南明后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但終遭清軍擊退,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1661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的駐軍,收復臺灣。以赤嵌城為東都,建立府縣,編制軍隊,屯田墾荒,獎勵移民,推進了臺灣經濟的發展。收復臺灣不久,突然暴病而亡,年僅38歲。初葬臺南州仔尾,后遷葬于故鄉南安的覆船山。海峽兩岸均立像樹碑紀念。高考真題練習:4.(2023年湖南卷)永樂年間,明成祖應朝鮮使臣請賜,賜予朝鮮“五經”“四書”等經籍;又應日本使臣請賜,將皇后徐氏所制《勸善》《內訓》賜予日本。對此解讀合理的是( )A.儒家學說在明初有新發展 B.書籍向外流通渠道不暢通C.請求賜書是為了吸收中國先進思想 D.朝日兩國借助明王朝強化政權權威【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明成祖應朝鮮使臣請賜”“又應日本使臣請賜”可知,朝鮮和日本的請賜行為,說明兩國以明朝政權為其宗主國,欲借助明朝賜書的行為,來強化自己政權的權威,D項正確;材料與儒家學說的發展無關,強調的是朝鮮、日本的政府行為,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官方行為,與書籍向外流通渠道不暢通的說法無關,排除B項;請求賜書是為了強化政權的權威,非是為了吸收中國先進思想,排除C項。故選D項。變式練習:4.有學者指出,“日本人借用了漢字,但發展了他們自己的書寫體系;借鑒了儒家學說,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標準,調整了它的政治學說,以適應他們的社會結構。在保留其本族的神道教的同時,日本人還接受了佛教,但對之作了修改,以滿足他們自己的精神需要”。該學者意在強調日本( )A.對外來文明的本能抵制 B.對文化傳播起橋梁的作用C.發展文化注重結合實際 D.竭力擺脫外來文明的影響【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日本人在借用漢字、借用儒家學說以及接受佛教時,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加以變通,這說明日本發展文化注重結合實際,又善于創新,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善于學習外來文明,而非抵制,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把外來文化為己所用,而不是充當橋梁去再次傳播,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日本吸收外來文明,為己所用,而不是擺脫外來文明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C項。考點3:內陸邊疆與明清易代(一)內陸邊疆: 結合選擇性必修11.中央:(1)管理機構:禮部、鴻臚寺、提督四夷館(負責培養各種民族文字翻譯人才);(2)政策:恩威并施、以夷制夷、因俗而治。2.地方: 閱讀教材,填寫下表3.影響:①維護了邊疆地區的穩定,促進民族交融;②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③但對西南、東北控制相對松散,埋下隱患。(二)明清易代1.背景:(1)滿洲的崛起:①16、17世紀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領努爾哈赤逐漸統一女真各部;②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國號大金,并對明朝展開進攻;③皇太極將女真族改名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都城在盛京,即今天遼寧沈陽。(2)明中后期政治腐敗與社會動蕩①皇帝多是沉迷享樂,疏于朝政;②大臣們結黨營私,爭權奪利;③法紀松弛,官吏貪贓枉法,對民眾盤剝;④土地兼并嚴重,大量農民流離失所。(3)明末農民戰爭推翻了明朝的統治1644年,明末農民軍首領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隨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縊。2.清兵入關:(1)概況:1644年,鎮守山海關的明軍將領吳三桂降清,引清軍入關,并與清兵聯合夾擊李自成的軍隊;(2)結果:①李自成在山海關交戰失利后,轉戰各地,最后失敗。②清軍入關后經過20多年,基本消滅明殘余勢力,確立了在全國的統治。問題思考: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思考明朝滅亡的原因?料料一崇禎三年 旱……八年 夏旱蝗,黃河冰九年 夏旱蝗,秋開封大水十年 夏大蝗,四月山西大雪……十五年 懷慶地震,黃河決——鄭廉《豫變紀略》材料二提示:①明末政治黑暗,統治腐敗是其滅亡的根本;②自然災害不斷;③農民起義;④東北控制相對松散使滿洲崛起。高考真題練習:5.(2024年浙江卷1月)俄羅斯海參崴市某博物館藏有發現于今俄羅斯特林地區的石碑兩塊,名為“敕修奴兒干永寧寺碑”,碑文記錄了奴兒干都司建立和當時官員亦失哈兩次巡視該地的史實。該石碑可以佐證( )A.中俄之間已經沒有領土的糾紛 B.清朝在東北邊疆設都司和衛所C.明朝在黑龍江流域擁有管轄權 D.庫頁島在法律上屬于中國領土【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設問詞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明朝(中國)。根據材料“敕修奴兒干永寧寺碑”可知,碑文記錄了奴兒干都司建立和當時官員亦失哈兩次巡視該地的史實,結合所學可知,明朝在黑龍江流域設立了管轄機構,表明明朝在黑龍江流域擁有管轄權,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明朝時期中國對外東北地區的管理問題,而中俄領土糾紛問題是近現代的歷史事件,排除A項;材料中提到的是明朝在東北邊疆設都司和衛所,而不是清朝,排除B項;材料中未提及庫頁島,因此無法證明庫頁島的法律地位,排除D項。故選C項。變式練習:5.1409年,明朝在黑龍江口附近的奴兒干城設置了奴兒干都司,并在那里駐守軍隊,設置驛站。明成祖和明宣宗時,曾派遣宦官先后十次巡視,并修建了一座永寧寺,立下了兩塊石碑,刻有漢、女真、蒙、藏四種文字。材料可以說明東北地區當時A.民族融合顯著發展 B.受到政府有效管轄C.宦官專權最為鼎盛 D.中央集權大大加強【答案】B【解析】奴兒干都司管轄西起鄂嫩河、東至庫頁島、南瀕日本海、北抵外興安嶺的遼闊地區,石碑上,記載著明朝建立奴兒干都司的經過,和欽差亦失哈等人巡視奴兒干都司并到達庫頁島的情況。水寧寺碑是整個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都歸明政府管轄的歷史見證,B項正確;民族融合顯著發展,與題干主旨不符,排除A項;宦官專權最為鼎盛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項;中央集權大大加強與題意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思維導圖: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 第12講 講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