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猜一猜圖中是什么? “見樹不見村、見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的奇特房子 下沉式窯洞 第一課 北方地區 我國的北方地區,有共同的環境特點。然而,在北方地區內,不同地方的環境差異很大。例如,森林茂密的小興安嶺地區、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地區、融匯傳統與現代文化的首都北京,都是盡顯北方特色的區域。 視頻:黃土高原 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 這片土地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是炎帝的故里 是黃帝的陵寢所在地 是中華古代文化的搖籃 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圣地 黃土高原東起 , 西到_____, 北抵_____, 南連____, 是世界上黃土覆蓋面積最大的高原。 長城 烏鞘嶺 秦嶺 太行山脈 40°N 35°N 105°E 一、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110°E 黃土高原的范圍: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 黃土高原在中國的位置 結合以上圖片和所學知識,說一說黃土高原的位置。 從四大地理分區看,位于 地區; 從地勢階梯位置看,位于第 級階梯; 從季風區看,位于 區。 北方 二 中國地形圖 季風 一、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黃土高原的位置: 海拔1000——2000千米 黃土高原主要包括了我國哪些省區? 地跨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北、河南。 一、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位于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長城以南、秦嶺以北。 地跨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河北。 黃土的世界 黃土剖面 黃土高原的黃土覆蓋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盤山以東到呂梁山西側,黃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間,最厚在蘭州,達300米以上。黃土分布的面積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占世界黃土分布的70%。 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 這么厚的黃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想一想 “風吹來”的高原 黃土形成過程示意圖 視頻:黃土高原的成因 二、黃土高原的自然環境 1、地形: 海拔多在1000~2000米 地勢平緩、略有起伏 黃土高原地貌景觀 2、地貌: 支離破碎,溝壑縱橫 黃土高原為什么會呈現溝壑縱橫的地貌特征? 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是長期水土流失的結果,即流水侵蝕。 不同的地貌類型顯示了黃土地區被侵蝕的不同程度 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3、氣候: 夏季濕潤炎熱,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夏季。 黃土以粉砂顆粒為主,無層理,垂直節理發育,土質疏松,便于開墾,使這里很早成為我國農業發達的地區。 黃土高原上的梯田 4、土壤: 二、黃土高原的自然環境 1、地形:海拔多在1000-2000米以上,地勢平緩、略有起伏 2、地貌:溝壑縱橫、支離破碎 3、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夏季濕潤炎熱,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夏季。 4、土壤: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土質疏松, 便于開墾,使這里很早成為我國農業發達的地區。 溝壑縱橫 想一想 為什么黃土高原會形成這種溝壑縱橫的地貌? 水土流失嚴重 三、面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 結合下列材料,試試尋找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人為因素 結合下列材料,試試尋找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土質 植被 氣候 土質疏松 地表裸露,缺少植被 降水集中于7、8月份,且多暴雨 裸露的黃土在雨水和河流的沖刷下大量流失等 過度放牧 陡坡開墾 亂砍濫伐 采礦 修路 人為因素 人類不合理的開發活動,使地表更加疏松 三、面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 1、問題: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2、原因: (1)自然原因:①土質疏松 ②地表裸露,缺少植被 ③降水集中于7、8月份且多暴雨 ④裸露的黃土在雨水和河流的沖刷下大量流失等 (2)人為原因:人類不合理的開發活動,使地表更加疏松 ①毀林開荒、過度放牧等行為使植被遭到嚴重破壞 ②開礦、修路等基本建設,不注意水土保持。 泥沙翻滾的黃河 大量泥沙匯入,使得黃河泥沙含沙量劇增,并在下游淤積,抬升河床,形成“地上懸河”,嚴重威脅著兩岸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黃河下游的“地上懸河” 帶走大量肥沃的地表土,使土層變薄,土壤養份流失,耕地質量下降,導致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降低。 貧瘠的土壤 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 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 向黃河輸送大量泥沙 農作物產量下降 耕地面積減少 黃河中游含沙量大, 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河” 水土流失帶來的危害 嚴重水土流失 觀察圖中的植被、水量、泥沙 說明:(1)植被有 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的作用。 (2)植被破壞——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脆弱的生態環境 有暴雨時,又會發生洪澇災害,還會引起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災害,農田、住房、道路常遭到災害。 經常遭受旱災,只能種些耐旱的作物,如高粱、谷子等。有時飲用水供應都很困難。 黃土高原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低; 黃土高原的環境遭到后,恢復相當困難。 表現 面對黃土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你有什么辦法解決呢? 黃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 ①植樹種草; ②退耕還林、還草,科學放牧; ③打壩淤地,修建梯田,保持水土; …… 黃土高原上的退耕還林 治理后的黃土高原 三、面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 1、問題: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2、原因: (1)自然原因:①土質疏松 ②地表裸露,缺少植被 ③降水集中于7、8月份且多暴雨 ④裸露的黃土在雨水和河流的沖刷下大量流失等 (2)人為原因:人類不合理的開發活動,使地表更加疏松 ①毀林開荒、過度放牧等行為使植被遭到嚴重破壞 ②開礦、修路等基本建設,不注意水土保持。 3、應對措施:持續治理和大規模的自然修復、封育保護,具體包括 (1)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和擋土壩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 (2)采取退耕還林還草、科學放牧等合理的生產措施 結合黃土高原的氣候和地形等,分析黃土高原的生產特色。 綜合治理前后的黃土高原 “那些生于斯、長于斯的人們, 也開始從苦難中反思,吸取養分。” ——《創業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獨特的自然環境影響下,這里的人們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黃土高原文化。從傳統民居到藝術形式,無一不烙上了黃土地的深深印記。 四、黃土高原文化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黃土高原上的農民習慣以白羊肚頭巾,身穿羊皮坎肩。 :白羊肚頭巾、羊皮坎肩 自然: 海拔高,緯度較高, 氣溫低,冬季寒冷。 生產: 黃土高原牧羊業 1.衣 四、黃土高原文化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自然: 氣候比較干旱,風沙大,用來擦拭頭頂、臉上、脖頸灰塵砂礫。 黃土中“挖出”的房屋 靠崖式 思考:窯洞的建造與當地環境有怎樣的關系? 黃土高原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濕潤炎熱,黃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坍塌,且比較干燥,容易開挖。而窯洞具有冬暖夏涼、占地少、隔音隔熱保暖的特點,是適應黃土高原地質、地貌、氣候等自然條件而產生的特色建筑。 下沉式 窯 洞 2.民居\住 窯洞是適應黃土高原地質、地貌、氣候等自然條件而產生的。 窯調建設的地理背景 黃土高原的的獨特地理環境,成了窯洞天然的建造場。 ☆建筑用材:地面植被稀疏,缺乏建筑用材和取暖用材, ☆土壤性質: 黃土土層深厚,土壤結構緊密,直立性好,適于鑿挖; ☆氣候: 黃土高原地區降雨偏少,對在當地挖鑿窯洞也十分有利。 3、食: 耕地類型旱地為主 主要種植小麥、玉米 面 食 4.藝術 信天游是流行于黃土高原地區的一種民歌形式,曲調悠揚高亢,粗廣奔放。 信 天 游 信天游是人們在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的高原上勞動時抒發感情的一種方式。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氣勢磅礴的腰鼓,充分體現了黃土高原民眾樸素豪放的性格。 4.藝術 “天下第一鼓” 安塞縣被國家文化 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 秦腔又稱亂彈,流行于中國西北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音。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guàng桄子"(因為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藝術 秦 腔(Qin qiang Opera), 陜北剪紙 黃帝陵碑 應縣木塔——山西 秦始皇陵兵馬俑(陜西)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并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平遙古城俯視圖 寶塔山是延安的重要標志和象征 佛教圣地——五臺山(山西) 四、黃土高原文化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角度 ?文化特色 ?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衣 ? 白羊肚頭巾、 羊皮坎肩 黃土高原發展牧羊業; 海拔高,緯度較高,氣溫低,冬季寒冷; 氣候比較干旱,風沙大。 ?食 ?面食 ?耕地以旱地為主, 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 ?住 (民居) ?窯洞:冬暖夏涼、占地少、隔音隔熱保暖 ?黃土高原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濕潤炎熱,黃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坍塌,且比較干燥,容易開挖。 ? 藝術 ? ?民歌 ?信天游:曲調悠揚高亢,粗廣奔放。 ?人們在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的高原上勞動時抒發感情的一種方式。 ?舞蹈 安塞腰鼓:氣勢磅礴的腰鼓,充分體現了黃土高原民眾樸素豪放的性格 ?戲劇 秦腔 \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