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 第一節 流域內協調發展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課件 學案 練習三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 第一節 流域內協調發展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課件 學案 練習三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84張PPT)
流域內協調發展
第一節
第四章 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
以某流域為例,說明流域內部協作開發水資源、保護環境的意義。
1.結合流域的整體性、關聯性,根據不同河段的特點分析流域存在的問題及綜合開發利用措施。(綜合思維)
2.分析流域內開發與治理措施,樹立合理的流域開發觀,保護流域生態環境。(人地協調觀)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
知識點二 黃河的調沙減淤及黃河流
域水資源的調配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
>
<
知識點一
1.水系:河流的干流和各級支流以及連通的 、沼澤構成了水系。
2.流域:由 所包圍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區域。
3.水資源協作開發
(1)流域內的水資源功能
具有農業灌溉、 、提供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發展 、水能發電、
、旅游等多種功能。
湖泊
分水嶺
淡水養殖
航運
生態保護
(2)協作開發的必要性
①流域內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對于流域內不同行政區域、不同行業和部門具有______
性。
②不同的利益主體對于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需求不同,導致 之間、上下游之間、工農業之間、城鄉之間在水資源利用、 中出現利益沖突。
③流域的 強、 高,需要以流域為單元進行統籌管理。
開放
共享
地區
水質保護
整體性
關聯度
同一流域的上下游之間可能存在哪些利益沖突?
思考
答案 可能出現爭建水庫或港口碼頭的現象;上游大量排污,下游污染嚴重;上游山區森林破壞、水土流失,加劇下游河道淤積、洪澇災害。
4.協作開發的措施
需要以流域為單元綜合運用 措施和行政、法律、 等手段,對流域進行統籌管理。
工程技術
市場
1.水資源協作開發的內容
(1)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如灌溉、養殖、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2)水能資源的開發,如建設水利樞紐是水能資源協作開發的重要舉措。
(3)航運功能的開發。
2.水資源協作開發的意義
(1)促進水資源的保護。
(2)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3)加強流域的綜合開發。
(4)推進流域的綜合治理。
(5)實現流域內的協調發展。
拓展延伸
2007年夏季,太湖水質惡化導致大面積藍藻暴發,引發無錫市的水危機。2007年
8月以來,無錫市試行“河長制”,加強污染物源頭治理,河湖水質逐漸改善。2016年12月,我國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多級河長體系,構建河湖管理保護機制。
下表為太湖流域綜合治理區污染物入河(湖)總量變化表。
年份(下降) 化學需氧量(萬噸) 氨氮(萬噸) 總磷(萬噸) 總氮(萬噸)
2005年 85.05 9.18 1.04 14.16
2010年 39.19 5.94 0.77 11.22
5年下降 53.92% 35.29% 25.96% 20.76%
1.[綜合思維]分析太湖流域無錫市實施“河長制”的原因。
答案 水環境問題治理力度小,政策不健全;該流域涉及多個(級)行政區,政府統一規劃整治才能協調各(級)行政區、各部門的利益。
2.[人地協調觀]面臨如此嚴重的水危機問題,如果你是太湖流域某河長,說出應該采取的措施。
答案 加強水資源保護,防治水污染;加強河道的清
淤整治;完善規章制度,加強執法監管;建立污水處理廠進行工業、生活污水的處理;農業上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
(2024·山東德州期中)讀“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與治理示意圖”,完成1~2題。
1.從圖示信息來看,該河流開發的中心環節是
A.發電 B.防洪、灌溉
C.航運 D.梯級開發

據圖示信息可知,該河流的開發是以梯級開發為中心環節,通過梯級開發來實現航運、防洪、養殖、發電等水資源的綜合開發。D正確。
(2024·山東德州期中)讀“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與治理示意圖”,完成1~2題。
2.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給農業生產帶來的直接好處是
A.擴大了耕地面積
B.穩定了灌溉水源
C.提高了土壤肥力
D.消除了洪澇災害

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過程中,通過梯級開發兼顧了防洪和灌溉,穩定了灌溉水源,利于農業現代化發展,B正確。
(2024·山東菏澤期中)納倫河發源于天山山脈,是天山地區年徑流量最大的河流,水位季節變化大,春夏季水位較高,秋冬季水位較低。作為跨國河流,上游的吉爾吉斯斯坦冬季寒冷,能源需求量大,但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礦產不足,下游的烏茲別克斯坦能源礦產充足且擁有費爾干納盆地的萬畝良田。兩國針對納倫河用水爭端由來已久。
如圖示意納倫河流域。據此完成3~4題。
3.吉烏兩國利用納倫河水資源的方式與用
途差異,是引起兩國用水爭端的原因,
據此推測兩國爭端最激烈的時間出現在
一年中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根據題意并結合圖示信息可知,對于上游國家(吉爾吉斯斯坦)來說,由于地勢相對較高,冬季氣候更加寒冷,河流已結冰,冬季河流水量減少,發電量下降。同時氣候寒冷導致生活取暖能源需求增多,為增加發電量,主
張冬季放水,要求夏季儲水。對于下游國家(烏茲別克斯坦)來說,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全年降水較少,水資源短缺,特別是夏季農作物處于生長期,需水量大,主張夏季放水,兩國爭端最激烈的時間出現在一年中的夏季。故選B。
4.針對當前吉烏兩國納倫河用水矛盾,
以下解決措施可取的是
①加強協調管理,平均分配水資源 
②制定合理的價格機制,兩國進行
礦產能源和水資源的交換 ③優化
產業結構,發展節水產業 ④加大
開發力度,促進經濟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加強協調管理,但兩國用水情況復雜,無法平均分配水資源,①錯誤;
上下游礦產資源分布不均,可以制定合理的價格機制,兩國進行礦產能源和水資源的交換,②正確;
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節水產業,可以
減少水資源需求量,③正確;
加大開發力度,促進經濟發展,需水量會增加,④錯誤。故選B。
黃河的調沙減淤及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
>
<
知識點二
一、黃河的調沙減淤
1.黃河“沙患”
(1)表現:黃河含沙量大,居世界大河首位。
(2)原因:黃土高原 嚴重,導致黃河挾帶泥沙數量多。
(3)影響
水土流失
為什么黃河下游流域面積狹小?
思考
答案 黃河下游是“地上河”,河床高出兩岸地面。
2.黃河沙患的解決措施
(1)中游黃土高原的 是減少入黃泥沙的根本措施,具體如下:
①生物措施:封山育林、 等。
②耕作措施:沿 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
③工程措施:修建梯田和水平溝、 、挖魚鱗坑等。
水土保持
退耕還林還草
等高線
打壩淤地
(2)下游利用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對黃河調水調沙。每年在黃河汛期到來之前,同時調動黃河上中游的水庫向下游放水,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提高下游行洪輸沙能力,實現對黃河下游河床全線沖刷,將淤積的泥沙送入大海。
黃河調水調沙的綜合效益
(1)黃河下游主河槽得到全線沖刷,過沙能力普遍提高,河槽形態得到調整,地上河上升態勢得到遏制。
(2)黃河下游行洪能力提高,減輕了汛期洪水的威脅。
(3)改善河口生態環境,增加了濕地面積,有利于維護生物多樣性。
(4)為小浪底及其他水利樞紐排沙減淤、延長工程壽命探索了有效途徑。
拓展延伸
黃河調水調沙工程會對黃河入海口地區產生什么影響?
思考
答案 調水調沙工程使黃河入海泥沙增多,濕地面積擴大,生物多樣性增加;入海洪峰降低了濕地土壤的含鹽量,增加了濕地土壤的養分;河口營養物質增加,利于魚類生長;地下淡水得到補給;改善了海水入侵的現狀,遏制了海浪對海岸線的侵蝕。
二、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
1.黃河流域水資源調配的原因
(1) 少是黃河又一突出的水文特征。
(2)黃河流域人口、城鄉較為密集,耕地數量多,徑流量小, 突出。
(3)隨著工農業發展和人口迅速增加,黃河流域對水資源的 也不斷增加。
(4)黃河上下游缺少 的措施,致使黃河下游自1972年出現斷流現象。
徑流量
人水矛盾
需求量
調控用水
2.黃河下游斷流的影響
(1)主河道:河道萎縮,降低了 能力,增加了汛期決口的風險;干涸河道演變為沙帶,增加了土地沙化的可能性。
(2)河流沿岸:影響工業供水與城鄉居民生活供水;影響農田的灌溉用水,農田受旱面積增大;水環境容量越來越小,加劇了黃河水污染;沿岸大量開采 。
(3)河口三角洲及海域:海岸侵蝕后退, ;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餌料來源,影響海洋生物的繁衍生存。
行洪
地下水
海水倒灌
3.黃河流域水資源調配的措施
(1)水資源統一調配體制逐步建立。黃河水利委員會被授權實施黃河水量的統一調度和分配。
(2)對全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 和年度調整。
(3) 的推廣應用。
4.調配效果:基本保證了在嚴重 黃河下游不斷流。
宏觀控制
節水技術
枯水年份
黃河斷流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
答案 自然原因:①黃河流域大部分流經干旱、半干旱區,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河流水量小;②下游形成“地上懸河”,無支流匯入;③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年際變化大。
人為原因:①流經區域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量大;②水資源利用不合理,浪費嚴重。
水資源統籌管理的措施和手段
核心歸納
(1)工程措施:修建水庫蓄水→解決季節性用水不足;修建引水工程、跨流域調水→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
(2)技術措施:推廣節水技術,發展節水農業;推廣節水技術,在工業生產中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發展治污技術,提高水資源污染的治理水平;發展循環經濟,促進水資源循環利用。
(3)行政、法律、市場手段:制定環境保護法,依法保護水資源;提高水價促使節約用水。
1.黃河流域開發過程中的環境問題
(1)水資源供應緊張。黃河流域降水少,降水季節和年際變化大,河湖儲水量少;人口、城鄉較為密集,耕地數量多,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大;上下游缺少調控用水的措施。
(2)環境污染嚴重。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等地的燃煤發電、煤化工等工業企業,帶來嚴重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
(3)水土流失嚴重。由于過度放牧、亂挖濫采礦產資源,導致上游地區生態脆弱、植被破壞、水土流失;中游地區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劇,并進一步導致下游地區洪災頻發。
拓展延伸
(4)生物多樣性減少。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黃河來水來沙大為減少,大量生態用水被擠占,河流及流域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下游河道嚴重萎縮,泄洪能力急劇下降;水流自凈能力衰退,水體污染嚴重,生物種群不斷減少,某些水生動植物和洄游魚類滅絕;河口三角洲侵蝕退化嚴重,依存于河水的濕地消失。
2.黃河流域環境問題的治理措施
(1)建立黃河水利委員會等流域開發管理機構,實現對上、中、下游水資源的合理分配。
(2)防治環境污染。以防為主,防治結合;調整產業結構,降低高耗能、高耗水工業的比重;利用新技術,治理工業“三廢”。
拓展延伸
(3)上中游地區,打壩淤地、修筑梯田、植樹造林、開展大規模的水土保持工作。
(4)下游加固黃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治水與防洪并舉。
(5)加強監測,計收水費。
(6)樹立環保意識,積極宣傳。
拓展延伸
2002年起,每年汛期通過三門峽、小浪底等水利樞紐進行調水調沙(通過人工調控洪水,在短時間內將大量水沙集中輸送入海),顯著影響了黃河尾閭河段(圖1)的沖淤變化,河口向海內推移速度大幅降低。受上游用水等影響,2015~2017年尾閭河段年徑流量約為2002~2013年的56%。沖淤量是河水帶走河床所淤積的泥沙數量,是淤積量與沖刷量的差值。
圖2示意2002~2017年黃河尾閭河段年沖淤強度變化(沖淤強度:單位時間單位河長沖淤量)。
1.[綜合思維]描述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以來尾閭河段沖淤強度的時空變化。
答案 黃河尾閭河道從上游至下游,沖刷強度減弱,淤積強度增強;2002~2014年,黃河閭尾河道總體處于沖刷狀態,但沖刷強度減弱; 2015~2017年,黃河尾閭河道以淤積為主。
2.[綜合思維]2015~2017年尾閭全河段沖淤狀態轉為淤積的原因。
答案 黃河上游來水量(徑流量)減少,對河床的沖刷作用不明顯;河口向海內推移,河道延伸,河道坡度下降,水流速度減慢,上游來沙沉積。
3.[人地協調觀]從流域協調的角度,說明針對2015~2017年尾閭河段沖淤狀況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加強流域徑流量統一協調管理,增加下游徑流量;加強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減少產沙量;加強小浪底等水庫調水調沙方式的研究,提高尾閭河段的沖淤能力;進行河口挖河疏浚,提高洪水下泄能力;加強監測尾閭河段的徑流量、河床等。
(2024·吉林長春統考)小浪底水利樞紐戰略地位重要,工程規模宏大,水沙條件特殊,2001年12月竣工。下圖是“黃河靠近入海口某水文站1976~2018年輸水統計圖”。據此完成1~2題。
1.相比1976~2001年,2002~2018年徑流量
峰值提前的原因是
A.氣候變化 B.水庫調節
C.植被恢復 D.耗水減少

讀圖分析,與1976~2001年相比,2002~2018年該水文站徑流量峰值降低,且峰值出現的時間由8月提前到7月。這是因為水庫提前放水導致峰值提前出現,是為了調蓄汛期時的徑流量。故選B。
(2024·吉林長春統考)小浪底水利樞紐戰略地位重要,工程規模宏大,水沙條件特殊,2001年12月竣工。下圖是“黃河靠近入海口某水文站1976~2018年輸水統計圖”。據此完成1~2題。
2.黃河口徑流量變化將導致
A.入海口海潮入侵次數增加
B.黃河三角洲面積出現萎縮
C.黃河下游河段通航價值提高
D.河口地區地下水水位變幅減小

小浪底水庫于2001年12月竣工,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相比于1976~2001年,2002~2018年黃河靠近入海口徑流量整體呈下降趨勢,但徑流量的季節變化減小,河口地區地下水受河流水補給的季節變幅減小,地下水水位變幅減小,D正確。
海潮入侵次數受海潮發生次數決定,A錯。
盡管輸沙量減小,但淤積量仍大于侵蝕量,所以黃河三角洲面積并沒有出現萎縮,B錯。
黃河下游河段徑流量減小,通航價值降低,C錯。
(2024·河北滄州期中)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位于黃河中游北干流磧口至禹門口河段,距世界最大的“黃色瀑布”——壺口瀑布僅有10.1千米,左、右岸分屬不同省份,目前工程建設前期的勘測和環評工作正在進行中。圖1為“古賢水利樞紐位置圖”,圖2為“壺口瀑布不同季節景觀圖”。據此完成3~5題。
3.關于在黃河中游增建古賢水利樞紐的主要目的,說法正確的是
A.減輕大北干流的泥沙淤積
B.降低渭河下游洪澇發生概率
C.取代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任務
D.緩解晉豫地區的缺水問題

古賢水利樞紐位于大北干流的下游,會降低大北干流的流速,加劇大北干流的泥沙淤積,A錯誤;
古賢水利樞紐能夠削減下游小北干流洪水期流量,降低對渭河徑流的頂托作用,有利于渭河河水的下泄,降低渭河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發生概率,B正確;
古賢水利樞紐不能取代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任務,C錯誤;
古賢水利樞紐不能緩解晉豫地區的缺水問題,D錯誤。所以選B。
4.古賢水利樞紐建成后運行初期,壺口瀑布可能會出現
A.瀑布水量增加
B.瀑布顏色加深
C.瀑布北移加快
D.冰掛時間縮短

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古賢水利樞紐位于壺口瀑布上游,建成后會調節黃河徑流量,但不會增加瀑布水量,A錯誤;
古賢水利樞紐建成后,庫區水位上升,流速下降,泥沙在庫區淤積,使得水庫下游含沙量減少,瀑布顏色變淺,B錯誤;
導致瀑布北移速度減慢,C錯誤;
會導致冬季枯水期河流流量增加,流速加快,河水不易結冰,冰掛時間縮短,D正確。所以選D。
5.禹門口至小浪底河段是黃河中游重要的提黃灌溉
河段,古賢水利樞紐的建設有利于山西省
A.減輕土地鹽堿化
B.穩定農田灌溉用水
C.改善汾河航運條件
D.擴大煤炭產業規模

古賢水利樞紐建成之后,會調節禹門口至小浪底河段河流徑流量,使河流徑流量趨于穩定,有利于為農業灌溉提供穩定的水源,B正確;
農業灌溉增加之后,可能會加重土地鹽堿化,A錯誤;
對改善汾河的航運條件影響不大,C錯誤;
水利樞紐的建設不能擴大煤炭產業規模,D錯誤。所以選B。
課時對點練
(2024·河南洛陽期末)右圖為“金沙江下游水能資源開發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1.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建設過程中,河流截流最適宜時間可能是
A.4月 B.8月
C.11月 D.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圖示河流位于橫斷山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金沙江11月水量逐漸減少,利于截流,也為后期大壩建設施工預留充足時間,C正確;
1月、4月水位較低,有利于截流,但距汛期時間較短,預留施工時間較短,不利于后期施工,A、D錯誤;
金沙江8月徑流量大,不利于截流,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河南洛陽期末)右圖為“金沙江下游水能資源開發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2.關于圖示區域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地處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交界處
B.氣候濕潤,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廣
C.河道寬闊平直,航運條件優越
D.冰雪融水和降水多,徑流量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該區域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較多,且山體海拔高,山頂有終年冰雪,冰雪融水較多,徑流量大,D正確;
橫斷山脈位于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A錯誤;
橫斷山脈地區山高谷深,河道狹窄彎曲,支流匯入少,河流落差大,不利于發展航運,B、C錯誤。
(2024·河南洛陽期末)右圖為“金沙江下游水能資源開發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3.關于白鶴灘水電站運營后的影響,說法成立的是
A.擴大中下游地區的濕地面積
B.帶動水電站附近經濟發展
C.保證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水質
D.可促進長江三角洲的發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水庫蓄水攔截水源,下游地區水量減少,不會擴大中下游地區的濕地面積,A錯誤;
水電站建設可以帶動電力、旅游等產業發展,從而帶動水電站附近經濟發展,B正確;
該水電站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質影響較小,C錯誤;
建水庫后向下游輸沙減少,不能促進三角洲的發育,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山東菏澤期末)讀“黃河流域示意圖”,完成4~5題。
4.對于圖中黃河①②河段開發利用的重點,
敘述正確的是
A.①河段開發水能,②河段發展灌溉農業
B.①河段開發水能,②河段發展航運
C.①河段發展航運,②河段開發水能
D.①河段發展旅游,②河段發展水產養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①河段位于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豐富,以開發水能為主;②河段流經河套平原,主要利用黃河水發展灌溉農業。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山東菏澤期末)讀“黃河流域示意圖”,完成4~5題。
5.對于圖中黃河③④河段開發和整治的說
法,正確的是
A.在③河段重點開發水能
B.在④河段重點發展航運
C.在③河段重點保持水土
D.在④河段重點打壩淤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③河段為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應該以保持水土為重點,而非開發水能;④河段為黃河下游,泥沙沉積,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不利于發展航運,洪澇災害多發,應加固堤壩。故選C。
(2024·山西大同期中)湄公河是一條國際性河流,在我國境內河段被稱為瀾滄江。右圖為“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圖”。據此完成6~8題。
6.如果我國在瀾滄江段進行梯級開發,對中下游地區可能產生的影響是
A.減輕旱澇災害 B.增加年徑流量
C.枯水期流量減少 D.地下徑流增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湄公河沿岸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在河流上游進行梯級開發,可以調節中下游徑流量的季節變化,減輕旱澇災害的威脅,A正確;
河流的年徑流量受年降水量和流域面積等因素影響,梯級開發不能增加年徑流量,B錯誤;
通過梯級開發,可調蓄徑流,增加河流枯水期的水量,C錯誤;
通過梯級開發,會減少河流中下游豐水期流量,降低豐水期地下水水位,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湄公河的水質受沿岸各國的廣泛關注,為減輕流域的水污染,沿岸國家和地區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量修建水庫,穩定河水流量 ②實行清潔生產,凈化處理污水 ③控制汽車數量,減少尾氣排放 ④合理施用化肥,適度噴灑農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修建水庫會影響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對水污染影響較小,①錯誤;
企業實行清潔生產,對污水進行凈化處理后再排放,能夠有效減輕水污染,②正確;
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可減輕大氣污染,對河流水污染影響不大,③錯誤;
在農業生產中,合理施用化肥、農藥,可減少水污染,有利于湄公河水質的提高,④正確。故選D。
8.為了加強湄公河流域的綜合開發,促進流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積極保護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②大量修建大壩,攔蓄河水并用水 ③加強交流合作,促進流域協調發展 ④大力發展水田農業,充分利用瀾滄江的水資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我國位于湄公河的上游,應保護好上游的植被,做好水土保持工作,①正確;
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壩,攔蓄河水并用水,會導致中下游水量減少,②錯誤;
由于湄公河為國際性河流,我國應加強與沿河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合理開發利用流域內的水資源,③正確;
我國在河流上游地區大規模發展水田農業,會導致河流中下游水資源不足,不利于流域的可持續發展,④錯誤。故選C。
(2023·廣東深圳調研)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下游河道泥沙淤積嚴重,形成了地上懸河。據研究表明,黃河下游細沙(粒徑小于0.025 mm的泥沙)對河道淤積影響不大,粗沙(粒徑大于0.05 mm的泥沙)淤積嚴重。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干流上一座集減淤、防洪等功能為一體的大
型綜合性水利工程。其通過與三門峽水庫等水
庫的聯動,在黃河主汛期來臨前進行的調水調
沙減輕了黃河的泥沙淤積,取得了良好的生態
效益。右圖為“小浪底水利樞紐位置示意圖”。
據此完成9~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調水調沙過程中,小浪底水庫開閘放水后,三門峽水庫才開閘放水的主要目的是
A.為小浪底水庫蓄水提供水源
B.沖刷小浪底水庫庫底泥沙
C.保證三門峽與小浪底水位差
D.排出三門峽水庫庫底泥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小浪底水庫上游的三門峽水庫開閘放水,在小浪底水庫形成人造洪峰,可以沖刷小浪底庫區沉積的泥沙,B正確;
此時小浪底水庫要騰出庫容,為之后的雨季防洪留出庫容,A錯誤;
加大了三門峽與小浪底水位差,C錯誤;
可以排出三門峽水庫庫底泥沙,但不是與小浪底水庫聯動調水調沙的主要目的,D錯誤。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實施調水調沙期間,黃河河口處三角洲泥沙粒徑
A.從海洋向陸地方向減小
B.總體減小
C.從黃河向兩側方向增大
D.總體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實施調水調沙期間,下游河流的流量加大,流速加快,挾帶的泥沙顆粒大,黃河河口三角洲沉積的泥沙粒徑總體增大,B錯誤,D正確;
入海口處地勢變緩,受海水頂托作用,越向海洋處河流流速越小,沉積的泥沙顆粒越小,
因此從海洋向陸地方向泥沙粒徑逐漸增大,A錯誤;
在入海口處黃河水會從主干流方向出現側向漫溢流,但側向漫溢流水量小,沉積的顆粒會較小,因此從黃河向兩側方向泥沙粒徑會逐漸減小,C錯誤。
(2024·江蘇蘇州調研)羅訥河發源于瑞士境內的冰川,在法國境內的流域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的94%,歷史上曾是一條“野性”河流,經常洪水泛濫。19世紀以來,法國對羅訥河進行多次整治。如圖示意羅訥河流域的地形。據此完成11~13題。
11.關于羅訥河上游(瑞士境內)、北部支流(索恩河)
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徑流量的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A.羅訥河上游春季徑流量最大
B.索恩河有明顯的枯水期
C.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為豐水期
D.索恩河全年徑流量較穩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分析材料可知,羅訥河上游發源于瑞士境內的冰川,夏季氣溫升高,冰雪融水補給量大,河流上游徑流量最大;冬季氣溫低,為冰川冰凍期,河流徑流量小,A錯誤。
北部支流(索恩河)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降水均勻,河流徑流量穩定,季節變化較小,無明顯的枯水期,B錯誤,D正確。
地中海沿岸支流流經地區夏季受副高影響,降水少,冬季受盛行西風影響,降水多,C錯誤。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江蘇蘇州調研)羅訥河發源于瑞士境內的冰川,在法國境內的流域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的94%,歷史上曾是一條“野性”河流,經常洪水泛濫。19世紀以來,法國對羅訥河進行多次整治。如圖示意羅訥河流域的地形。據此完成11~13題。
12.“進行梯級開發,整理河谷灘地”措施體現
的主要整治目標是
①發電 ②改善航運條件 ③改善水質 ④土
地開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法國為整治和開發羅訥河,進行梯級開發,整理河谷灘地,涉及水資源利用、航運、防洪、發電、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目標,①②④正確;
改善水質不一定要進行梯級開發,③錯誤。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江蘇蘇州調研)羅訥河發源于瑞士境內的冰川,在法國境內的流域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的94%,歷史上曾是一條“野性”河流,經常洪水泛濫。19世紀以來,法國對羅訥河進行多次整治。如圖示意羅訥河
流域的地形。據此完成11~13題。
13.恢復彎曲河道及河道分汊使
A.河流流速增大
B.河流洪水峰值降低
C.河流的自凈能力減弱
D.生物多樣性減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恢復彎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即恢復河流的自然狀態(自然河道沿岸濕地等),可擴展河道寬度,延長河流長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A錯誤,B正確;
有利于恢復河流生態系統,增加生物多樣性,增強河流的自然生產力和對污染的凈化能力,C、D錯誤。故選B。
14.(2024·河北石家莊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倫比亞河(右圖)發源于加拿大南部落基山脈,在美國注入太平洋,流域面積66.9萬平方千米。哥倫比亞河上游位于加拿大,河長748千米,落差415米,中下游位于美國,河長1 252千米,落差393米,多年平均徑流量2 219億立方米,其中40%來自加拿大。20世紀30年代,美國開始對哥倫比亞河進行梯級開發,陸續建設了眾多水電站,仍然不能滿足當地需求。為此,美國與加拿大在1961年簽署了《哥倫比亞河條約》,條約規定加拿大需在境內哥倫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亞河上建設3座水庫,而美國將對加拿大進行利益補償。哥倫比亞河的開發促進了流域內農業、煉鋁等產業的發展,也帶來了諸多環境問題。
(1)簡述該河進行梯級開發的有利條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流域面積廣,支流眾多,徑流量大;地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峽谷眾多(綿長),適合梯級開發;流域內工農業發展對電力需求量大。
(2)《哥倫比亞河條約》中美國需要加拿大建設3座水庫,推測其原因。
答案 水庫庫容量大,能夠控制上游大部分水量,防洪作用更顯著;同時可通過庫容的調節作用,保證下游徑流式(美國)水庫的水量,以保障枯水期的電力供應。
(3)簡析該河流梯級開發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河流梯級開發建設水電站后,河流流速減緩,泥沙淤積,水質變差;大壩建設阻擋洄游魚類洄游,影響魚類繁殖;水電站和水庫建設時,破壞植被,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水電站使用過程中,排放廢水,影響生物多樣性。第一節 流域內協調發展
[分值:60分]
(選擇題1~8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2024·河南洛陽期末)下圖為“金沙江下游水能資源開發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1.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建設過程中,河流截流最適宜時間可能是(  )
A.4月 B.8月 C.11月 D.1月
2.關于圖示區域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地處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交界處
B.氣候濕潤,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廣
C.河道寬闊平直,航運條件優越
D.冰雪融水和降水多,徑流量大
3.關于白鶴灘水電站運營后的影響,說法成立的是(  )
A.擴大中下游地區的濕地面積
B.帶動水電站附近經濟發展
C.保證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水質
D.可促進長江三角洲的發育
(2024·山東菏澤期末)讀“黃河流域示意圖”,完成4~5題。
4.對于圖中黃河①②河段開發利用的重點,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河段開發水能,②河段發展灌溉農業
B.①河段開發水能,②河段發展航運
C.①河段發展航運,②河段開發水能
D.①河段發展旅游,②河段發展水產養殖
5.對于圖中黃河③④河段開發和整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③河段重點開發水能
B.在④河段重點發展航運
C.在③河段重點保持水土
D.在④河段重點打壩淤地
(2024·山西大同期中)湄公河是一條國際性河流,在我國境內河段被稱為瀾滄江。下圖為“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圖”。據此完成6~8題。
6.如果我國在瀾滄江段進行梯級開發,對中下游地區可能產生的影響是(  )
A.減輕旱澇災害 B.增加年徑流量
C.枯水期流量減少 D.地下徑流增多
7.湄公河的水質受沿岸各國的廣泛關注,為減輕流域的水污染,沿岸國家和地區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大量修建水庫,穩定河水流量 ②實行清潔生產,凈化處理污水 ③控制汽車數量,減少尾氣排放 ④合理施用化肥,適度噴灑農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為了加強湄公河流域的綜合開發,促進流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積極保護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②大量修建大壩,攔蓄河水并用水 ③加強交流合作,促進流域協調發展 ④大力發展水田農業,充分利用瀾滄江的水資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選擇題9~13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2023·廣東深圳調研)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下游河道泥沙淤積嚴重,形成了地上懸河。據研究表明,黃河下游細沙(粒徑小于0.025 mm的泥沙)對河道淤積影響不大,粗沙(粒徑大于0.05 mm的泥沙)淤積嚴重。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干流上一座集減淤、防洪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水利工程。其通過與三門峽水庫等水庫的聯動,在黃河主汛期來臨前進行的調水調沙減輕了黃河的泥沙淤積,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下圖為“小浪底水利樞紐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9~10題。
9.調水調沙過程中,小浪底水庫開閘放水后,三門峽水庫才開閘放水的主要目的是(  )
A.為小浪底水庫蓄水提供水源
B.沖刷小浪底水庫庫底泥沙
C.保證三門峽與小浪底水位差
D.排出三門峽水庫庫底泥沙
10.實施調水調沙期間,黃河河口處三角洲泥沙粒徑(  )
A.從海洋向陸地方向減小
B.總體減小
C.從黃河向兩側方向增大
D.總體增大
(2024·江蘇蘇州調研)羅訥河發源于瑞士境內的冰川,在法國境內的流域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的94%,歷史上曾是一條“野性”河流,經常洪水泛濫。19世紀以來,法國對羅訥河進行多次整治。下圖示意羅訥河流域的地形。據此完成11~13題。
11.關于羅訥河上游(瑞士境內)、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徑流量的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
A.羅訥河上游春季徑流量最大
B.索恩河有明顯的枯水期
C.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為豐水期
D.索恩河全年徑流量較穩定
12.“進行梯級開發,整理河谷灘地”措施體現的主要整治目標是(  )
①發電 ②改善航運條件 ③改善水質 ④土地開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恢復彎曲河道及河道分汊使(  )
A.河流流速增大
B.河流洪水峰值降低
C.河流的自凈能力減弱
D.生物多樣性減少
14.(2024·河北石家莊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哥倫比亞河(下圖)發源于加拿大南部落基山脈,在美國注入太平洋,流域面積66.9萬平方千米。哥倫比亞河上游位于加拿大,河長748千米,落差415米,中下游位于美國,河長1 252千米,落差393米,多年平均徑流量2 219億立方米,其中40%來自加拿大。20世紀30年代,美國開始對哥倫比亞河進行梯級開發,陸續建設了眾多水電站,仍然不能滿足當地需求。為此,美國與加拿大在1961年簽署了《哥倫比亞河條約》,條約規定加拿大需在境內哥倫比亞河上建設3座水庫,而美國將對加拿大進行利益補償。哥倫比亞河的開發促進了流域內農業、煉鋁等產業的發展,也帶來了諸多環境問題。
(1)簡述該河進行梯級開發的有利條件。(6分)
(2)《哥倫比亞河條約》中美國需要加拿大建設3座水庫,推測其原因。(4分)
(3)簡析該河流梯級開發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6分)
答案精析
1.C 2.D 3.B [第1題,圖示河流位于橫斷山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金沙江11月水量逐漸減少,利于截流,也為后期大壩建設施工預留充足時間,C正確;1月、4月水位較低,有利于截流,但距汛期時間較短,預留施工時間較短,不利于后期施工,A、D錯誤;金沙江8月徑流量大,不利于截流,B錯誤。第2題,該區域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較多,且山體海拔高,山頂有終年冰雪,冰雪融水較多,徑流量大,D正確;橫斷山脈位于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A錯誤;橫斷山脈地區山高谷深,河道狹窄彎曲,支流匯入少,河流落差大,不利于發展航運,B、C錯誤。第3題,水庫蓄水攔截水源,下游地區水量減少,不會擴大中下游地區的濕地面積,A錯誤;水電站建設可以帶動電力、旅游等產業發展,從而帶動水電站附近經濟發展,B正確;該水電站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質影響較小,C錯誤;建水庫后向下游輸沙減少,不能促進三角洲的發育,D錯誤。]
4.A 5.C [第4題,①河段位于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豐富,以開發水能為主;②河段流經河套平原,主要利用黃河水發展灌溉農業。故選A。第5題,③河段為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應該以保持水土為重點,而非開發水能;④河段為黃河下游,泥沙沉積,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不利于發展航運,洪澇災害多發,應加固堤壩。故選C。]
6.A 7.D 8.C [第6題,湄公河沿岸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在河流上游進行梯級開發,可以調節中下游徑流量的季節變化,減輕旱澇災害的威脅,A正確;河流的年徑流量受年降水量和流域面積等因素影響,梯級開發不能增加年徑流量,B錯誤;通過梯級開發,可調蓄徑流,增加河流枯水期的水量,C錯誤;通過梯級開發,會減少河流中下游豐水期流量,降低豐水期地下水水位,D錯誤。第7題,修建水庫會影響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對水污染影響較小,①錯誤;企業實行清潔生產,對污水進行凈化處理后再排放,能夠有效減輕水污染,②正確;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可減輕大氣污染,對河流水污染影響不大,③錯誤;在農業生產中,合理施用化肥、農藥,可減少水污染,有利于湄公河水質的提高,④正確。故選D。第8題,我國位于湄公河的上游,應保護好上游的植被,做好水土保持工作,①正確;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壩,攔蓄河水并用水,會導致中下游水量減少,②錯誤;由于湄公河為國際性河流,我國應加強與沿河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合理開發利用流域內的水資源,③正確;我國在河流上游地區大規模發展水田農業,會導致河流中下游水資源不足,不利于流域的可持續發展,④錯誤。故選C。]
9.B 10.D [第9題,小浪底水庫上游的三門峽水庫開閘放水,在小浪底水庫形成人造洪峰,可以沖刷小浪底庫區沉積的泥沙,B正確;此時小浪底水庫要騰出庫容,為之后的雨季防洪留出庫容,A錯誤;加大了三門峽與小浪底水位差,C錯誤;可以排出三門峽水庫庫底泥沙,但不是與小浪底水庫聯動調水調沙的主要目的,D錯誤。故選B。第10題,實施調水調沙期間,下游河流的流量加大,流速加快,挾帶的泥沙顆粒大,黃河河口三角洲沉積的泥沙粒徑總體增大,B錯誤,D正確;入海口處地勢變緩,受海水頂托作用,越向海洋處河流流速越小,沉積的泥沙顆粒越小,因此從海洋向陸地方向泥沙粒徑逐漸增大,A錯誤;在入海口處黃河水會從主干流方向出現側向漫溢流,但側向漫溢流水量小,沉積的顆粒會較小,因此從黃河向兩側方向泥沙粒徑會逐漸減小,C錯誤。]
11.D 12.D 13.B [第11題,分析材料可知,羅訥河上游發源于瑞士境內的冰川,夏季氣溫升高,冰雪融水補給量大,河流上游徑流量最大;冬季氣溫低,為冰川冰凍期,河流徑流量小,A錯誤。北部支流(索恩河)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降水均勻,河流徑流量穩定,季節變化較小,無明顯的枯水期,B錯誤,D正確。地中海沿岸支流流經地區夏季受副高影響,降水少,冬季受盛行西風影響,降水多,C錯誤。故選D。第12題,法國為整治和開發羅訥河,進行梯級開發,整理河谷灘地,涉及水資源利用、航運、防洪、發電、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目標,①②④正確;改善水質不一定要進行梯級開發,③錯誤。故選D。第13題,恢復彎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即恢復河流的自然狀態(自然河道沿岸濕地等),可擴展河道寬度,延長河流長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A錯誤,B正確;有利于恢復河流生態系統,增加生物多樣性,增強河流的自然生產力和對污染的凈化能力,C、D錯誤。故選B。]
14.(1)流域面積廣,支流眾多,徑流量大;地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峽谷眾多(綿長),適合梯級開發;流域內工農業發展對電力需求量大。
(2)水庫庫容量大,能夠控制上游大部分水量,防洪作用更顯著;同時可通過庫容的調節作用,保證下游徑流式(美國)水庫的水量,以保障枯水期的電力供應。
(3)河流梯級開發建設水電站后,河流流速減緩,泥沙淤積,水質變差;大壩建設阻擋洄游魚類洄游,影響魚類繁殖;水電站和水庫建設時,破壞植被,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水電站使用過程中,排放廢水,影響生物多樣性。第一節 流域內協調發展
課程標準 以某流域為例,說明流域內部協作開發水資源、保護環境的意義。
學習目標 1.結合流域的整體性、關聯性,根據不同河段的特點分析流域存在的問題及綜合開發利用措施。(綜合思維)2.分析流域內開發與治理措施,樹立合理的流域開發觀,保護流域生態環境。(人地協調觀)
知識點一 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
1.水系:河流的____________和各級支流以及連通的____________、沼澤構成了水系。
2.流域:由____________所包圍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區域。
3.水資源協作開發
(1)流域內的水資源功能
具有農業灌溉、____________、提供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發展____________、水能發電、____________、旅游等多種功能。
(2)協作開發的必要性
①流域內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對于流域內不同行政區域、不同行業和部門具有____________性。
②不同的利益主體對于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需求不同,導致____________之間、上下游之間、工農業之間、城鄉之間在水資源利用、____________中出現利益沖突。
③流域的____________強、____________高,需要以流域為單元進行統籌管理。
思考 同一流域的上下游之間可能存在哪些利益沖突?
4.協作開發的措施
需要以流域為單元綜合運用____________措施和行政、法律、____________等手段,對流域進行統籌管理。
拓展延伸 
1.水資源協作開發的內容
(1)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如灌溉、養殖、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2)水能資源的開發,如建設水利樞紐是水能資源協作開發的重要舉措。
(3)航運功能的開發。
2.水資源協作開發的意義
(1)促進水資源的保護。
(2)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3)加強流域的綜合開發。
(4)推進流域的綜合治理。
(5)實現流域內的協調發展。
2007年夏季,太湖水質惡化導致大面積藍藻暴發,引發無錫市的水危機。2007年8月以來,無錫市試行“河長制”,加強污染物源頭治理,河湖水質逐漸改善。2016年12月,我國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多級河長體系,構建河湖管理保護機制。下表為太湖流域綜合治理區污染物入河(湖)總量變化表。
年份(下降) 化學需氧量(萬噸) 氨氮(萬噸) 總磷(萬噸) 總氮(萬噸)
2005年 85.05 9.18 1.04 14.16
2010年 39.19 5.94 0.77 11.22
5年下降 53.92% 35.29% 25.96% 20.76%
1.[綜合思維]分析太湖流域無錫市實施“河長制”的原因。
2.[人地協調觀]面臨如此嚴重的水危機問題,如果你是太湖流域某河長,說出應該采取的措施。
(2024·山東德州期中)讀“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與治理示意圖”,完成1~2題。
1.從圖示信息來看,該河流開發的中心環節是(  )
A.發電 B.防洪、灌溉
C.航運 D.梯級開發
2.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給農業生產帶來的直接好處是(  )
A.擴大了耕地面積 B.穩定了灌溉水源
C.提高了土壤肥力 D.消除了洪澇災害
(2024·山東菏澤期中)納倫河發源于天山山脈,是天山地區年徑流量最大的河流,水位季節變化大,春夏季水位較高,秋冬季水位較低。作為跨國河流,上游的吉爾吉斯斯坦冬季寒冷,能源需求量大,但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礦產不足,下游的烏茲別克斯坦能源礦產充足且擁有費爾干納盆地的萬畝良田。兩國針對納倫河用水爭端由來已久。下圖示意納倫河流域。據此完成3~4題。
3.吉烏兩國利用納倫河水資源的方式與用途差異,是引起兩國用水爭端的原因,據此推測兩國爭端最激烈的時間出現在一年中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針對當前吉烏兩國納倫河用水矛盾,以下解決措施可取的是(  )
①加強協調管理,平均分配水資源 ②制定合理的價格機制,兩國進行礦產能源和水資源的交換 ③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節水產業 ④加大開發力度,促進經濟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識點二 黃河的調沙減淤及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
一、黃河的調沙減淤
1.黃河“沙患”
(1)表現:黃河含沙量大,居世界大河首位。
(2)原因:黃土高原____________嚴重,導致黃河挾帶泥沙數量多。
(3)影響
思考 為什么黃河下游流域面積狹小?
2.黃河沙患的解決措施
(1)中游黃土高原的____________是減少入黃泥沙的根本措施,具體如下:
①生物措施:封山育林、____________等。
②耕作措施:沿____________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
③工程措施:修建梯田和水平溝、____________、挖魚鱗坑等。
(2)下游利用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對黃河調水調沙。每年在黃河汛期到來之前,同時調動黃河上中游的水庫向下游放水,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提高下游行洪輸沙能力,實現對黃河下游河床全線沖刷,將淤積的泥沙送入大海。
拓展延伸 黃河調水調沙的綜合效益
(1)黃河下游主河槽得到全線沖刷,過沙能力普遍提高,河槽形態得到調整,地上河上升態勢得到遏制。
(2)黃河下游行洪能力提高,減輕了汛期洪水的威脅。
(3)改善河口生態環境,增加了濕地面積,有利于維護生物多樣性。
(4)為小浪底及其他水利樞紐排沙減淤、延長工程壽命探索了有效途徑。
思考 黃河調水調沙工程會對黃河入海口地區產生什么影響?
二、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
1.黃河流域水資源調配的原因
(1)____________少是黃河又一突出的水文特征。
(2)黃河流域人口、城鄉較為密集,耕地數量多,徑流量小,____________突出。
(3)隨著工農業發展和人口迅速增加,黃河流域對水資源的____________也不斷增加。
(4)黃河上下游缺少____________的措施,致使黃河下游自1972年出現斷流現象。
2.黃河下游斷流的影響
(1)主河道:河道萎縮,降低了____________能力,增加了汛期決口的風險;干涸河道演變為沙帶,增加了土地沙化的可能性。
(2)河流沿岸:影響工業供水與城鄉居民生活供水;影響農田的灌溉用水,農田受旱面積增大;水環境容量越來越小,加劇了黃河水污染;沿岸大量開采____________。
(3)河口三角洲及海域:海岸侵蝕后退,____________;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餌料來源,影響海洋生物的繁衍生存。
3.黃河流域水資源調配的措施
(1)水資源統一調配體制逐步建立。黃河水利委員會被授權實施黃河水量的統一調度和分配。
(2)對全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____________和年度調整。
(3)____________的推廣應用。
4.調配效果:基本保證了在嚴重____________黃河下游不斷流。
思考 黃河斷流的原因是什么?
核心歸納 水資源統籌管理的措施和手段
(1)工程措施:修建水庫蓄水→解決季節性用水不足;修建引水工程、跨流域調水→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
(2)技術措施:推廣節水技術,發展節水農業;推廣節水技術,在工業生產中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發展治污技術,提高水資源污染的治理水平;發展循環經濟,促進水資源循環利用。
(3)行政、法律、市場手段:制定環境保護法,依法保護水資源;提高水價促使節約用水。
拓展延伸
1.黃河流域開發過程中的環境問題
(1)水資源供應緊張。黃河流域降水少,降水季節和年際變化大,河湖儲水量少;人口、城鄉較為密集,耕地數量多,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大;上下游缺少調控用水的措施。
(2)環境污染嚴重。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等地的燃煤發電、煤化工等工業企業,帶來嚴重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
(3)水土流失嚴重。由于過度放牧、亂挖濫采礦產資源,導致上游地區生態脆弱、植被破壞、水土流失;中游地區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劇,并進一步導致下游地區洪災頻發。
(4)生物多樣性減少。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黃河來水來沙大為減少,大量生態用水被擠占,河流及流域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下游河道嚴重萎縮,泄洪能力急劇下降;水流自凈能力衰退,水體污染嚴重,生物種群不斷減少,某些水生動植物和洄游魚類滅絕;河口三角洲侵蝕退化嚴重,依存于河水的濕地消失。
2.黃河流域環境問題的治理措施
(1)建立黃河水利委員會等流域開發管理機構,實現對上、中、下游水資源的合理分配。
(2)防治環境污染。以防為主,防治結合;調整產業結構,降低高耗能、高耗水工業的比重;利用新技術,治理工業“三廢”。
(3)上中游地區,打壩淤地、修筑梯田、植樹造林、開展大規模的水土保持工作。
(4)下游加固黃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治水與防洪并舉。
(5)加強監測,計收水費。
(6)樹立環保意識,積極宣傳。
2002年起,每年汛期通過三門峽、小浪底等水利樞紐進行調水調沙(通過人工調控洪水,在短時間內將大量水沙集中輸送入海),顯著影響了黃河尾閭河段(圖1)的沖淤變化,河口向海內推移速度大幅降低。受上游用水等影響,2015~2017年尾閭河段年徑流量約為2002~2013年的56%。沖淤量是河水帶走河床所淤積的泥沙數量,是淤積量與沖刷量的差值。圖2示意2002~2017年黃河尾閭河段年沖淤強度變化(沖淤強度:單位時間單位河長沖淤量)。
1.[綜合思維]描述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以來尾閭河段沖淤強度的時空變化。
2.[綜合思維]2015~2017年尾閭全河段沖淤狀態轉為淤積的原因。
3.[人地協調觀]從流域協調的角度,說明針對2015~2017年尾閭河段沖淤狀況可采取的措施。
(2024·吉林長春統考)小浪底水利樞紐戰略地位重要,工程規模宏大,水沙條件特殊,2001年12月竣工。下圖是“黃河靠近入海口某水文站1976~2018年輸水統計圖”。據此完成1~2題。
1.相比1976~2001年,2002~2018年徑流量峰值提前的原因是(  )
A.氣候變化 B.水庫調節
C.植被恢復 D.耗水減少
2.黃河口徑流量變化將導致(  )
A.入海口海潮入侵次數增加
B.黃河三角洲面積出現萎縮
C.黃河下游河段通航價值提高
D.河口地區地下水水位變幅減小
(2024·河北滄州期中)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位于黃河中游北干流磧口至禹門口河段,距世界最大的“黃色瀑布”——壺口瀑布僅有10.1千米,左、右岸分屬不同省份,目前工程建設前期的勘測和環評工作正在進行中。圖1為“古賢水利樞紐位置圖”,圖2為“壺口瀑布不同季節景觀圖”。據此完成3~5題。
3.關于在黃河中游增建古賢水利樞紐的主要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減輕大北干流的泥沙淤積
B.降低渭河下游洪澇發生概率
C.取代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任務
D.緩解晉豫地區的缺水問題
4.古賢水利樞紐建成后運行初期,壺口瀑布可能會出現(  )
A.瀑布水量增加 B.瀑布顏色加深
C.瀑布北移加快 D.冰掛時間縮短
5.禹門口至小浪底河段是黃河中游重要的提黃灌溉河段,古賢水利樞紐的建設有利于山西省(  )
A.減輕土地鹽堿化
B.穩定農田灌溉用水
C.改善汾河航運條件
D.擴大煤炭產業規模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
梳理教材新知
1.干流 湖泊
2.分水嶺
3.(1)淡水養殖 航運 生態保護 (2)①開放共享 ②地區 水質保護 ③整體性 關聯度
思考 可能出現爭建水庫或港口碼頭的現象;上游大量排污,下游污染嚴重;上游山區森林破壞、水土流失,加劇下游河道淤積、洪澇災害。
4.工程技術 市場
探究核心知識
1.水環境問題治理力度小,政策不健全;該流域涉及多個(級)行政區,政府統一規劃整治才能協調各(級)行政區、各部門的利益。
2.加強水資源保護,防治水污染;加強河道的清淤整治;完善規章制度,加強執法監管;建立污水處理廠進行工業、生活污水的處理;農業上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
落實思維方法
1.D 2.B [第1題,據圖示信息可知,該河流的開發是以梯級開發為中心環節,通過梯級開發來實現航運、防洪、養殖、發電等水資源的綜合開發。D正確。第2題,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過程中,通過梯級開發兼顧了防洪和灌溉,穩定了灌溉水源,利于農業現代化發展,B正確。]
3.B 4.B [第3題,根據題意并結合圖示信息可知,對于上游國家(吉爾吉斯斯坦)來說,由于地勢相對較高,冬季氣候更加寒冷,河流已結冰,冬季河流水量減少,發電量下降。同時氣候寒冷導致生活取暖能源需求增多,為增加發電量,主張冬季放水,要求夏季儲水。對于下游國家(烏茲別克斯坦)來說,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全年降水較少,水資源短缺,特別是夏季農作物處于生長期,需水量大,主張夏季放水,兩國爭端最激烈的時間出現在一年中的夏季。故選B。第4題,加強協調管理,但兩國用水情況復雜,無法平均分配水資源,①錯誤;上下游礦產資源分布不均,可以制定合理的價格機制,兩國進行礦產能源和水資源的交換,②正確;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節水產業,可以減少水資源需求量,③正確;加大開發力度,促進經濟發展,需水量會增加,④錯誤。故選B。]
知識點二 黃河的調沙減淤及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
梳理教材新知
一、
1.(2)水土流失 (3)地上懸河
思考 黃河下游是“地上河”,河床高出兩岸地面。
2.(1)水土保持 ①退耕還林還草 ②等高線 ③打壩淤地
思考 調水調沙工程使黃河入海泥沙增多,濕地面積擴大,生物多樣性增加;入海洪峰降低了濕地土壤的含鹽量,增加了濕地土壤的養分;河口營養物質增加,利于魚類生長;地下淡水得到補給;改善了海水入侵的現狀,遏制了海浪對海岸線的侵蝕。
二、
1.(1)徑流量 (2)人水矛盾 (3)需求量 (4)調控用水
2.(1)行洪 (2)地下水 (3)海水倒灌
3.(2)宏觀控制 (3)節水技術
4.枯水年份
思考 自然原因:①黃河流域大部分流經干旱、半干旱區,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河流水量小;②下游形成“地上懸河”,無支流匯入;③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年際變化大。
人為原因:①流經區域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量大;②水資源利用不合理,浪費嚴重。
探究核心知識
1.黃河尾閭河道從上游至下游,沖刷強度減弱,淤積強度增強;2002~2014年,黃河閭尾河道總體處于沖刷狀態,但沖刷強度減弱; 2015~2017年,黃河尾閭河道以淤積為主。
2.黃河上游來水量(徑流量)減少,對河床的沖刷作用不明顯;河口向海內推移,河道延伸,河道坡度下降,水流速度減慢,上游來沙沉積。
3.加強流域徑流量統一協調管理,增加下游徑流量;加強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減少產沙量;加強小浪底等水庫調水調沙方式的研究,提高尾閭河段的沖淤能力;進行河口挖河疏浚,提高洪水下泄能力;加強監測尾閭河段的徑流量、河床等。
落實思維方法
1.B 2.D [第1題,讀圖分析,與1976~2001年相比,2002~2018年該水文站徑流量峰值降低,且峰值出現的時間由8月提前到7月。這是因為水庫提前放水導致峰值提前出現,是為了調蓄汛期時的徑流量。故選B。第2題,小浪底水庫于2001年12月竣工,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相比于1976~2001年,2002~2018年黃河靠近入海口徑流量整體呈下降趨勢,但徑流量的季節變化減小,河口地區地下水受河流水補給的季節變幅減小,地下水水位變幅減小,D正確。海潮入侵次數受海潮發生次數決定,A錯。盡管輸沙量減小,但淤積量仍大于侵蝕量,所以黃河三角洲面積并沒有出現萎縮,B錯。黃河下游河段徑流量減小,通航價值降低,C錯。]
3.B 4.D 5.B [第3題,古賢水利樞紐位于大北干流的下游,會降低大北干流的流速,加劇大北干流的泥沙淤積,A錯誤;古賢水利樞紐能夠削減下游小北干流洪水期流量,降低對渭河徑流的頂托作用,有利于渭河河水的下泄,降低渭河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發生概率,B正確;古賢水利樞紐不能取代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任務,C錯誤;古賢水利樞紐不能緩解晉豫地區的缺水問題,D錯誤。所以選B。第4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古賢水利樞紐位于壺口瀑布上游,建成后會調節黃河徑流量,但不會增加瀑布水量,A錯誤;古賢水利樞紐建成后,庫區水位上升,流速下降,泥沙在庫區淤積,使得水庫下游含沙量減少,瀑布顏色變淺,B錯誤;導致瀑布北移速度減慢,C錯誤;會導致冬季枯水期河流流量增加,流速加快,河水不易結冰,冰掛時間縮短,D正確。所以選D。第5題,古賢水利樞紐建成之后,會調節禹門口至小浪底河段河流徑流量,使河流徑流量趨于穩定,有利于為農業灌溉提供穩定的水源,B正確;農業灌溉增加之后,可能會加重土地鹽堿化,A錯誤;對改善汾河的航運條件影響不大,C錯誤;水利樞紐的建設不能擴大煤炭產業規模,D錯誤。所以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吴堡县| 中牟县| 高台县| 甘德县| 墨竹工卡县| 德安县| 聂荣县| 盐山县| 溧水县| 逊克县| 辽阳县| 黄浦区| 朝阳区| 大化| 佛山市| 青田县| 哈密市| 开平市| 玉龙| 威信县| 昔阳县| 济阳县| 县级市| 新巴尔虎右旗| 洛扎县| 镇宁| 乌审旗| 从江县| 错那县| 双牌县| 长寿区| 齐河县| 翼城县| 普兰县| 乌海市| 太和县| 舞阳县| 安化县| 炎陵县| 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