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養(yǎng)成反思好習慣》 課型 品德指導課目標確立依據(jù) 課標分析 一、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本單元對應的核心素養(yǎng)是“健全人格”和“道德修養(yǎng)”。 第3課《學會反思》關注學生道德修養(yǎng),即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把道德規(guī)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主要對應個人品德,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寬厚正直、團結友愛,與人相處時能夠換位思考,真誠、友善,擁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尊重。 二、課標摘錄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主題一“我的健康成長”的第二條“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為”。 三、課標分解 1.反思是促進小學高年級學生發(fā)展自我認識、促進自我完善的重要方法。本課時的學習應該讓學生認識到反思在生活和學習中的作用,學會反思。 2.學生應該學會反思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從中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應該做到主動反思,學會反思。 3.在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問題探究、交流討論、行為判斷、角色扮演、自主體驗等方式,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意識到在生活中主動反思的意義并掌握具體的反思方法,幫助學生學會反思,最終養(yǎng)成反思的好習慣,做到健康成長。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完善自我 健康成長”進一步關注學生自我的健康發(fā)展,引導他們學會尊重、寬容,并能對自己過往的六年生活進行反思。《學會反思》為本單元的第三課,本課共有兩個話題,分別為“生活離不開反思”和“養(yǎng)成反思好習慣”。二者按照“體會意義—掌握方法”的邏輯關系推進,都是針對如何反思而編寫的。 《生活離不開反思》是本課的第一課時,核心主題是認識反思的意義。在教材中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從回顧小學階段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入手,引出“反思”的課題,激發(fā)學生已有的認知和反思意識,由此拉近學生與“反思”之間的距離。在此基礎上,第二部分內容是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反思經(jīng)驗,并通過反思活動,明確反思的內容,理解反思的重要意義。學情分析 從心理發(fā)展理論來看,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自我意識,有一些粗淺的、不經(jīng)意的自我反思經(jīng)驗。比如,在以往的學習中,許多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中,會反思自己學習不足,對此有較深的體會。這為本課的學習提供了較好的生活基礎。另一方面,此時的學生已經(jīng)進入或接近青春期,他們的自主意識正在不斷覺醒,開始思考“我是誰”以及“我喜歡做什么不喜歡做什么”等問題,關注將來的“我”會怎么樣,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在過去,也許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來自父母、老師的評價,或者依靠同學、朋友的反饋。但隨著學生自我意識的不斷發(fā)展,他們開始不滿足于別人的答案,開始主動獨立去尋找答案。這個時候,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反思能力,就能有效地幫助他們反思自己的行為,掌握反思的方法,從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明確繼續(xù)努力的方向,為形成一個獨特的、統(tǒng)一的自我奠定基礎。 雖然人人都會反思,小學高年級學生也積累了一定的反思生活經(jīng)驗,但在課前的調查訪問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很難做到主動地、有意識地反思,更沒有把反思當作日常生活習慣,因此也就難以真正認識到反思對促進自身認識的重要意義,這反過來又會影響學生學習反思的積極性。其實,對學生來說,反思的過程仿佛是自己與頭腦中的另外一個“我”在對話,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好這一特點,來展開教學。學習目標 1.通過活動園中的案例帶領學生嘗試反思,掌握反思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 2.通過生活記錄表引導學生認識到把握好反思的時機的重要性,能抓住反思時機。 3.通過列舉出幾種常見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建立專屬反思時間,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學會記錄反思的結果。評價任務 本課時的大情境大任務: 美好校園,你我共創(chuàng)。美麗校園創(chuàng)建主題活動周依舊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本周美麗校園創(chuàng)建主題為反思。如何通過反思認識自己,真正做到擇善而從,做更好的自己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反思,勇闖關卡,完成老師設計的任務,相信你一定會學會反思,讓我們的校園更美麗! 評價任務一:反思方法齊探究(針對學習目標1) 通過活動園中的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反思,能夠總結反思三步法,并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進行分析。 評價任務二:反思時機我把握(針對學習目標2) 借助郭新同學的生活記錄表,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反思的事件,使學生認識到及時反思,把握反思時機的重要性。 評價任務三:反思結果我記錄(針對學習目標3) 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和學習情境,進行自我反思或從他人角度反思,引導學生進行記錄反思結果,掌握記錄反思的方法,養(yǎng)成反思的好習慣。教學重點 掌握反思的方法,懂得選擇合適時機開展反思。教學難點 記錄反思結果,培養(yǎng)反思習慣。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預習本課 2.教師課前準備:課件、評價任務單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環(huán)節(jié)一: 美好校園,你我共創(chuàng)。美麗校園創(chuàng)建主題活動周依舊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本周美麗校園創(chuàng)建主題為反思。如何通過反思認識自己,真正做到擇善而從,做更好的自己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反思,勇闖關卡,完成老師設計的任務,相信你一定會學會反思,讓我們的校園更美麗! 活動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了反思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課堂最后,我們也留給大家一個實踐作業(yè),哪位同學愿意來分享一下,你的反思過程、反思內容和反思結果呢? 生:分享交流,展示成果。 預設1: 缺點與 不足之處具體表現(xiàn)消除辦法膽怯 不自信制定合理的目標 堅持不懈 相信自己馬虎尋找馬虎的根源 對癥下藥 (集中精力、學會自己檢查)師:看來經(jīng)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jīng)對反思有了很一定的認識,能夠進行反思,那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繼續(xù)學習反思的方法以及如何記錄我們反思的結果。 (出示課件并板書課題:養(yǎng)成反思好習慣) 為了有效地和上節(jié)課所學知識進行聯(lián)接,本環(huán)節(jié)設計舊知回顧,能夠更快地將學生的思維拉入本課中。環(huán)節(jié)二: 活動一:反思方法齊探究 師:掌握反思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好的進行反思。你能像這位同學一樣反思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嗎? 生:圍繞自己的生活情境,開啟反思過程,同桌互相交流。 師:經(jīng)過剛剛的交流討論,哪位同學可以總結一下你是按照怎樣的步驟進行反思的? 預設1:第一步:回憶事情經(jīng)過;第二步:總結得失;第三步:爭取下次做得更好。 師:角色扮演,運用“反思三步法”,以演一演形式,將反思過程說出來。 教師展示:活動建議、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得星標準1.主動反思并交流自己過去發(fā)生的故事2.說出反思的過程3.能夠大方的將自己的反思過程演出來過渡:反思時時都在發(fā)生著,在特定的情況下,反思尤其必要。 通過生活情境,讓學生帶入自己,思考如何進行反思,總結反思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總結能力。環(huán)節(jié)三: 活動二:反思時機我把握 1.出示郭新同學的生活記錄表 2.小組探究郭新的生活記錄中的項目,哪些值得反思?哪些沒有必要進行反思?為什么? 3.生自主思考后小組間進行交流討論,并在班級內分享。 師:經(jīng)過剛剛的交流探討,你對于反思有怎樣的感受? 預設:反思時時都能進行,但只有根據(jù)特定情況進行反思,反思才有意義,才有必要。 師:圍繞“活動園”記錄表,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體會,你認為什么是合適的反思時機呢? 預設:做錯了事情的時候、取得成功時、別人做錯事或取得成功時。 師總結:在我們做了錯事以后,可以反思事情的經(jīng)過,吃一塹長一智,在我們取得成功時候,可以反思成功的原因,再接再厲,再看到別人的成功與失敗以后,我們也可以借鑒對自身健康成長有益的經(jīng)驗或教訓,把握反思的時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環(huán)節(jié)四: 活動三:反思結果我記錄 1.學習教材第26頁“閱讀角”“曾子自省”的故事,學生思考曾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每天反思什么? 2.生探討問題并發(fā)言分享其他歷史名人善于反思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以銅為鏡”) 3.你能不能分享你自己的堅持反思的好做法? 預設:(1)我經(jīng)常在放學的路上,和媽媽交流學校里一天的見聞。(2)我喜歡在課間休息的時候與同學們聊天,說一說自己的心事。(3)我喜歡寫日記來記錄自己的反思收獲。 師:有了屬于自己的反思時間,自己就能堅持反思。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就養(yǎng)成了反思的好習慣。教材第27頁三幅圖中的三種記錄方法,來提醒自己堅持反思,請學生選擇其中一種記錄方法,在課后將本節(jié)課的課堂反思記錄下來。 教師展示:活動建議、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得星標準1.主動分享自己堅持的好方法2.能熟練運用一種方法記錄自己的反思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為考察學生的反思能力,通過分享自己的反思過程,將好的反思方法傳遞給大家。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從而養(yǎng)成反思的好習慣。環(huán)節(jié)五: 同學們,生活中反思很重要,所以我們要堅持反思,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反思方法,知道了要把握反思時機,也了解了如何做好反思記錄,堅持反思一定會讓我們的生活發(fā)生很大的改變,老師希望同學們也可以像曾子一樣吾日三省吾身,所以我們堅持21天,每日反思,在第二天到學校的時候請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反思收獲。板書設計定時定量規(guī)范化訓練 我會填 1.掌握反思的( ),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進行反思。 2.在做了錯事以后,我們可以反思事情的( ),吃一塹,長一智;在取得成功以后,我們可以反思成功的( ),再接再厲;在看到別人的成功與失敗后,我們也可以借鑒對自身成長有益的( ),把握反思的時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反思的過程很重要,反思的結果更應該記錄下來,以便提醒自己。 二、簡答題 反思的方法有哪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