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 精神文明新風尚》 課型 社會認知課目標確立依據 課標分析 本課編寫依據是《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 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目標: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使命感。(政治方向、家國情懷) 二.課表摘錄 1.總目標:對自己負責,關心社會,關心國家。(主人翁意識、擔當精神) 2.學段目標:國情教育: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所能取得的巨大成就,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初步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3.課程內容:初步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進程,知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激發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 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所能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指引中國繁榮發展的正確道路。 學業質量描述: 能夠結合社會生活,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判斷是非對錯。 二.課標分析 1.學生學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新時代我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中國夢關乎每個中國人,讓學生正確理解中國夢,將中國夢與我的夢建立關聯,懂得復興中華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從小樹立家國責任意識。 2.學生學到什么程度:能說出新時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知道中國夢的內涵,能理清楚中國夢與個人夢的關系,懂得個人夢想不分大小,只要是在為國家做貢獻,都是在努力實現中國夢。 3.學生怎么學:將學生的視野聚焦“我們的國家”,從五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發展需求出發,在不斷擴展的生活場域中關注國家發展,突出生活性、綜合性、時代性和開放性,注重國家認同、社會責任和健全人格相結合,革命傳統教育與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相結合,教育學生繼承革命先烈遺志,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理解改革開放以來的物質文明成就較為容易,但是對深層次的精神文明的關注、認識和體會不夠充分。教學活動設計意在幫助學生理解精神文明建設與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的關系。教材分析 一.單元角度分析: 從單元邏輯結構分析本課時與本單元的邏輯關系。第三單元《百年追夢 復興中華》包括六課內容,以時間為脈絡,以精神為核心,呈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走過的歷史進程,歌頌了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和愛國精神。 二.課時角度分析: 第12課為本單元的最后一課,也是本單元的總結提升課,由四個話題組成,四個話題分別是“改革創新謀發展”、“精神文明新風尚”、“走進新時代”、“做新時代好少年”。把學習目標聚焦到學生自身,介紹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取得的卓越成就,幫助學生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才能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本課時教材內容為“精神文明新風尚”一個話題內容。 “精神文明新風尚”介紹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文明道德風氣的不斷弘揚是社會風氣良好的一種表現,感受祖國的發展與強大不止體現在物質文明的發展中,也體現在精神文明領域。理解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精神文明建設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在關系,領會中國精神的強大力量。 三.單元結構圖學情分析 在執教本節課之前,對全班43名學生進行前測。 1.你知道什么是精神文明嗎? 2.你是怎樣理解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的? 測試分析如下: 項目1.對精神文明的理解2.對精神文明建設意義的理解分析85%的學生將精神文明建設簡單理解成文化方面的建設,對于其中更深層次的精神實質不了解。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學生在理解方面普遍存在偏差,尤其在理解精神文明建設對于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的關系方面含糊不清,缺乏認知。從結果來看,五年級學生學習本課存在兩方面困難: 1.“精神文明”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對于五年級的學生而言,此概念又遠離生活實際,所以在概念理解方面,學生普遍存在困難,如何將抽象的概念在課堂上轉換為學生容易理解的具象事例,是本節課的一個挑戰。 2.對“精神文明”概念理解的難度,導致學生在探究“精神文明”建設意義時存在困難,較難找出“精神文明建設”與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和我們普通個人之間的關系,無法構建的內在聯系, 解決的策略: 1.結合具體情景,教師有意識的設置問題引導學生理解“精神文明”的內涵。讓學生將概念理解透徹,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2.既然多數學生無法厘清精神文明建設與國家、社會和個人的關系,說明學生在思維認知方面沒有建立起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對此,教師通過觀點大量時政材料,圖片等素材,讓學生可以更形象生動的理解。讓教材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與時俱進,拓寬學生思維認知,更好理解教材內容。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1:通過觀看視頻《壽光創建精神文明城市》,結合課前調查,分組討論,知道什么是文明城市,能說出國家和社會在文明創建中的行動。 學習目標2:通過閱讀給定的材料,結合疫情期間的身邊人、身邊事,能體會中國精神的強大力量。 學習目標3:通過尋找身邊的文明行為,講述身邊的文明故事,結合課前調查,能體會普通人為精神文明建設所做的貢獻,懂得從自身做起,為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評價任務 本課時的大情境大任務: 爭當“精神文明建設”宣講員。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要一起走進改革開放新時代,去了解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感悟中國精神中蘊含的中國力量,人人爭當“精神文明建設”宣講員。 針對學習目標1,設計的評價任務是:播放視頻《壽光創建精神文明城市》,分組討論,結合視頻向同學解釋清楚什么是文明城市,國家和社會在創建文明城市中做出的努力。 針對學習目標2,設計的評價任務是:閱讀給定的材料,結合疫情期間的身邊人、身邊事,體會中國精神的強大力量。 針對學習目標3,設計的評價任務是:通過尋找身邊的文明行為,講述身邊的文明故事,結合課前調查,說出普通人為精神文明建設所做的貢獻,懂得從自身做起,為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教學重點 1.什么是精神文明。 2.國家和社會在文明創建中的行動。教學難點 1.體會中國精神的強大力量。 2.能體會普通人為精神文明建設所做的貢獻,懂得從自身做起,為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教學用具 1.教師準備:黑板貼、相關視頻資料 2.學生準備:課前調查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設成果,收集能體現中國精神的人物和事跡。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 一:新課導入 教師講述:同學們,咱們壽光可是全國文明城市呢!看來,大家都因為我們家鄉能有這樣的成就而感到自豪。其實文明城市的創建需要很多人付出很多努力,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了解一下吧。 教師展示:播放視頻 教師講述:同學們,不僅僅是專門的文明城市創建部門在努力,很多志愿者也加入其中,文明城市的建設可以說是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參與,正所謂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對咱們壽光創建文明城市有哪些印象? 預設學生回答1:我記得當時我爸爸經常去馬路上執勤,指揮交通。 預設學生回答2:我媽媽和我周末的時候參加了社區組織的文明城市創建志愿服務活動。 教師過渡:同學們,看來你和你身邊的家人、朋友,也都為我們文明城市的創建貢獻了自己的力量。那你知道我們為什么要創建文明城市嗎?讓我們一起來走進今天的學習《精神文明新風尚》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以視頻形式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視頻選取壽光本地相關新聞報道,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環節二 環節三 環節四 活動一:創建文明城市 教師講述: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做了一個小小的社會調查,現在,請把你的調查結果在小組內,和同學們分享一下吧,說一說你都知道哪些壽光“創建文明城市”的活動? 課前調查 你都知道哪些壽光“創建文明城市”的活動?學生小組交流。 教師:看來,同學們對這次的課前調查做的非常充分啊。哪位同學愿意上來分享一下你的調查成果? 學生上臺分享,教師適當對學生分享進行點評。 教師講述:同學們,說了這么多,你知道什么是文明城市嗎? 預設學生回答:我覺得應該是文化建設很好的城市。人們的行為舉止都很文明,社會也很和諧。 教師講述: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市民整體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反映中國大陸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稱號。 教師展示:播放圖片組合《文明身影》 教師講述:文明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每個人的付出。身著紅衣的志愿者們成為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志愿者們打掃和清理道路上的垃圾,仔細撿拾角落里的煙頭、紙屑、塑料袋等雜物,使清潔區域衛生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開展維護交通秩序志愿服務,對亂闖信號提示燈、橫穿馬路時低頭玩手機或嬉戲打鬧等不文明、不安全行為作出提醒。 志愿者們到公共自行車停放點開展義務清洗公共自行車的活動,活動后,80輛公共自行車的面貌煥然一新。 教師講述: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樹立新風尚的精神文明建設一直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強大的精神作支撐。而文明的創建需要國家政策的保障和社會的推動。 提出問題:你還知道哪些國家和社會在文明創建中的行動呢? 教師展示:活動建議、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1.能說出1-2個2.能說出3個以上3.在說出三個以上的基礎上,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得星標準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根據評價標準,小組成員完成互評。 討論結束后,各小組派代表班內分享。 預設學生回答1:國家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這一精神思想深入人心。 預設學生回答2: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升人們思想境界。 預設學生回答3: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近年來,國家積極支持傳統文化、傳統節日的開展。 教師總結: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使人們生活得更有道德、更有文化、更有價值。 活動二:探秘中國精神 教師講述:同學們,2008年對于中國來說,是極具挑戰性的一年,在這一年,我們給個中國人經歷了太多的歡喜和悲傷,夾雜著淚水。在當年感動中國的評選中,央視把“2008感動中國”特別獎頒給全體中國人。 教師展示:頒獎詞,請一位同學朗讀。 頒獎詞:2008,咱們中國人真是同悲同喜,咱們曾經那么深情地互相凝視,曾經那么信賴地彼此溫暖。在2008年,中國人不是一個又一個個體,而是一個團結在一起的整體。如果沒有你,沒有他,沒有你們,沒有他們,沒有我們,沒有咱們,就不會有這樣的2008,就不會有這樣的中國。我們完全有理由為我們自己感到驕傲。所以感動中國特別獎的獲得者是中國人。 提出問題:想一想,為什么2008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的特別獎會頒給全體中國人? 學生獨立思考,回答問題。 預設學生回答1:正是因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夠在這一年克服汶川地震帶來的傷害,成功舉辦奧運會。 預設學生回答2:................... 教師小結:2008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悲愴和喜悅,中國人用堅韌、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無數中國人用平凡而偉大的行動傳遞著關懷與溫暖。這就是激勵一代代中國人不斷奮進的中國精神。 教師板書:中國精神。 教師講述:2020年的疫情對世界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然而這一年,每一個中國人都值得我們為之致敬。請同學們閱讀課本91頁的閱讀角。 學生自主閱讀。 提出問題: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會,說一說為打贏這場防疫站,國家、社會和我們每個人都做了哪些努力?你體會到了怎樣的中國精神? 小組討論交流,出示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1.能說出一個角度(國家、社會、個人)2.能說出兩個以上角度(國家、社會、個人)3.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中國精神。得星標準活動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分享,適時進行點評、總結。也可讓學生進行點評,總結“中國精神”的共同特點。 教書板書:團結統一 愛好和平 勤勞勇敢 自強不息 教師總結:他們每個人都在為抗擊疫情做出自己的貢獻,這,是他們的擔當!這些逆行者就是基辛格所說的那些“最勇敢的人”。這就是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活動三:尋文明行為 講文明故事 教師講述:“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文明同樣如此。正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平凡而偉大的付出,才讓我們感受到溫暖、關懷和愛心。現在,請同學們結合我們的課前調查,把你收集到的道德模范故事或好人好事講給大家聽,我們一起把我們的文明獎章頒發給他。 學生上臺講述自己收集到的道德模范故事或好人好事。 教師展示: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故事背后主人公身上的精神,評選出好榜樣、好事跡,辦法獎章,激勵學生向榜樣人物學習。 教師小結:文明是一種自覺,其動力來自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憧憬。近年來,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文明道德風氣在全社會得到弘揚。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平凡而偉大的人,他們來自各個行業、不同地區,用愛心和善良給我們溫暖。 提出問題:請你結合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經驗,說說打算怎樣為精神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請同學們根據評價標準,完成自評。 評價標準1.能簡單說出做法2.能結合生活和學習得星標準學生根據評價標準完成自評。 預設學生回答1:學校是我們人生起航的地方,我們要好好學習,為實現中國夢積蓄力量。 預設學生回答2: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斗和奉獻,疫情期間,我看到了醫務人員為守護人民生命安全無私奉獻的精神,我要學習他們身上的擔當與責任。 教師總結:同學們,我們要傳承中國精神,發揚愛國愛黨,腳踏實地的優秀品質,向榜樣學習,用創新、立志、奉獻、做人這些優秀品質,搭建起個人夢想通往中國夢的橋梁,為實現民族復興做新時代好少年! 通過觀看視頻《壽光創建精神文明城市》,結合課前調查,分組討論,知道什么是文明城市,能說出國家和社會在文明創建中的行動。達成學習目標一的任務。 通過閱讀給定的材料,結合疫情期間的身邊人、身邊事,能體會中國精神的強大力量。達成學習目標二的任務。 通過尋找身邊的文明行為,講述身邊的文明故事,結合課前調查,能體會普通人為精神文明建設所做的貢獻,懂得從自身做起,為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達成學習目標三的任務。總結收獲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你一定有所收獲,請你來分享一下吧。課后實踐 教師講述:同學們,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應付諸行動! 課下,請同學們一起完成我們班級的文明公約,我們一起見證行動帶來的奇跡。板書設計 精神文明新風尚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精神 精神文明建設 文明故事 團結 和平 勤勞 自強創新之處 從課堂學生活動的組織來看,本課的創新之處在于讓學生充分結合身邊人、身邊事,去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個領域取得的變化,講枯燥的理論講解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與接受的生活化案例,講社會大課堂與思政小課堂聯系起來,實現德育教育的全方位一體化。定時定量規范化訓練 一.選擇題 1.我國從哪一年開始能夠享受免費義務教育( ) A.1999年 B.2006年 C.2010年 2.我國在哪一年開始實施改革開放的政策( ) A.1978年 B.1979年 C.1992年 3.2020年我國的戰略目標是( ) A.總體小康 B.全面小康 C.現代化強國 連線題 將下列名人與其稱呼對應連起來。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孫中山 兩彈元勛 林則徐 禁煙民族英雄 李四光 中國民主革命偉大的先行者 鄧稼先 地質力學的創始人 鄧小平 參考答案: BAB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 ----鄧小平 兩 彈 元 勛 ------------------ 鄧稼先 禁煙民族英雄 ---------------- 林則徐 中國民主革命偉大的先行者 --------孫中山 地質力學的創始人 --------- 李四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