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9張PPT)區域發展的自然環境基礎第一節第二章 資源、環境與區域發展-1.結合實例,分析自然條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以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辯證認識自然條件與區域發展的關系。(區域認知)2.以某一區域為例,分析自然資源開發與區域發展的關系,辯證認識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的關系。(地理實踐力)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知識點一 自然條件與區域發展知識點二 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內容索引課時對點練自然條件與區域發展><知識點一1.自然條件(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對區域發展有重要影響(1)優越的自然條件有利于區域發展。如地處大河 地區的四大古代文明發祥地。(2)惡劣的自然條件不利于區域發展。如熱帶雨林中的原始部落。中下游平原優越的自然條件核心歸納熱量充足,降水豐沛,雨熱同期;光照條件好;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河湖密布,水源充足;地下水豐富等。四大古代文明發祥地都有哪些優越的自然條件?思考答案 都位于北溫帶,溫度適宜;都位于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層深厚、土壤肥沃,便于農耕。2.自然條件只是區域發展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1)有些區域雖然自然條件很優越,區域發展水平卻不高。如南亞的 。(2)有些區域雖然自然條件較差,但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依然能夠發展得很好。如西北太平洋上的島國 。孟加拉國日本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卻逐步發展成為經濟發達國家,請說明原因。思考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市場有充足、穩定、廉價的燃料和原料,以及對工業產品巨大的需求;日本國內勞動力素質較高以及優良港灣的優勢。日本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成為發達國家。3.人類對自然條件的改造(1)改造自然,必須遵循 ,謀求人地和諧。如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2)改造自然,如果違背自然規律,終究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如美國大平原地區20世紀30年代出現的“黑風暴”。自然規律都江堰水利工程體現了怎樣的人地關系?思考答案 都江堰水利工程體現了人類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因地制宜科學發展的人地協調觀。(2021·海南地理)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縣一個馬蹄形山彎中的小山村,村前是開闊而肥沃的土地,村后是群山峻嶺。平山有“北方的魚米之鄉”之稱。據縣志記載,平山“北岳控其東,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帶滹沱,萬山峨峨,百川浩浩”。右圖為“西柏坡區位圖”。據此完成1~2題。1.西柏坡所在區域A.位于地勢第一級階梯B.位于黃土高原C.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區D.河流汛期在五六月√根據圖中位置可知,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太行山以東,位于地勢第三級階梯,A錯誤。太行山以東為華北平原,因此西柏坡位于華北平原,B錯誤。華北平原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區,C正確。華北地區河流的汛期應出現在7、8月,D錯誤。(2021·海南地理)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縣一個馬蹄形山彎中的小山村,村前是開闊而肥沃的土地,村后是群山峻嶺。平山有“北方的魚米之鄉”之稱。據縣志記載,平山“北岳控其東,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帶滹沱,萬山峨峨,百川浩浩”。右圖為“西柏坡區位圖”。據此完成1~2題。2.平山形成“北方的魚米之鄉”的主要地理要素是A.地形、河流 B.技術、降水C.土壤、植被 D.水文、習俗√結合圖中位置可知,平山位于太行山東側河流沖積扇平原,地勢平緩,土壤肥沃,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適宜農耕,使其成為“北方的魚米之鄉”,A正確。“魚米之鄉”仍然是基本的種養殖產業,技術早已成熟,不再是主要因素;北方地區降水量普遍少于800 mm,沒有其他水源補充就不足以發展水產養殖業,B錯誤。影響“魚米”生產的主要自然條件是水源、熱量和土壤條件,與植被基本無關,C錯誤。北方地區的主食是小麥,不是大米,D錯誤。(2024·江蘇南通月考)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進入成都平原的位置,為無壩引水工程。岷江江心所筑分水堰稱為魚嘴,將江水一分為二:西邊稱為外江,寬而淺;東邊為窄而深的內江,流入寶瓶口。在洪水期,內、外江水量分配比例合理,并且當內江水量超過寶瓶口進水能力時,水和沙會自動從飛沙堰排出,大大提高了防洪抗旱效果。據此完成3~4題。3.魚嘴通過“四六分水,二八排沙”,達到防洪抗旱的良好效果。下列關于內江分流占比及主要成因的說法,正確的是①豐水期分四成,河床較深 ②枯水期分六成,河床較深 ③豐水期分四成,河道較窄 ④枯水期分六成,河道較窄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枯水期岷江水量較小,水位下降,內江河床較深,分流較多,②正確;豐水期岷江水量大,水位高,外江河道寬、內江河道窄,內江分流較少,③正確。故選D。4.都江堰工程千年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有效地處理了泥沙問題。進入成都平原的泥沙量較少的原因是A.飛沙堰將泥沙阻擋在內江一側B.內江位于凹岸,表層水流入,含沙量小C.內江流速快,泥沙搬運能力強D.在寶瓶口處流速減慢,泥沙在內江沉積√讀圖可知,外江位于凸岸,內江位于凹岸,根據彎道環流原理,表層水流向凹岸,底層水流向凸岸,泥沙在外江一側淤積,因此內江河道泥沙少,A錯誤,B正確;內江水流速度快,泥沙搬運能力強,會導致較多的泥沙進入成都平原,不符合題意,C錯誤;寶瓶口較狹窄,河流流速較快,不利于泥沙沉積,D錯誤。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知識點二1.自然資源是區域發展的物質基礎(1)自然資源的種類影響區域發展①在農業社會, 資源對區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②在工業社會, 資源對區域發展影響較大。(2)自然資源豐富程度(數量)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基礎①一種重要能源或關鍵性礦產資源的發現與開發,會使區域經濟發生根本性改變,如沙特阿拉伯。土地礦產②有的區域礦產資源 ,成為制約區域發展的重要因素,如圖瓦盧。③有的區域不僅自然資源 而且數量大,對其經濟發展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如澳大利亞。貧乏種類多不同的歷史階段自然資源所起的作用拓展延伸2.如何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更是區域發展的關鍵(1)有的區域盡管礦產資源豐富,但 礦產資源,也會制約區域經濟的發展。例如,20世紀50年代,隨著北海油田的開發,已是工業化國家的荷蘭大力發展石油、天然氣工業,忽視了其他工業的發展,導致社會經濟一段時期增長乏力。(2)有些國家礦產資源貧乏,卻并未阻礙其經濟發展,如瑞士。過度依賴20世紀50年代,荷蘭政府大力發展石油、天然氣工業,經濟呈現繁榮景象。可是,蓬勃發展的天然氣工業卻嚴重打擊了荷蘭的農業和其他工業部門,削弱了出口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荷蘭遭受通貨膨脹上升、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長率降低、失業率增加的困擾,國際上稱之為“荷蘭病”。“荷蘭病”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思考答案 自然資源只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區域發展要發揮資源優勢,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區域內礦產資源開發條件的評價評價角度 評價內容資源條件 可從儲量大小、分布范圍大小、種類多少、質量高低、與其他資源的匹配度等方面評價開采條件 可從礦層厚度、埋藏深淺、礦區的地質條件、能否進行露天開采等方面評價市場條件 可從消費市場是否廣闊、市場潛力大小、距市場遠近等方面評價交通運輸條件 可從地理位置、交通運輸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評價鉆石是一種昂貴的珠寶。西非小國塞拉利昂被稱為“鉆石之國“,全國有1/3的人口從事鉆石采集。該國鉆石采集區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河灘地帶,河流汛期之后往往是鉆石采集的高峰。鉆石礦的出口為該國帶來了財富,而這個國家卻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1.[綜合思維]從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關系的角度,解釋塞拉利昂貧困的成因。答案 鉆石采集投入勞動力過多,限制了本國其他產業的發展;經濟發展過度依賴鉆石出口,產業結構單一;在國際市場,鉆石是初級礦產品,價格低、利潤低。鉆石是一種昂貴的珠寶。西非小國塞拉利昂被稱為“鉆石之國“,全國有1/3的人口從事鉆石采集。該國鉆石采集區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河灘地帶,河流汛期之后往往是鉆石采集的高峰。鉆石礦的出口為該國帶來了財富,而這個國家卻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2.[地理實踐力]結合鉆石資源優勢,塞拉利昂還可以發展什么產業?答案 鉆石深加工;與鉆石相關的文旅產業等。(2024·安徽皖江名校聯盟開學考)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洲,也是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這里被譽為清潔能源的“聚寶盆”,風能、太陽能理論蘊藏量分別占全球的32%和40%,但目前開發比例很低。右圖為“非洲大型新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非洲風能電力基地主要分布在A.經濟發展較快地區 B.沿海和低緯信風帶C.非洲北部和南部 D.高原和沙漠地區√由圖可知,非洲大型風能電力基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帶和低緯信風帶。故選B。(2024·安徽皖江名校聯盟開學考)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洲,也是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這里被譽為清潔能源的“聚寶盆”,風能、太陽能理論蘊藏量分別占全球的32%和40%,但目前開發比例很低。右圖為“非洲大型新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2.剛果河流域水能資源豐富,但大型水電站數量極少,主要原因是該流域A.雨林生物資源豐富 B.能源開發技術落后C.人煙稀少,電力需求較少 D.環境惡劣,開發難度大√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電力基地一般布局在能源資源豐富,人口密集,能源需求大的地區。剛果河流域水能資源豐富,但沒有建設大型水電站,主要原因是當地人煙稀少,電力需求較少,遠距離輸電成本過高,C正確;雨林生物資源數量對水能開發具有一定影響,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該地能源開發技術和自然環境對水能開發限制較小,排除B、D。(2024·浙江寧波期中)“資源詛咒”是發展經濟學中的一個著名命題,基本理念是豐富的資源趨于阻礙經濟發展,而非促進經濟發展。為了擺脫“資源詛咒”,近年來卡塔爾積極舉辦各項賽事,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調整產業結構,加強與國際接軌。據此完成3~4題。3.卡塔爾面臨“資源詛咒”的原因,最可能是A.經濟結構缺陷導致發展動力不足B.資源過度開采加劇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C.資源開發成本較高,國際競爭力弱D.國際消費市場萎縮√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資源詛咒”表現為豐富的資源趨于阻礙經濟的發展,主要原因是資源豐富地區過于依賴本地資源,導致產業結構單一,發展動力不足,造成本地經濟結構不完善,經濟發展受阻,A正確;卡塔爾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在開發利用過程中,會加劇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B;該國的石油資源國際競爭力較強且消費市場較為廣闊,排除C、D。(2024·浙江寧波期中)“資源詛咒”是發展經濟學中的一個著名命題,基本理念是豐富的資源趨于阻礙經濟發展,而非促進經濟發展。為了擺脫“資源詛咒”,近年來卡塔爾積極舉辦各項賽事,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調整產業結構,加強與國際接軌。據此完成3~4題。4.卡塔爾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是A.發展旅游業和高新技術產業B.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污染C.保護本國資源,從國外進口D.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近年來卡塔爾積極舉辦各項賽事,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因此卡塔爾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是旅游業和高新技術產業,A正確;發展旅游業,要改善生態環境,減少污染,排除B;該國石油資源豐富,不需要從國外進口,排除C;本地區水資源短缺,應大力發展節水農業,但不是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排除D。課時對點練(2024·河南鄭州月考)2023年7月,世界單體最大的“鹽光互補”項目(見下圖)在天津市渤海沿岸的長蘆鹽場并網發電。該項目占地面積2萬畝,在鹽田上一定高度架設太陽能電池板,實現水上發電有效運行,水面曬鹽、水下養殖兩不誤。長蘆鹽場雨季短、晴天多,夏秋季節白晝長。據此完成1~2題。1.長蘆鹽場建設“鹽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的自然條件是①雨季較短,光照充足 ②曬鹽耗能大,能源不足 ③灘涂廣闊,土地充足 ④光照穩定,全年無變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由材料可知,長蘆鹽場雨季較短,光照充足,適合曬鹽及光伏發電,故①正確;曬鹽依靠太陽輻射,耗能較少,故②錯誤;長蘆鹽場地處渤海沿海地區,灘涂廣闊,土地充足,故③正確;受晝夜長短變化、天氣等影響,長蘆鹽場光照不穩定,全年變化較大,故④錯誤,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2024·河南鄭州月考)2023年7月,世界單體最大的“鹽光互補”項目(見下圖)在天津市渤海沿岸的長蘆鹽場并網發電。該項目占地面積2萬畝,在鹽田上一定高度架設太陽能電池板,實現水上發電有效運行,水面曬鹽、水下養殖兩不誤。長蘆鹽場雨季短、晴天多,夏秋季節白晝長。據此完成1~2題。2.下列地區中,最適合建設“鹽光互補”項目的是A.云貴高原 B.四川盆地C.黃土高原 D.柴達木盆地√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柴達木盆地鹽礦資源豐富,且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高,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最適合建設“鹽光互補”項目,故D正確。如圖所示國家銅礦資源豐富、品質優、埋藏淺、分布廣泛。該國大量出口銅礦石,開采銅礦需要用大量的水來控制粉塵。銅礦經濟為該國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多的問題。據此完成3~5題。3.該國銅礦資源埋藏淺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流水侵蝕作用強B.巖漿侵入接近地表C.地勢高,沉積土層薄D.火山噴發作用強烈√123456789101112131415根據材料可知,銅礦的形成與巖漿活動有關,該國處于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活躍,巖漿活動多,巖漿侵入到接近地表處冷卻凝結,導致銅礦埋藏淺。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如圖所示國家銅礦資源豐富、品質優、埋藏淺、分布廣泛。該國大量出口銅礦石,開采銅礦需要用大量的水來控制粉塵。銅礦經濟為該國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多的問題。據此完成3~5題。4.與乙區相比,甲區開采銅礦的主要制約因素是A.地形 B.水資源C.技術 D.交通√123456789101112131415根據經緯度和海陸分布可知,該國位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與乙區相比,甲區受副熱帶高壓帶影響大,氣候干旱,多沙漠,水資源成為開采銅礦的主要制約因素。乙區受西風帶影響大,降水多,河流多,水資源較充足。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如圖所示國家銅礦資源豐富、品質優、埋藏淺、分布廣泛。該國大量出口銅礦石,開采銅礦需要用大量的水來控制粉塵。銅礦經濟為該國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多的問題。據此完成3~5題。5.出口銅礦石對該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有①有利于增加就業 ②附加值低,經濟效益差 ③減少環境治理的費用 ④有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出口銅礦石就是出口初級礦產品,附加值低,經濟效益差。銅礦石出口,銅礦加工環節在國外,不利于大量增加國內就業,不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但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環境治理的費用。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地中海東岸的小國以色列,國土總面積的2/3是沙漠。但該國卻實現了“讓沙漠開滿鮮花”的夢想,成為世界重要的鮮花出口國,其鮮花主要銷往西歐。據此完成6~8題。6.以色列能夠實現“讓沙漠開滿鮮花”,對自然條件改造合理的是A.山區地形改造成梯田B.建溫室大棚改造熱量C.通過修建水利工程和技術措施改造水源條件D.把沙漠變為肥沃的土壤√123456789101112131415由材料可知,以色列氣候干旱,降水少,“讓沙漠開滿鮮花”改造的是水分條件,應通過修建水利工程和技術措施改造水源條件,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地中海東岸的小國以色列,國土總面積的2/3是沙漠。但該國卻實現了“讓沙漠開滿鮮花”的夢想,成為世界重要的鮮花出口國,其鮮花主要銷往西歐。據此完成6~8題。7.冬季是以色列鮮花的銷售旺季。該季節,以色列種植鮮花的優勢自然條件是A.氣溫較高 B.地形平坦C.晝夜溫差大 D.光照充足√123456789101112131415以色列位于地中海東岸,是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冬季種植鮮花的優勢自然條件是氣溫較高,A正確。地中海東岸的小國以色列,國土總面積的2/3是沙漠。但該國卻實現了“讓沙漠開滿鮮花”的夢想,成為世界重要的鮮花出口國,其鮮花主要銷往西歐。據此完成6~8題。8.目前,以色列鮮花總產量一半以上來自新培育的品種,主要是因為以色列擁有A.雄厚的經濟實力 B.發達的農業科技C.豐富廉價的勞動力 D.多種多樣的自然條件培育新品種需要發達的農業科技做支撐,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烏金山鎮小西溝距離太原長風街僅5千米,一斧頭下去就能削下耐火石和砂石,村里一度采石場“遍地開花”。提及20年前,村民依然清晰記得“水井枯了,路壓壞了,下雨時塌方、泥石流高發,大家根本不敢出門”,經濟一度落后。如今,游客在這里不僅可以嘗美食、看美景,還可以聽晉劇、賞非遺。從“賣石頭”到“賣風景”“賣文化”,小西溝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據此完成9~10題。9.下列對小西溝20年前,塌方、泥石流高發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夏秋季節暴雨多發,導致水土流失B.砂石廣布,多溶洞、地下暗河C.村民無節制挖礦,破壞地表D.反復凍融破壞了土體結構√123456789101112131415由材料可知,村里一度采石場“遍地開花”,采石破壞地表,使得砂石松散,降雨時容易造成塌方和泥石流,排除A、C;砂巖難溶于水,不易被水溶蝕,不會形成溶洞、地下暗河,且溶洞、地下暗河等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貴高原,B符合題意;受土體凍融影響,山體結構遭受破壞,極易發生坡體崩塌等地質災害,排除D。123456789101112131415烏金山鎮小西溝距離太原長風街僅5千米,一斧頭下去就能削下耐火石和砂石,村里一度采石場“遍地開花”。提及20年前,村民依然清晰記得“水井枯了,路壓壞了,下雨時塌方、泥石流高發,大家根本不敢出門”,經濟一度落后。如今,游客在這里不僅可以嘗美食、看美景,還可以聽晉劇、賞非遺。從“賣石頭”到“賣風景”“賣文化”,小西溝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據此完成9~10題。10.小西溝能夠從“賣石頭”到“賣風景”“賣文化”的條件是①本地村民采石積累雄厚資金 ②靠近太原,距離消費市場近 ③靠近高等院校,人才多 ④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賣石頭”即賣耐火石和砂石,屬于礦產資源;“賣風景”“賣文化”指發展旅游業。由材料可知,本地經濟一度落后,①錯誤;小西溝距離太原長風街僅5千米,接近消費市場,②正確;旅游業對高科技人才需求較小,③錯誤;本地有非遺、晉劇,文化內涵深厚,歷史悠久,④正確。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工業梯田”是指在荒山或荒坡上開發工業用地,將荒山荒坡建設成“梯田”,用于工業生產的土地利用模式。福建省永春縣城鎮化水平達到63%,經濟發達,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較少,該縣大力推廣“工業梯田”模式,昔日的貧瘠荒山變成了聚寶盆。據此完成11~12題。11.永春縣大規模建設“工業梯田”的主要原因是A.山區水源充足 B.平原少,工廠多C.人口眾多,人均耕地少 D.保護森林資源√123456789101112131415永春縣大規模建設“工業梯田”的主要原因是平原面積較小,且經濟發達,城鎮化水平高,工廠眾多,需要開辟坡地建設工廠,B正確。“工業梯田”是指在荒山或荒坡上開發工業用地,將荒山荒坡建設成“梯田”,用于工業生產的土地利用模式。福建省永春縣城鎮化水平達到63%,經濟發達,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較少,該縣大力推廣“工業梯田”模式,昔日的貧瘠荒山變成了聚寶盆。據此完成11~12題。12.永春縣的“工業梯田”模式多為生態嵌入型,即根據原來的地形地勢,將廠房建于山林之中。該模式的優點是A.場地建設投入少 B.形成集聚效應C.勞動力需求少 D.運輸成本較低√123456789101112131415生態嵌入型“工業梯田”模式根據原來的地形地勢,場地建設投入少,對原生態環境破壞小,A正確;山區地形復雜,工業布局較為分散,企業集聚效應較差,B錯誤;對勞動力需求影響不大,C錯誤;山區交通運輸不便,會增加運輸成本,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2024·山西太原期末)尼加拉瓜擬修建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運河,航道規劃水深27.6米,可通行船舶最大噸位達40萬噸,該計劃遭到一些尼加拉瓜民眾的反對。距離尼加拉瓜不遠的巴拿馬運河已加深至18.3米,通行能力提升至12萬噸,是目前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最便捷的水運通道。下圖為“尼加拉瓜的區域位置圖”。據此完成13~14題。13.該國擬建運河的有利自然條件包括①可利用天然湖泊和河流 ②地形平緩,工程量較小 ③甲湖水位季節變化小 ④花崗巖廣布,巖石堅硬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從圖中可知規劃的運河路線經過了天然的河流和湖泊,可減少工程量,①正確。從圖中等高線可判讀規劃路線經過區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較為平坦,工程量較小,②正確。甲湖地處熱帶草原氣候區,湖泊水位季節變化大,③錯。該國西部多火山,主要以玄武巖為主,④錯。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2024·山西太原期末)尼加拉瓜擬修建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運河,航道規劃水深27.6米,可通行船舶最大噸位達40萬噸,該計劃遭到一些尼加拉瓜民眾的反對。距離尼加拉瓜不遠的巴拿馬運河已加深至18.3米,通行能力提升至12萬噸,是目前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最便捷的水運通道。下圖為“尼加拉瓜的區域位置圖”。據此完成13~14題。14.推測民眾反對修建尼加拉瓜運河的原因A.航運需求小,運營收益低B.沿線生態系統遭破壞,河湖水的水質降低C.施工線路長,投資成本高D.運河市場競爭力強,巴拿馬運河收益降低√123456789101112131415尼加拉瓜擬修運河可以緩解巴拿馬運河的運輸壓力,能通行噸位更大的船只,運河收益高,A錯。開鑿運河可能破壞沿線生物棲息地,破壞生態環境,降低生物多樣性;污染湖泊和河流,會使河湖水質降低;運河規劃深度較大還會加劇沿岸地區海水倒灌,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令該國民眾擔憂,B正確。該國地處狹窄的中美洲,東西距離短,施工線路相對較短,C錯。123456789101112131415尼加拉瓜運河建成后,其市場競爭力強于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收益會降低,但不是尼加拉瓜民眾反對修建運河的原因,D錯。12345678910111213141515.(2024·山東煙臺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來,新疆暴雨頻發,2013~2019年夏季(6~8月)某氣象專家組對新疆901個自動氣象站逐小時降水資料進行研究,發現共有694個站點出現過暴雨,平均每年約99個,占總站點數的11%。下圖為2013~2019年夏季新疆各站點平均暴雨日數分布圖。123456789101112131415坎兒井始建于西漢時期,與萬里長城、京杭運河、都江堰并稱為我國古代著名四大工程,主要分布在新疆吐魯番等地。坎兒井是一種結構巧妙的集水、引水和輸水系統,由豎井、暗渠、明渠和澇壩(蓄水池)四部分組成(下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說出新疆夏季暴雨空間分布特征。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分布不均;北疆多,南疆少;山區多,平原少;天山山區中段最多。(2)簡述新疆吐魯番修建坎兒井灌溉農田的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吐魯番氣候干旱,多戈壁,融雪和大氣降水易下滲成為地下水,成為坎兒井穩定的水源;吐魯番干旱酷熱,蒸發旺盛,坎兒井為地下暗渠輸水,水分蒸發量小;多風沙天氣,黃沙常掩埋渠道,坎兒井為地下暗渠輸水,受風沙影響小。(3)與都江堰水利工程相比,分析新疆坎兒井水利工程提供的灌溉水源可能會對作物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并提出合理化建議。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不利影響:吐魯番盆地農作物一年一熟,生長季節主要在夏半年;坎兒井水利工程引地下水,且暗渠較長,夏季灌溉水源溫度偏低(遠低于氣溫),直接灌溉作物易造成凍害(作物吸水和輸水能力減弱)。建議:適當拓展明渠長度和寬度,擴大澇壩(蓄水池)面積;用透明塑料膜覆蓋明渠和澇壩(蓄水池)。第一節 區域發展的自然環境基礎[分值:64分](選擇題1~10題,每小題3分,共30分)(2024·河南鄭州月考)2023年7月,世界單體最大的“鹽光互補”項目(見下圖)在天津市渤海沿岸的長蘆鹽場并網發電。該項目占地面積2萬畝,在鹽田上一定高度架設太陽能電池板,實現水上發電有效運行,水面曬鹽、水下養殖兩不誤。長蘆鹽場雨季短、晴天多,夏秋季節白晝長。據此完成1~2題。1.長蘆鹽場建設“鹽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的自然條件是( )①雨季較短,光照充足 ②曬鹽耗能大,能源不足 ③灘涂廣闊,土地充足 ④光照穩定,全年無變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下列地區中,最適合建設“鹽光互補”項目的是( )A.云貴高原 B.四川盆地C.黃土高原 D.柴達木盆地下圖所示國家銅礦資源豐富、品質優、埋藏淺、分布廣泛。該國大量出口銅礦石,開采銅礦需要用大量的水來控制粉塵。銅礦經濟為該國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多的問題。據此完成3~5題。3.該國銅礦資源埋藏淺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流水侵蝕作用強B.巖漿侵入接近地表C.地勢高,沉積土層薄D.火山噴發作用強烈4.與乙區相比,甲區開采銅礦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A.地形 B.水資源C.技術 D.交通5.出口銅礦石對該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有( )①有利于增加就業 ②附加值低,經濟效益差 ③減少環境治理的費用 ④有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地中海東岸的小國以色列,國土總面積的2/3是沙漠。但該國卻實現了“讓沙漠開滿鮮花”的夢想,成為世界重要的鮮花出口國,其鮮花主要銷往西歐。據此完成6~8題。6.以色列能夠實現“讓沙漠開滿鮮花”,對自然條件改造合理的是( )A.山區地形改造成梯田B.建溫室大棚改造熱量C.通過修建水利工程和技術措施改造水源條件D.把沙漠變為肥沃的土壤7.冬季是以色列鮮花的銷售旺季。該季節,以色列種植鮮花的優勢自然條件是( )A.氣溫較高 B.地形平坦C.晝夜溫差大 D.光照充足8.目前,以色列鮮花總產量一半以上來自新培育的品種,主要是因為以色列擁有( )A.雄厚的經濟實力B.發達的農業科技C.豐富廉價的勞動力D.多種多樣的自然條件烏金山鎮小西溝距離太原長風街僅5千米,一斧頭下去就能削下耐火石和砂石,村里一度采石場“遍地開花”。提及20年前,村民依然清晰記得“水井枯了,路壓壞了,下雨時塌方、泥石流高發,大家根本不敢出門”,經濟一度落后。如今,游客在這里不僅可以嘗美食、看美景,還可以聽晉劇、賞非遺。從“賣石頭”到“賣風景”“賣文化”,小西溝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據此完成9~10題。9.下列對小西溝20年前,塌方、泥石流高發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夏秋季節暴雨多發,導致水土流失B.砂石廣布,多溶洞、地下暗河C.村民無節制挖礦,破壞地表D.反復凍融破壞了土體結構10.小西溝能夠從“賣石頭”到“賣風景”“賣文化”的條件是( )①本地村民采石積累雄厚資金 ②靠近太原,距離消費市場近 ③靠近高等院校,人才多 ④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選擇題11~14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工業梯田”是指在荒山或荒坡上開發工業用地,將荒山荒坡建設成“梯田”,用于工業生產的土地利用模式。福建省永春縣城鎮化水平達到63%,經濟發達,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較少,該縣大力推廣“工業梯田”模式,昔日的貧瘠荒山變成了聚寶盆。據此完成11~12題。11.永春縣大規模建設“工業梯田”的主要原因是( )A.山區水源充足B.平原少,工廠多C.人口眾多,人均耕地少D.保護森林資源12.永春縣的“工業梯田”模式多為生態嵌入型,即根據原來的地形地勢,將廠房建于山林之中。該模式的優點是( )A.場地建設投入少 B.形成集聚效應C.勞動力需求少 D.運輸成本較低(2024·山西太原期末)尼加拉瓜擬修建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運河,航道規劃水深27.6米,可通行船舶最大噸位達40萬噸,該計劃遭到一些尼加拉瓜民眾的反對。距離尼加拉瓜不遠的巴拿馬運河已加深至18.3米,通行能力提升至12萬噸,是目前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最便捷的水運通道。下圖為“尼加拉瓜的區域位置圖”。據此完成13~14題。13.該國擬建運河的有利自然條件包括( )①可利用天然湖泊和河流 ②地形平緩,工程量較小 ③甲湖水位季節變化小 ④花崗巖廣布,巖石堅硬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4.推測民眾反對修建尼加拉瓜運河的原因( )A.航運需求小,運營收益低B.沿線生態系統遭破壞,河湖水的水質降低C.施工線路長,投資成本高D.運河市場競爭力強,巴拿馬運河收益降低15.(2024·山東煙臺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近年來,新疆暴雨頻發,2013~2019年夏季(6~8月)某氣象專家組對新疆901個自動氣象站逐小時降水資料進行研究,發現共有694個站點出現過暴雨,平均每年約99個,占總站點數的11%。下圖為2013~2019年夏季新疆各站點平均暴雨日數分布圖。坎兒井始建于西漢時期,與萬里長城、京杭運河、都江堰并稱為我國古代著名四大工程,主要分布在新疆吐魯番等地。坎兒井是一種結構巧妙的集水、引水和輸水系統,由豎井、暗渠、明渠和澇壩(蓄水池)四部分組成(下圖)。(1)說出新疆夏季暴雨空間分布特征。(6分)(2)簡述新疆吐魯番修建坎兒井灌溉農田的原因。(6分)(3)與都江堰水利工程相比,分析新疆坎兒井水利工程提供的灌溉水源可能會對作物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并提出合理化建議。(6分)答案精析1.B 2.D [第1題,由材料可知,長蘆鹽場雨季較短,光照充足,適合曬鹽及光伏發電,故①正確;曬鹽依靠太陽輻射,耗能較少,故②錯誤;長蘆鹽場地處渤海沿海地區,灘涂廣闊,土地充足,故③正確;受晝夜長短變化、天氣等影響,長蘆鹽場光照不穩定,全年變化較大,故④錯誤,選B。第2題,柴達木盆地鹽礦資源豐富,且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高,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最適合建設“鹽光互補”項目,故D正確。]3.B 4.B 5.C [第3題,根據材料可知,銅礦的形成與巖漿活動有關,該國處于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活躍,巖漿活動多,巖漿侵入到接近地表處冷卻凝結,導致銅礦埋藏淺。故選B。第4題,根據經緯度和海陸分布可知,該國位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與乙區相比,甲區受副熱帶高壓帶影響大,氣候干旱,多沙漠,水資源成為開采銅礦的主要制約因素。乙區受西風帶影響大,降水多,河流多,水資源較充足。故選B。第5題,出口銅礦石就是出口初級礦產品,附加值低,經濟效益差。銅礦石出口,銅礦加工環節在國外,不利于大量增加國內就業,不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但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環境治理的費用。故選C。]6.C 7.A 8.B [第6題,由材料可知,以色列氣候干旱,降水少,“讓沙漠開滿鮮花”改造的是水分條件,應通過修建水利工程和技術措施改造水源條件,C正確。第7題,以色列位于地中海東岸,是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冬季種植鮮花的優勢自然條件是氣溫較高,A正確。第8題,培育新品種需要發達的農業科技做支撐,B正確。]9.B 10.D [第9題,由材料可知,村里一度采石場“遍地開花”,采石破壞地表,使得砂石松散,降雨時容易造成塌方和泥石流,排除A、C;砂巖難溶于水,不易被水溶蝕,不會形成溶洞、地下暗河,且溶洞、地下暗河等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貴高原,B符合題意;受土體凍融影響,山體結構遭受破壞,極易發生坡體崩塌等地質災害,排除D。第10題,“賣石頭”即賣耐火石和砂石,屬于礦產資源;“賣風景”“賣文化”指發展旅游業。由材料可知,本地經濟一度落后,①錯誤;小西溝距離太原長風街僅5千米,接近消費市場,②正確;旅游業對高科技人才需求較小,③錯誤;本地有非遺、晉劇,文化內涵深厚,歷史悠久,④正確。故選D。]11.B 12.A [第11題,永春縣大規模建設“工業梯田”的主要原因是平原面積較小,且經濟發達,城鎮化水平高,工廠眾多,需要開辟坡地建設工廠,B正確。第12題,生態嵌入型“工業梯田”模式根據原來的地形地勢,場地建設投入少,對原生態環境破壞小,A正確;山區地形復雜,工業布局較為分散,企業集聚效應較差,B錯誤;對勞動力需求影響不大,C錯誤;山區交通運輸不便,會增加運輸成本,D錯誤。]13.A 14.B [第13題,從圖中可知規劃的運河路線經過了天然的河流和湖泊,可減少工程量,①正確。從圖中等高線可判讀規劃路線經過區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較為平坦,工程量較小,②正確。甲湖地處熱帶草原氣候區,湖泊水位季節變化大,③錯。該國西部多火山,主要以玄武巖為主,④錯。故選A。第14題,尼加拉瓜擬修運河可以緩解巴拿馬運河的運輸壓力,能通行噸位更大的船只,運河收益高,A錯。開鑿運河可能破壞沿線生物棲息地,破壞生態環境,降低生物多樣性;污染湖泊和河流,會使河湖水質降低;運河規劃深度較大還會加劇沿岸地區海水倒灌,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令該國民眾擔憂,B正確。該國地處狹窄的中美洲,東西距離短,施工線路相對較短,C錯。尼加拉瓜運河建成后,其市場競爭力強于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收益會降低,但不是尼加拉瓜民眾反對修建運河的原因,D錯。]15.(1)分布不均;北疆多,南疆少;山區多,平原少;天山山區中段最多。(2)吐魯番氣候干旱,多戈壁,融雪和大氣降水易下滲成為地下水,成為坎兒井穩定的水源;吐魯番干旱酷熱,蒸發旺盛,坎兒井為地下暗渠輸水,水分蒸發量小;多風沙天氣,黃沙常掩埋渠道,坎兒井為地下暗渠輸水,受風沙影響小。(3)不利影響:吐魯番盆地農作物一年一熟,生長季節主要在夏半年;坎兒井水利工程引地下水,且暗渠較長,夏季灌溉水源溫度偏低(遠低于氣溫),直接灌溉作物易造成凍害(作物吸水和輸水能力減弱)。建議:適當拓展明渠長度和寬度,擴大澇壩(蓄水池)面積;用透明塑料膜覆蓋明渠和澇壩(蓄水池)。第一節 區域發展的自然環境基礎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分析自然條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以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辯證認識自然條件與區域發展的關系。(區域認知)2.以某一區域為例,分析自然資源開發與區域發展的關系,辯證認識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的關系。(地理實踐力)知識點一 自然條件與區域發展1.自然條件(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對區域發展有重要影響(1)優越的自然條件有利于區域發展。如地處大河____________地區的四大古代文明發祥地。(2)惡劣的自然條件不利于區域發展。如熱帶雨林中的原始部落。核心歸納 優越的自然條件熱量充足,降水豐沛,雨熱同期;光照條件好;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河湖密布,水源充足;地下水豐富等。思考 四大古代文明發祥地都有哪些優越的自然條件?2.自然條件只是區域發展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1)有些區域雖然自然條件很優越,區域發展水平卻不高。如南亞的____________。(2)有些區域雖然自然條件較差,但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依然能夠發展得很好。如西北太平洋上的島國____________。思考 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卻逐步發展成為經濟發達國家,請說明原因。3.人類對自然條件的改造(1)改造自然,必須遵循____________,謀求人地和諧。如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2)改造自然,如果違背自然規律,終究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如美國大平原地區20世紀30年代出現的“黑風暴”。思考 都江堰水利工程體現了怎樣的人地關系?(2021·海南地理)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縣一個馬蹄形山彎中的小山村,村前是開闊而肥沃的土地,村后是群山峻嶺。平山有“北方的魚米之鄉”之稱。據縣志記載,平山“北岳控其東,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帶滹沱,萬山峨峨,百川浩浩”。下圖為“西柏坡區位圖”。據此完成1~2題。1.西柏坡所在區域( )A.位于地勢第一級階梯B.位于黃土高原C.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區D.河流汛期在五六月2.平山形成“北方的魚米之鄉”的主要地理要素是( )A.地形、河流 B.技術、降水C.土壤、植被 D.水文、習俗(2024·江蘇南通月考)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進入成都平原的位置,為無壩引水工程。岷江江心所筑分水堰稱為魚嘴,將江水一分為二:西邊稱為外江,寬而淺;東邊為窄而深的內江,流入寶瓶口。在洪水期,內、外江水量分配比例合理,并且當內江水量超過寶瓶口進水能力時,水和沙會自動從飛沙堰排出,大大提高了防洪抗旱效果。據此完成3~4題。3.魚嘴通過“四六分水,二八排沙”,達到防洪抗旱的良好效果。下列關于內江分流占比及主要成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豐水期分四成,河床較深 ②枯水期分六成,河床較深 ③豐水期分四成,河道較窄 ④枯水期分六成,河道較窄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都江堰工程千年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有效地處理了泥沙問題。進入成都平原的泥沙量較少的原因是( )A.飛沙堰將泥沙阻擋在內江一側B.內江位于凹岸,表層水流入,含沙量小C.內江流速快,泥沙搬運能力強D.在寶瓶口處流速減慢,泥沙在內江沉積知識點二 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1.自然資源是區域發展的物質基礎(1)自然資源的種類影響區域發展①在農業社會,____________資源對區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②在工業社會,____________資源對區域發展影響較大。(2)自然資源豐富程度(數量)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基礎①一種重要能源或關鍵性礦產資源的發現與開發,會使區域經濟發生根本性改變,如沙特阿拉伯。②有的區域礦產資源____________,成為制約區域發展的重要因素,如圖瓦盧。③有的區域不僅自然資源____________而且數量大,對其經濟發展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如澳大利亞。拓展延伸 不同的歷史階段自然資源所起的作用2.如何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更是區域發展的關鍵(1)有的區域盡管礦產資源豐富,但____________礦產資源,也會制約區域經濟的發展。例如,20世紀50年代,隨著北海油田的開發,已是工業化國家的荷蘭大力發展石油、天然氣工業,忽視了其他工業的發展,導致社會經濟一段時期增長乏力。(2)有些國家礦產資源貧乏,卻并未阻礙其經濟發展,如瑞士。思考 20世紀50年代,荷蘭政府大力發展石油、天然氣工業,經濟呈現繁榮景象。可是,蓬勃發展的天然氣工業卻嚴重打擊了荷蘭的農業和其他工業部門,削弱了出口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荷蘭遭受通貨膨脹上升、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長率降低、失業率增加的困擾,國際上稱之為“荷蘭病”。“荷蘭病”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區域內礦產資源開發條件的評價評價角度 評價內容資源條件 可從儲量大小、分布范圍大小、種類多少、質量高低、與其他資源的匹配度等方面評價開采條件 可從礦層厚度、埋藏深淺、礦區的地質條件、能否進行露天開采等方面評價市場條件 可從消費市場是否廣闊、市場潛力大小、距市場遠近等方面評價交通運輸條件 可從地理位置、交通運輸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評價鉆石是一種昂貴的珠寶。西非小國塞拉利昂被稱為“鉆石之國“,全國有1/3的人口從事鉆石采集。該國鉆石采集區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河灘地帶,河流汛期之后往往是鉆石采集的高峰。鉆石礦的出口為該國帶來了財富,而這個國家卻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1.[綜合思維]從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關系的角度,解釋塞拉利昂貧困的成因。2.[地理實踐力]結合鉆石資源優勢,塞拉利昂還可以發展什么產業?(2024·安徽皖江名校聯盟開學考)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洲,也是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這里被譽為清潔能源的“聚寶盆”,風能、太陽能理論蘊藏量分別占全球的32%和40%,但目前開發比例很低。下圖為“非洲大型新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非洲風能電力基地主要分布在( )A.經濟發展較快地區 B.沿海和低緯信風帶C.非洲北部和南部 D.高原和沙漠地區2.剛果河流域水能資源豐富,但大型水電站數量極少,主要原因是該流域( )A.雨林生物資源豐富B.能源開發技術落后C.人煙稀少,電力需求較少D.環境惡劣,開發難度大(2024·浙江寧波期中)“資源詛咒”是發展經濟學中的一個著名命題,基本理念是豐富的資源趨于阻礙經濟發展,而非促進經濟發展。為了擺脫“資源詛咒”,近年來卡塔爾積極舉辦各項賽事,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調整產業結構,加強與國際接軌。據此完成3~4題。3.卡塔爾面臨“資源詛咒”的原因,最可能是( )A.經濟結構缺陷導致發展動力不足B.資源過度開采加劇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C.資源開發成本較高,國際競爭力弱D.國際消費市場萎縮4.卡塔爾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是( )A.發展旅游業和高新技術產業B.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污染C.保護本國資源,從國外進口D.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自然條件與區域發展梳理教材新知1.(1)中下游平原思考 都位于北溫帶,溫度適宜;都位于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層深厚、土壤肥沃,便于農耕。2.(1)孟加拉國 (2)日本思考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市場有充足、穩定、廉價的燃料和原料,以及對工業產品巨大的需求;日本國內勞動力素質較高以及優良港灣的優勢。日本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成為發達國家。3.(1)自然規律思考 都江堰水利工程體現了人類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因地制宜科學發展的人地協調觀。落實思維方法1.C 2.A [第1題,根據圖中位置可知,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太行山以東,位于地勢第三級階梯,A錯誤。太行山以東為華北平原,因此西柏坡位于華北平原,B錯誤。華北平原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區,C正確。華北地區河流的汛期應出現在7、8月,D錯誤。第2題,結合圖中位置可知,平山位于太行山東側河流沖積扇平原,地勢平緩,土壤肥沃,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適宜農耕,使其成為“北方的魚米之鄉”,A正確。“魚米之鄉”仍然是基本的種養殖產業,技術早已成熟,不再是主要因素;北方地區降水量普遍少于800 mm,沒有其他水源補充就不足以發展水產養殖業,B錯誤。影響“魚米”生產的主要自然條件是水源、熱量和土壤條件,與植被基本無關,C錯誤。北方地區的主食是小麥,不是大米,D錯誤。]3.D 4.B [第3題,枯水期岷江水量較小,水位下降,內江河床較深,分流較多,②正確;豐水期岷江水量大,水位高,外江河道寬、內江河道窄,內江分流較少,③正確。故選D。第4題,讀圖可知,外江位于凸岸,內江位于凹岸,根據彎道環流原理,表層水流向凹岸,底層水流向凸岸,泥沙在外江一側淤積,因此內江河道泥沙少,A錯誤,B正確;內江水流速度快,泥沙搬運能力強,會導致較多的泥沙進入成都平原,不符合題意,C錯誤;寶瓶口較狹窄,河流流速較快,不利于泥沙沉積,D錯誤。]知識點二 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梳理教材新知1.(1)①土地 ②礦產 (2)②貧乏 ③種類多2.(1)過度依賴思考 自然資源只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區域發展要發揮資源優勢,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探究核心知識1.鉆石采集投入勞動力過多,限制了本國其他產業的發展;經濟發展過度依賴鉆石出口,產業結構單一;在國際市場,鉆石是初級礦產品,價格低、利潤低。2.鉆石深加工;與鉆石相關的文旅產業等。落實思維方法1.B 2.C [第1題,由圖可知,非洲大型風能電力基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帶和低緯信風帶。故選B。第2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電力基地一般布局在能源資源豐富,人口密集,能源需求大的地區。剛果河流域水能資源豐富,但沒有建設大型水電站,主要原因是當地人煙稀少,電力需求較少,遠距離輸電成本過高,C正確;雨林生物資源數量對水能開發具有一定影響,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該地能源開發技術和自然環境對水能開發限制較小,排除B、D。]3.A 4.A [第3題,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資源詛咒”表現為豐富的資源趨于阻礙經濟的發展,主要原因是資源豐富地區過于依賴本地資源,導致產業結構單一,發展動力不足,造成本地經濟結構不完善,經濟發展受阻,A正確;卡塔爾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在開發利用過程中,會加劇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B;該國的石油資源國際競爭力較強且消費市場較為廣闊,排除C、D。第4題,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近年來卡塔爾積極舉辦各項賽事,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因此卡塔爾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是旅游業和高新技術產業,A正確;發展旅游業,要改善生態環境,減少污染,排除B;該國石油資源豐富,不需要從國外進口,排除C;本地區水資源短缺,應大力發展節水農業,但不是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排除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第一節 區域發展的自然環境基礎 課件(共69張ppt)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pptx 第二章 第一節 區域發展的自然環境基礎 學案(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docx 第二章 第一節 區域發展的自然環境基礎 練習(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