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主題 (課題) 中華文明的起源 1課時 授課時間 月 日一 月 日主備人 審核人 授課人 授課班級學習內容 本課是第一單元的第三課,包括了三個子目的內容:早期國家和文明的起 源、良渚古城與陶寺古城、遠古的傳說??梢哉f是現實與虛幻的激烈碰撞 。先說與舊教材的區別,這一課縮減了傳說的內容,新增了良渚古城和陶 寺古城的考古實證,是有歷史教材以來完全的新增內容,變化不可謂不大。 老師必須了解這兩個古城,讓學生認識到,中國的王朝不是憑空興起的, 而是由若干小國逐漸發展起來的,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印證了我國 在大王朝產生前,也經歷了類型古希臘的城邦形態,只是由于中華民族的 強大向心力,最終融為一體。學情分析 有了前面的學習,學生對于原始社會的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良渚遺 址和陶寺遺址是一個全新的內容,學生從未了解過,對于老師也是一個全 新的課題,學生要做到勤學、會學、好學,力求掌握這一段歷史。學習目標 1.知道良渚遺址和陶寺的基本史實(史料實證) 2.能夠理解早期國家出現的基本條件,學會用資料分析問題。(歷史解釋、 唯物史觀、史料實證) 3.知道仰韶文化的發展情況,理解仰韶文化與半坡人的關系,能理解氏族 的含義。(歷史解釋、史料實證) 4.結合第二課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私有財產導致貧富分化,能認識良 渚與陶寺文化是高加進步的表現。(時空觀念、史料實證) 5.結合多媒體資源,感受到我國古代文明多點發展,和諧共生,形成中華 文明的多元一體發展,體會到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家國情懷)。 6.能認識到傳說和史實的關系。重點難點 重點:良渚遺址和陶寺遺址的基本史實。 難點:認識到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教 學 過 程【導入新課】運用網絡下載的視頻“良渚遺跡”, 引發思考:同學們,你們了解這一段歷史嗎 正 好老師也不了解,那么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節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 【講授新課】 一、早期國家和文明的起源 (一)早期城市的形成 [思考]早期城市是怎樣形成的 (生答:隨著原始農業、畜牧業的發展,人 口迅速增長) 師:不光是增長,更重要的是集中,集中于 某一地區,由此形成了城市。但是同學們通過看 影視劇,也知道了古代城市的樣子,先說一說, 你腦中的城,是什么樣的 (生答:有城墻,城中有住房) 對了,城墻是整個古代城市的標配,除此以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通過教材 獲取信息。 一切知識都源自教材, 也要忠于教材,用好教材上的資源, 是解讀材料問題的第一步。外,城壕和水利設施也不可或缺,請同學們把它 們勾畫下來,這些就是早期城市的特點。 (二)早期國家的形成 師:我們說現在有了城市,定居生活更加美 滿了,社會分工也就更加細致,貧富分化也越來 越大,那么這一個時候,誰出現了 (生答:王) 師:這一時候的王和我們后面所理解的王, 一樣嗎 (學生根據教材回答,王擁有政治、經濟、 軍事和祭祀權力,對內進行統治、對外發動戰爭) 二、良渚古城與陶寺古城 (一)良渚古城 師:良渚古城在哪 (浙江余杭) 師:想一想,還有誰也住在余杭 (河姆渡居民) 師:說不定,良渚古城的人還是河姆渡居民 的后代,那么,俗話說,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 更比一浪強,我們看一看,良渚古城是個什么樣 (由宮殿區、內城和外城組成,規模大;同 時擁有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還有廣 場等高級建筑。) 師:這樣的規模說明了什么 (說明了良渚經濟發展水平高,統治者調動、 組織能力強) 師:這是良渚人生前的繁榮,良渚人生后也 繁榮,我們一起走進良渚墓葬。 我們發現了什么 (貴族墓地里,隨葬品多而精美,普通墓地 隨葬品稀少) 師:原來,不同身份的人埋的區域也不同, 說明社會階級分化已經很明顯了。所以,我們可 以說,在距今5000年,長江下游地區已經出現了 ——早期國家。 (師要強調“早期”二字,和現代意義上的 國家進行區別) (二)陶寺古城 師:我們領略了南方遠古的風土人情,那么 我們再把目光放到北方的黃河流域,去——山西 襄汾看一看陶寺古城。 同學們,仔細對比兩座城,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可從古城組成、墓葬隨葬品情況和出 土文物等方面進行回答) 運用連環提問法,引發學生不 斷地思考,使學生能夠設身處地地 想問題,融入本課學習中。 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是教材上 新加的內容,其實不難,在教學中 還是要忠實于教材,教師要引導學 生基本了解兩個古城的大體情 況,這樣,學生有思維中有了概念 之后,老師再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用圖片、視頻進行補充。 教師故意停頓,讓學生答出陶 寺古城的位置。師:我們發現,陶寺古城和良渚古城在很多 方面是一樣的,但是它又有一些不同, 它有人殉、它有青銅器、它有不同地區的人 群會聚 …… 說明中華文明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這種說 法對不對呢 同學們,你們能幫老師找找證據嗎 (生1答:距今5000年左右,黃河、長江、 西遼河流域都發展了早期文明,它們不斷交流與 融合,構成了早期文明的主體) (生2答: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區吸收各 地文明,共同走向一體,又引領發展) [小結]從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發現,我們 知道,中華文明不是孤立存在的,中華民族世代 祖居于這片大地上,相互交流、互通有無,雖然 形成了眾多民族,但大家早已融合在了一起,所 以,那些分裂祖國的企圖,永遠不可能得逞。 三、遠古的傳說 (一)炎黃部落的形成 師:中華文明的形成不僅有現實的美好,更 有想象的夢幻,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徜徉在傳說 的天空,去瞧一瞧傳說是什么。 [提問]你知道哪些傳說故事呢 (學生暢所欲言,老師可以就其中的一些傳 說做簡要地講述) [故事1]后羿射日 [故事2]夸父逐日 師:這些傳說,很多都帶有神話色彩,我們 今天要講的黃帝和炎帝的故事,也一樣。誰能講 一講這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提示要點:部落聯盟。黃帝與炎帝在阪泉 大戰,炎黃聯盟與蚩尤在涿鹿大戰,演化成華夏 族 ) 師:不僅如此,傳說黃帝時期,有一個名叫 伶倫的人,創造了音律,一個名叫縲祖的人,會 養蠶和繅絲……這些傳說,我們能不能在現實中 找到影子呢,想一想 (生答:半坡人的生活) 師:炎帝和黃帝的部落聯盟,衍生出了華夏 族,成就了我們今天的民族,我們該怎么稱呼自 己的老祖先呢 (人文初祖) 所以,我們也自稱“炎黃子孫”。 (二)堯、舜、禹的禪讓 除了黃帝,我們再來看一下另外三位大人物 故意先拋出論題,引導學生從 教材中獲取歷史信息,做到論從史 出,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能力 要求學生分組匯報,得出中華 文明發展的兩個重要階段。做到互 學、對學、群學 情感升華,引起學生共鳴,激 發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后,進 行組間比拼,看一看哪一組的代表 講得生動又簡潔。 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反觀炎帝 黃帝所處的時代,設置連環問題, 做到循循善誘: 同時期,有哪些熟悉的早期居 民 他們的生活情況是怎么樣的 從生活的地方來看,是和河姆 渡人接近呢還是和半坡人接近 (堯舜禹) [名人知多少]關于三人的故事,同學們了解 到哪些呢 (學生分組回答) [故事3]大禹治水和山峽夔門的猜想。大禹 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治理了洪水,傳說夔 門就是當年大禹鑿開的山。 師:大禹的功勞大不大 師:那么舜為什么會把首領讓給他呢 (生答:因為當時實行禪讓制) [提問]什么是禪讓制 (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傳給賢德之人。) 體現出課前預習的作用,教師 的主要上的在于讓學生把握教 材,進而能說出三位首領的簡要事 跡,感受到禪讓制的核心——讓賢。作業設計 搜集一則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寫成短文(400字以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