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一、教材分析1、本冊教材的主要內容:2024年秋季新教材一年級上冊主要內容為:入學主題活動4課,10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整合成1-5數的認識和加減計算、6-10數的認識和計算兩個單元,由原來的12個信息窗,刪減至10個信息窗。原有的分類與比較,認識位置單元都刪減掉了,刪減3個信息窗。智慧廣場中的移多補少內容刪減掉了,刪減1個信息窗。增加一個找找身邊的數的主題活動。本冊教材共分為六個單元:校樂的課堂---1-5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走進花果山-----6-10數的認識加減法、創意拼搭-----認識立體圖形、漂亮的粘貼畫-----11-20各數的認識、小小運動會-----20以內加減法、我換我愛冰雪運動------總復習 2、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其中基礎知識內容:1-20的數的認識;20以內數的加減法;認識圖形等。3、基礎知識技能和能力培養:1)讓學生通過擺圖形、卡片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2)在口算方面加強訓練,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同時加強筆算訓練,提高學生的筆算能力。3)通過解答應用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4)通過觀察、猜測、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5)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4、思想教育的內容:在傳授教學知識的同時,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三、教學措施:1、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數學學習的興趣對于數學學習非常重要。因此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教學時,首先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學生回答得對與錯或語言是否完整,老師延緩評價,要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特別注意的是不宜用統一的、程式化的語言來訓練學生,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讓每個學生首先喜歡上課、喜歡教師,進而喜歡學數學。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品質。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鼓勵每一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例如,在實踐活動“小小運動會”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將教材中的內容設計成一個童話故事,在講故事的進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討論的問題;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模擬表演;還可以結合學校的運動會,鼓勵學生從中發現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3、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并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在思考與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于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老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愿望和習慣,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適當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學會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4、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特別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立了“問題銀行”等欄目,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即使有的問題當時不能解決,可以放在“問題銀行”以后解決。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并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5、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只是提供了學生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本班同學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教師還應適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課時安排:單元 課時* 主題活動——我的幼兒園 5一 快樂的課堂——1-5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9二 走進花果山——6-10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18三 創意拼搭——認識立體圖形 2 * 智慧廣場——簡單的重疊問題 2四 漂亮的粘貼畫——11-20各數的認識 5* 主題活動——找找身邊的數 3五 小小的運動會——20以內的加減法 13六 我愛冰雪運動——總復習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