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加劇第 6 課 戊戌變法一、核心素養目標:唯物史觀:了解戊戌變法興起的社會背景;通過了解維新運動期間各地重要學會以及各地的重要報紙,了解維新派早期的活動時空觀念: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公車上書、維新運動的展開等基本史實、初步認識百日維新的內容和變法失敗的原因及意義等。史料實證:通過閱讀課本,分析史料,歸納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認識戊戌變法的意義和局限性歷史解釋:通過了解戊戌變法的主要措施,認識戊戌變法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通過分析材料,了解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家國情懷:通過學習維新人士的進步立場和為變法圖強勇于犧牲的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 熱情、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和歷史責任感,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公車上書和百日維新 難點: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準備:小組合作、講授法。相關的文字、圖片資料;課件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使先進的中國人認識到,單憑引進外國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 亡。于是,謀求制度的變革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戊戌變法就是制度變革的一次嘗試。這 次變法是怎么發動起來的 變革的內容有哪些 它的歷史命運又是怎樣的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6課戊戌變法。(二)、講授新課一、康有為與公車上書:1、公車上書: 材料:《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材料:假使我們是甲午到戊戌那個時代的人,眼看見我們的國家被小小的日本打敗了以后 又要割地賠款,我們還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國嗎 ……戊戌春季的瓜分更是刺激了變法派和 光緒帝……——摘編自蔣廷 《中國近代史》根據材料并結合上節課所學內容,分析戊戌變法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開始的 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后,群情激憤,在京師參加會試的康有為、 梁啟超等,聯合各省1300多名參加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 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2、意義:材料:具呈舉人康祖詒(yí) 等,為安危大計,乞下明詔,行大賞罰,遷都練兵,變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國命……—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書》 分析公車上書的意義是什么 這次上書并沒有上達光緒帝,卻轟動京、滬,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人物掃描:康有為,廣東南海人。自幼熟讀經史,有志圣賢之學。20多歲時到香港和 上海的兩次游歷,使他對西方資本主義治理下的社會有了親身感受。此后,他廣泛閱 讀了當時能夠搜集到的西學書籍、報刊,鉆研西學知識。1888年,他第一次上書光緒 帝,請求變法圖強,遭到頑固派的阻撓。后來,他回到廣州萬木草堂講學、著書,宣 傳變法思想,培養維新人才。學生有梁啟超等。3、組織學會,創辦報刊:務《時務 報》1896年上海創刊,《國 聞報》1897年創刊于 梁啟超主筆 天 津 ,嚴復主圖片說明了什么 公車上書失敗后,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辦報刊,宣傳變法,推動了維新變法思 想的廣泛傳播;其中影響最大的報刊是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2)、梁啟超與《時務報》:材料:“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購船置械,可謂之變器,不可謂 之變事;設郵使,開礦務,可謂之變事,而不可謂之變政。” ——《日本變政考》材料:“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變法通議》 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梁啟超在《時務報》上發表《變法通議》,強調“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變亦變,不變亦變”,日本以變法而強大,中國如果不變法,將會因守舊而滅亡。這些文字議論新穎,通俗易懂,風靡海內。 人物掃描:梁啟超,廣東新會人。自幼聰明好學,有“神童”之譽。11歲中秀才,16歲中舉人,17 歲跟康有為學習。公車上書后,到上海任《時務報》主筆,撰寫《變法通議》等文章,宣 傳變法思想。25歲時,到長沙時務學堂任中文總教習。(3)、嚴復與《國聞報》材料:嚴復,福建侯官人。早年就讀于福州船政學堂。1877年被選赴英國學習海軍。留學 期間,廣泛涉獵西方各種政治學術理論。兩年后回國,長期從事教育事業。甲午戰爭期間,在天津《直報》上發表《原強》《救亡決論》等政論文章,號召救亡圖存。同時致力 于翻譯事業,所譯《天演論》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在當時思 想界產生了重大影響。材料說明了嚴復哪些觀點 嚴復等主持的《國聞報》,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為目的,號召變法圖強,成為北 方最有影響的報紙。二、百日維新1、背景:線青島膠州灣材料:1897年11月1日夜,陰云密布。十多個手拿匕首,短刀的人,闖進磨盤張莊教 堂,殺死了德國神父能方濟和韓理迦略。能、韓二人原本分別在陽谷和鄆城一帶傳教,因去兗州天主教總堂參加"諸圣瞻禮",路此天晚而宿。張莊教堂神父薛田資,主 讓客先,安頓能,韓二人成了替死鬼。薛田資聽到動靜后發現情況不妙,倉惶逃往濟 寧,電告德國駐華大使并轉德國政府。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 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材料:若不及時圖治,數年之后,四鄰交逼,不能立國。……即無強敵之逼,揭竿斬木, 也可憂危。”——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材料:太后若仍不給我事權,愿退讓此位不甘做亡國之君。——蘇繼祖《清廷戊戌朝變 記 》材料說明了什么 康有為上書光緒帝,痛陳時局的危險和變法的緊迫性,呼吁變法救國。在康有為等維新派人物的推動下,光緒帝表示:“不甘作亡國之君”決心變法以自強。2、變法過程:簡述戊戌變法的經過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光緒帝發布了一系列變法詔令。1898年是農歷戊戌年,史稱這次變法為“戊戌變法”。3、內容:政治: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經濟: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發展農、工、商業;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文化: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軍事: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1898年是農歷戊戌年,因此歷史上稱這次變法為“戊戌變法”。4、變法失敗:材料一:全國的讀書人都覺得前功盡棄。他們費了多少心血,想從之乎 也者里面升官發財。一旦廢八股,他們絕望了,難怪他們要罵康有為為 洋奴漢奸。 ——蔣廷凝著《中國近代史》材料二:戊戌政變,首在裁官。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 帶關系因之失職、失業者,將及萬人。— —陳變龍《夢蕉亭雜記》材料三:命八旗人下,如愿出京謀生計者,任其自由。于是滿族諸人大嘩,謠謗起。——黃鴻寺《清史紀事本末》通過以上材料分析變法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變法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他們掌有實權,阻撓和破壞變法法令的貫 徹。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搜捕維新人士,廢除變法詔令。材料:“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 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譚嗣同材料:譚嗣同臨刑前有絕命詩:“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以上材料說明了什么事跡 譚嗣同、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康廣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稱“戊戌六君子”。戊戌變法前后僅歷時103天,因此又被稱為“百日維新”。(3)影響:材料一:維新派興創辦報刊、成立學堂、學會,使當時“家家言時務”、“人人談西 學”蔚然成風…… -—-中華書局《中國近代史》材料二:百日維新期間,清政府決定創辦京師大學堂。變法失敗后,京師大學堂得以 保留下來,辛亥革命后改為北京大學。通過材料總結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三)、本課小結戊戌變法的失敗,使中國喪失了一次擺脫民族危機,走向富強的機會。但是維新志士 們滿懷愛國熱情,為變法奔走呼號,殫精竭慮,他們的行動符合歷史潮流,是愛國 的、進步的,顯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他們的愛國精神必將激勵和指引 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繼續奮斗。(四)、課堂練習1、清末,梁啟超首先提出“中華民族”這一概念;到民國初年,各種以“中華”命名的 組織和機構蓬勃興起,如“中華革命黨”“中華銀行”等。這一現象 (c )A.否定了傳統的華夷觀念 B.有利于維新變法思想傳播 c. 體現民族意識進一步覺醒 D. 推動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2、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說“變法之本,在于人才,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他認為變法從根本上要變革(D)A.教育制度B.科舉制度C.文化制度D.政治制度c. 改革了君主專制政體 D. 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3、梁啟超指出,清王朝社會政治制度的弊病在于“上體太尊而下情不達”,即君權太重,官制等級森嚴,而人民沒有政治權利。因此他提出,維新變法“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 “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民共主”。這說明梁啟超(B)A.注重團結底層人民群眾B.提倡限制君權擴大民權 C.提倡消除封建禮教危害D.推動了民主思想的傳播4、梁啟超在《時務報》上發表《變法通議》,強調“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 公理也”,“變亦變,不變亦變”。由此可見,梁啟超強烈主張(A)A.實行變法救亡圖存B.推翻清朝專制統治C.物竟天擇適者生存 D師夷長技自強求富(五)、板書設計第6課戊戌變法一 、康有為與公車上書1、背 景2、公車上書3、組織學會,創辦報刊 二 、百日維新1、背景2、變法過程3、變法內容4、變法失敗5、變法的影響(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