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信息科技單元教學設計模板學校 學科/年級/設計者 信息科技五年級教材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教學指南 單元/課時 第二單元4課時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教學指南-算法結構與描述》是五年級第二單元的內容,是要通過多樣性的實例讓學生對算法形成初步的認識,了解算法的三種基本控制結構;通過不同的基本控制結構的組合運用,體驗和欣賞算法邏輯的精妙,并能用自然語言、流程圖等方式描述算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求解的問題進行抽像和分解,將解決問題的過程歸納為一系列清晰的操作步驟,理解算法是通過明確的、可執行的操作步驟描述的問題求解方案,并遷移到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為后續"算法的執行"的學習奠定基礎。 本單元的主要任務是認識、學習算法的三種基本控制結構:順序結構、循環結構和分支結構。利用這三種基本結構可以組成各種不同的算法。算法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通常可以用自然語言、流程圖等進行描述。自然語言靈活性比較高,描述起來比較簡單,但有時會顯得不夠嚴謹。流程圖用特定的圖框和流程線來表達操作步驟和先后順序,讓思維過程具體化,更加直觀、易于理解,貼近程序實現的方法。算法描述時,首先用自然語言對問題的核心步驟進行描述,再用流程圖對算法做更嚴謹的描述。恰當的算法描述便于認識、分享和實現問題解決的思路課標分析 信息意識 (1)感受應用信息科技獲取與處理信息的優勢,初步認識信息處理的作用與價值。 (2)理解科學精神、原創精神, 具有將創新理念融入自身學習、生活中的意識。 計算思維 (1)通過生活中的實例,了解算法的特征和效率。能用自然語言、流程圖等方式描述算法。知道解決同一問題可能會有多種方法,認識到采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問題時可能存在時間效率上的差別。 (2)對于給定的任務,能將其分解為一系列的實施步驟,使用順序、分支、循環三種基本控制結構簡單描述實施過程,通過編程驗證該過程。 (3)在問題解決過程中,能將間題分解為可處理的子問題,了解反饋對系統優化的作用。 數字化學習與創新 (1)通過學習身邊的算法,體會算法的特征,有意識地將其應用于數字化學習過程中,適應在線學習環境。 信息社會責任 (1)了解算法的優勢及對知識產權保護的作用,認識到算法對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的重要性。 (2)知道實際應用中的算法一般都存在某些局限,增強在信息社會中的責任擔當和正確應對能力。學情分析 學生的認知發展處于從具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時期。教學實踐應該把握這一階段的特點,注重具象內容和抽象內容的關系與平衡。通過生活實例的分析,發揮學生主體性,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探索、追求、思考,培養實踐探究能力。初步對算法形成認識,了解算法的三種基本控制結構;通過不同的基本控制結構的組合運用,體驗和欣賞算法邏輯的精妙,并能用自然語言、流程圖等方式描述算法。學習目標 1. 通過生活中的實例,知道算法是為了解決某個特定問題所確定的一系列步驟,并能用自然語言、流程圖描述。 2. 認識流程圖中每種圖框的含義和表示,知道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的描述方法。 3. 針對特定問題,能按照算法的基本流程(輸入—處理—輸出)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4. 能利用程序驗證算法,嘗試編寫簡單的程序實現算法。 5. 知道算法步驟之間的邏輯關系,了解算法的執行路徑。重難點 學習重點: 1.通過生活中的實例,知道算法是為了解決某個特定問題所確定的一系列步驟,并能用自然語言、流程圖描述。學習難點: 1. 針對特定問題,能按照算法的基本流程(輸入—處理—輸出)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2. 能利用程序驗證算法,嘗試編寫簡單的程序實現算法。學習環境 多媒體電腦、信息科技實驗室、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課件學習過程 課時安排學習內容評價前置1課時 (基礎知識)項目準備 數學運算講方法認識算法的順序結構,流程圖中每種圖框的含義和表示子項目一 判斷選擇用分支認識算法的分支結構1課時 (內容拓展)子項目二 重復操作用循環認識算法的循環結構1課時 (總結評價)子項目三 算法的驗證與實現 編寫簡單程序驗證算法第五課 數學運算講方法 學習目標 1. 通過對數學運算中求解方法的分析,了解算法在數學解題中的作用,認識算法的順序結構。 2. 從算法視角看待計算問題,知道算法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描述。 教學重難點: 1. 用自然語言描述數學運算中的算法; 2. 把簡單計算題的解題過程,用明確有序的步驟表示 教學過程: 知識鏈接 最近降溫了,天氣越來越冷,老師查了下今天的最高氣溫是68.9華氏度,最低氣溫51.8華氏度,你聽懂了今天氣溫的情況嗎? 自主學習 溫度計量方式的轉換 教師提出問題 (學生回答) 1. 所求是什么?——攝氏溫度。 2. 已知條件是什么?——華氏溫度。 3. 怎么求解?——通過已知的公式進行轉換。 師:我們把大問題分解為若干小問題,解決這些小問題,整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任務出示:給定一個華氏溫度的值(輸入),通過公式可以計算(處理)得到相應 攝氏溫度的值(輸出),這個轉換公式就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算法。 學生用自然語言描述轉換的算法步驟 師:為了更直觀地描述以上步驟,可以使用流程圖描述。 介紹流程圖的基本含義,解釋流程圖中圖框的功能,包括開始和結束的表示、表示執行方向的流程線等。 師:講解順序結構。學生傾聽 三、合作交流 計算大豆種子的數量 在實驗室做實驗時,科學課老師分發大豆種子讓同學們進行發芽實驗。 第 1 小組分 3 粒、第 2 小組分 5 粒、第 3 小組分 7 粒……按此規律,計算第 10 小組的種子是多少粒?老師一共分發了多少粒種子?請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學生思考,小組合作 學生小組匯報,數據演算,推理公式 學生使用流程圖繪制算法 四、反饋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和大家分享。 五、拓展與提升 為提升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某教育網站推出一項活動:閱讀簽到能夠獲得積分,積分可以換購圖書。具體細則是:簽到 1 次得 1 個積分,簽到 2次共得 4 個積分,簽到 3 次共得 7 個積分,簽到 4 次共得 10 個積分…… 按此規律,計算簽到 15 次的積分。 (任務提升,課堂時間不夠可作為課后作業) 第六課 判斷選擇用分支 學習目標 1.通過購買公園門票的情境,認識算法的分支結構,初步學會用自然語言和流程圖描述分支結構。 2. 通過分析公園購票的規則,能夠確定分支結構的判斷條件和執行路徑,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 分支結構的判斷條件和執行路徑; 2. 用流程圖描述分支結構。 教學過程: 知識鏈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乘坐高鐵、公交車,觀賞電影,聽音樂會,進入游樂場、公園等,大都需要購票,不同場合通常會有不同的收費標準。這些標準通常會對老人、兒童、學生、軍人、殘障人士等,給予相應的優惠。各類購票的收費標準中,存在哪些規則或條件? 學生回答 自主學習 描述公園購票的算法 周末,小智和妹妹參加在某公園舉辦的青少年科技主題活動,小智在售票窗口購買了門票。小智與售票員的對話如下(課件)。 基于以上情境,討論下面的問題。 1. 在購票過程中要經歷哪些步驟? 2. 售票員采用的售票規則是什么 教師提出問題 (學生回答) 教師講解個分支結構的算法。 第 1 步:確定輸入的數據。需要獲取購票人的身高數據。 第 2 步:描述判斷的條件。 如果身高小于 120 厘米,可以購買半價票,票價是 5 元。否則需要購買全價票,票價是 10 元。 第 3 步: 用分支結構規范化描述。 把判斷條件的描述轉化為分支結構的表達方式。 如果(身高小于 120 厘米): 可以購買半價票,票價是 5 元 否則: 需要購買全價票,票價是 10 元 第 4 步:用流程圖描述。 師:當以“身高≥ 120 厘米”作為判斷條件時,如何修改流程圖? 學生回答,繪制流程圖 三、合作交流 描述過馬路的分支選擇 師:在現實生活中,算法往往不是固定的步驟,有些步驟需要根據外部條件來確定如何做。例如,在路口過馬路時,除了按照路口紅綠燈的要求通過,還可以觀察路口附近是否有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如果有,從條件框的“是”分支出發,走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過馬路;如果沒有,則從條件框的“否”分支出發,仍然從紅綠燈路口過馬路。也就是說,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請小組合作繪制流程圖 學生思考,小組合作 學生小組匯報,學生使用流程圖繪制算法 四、反饋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和大家分享。 五、拓展與提升 1. 生活中還有哪些存在分支結構的情況?請說出這些分支結構中的判斷條件和執行路徑。 2. 判斷兩個自然數的大小時,我們往往通過觀察就可以比較出來。而要讓計算機完成這項工作,就要用到分支結構。補充下面的算法流程圖,要求輸入兩個不同的自然數,比較判斷后輸出其中較小的數。 繪制流程圖。 (任務提升,課堂時間不夠可作為課后作業) 第八課 算法驗證與實現 學習目標 1. 初步嘗試編寫簡單的程序,對算法進行驗證與實現。 2. 知道變量的含義,了解少兒編程軟件的用法。 教學重難點: 1. 初步嘗試編寫簡單的程序,對算法進行驗證與實現。 2. 知道變量的含義,了解少兒編程軟件的用法。 教學過程: 一、知識鏈接 師:了解算法并不一定需要編程,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分解和步驟規劃來認識。然而,要讓算法真正發揮效力,通常需要借助程序來實現。編程可以把我們的想法和思路轉化為計算機能夠“認識”的指令,并指導計算機按照設計的算法來執行任務。 學生傾聽 二、自主學習 編程實現買水果計算價格 師:小智家里要來客人,他陪媽媽去超市買水果,每千克蘋果 8.5 元,每千克香蕉 12.6 元。 請編寫一個程序,幫助小智媽媽計算買水果需要的總金額。先來討論以下問題,了解編程讓計算機執行的過程。 1. 我們設計的算法,計算機認識嗎? (使用自然語言描述,計算機無法識別) 2. 怎樣讓計算機認識呢? (將算法描述的過程通過程序告訴計算機) 3. 如何編寫程序,把這些步驟寫成計算機能認識的呢?((用計算機認識的程序語言寫出每個步驟的指令) 師:下面分析要解決的“買水果計算價格”問題。 1. 要輸入的數據有哪些? 2. 要對這些數據進行哪些處理? 3. 輸出的數據是什么? 師請你自己想想基本流程輸入、處理、輸出應該有什么步驟,并繪制流程圖。 學生思考完成任務 教師講解少兒編程軟件實現程序的步驟,學生傾聽 學生自己嘗試制作程序 三、合作交流 編程驗證公園購票的算法 師:還記得在公園購票的算法嗎?我們一起來回顧流程圖 學生思考制作程序的積木代碼 請學生小組合作制作程序, 小組匯報 教師講解,學生調試程序 師:編程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思維方法。先把復雜問題分解為基本步驟,再通過編程把這些步驟轉化為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指令,并讓計算機執行這些指令,從而完成各種任務。 四、反饋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和大家分享。 五、拓展與提升 1. 小智陪媽媽去超市買水果時,遇到超市有活動優惠,購買的單種水果超過 4 千克就可以打 9 折。請修改前面編寫的程序,重新計算買水果需要支付的總金額。 2. 嘗試用程序驗證與實現第 6 課中的以下算法。 輸入兩個不同的自然數,比較判斷后輸出其中較小的自然數 (任務提升,課堂時間不夠可作為課后作業)學習總結作業活動 檢測類:每節課的課堂任務 練習類作業:每課的的擴展練習學習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