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實驗專題復習實驗復習專題(1)——課本實驗必修模塊實驗分類明細表實驗名稱類型實驗目標1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I)觀察類理解實驗原理正確使用實驗器具采集處理實驗材料掌握實驗步驟學會觀察方法記錄觀察結果繪圖標注規范2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I)3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I)4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I)5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II)6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I)7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I)驗證類理解實驗原理掌握操作步驟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解決實驗問題8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I)9DNA的粗提取與鑒定(選I)10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II)11通過模擬實驗探究膜的透性(I)12模擬尿糖的檢測(III)生化類理解實驗原理學會選擇實驗材料善于控制實驗條件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科學結論安全規范操作13微生物的利用(選I)14酶的應用*(選I)15生物技術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應用(選I)16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II)調查類理解實驗原理選擇調查方式學會調查方法分析調查結構17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III)18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I)探究類客觀地觀察和描述現象提出有價值的探究問題,明確研究問題的中心,確認變量何觀測指標,作出合理假設和預期設計可行實驗方案、科學處理實驗結果,作出合理推斷、得出正確結論19模擬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I)20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I)21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III)22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的動態變化(III)23探究水族箱(或魚缸)中群落的演替(III)實驗1:(必修1-P-7)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實驗2:(必修1-P18)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實驗3:(必修1-P-26)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4:(必修1-P-47):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實驗5:(必修1-P-61):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6: (P78+83):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實驗7:(必修1-P-91)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實驗8:(必修1-P-97)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9:(必修1-P-110)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實驗10 :(必修1-P-115)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11 (必修2-P-21):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 實驗12 (必修2-P-88):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 實驗13 (必修2-P-91):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實驗14 (必修3-P-51):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 實驗15(必修3-P-68):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的動態變化 實驗16 (必修3-P-75):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 實驗17 (必修3-P-112):探究水族箱(或魚缸)中群落的演替 實驗18 (選修1-P-154):DNA粗提取和鑒定 實驗1:(必修1-P-7)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一.實驗原理(略)二.實驗目的1.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比較不同細胞的異同點2.運用制作臨時裝片的方法三.實驗步驟1.實驗步驟網絡圖1.光學顯微鏡使用具體實驗步驟安放:顯微鏡的取送:① 右手握鏡臂;② 左手托鏡座;③ 置于胸前。顯微鏡的旋轉:① 鏡筒朝前,鏡臂朝后;② 置于觀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體左側,便于左眼向目鏡內觀察;③ 置于桌子內側,距桌沿5cm左右。對光:① 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然后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② 用手指轉動遮光器(或片狀光圈),使最大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向目鏡內注視,同時轉動反光鏡,使其朝向光源,使視野內亮度均勻合適。低倍物鏡的觀察:① 用手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下降,同時兩眼從側面注視物鏡鏡頭,當物鏡鏡頭與載物臺的玻片相距2~3mm時停止。② 用左眼向目鏡內注視(注意右眼應該同時睜著),并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為止。如果不清楚,可調節細準焦螺旋,至清楚為止。高倍物鏡的觀察:使用高倍物鏡之前,必須先用低倍物鏡找到觀察的物象,并調到視野的正中央,然后轉動轉換器再換高倍鏡。換用高倍鏡后,視野內亮度變暗,一般選用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鏡的凹面,然后調節細準焦螺旋。觀看的物體數目變少,但是體積變大。反光鏡的使用:反光鏡通常與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調節視野內的亮度。反光鏡有平面和凹面。對光時如果視野光線太強,則使用反光鏡的平面,如果光線仍太強,則同時使用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視野內光線較弱,則使用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鏡的凹面。善后整理:將顯微鏡外表擦拭干凈;轉動轉換器,把兩物鏡偏到旁邊,下調鏡筒至最低,送回鏡箱。2.高倍鏡與低倍鏡的比較物像大小看到細胞數目視野亮度物鏡與玻片的距離視野范圍高倍鏡大少暗近小低倍鏡小多亮遠大四.實驗結果(略)五.實驗結論(略)六.溫馨提示1.先低后高:先低倍鏡后高倍鏡;先放低鏡筒,再向上調節,換高倍鏡后只能用細準焦螺旋2.成像規律:上下、左右顛倒3.移動玻片:(和像所在位置方向一致)4.放大倍數:物x目5.變化規律:圖像變大、數量減少、視野變暗 6.高放大倍數的表現:目鏡越短,物鏡越長,物鏡距離玻片越近(目短物長距離近)7.污點位置判斷:分別轉動鏡頭、移動裝片,看污點是否隨之而動A:污點隨載玻片的移動而移動,則位于載玻片上;B:污點不隨載玻片移動,換目鏡后消失,則位于目鏡;換物鏡后消失,則位于物鏡;C:污點不隨載玻片移動,換物鏡后也不消失,則位于目鏡上。8.光線明暗調節等(反光鏡/平面鏡、調節光圈)七.鞏固提升1.觀察細胞中染色體行為并計數時,使用光學顯微鏡的正確方法是( )A、低倍鏡對焦.將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轉用高倍鏡并增加進光量,調焦觀察 B、低倍鏡對焦,將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轉用高倍鏡并減少進光最.調焦觀察 C、低倍鏡對焦,轉用高倍鏡,將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減少進光量,調焦觀察 D、高倍鏡對焦,將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增加進光量,綢焦觀察2.①②③④⑤ 是使用操作顯微鏡的幾個步驟。右圖為顯微鏡觀察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觀察對象,由視野甲到視野乙時,操作過程的正確順序是(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 ②轉動細準焦螺旋 ③調節光圈④轉動轉換器 ⑤移動玻片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3.在低倍鏡視野的右下方找到一個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洋蔥分生區細胞,為了使細胞到達視野中央,應該把裝片向哪個方向移動(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下方 D.右上方4.(2006-高考-X-上海)用顯微鏡鏡檢人血涂片時,發現視野內有一清晰的淋巴細胞如圖。為進一步放大該細胞,首先應將其移至視野正中央,則裝片的移動方向應是(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5.用高倍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比用低倍鏡觀察到同一裝片中的細胞數量、大小和視野情況依次為( )A. 多、大、亮 B. 少、小、暗 C. 多、小、暗 D. 少、大、暗6.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視野中被相連的128個分生組織細胞所充滿。若物鏡轉換為40×后,則在視野中可檢測到的分生組織細胞數為( )A.2個 B.4個 C.8個 D.16個7.(2005-高考-X-上海)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視野中被相連的64個分生組織細胞所充滿。若物鏡轉換為40×后,則在視野中可檢測到的分生組織細胞數為( )A.2個 B.4個 C.8個 D.16個8.在光照明亮的實驗室里,用白色洋蔥表皮細胞做質壁分離實驗,在顯微鏡視野中能清晰看到細胞壁,但看不清楚細胞是否發生質壁分離,為便于判明。此時應( )。A.改用凹面反光鏡,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鏡,縮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鏡,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鏡,縮小光圈9.在觀察裝片時,由低倍鏡換成高倍鏡,細胞大?。毎麛的浚曇傲炼鹊淖兓? )A.變大.變少.變暗 B.變大.變多.變亮 C.變小.變多.變暗 D.變小.變多.變亮10.某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花生子葉的切片,當轉動細準焦螺旋時,有一部分細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細胞較模糊,這是由于( )A.反光鏡未調節好 B.顯微鏡物鏡損壞 C.細準焦螺旋未調節好 D.標本切得厚薄不均11.某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裝片時,見視野中有甲、乙、丙三異物。為判斷異物的位置,他先轉動目鏡,見異物不動,然后轉換物鏡,三異物仍存在。據此,三異物可能在( )A.目鏡 B.物鏡 C.反光鏡 D.裝片12.如下圖所示,a、b、c、d為物鏡和目鏡長度,e、f為觀察時物鏡與標本其切片距離大小。如獲得最大放大倍數的觀察效果,其正確組合是( ) A.ace B.bdf C.bce D.bde 13.用顯微簡的一個目鏡分別與4個不同倍數的物鏡組合來觀察血細胞涂片。當成像清晰時,每一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如圖所示。如果載玻片位置不變,用哪一物鏡在一個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最多( D ) 14.下面甲圖示洋蔥根尖生長點連續分裂的細胞在各個時期細胞核內DNA含量的測定結果,乙圖是一組目鏡標有5X和16X字樣、物鏡標有10X和40X字樣的鏡頭,丙圖是某同學在乙圖中選用的一組能放大640倍的鏡頭組合所觀察到的圖像。欲將丙圖視野中處于甲圖f時期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進行640倍高倍鏡觀察,正確的鏡頭組合及操作程序應是 ( )A.(1)×(3);左下方 B.(1)×(3);右上方 C.(2)×(3);左下方 D.(2)×(3);右上方四.參考答案四.鞏固提升1、A 2、C 3、C 4、A 5、D 6、C 7、B 8、D 9、A 10、D 11、D 12、D 13、D 14、C實驗2:(必修1-P18)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實驗3:(必修1-P-26)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4:(必修1-P-47):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實驗5:(必修1-P-61):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6: (P78+83):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實驗7:(必修1-P-91)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實驗8:(必修1-P-97)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9:(必修1-P-110)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實驗10 :(必修1-P-115)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11 (必修2-P-21):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 實驗12 (必修2-P-88):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 實驗13 (必修2-P-91):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實驗14 (必修3-P-51):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 實驗15(必修3-P-68):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的動態變化 實驗16 (必修3-P-75):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 實驗17 (必修3-P-112):探究水族箱(或魚缸)中群落的演替 實驗18 (選修1-P-154):DNA粗提取和鑒定 實驗專題復習實驗復習專題(2)——實驗綜合一.知識歸納(一)實驗【試劑】歸納(二)實驗【材料】歸納(三)顯微觀察法(四)分離物質(結構)的方法(五)模型建構方法(六)同位素標記方法(七)假說-演繹/類比推理法(八)調查實驗(九)模擬實驗法(十)現代生物技術(十一)各種檢測方法二.真題感悟(一)實驗【試劑】歸納(二)實驗【材料】歸納(三)實驗【原理】(四)實驗【方法】——顯微觀察法(五)實驗【操作】(六)實驗【結果】(七)實驗【科學史】(八)綜合三.模擬仿真(一)實驗【試劑】歸納1. 下列哪一項試劑在兩個實驗中的作用是相同的?( ) A.鹽酸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和“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中的作用B.酒精在“DNA的粗提取和鑒定”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中的作用C.蒸餾水在“提取純凈的動物細胞膜”和“觀察葉綠體”中的作用D.CuSO4在“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中的作用2. 改編下列關于酒精在相關實驗中運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解離洋蔥根尖時,將其放入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和質量分數為15%的酒精(1:1)混合液中B.在提取葉綠體中色素時可用酒精代替丙酮C.DNA不溶解于95%的冷酒精中D.用蘇丹Ⅲ鑒定花生子葉中的脂肪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二)實驗材料(三)實驗原理、技術、方法(四)顯微觀察法+同位素標記法+假說演繹+類比推理+調查法(五)實驗【步驟】(六)實驗【結果】歸納(七)綜合實驗專題復習實驗復習專題(3)——探究實驗一.知識歸納(一)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1.對照性原則2.單一變量原則(1)自變量(實驗變量)(2)因變量(反應變量)(3)無關變量與額外變量(4)教材中相關實驗中的變量3.等量性原則:4.科學性原則5.平行重復原則(二)實驗設計題解題步驟及注意事項1.確定是驗證性實驗還是探究性實驗2.確定實驗目的、實驗原理、觀察指標3.確定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4.設計實驗步驟5.結果預測與分析(三)實驗設計題解題步驟及注意事項1.操作規范2.實驗步驟書寫語言規范(四)實驗設計的題型1、設計實驗方案型:給出實驗用具、材料、藥品、實驗目的,或只給實驗目的,實驗器材自選,設計實驗方案。2、改錯型:分析已有實驗設計方案中不科學性,并提出改進。3、補充完善型:對已有的實驗設計進行補充和完善。4、析因型:對已有的實驗設計方案的某些步驟、結果等進行分析。二.真題感悟(五年高考)——試題三.模擬仿真(五年模擬)—試題1.(2015-廣州-1-模) (16分)為研究赤霉素對棉株光合產物運輸的影響,某課題組選擇長勢相同的健壯棉株,按下圖步驟進行實驗,處理方式和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甲液為20mg/L的赤霉素水溶液,乙液為40mg/L的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銨水溶液).注:上述處理不影響植株光合與呼吸強度.(1) 幼果中的含14C 有機物來源于 .本實驗中,反映因変量的測量指標是幼果、 葉片和全株的 ; 14CO2的濃度屬于 変量. 實驗I中,對照組的處理方式是 .(2) 實驗I的結論是 .(3) 實驗結果能否證明只用乙液全株噴雰處理相株,可有效提高幼果的P值,判斷并說明理由: .取0.lmL甲液滴在主莖葉片上,能否提高該葉片的P值? .實驗結果表明,若要提高幼果的P值,最簡便而有效的方法是 .2.(2015-廣州-2-模)(16分)請據圖分析回答:(1)圖一表示利用碗蓮種子所做的探究實驗(圖中未提及的條件適宜且相同)。① 寫出圖一所示實驗的研究課題: 。② 如果只探究光照對種子萌發是否有影響,應選擇哪兩組裝置進行對照觀察? 。③ 五組實驗結果說明碗蓮種子萌發需要什么條件? 。(2)將圖二所示的密閉裝置放在暗處一段時間,t1時已耗盡了裝置內的氧氣,并開始 測量幼苗吸收(釋放)CO2速率,t2時開始給予適宜恒定光照,實驗結果如圖三所示,實驗過程保持溫度適宜不變。請回答:① t1時幼苗的葉綠體基質缺乏類囊體提供的 ,造成不能進行暗反應;t5時將漏斗中較高濃度的NaOH溶液注進裝置內,在短時間內幼苗葉綠體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變化分別是 。② t1時可在種子細胞的 (場所)將葡萄糖中的化學能轉變為 。t3至t4這段時間內種子有氧呼吸是否逐漸增強? 判斷并說明理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6屆人教版高中生物實驗復習 1:高三生物【課本實驗】歸納匯總(正式——劉華偉)——2016學生版.doc 2016屆人教版高中生物實驗復習 2:高三生物【綜合實驗】歸納匯總(正式——劉華偉).doc 2016屆人教版高中生物實驗復習 3:高三生物【探究實驗】歸納匯總(正式——劉華偉).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