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第四課探索認識的奧秘4.1人的認識從何而來一、教學目標1.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認識并認同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 點,初步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原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精神:牢固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勇于實踐,在實踐中不唯書、不唯上, 堅持科學精神,增強創新意識公共參與:投身社會實踐,堅持一切認識來源于實踐,一切認識都要服務于 實踐。2.知識目標:知道認識的含義、階段,了解實踐的含義、特點及實踐的三種 基本形式,懂得實踐是認識的基礎。3.能力目標:能夠運用現實生活中的實例進行分析、歸納,初步具備運用馬 克思主義認識論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本框內容的學習,增強實踐意識,積極投身 社會實踐,學以致用,指導實踐,也檢驗認識的效果,豐富和發展我們的認識。二、教材分析本課內容是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二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中的第 四課“探索認識的奧秘”第一框的內容。本框共安排了兩目的內容:第一目“認識與實踐”。介紹了認識的含義、認識的兩個階段及感性認識和 理性認識的關系,實踐的含義、特點及實踐的三種基本形式。第二目“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明確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基本的觀點就是實踐的觀點。三、教學重點 實踐的特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四、教學難點 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五、學情分析在學習本框題之前,學生們在第一單元已經學習了唯物論和辯證法,對馬克 思主義哲學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本框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學好該框題能夠為后面歷史唯物主義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學情分析高二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自主探 究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但有待進一步提高。這階段的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多停留在 感性認識階段,缺乏理性的思考。因而我們要注意從現象入手,逐步培養學生透 過現象看本質的意識。六、教學方法探究分享式、講解法七、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視頻《宇宙觀的演變》,思考:1.認識的含義是什么 宇宙觀的演變: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地心說→ 日心說。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呢 第一標題 認識與實踐 探究與分享:(分二組討論下面二個問題)1.認識的含義、兩種不同形式和階段分別是什么 (1)含義:(2)認識的兩種不同形式和階段:學生活動:積極討論探究分析,舉手發言,集思廣益。 教師活動:及時評價學生發言,并總結正確知識點,及時板書。 探究與分享:(分二組討論下面二個問題)1.認識的含義、兩種不同形式和階段分別是什么 (1)含義: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2)認識的兩種不同形式和階段: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探究與分享:(分三組討論下面三個問題)2.思考感性認識的含義、形式和階段怎樣 感性認識含義形式階段學生活動:積極討論探究分析,舉手發言,集思廣益。 教師活動:及時評價學生發言,并總結正確知識點,及時板書。感性認識含義 人們在實踐基礎上由感覺器官直接感受到的關于事物的現 象、事物的外部聯系、事物的各個方面的認識形式 感覺、知覺和表象階段 認識的初級階段探究與分享:(分三組討論下面三個問題)3.思考理性認識的含義、形式和階段怎樣 理性認識含義形式階段學生活動:積極討論探究分析,舉手發言,集思廣益。 教師活動:及時評價學生發言,并總結正確知識點,及時板書。理性認識含義 人們借助抽象思維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達到 關于事物的本質、全體、內部聯系和事物自身規律性的認識形式 概念、判斷和推理階段 認識的高級階段探究與分享:4.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聯系是什么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探究分析,舉手發言,集思廣益。 教師活動:及時評價學生發言,并總結正確知識點,及時板書。 4.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聯系是什么 ①都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形式;②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深化為理性認識,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③二者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具有辯證統一關系探究與分享:(分二組討論下面二個問題)5.實踐的含義和特點是什么 (1)實踐的含義:(2)實踐的特點學生活動:積極討論探究分析,舉手發言,集思廣益。教師活動:及時評價學生發言,并總結正確知識點,及時板書。 5.實踐的含義和特點是什么 (1)實踐的含義: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 活動。(2)實踐的特點①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②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③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探究與分享:6.對實踐含義的理解如何 含義 理解主體:活動:對象:學生活動:積極討論探究分析,舉手發言,集思廣益。 教師活動:及時評價學生發言,并總結正確知識點,及時板書。含義 理解實踐是人們 改造客觀世 界的物質性 活動 主體:人 實踐是人類特有的活動,動物 的本能活動不是實踐 實踐是連接主觀和 客觀的橋梁,是主觀 見 之 于 客 觀 的 活 動,是一種直接現實 性活動活動:改造 實踐不是思維活動、認識活動對象:客觀 世界 實踐是發生在人與自然界、人 與社會之間的活動易錯提醒:①實踐以人為主體,這意味著實踐是人類特有的活動,不同于動物的本能活動。 ②改造客觀世界是發生在人與自然界、社會之間的活動,而停留在人的頭腦或口 頭上的活動——如思考、辯論等不是實踐。實踐不是純粹的思維活動、認識活動。 ③實踐≠改造世界的活動。改造世界分為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改造客 觀世界的活動是實踐活動;改造主觀世界的活動不是實踐,是認識活動。探究與分享:(分四組討論下面四個方面問題) 7.對實踐特點的理解如何 實踐的特點特點 理解 側重點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性聯系學生活動:積極討論探究分析,舉手發言,集思廣益。 教師活動:及時評價學生發言,并總結正確知識點,及時板書。特點 理解 側重點客觀物質性 ①實踐的基本要素包括實踐的主 體、實踐的對象和實踐的手段,它 們都是客觀的 ②實踐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是受客 觀事物及其運動規律制約的 強調實踐受客觀因素的影響主觀能動性 實踐是人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 強調實踐受主觀因素的影響社會歷史性 ①社會性:實踐是處在一定社會關 系中的人的活動 ②歷史性:人的實踐活動是歷史地 社會性,強調實踐受橫向因 素的影響;歷史性,強調實 踐受縱向因素的影響發展著的聯系 三個特點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統一,體現了在實踐 問題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第二標題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探究與分享:(分四組討論下面四個方面問題)8.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主要表現在那幾個方面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探究分析,舉手發言,集思廣益。 教師活動:及時評價學生發言,并總結正確知識點,及時板書。 8.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主要表現在那幾個方面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看視頻《宇宙觀的演變》,思考:4.如何對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的理解 探究與分享:9.如何對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的理解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探究分析,舉手發言,集思廣益。 教師活動:及時評價學生發言,并總結正確知識點,及時板書。 9.如何對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的理解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在實踐活動中,人們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觀物質對象 發生關系,從而獲得對客觀事物的認識。①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②認識只有在實踐中、在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實現。③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都是實踐的產物。探究與分享:10.如何對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的理解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探究分析,舉手發言,集思廣益。 教師活動:及時評價學生發言,并總結正確知識點,及時板書。 10.如何對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的理解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①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②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③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探究與分享:11.如何對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的理解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探究分析,舉手發言,集思廣益。 教師活動:及時評價學生發言,并總結正確知識點,及時板書。11.如何對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的理解 (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①實踐處在主觀和客觀的交匯點上。②通過實踐,人們可以把自己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③人們把指導自己實踐的認識和實踐所產生的結果加以對照,從而檢驗認識是否 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探究與分享:12.如何對實踐是認識的目的的理解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探究分析,舉手發言,集思廣益。 教師活動:及時評價學生發言,并總結正確知識點,及時板書。 12.如何對實踐是認識的目的的理解 (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①認識從實踐中來,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②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特別提醒: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強調的是認識在實踐 基礎上“從無到有”;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強調的是認識在實踐基礎上的“深化和發展”;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強調把認識與實踐的結果加以對照;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強調認識要指導人們改造世界。(認識的含義認識的發展階段-實踐的含義、基本形式實踐的特點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課堂總結人的認識從何而來認識與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感性認識理性認識)【易錯辨析】1.感性認識依賴于理性認識,二者相互滲透、相互包含。( )提示 × 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二者相互滲透、相互包含。2.感性認識是關于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外部聯系、事物的各個方面的認識,包括 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形式。( )提示 × 感性認識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理性認識包括概念、判斷 和推理三種形式。3.一個人只有親身實踐才能獲得正確認識。( )提示 × 人們獲得正確認識的途徑可以是親身實踐,也可以是學習。 4.認識工具是認識的重要來源,實踐是獲得認識的唯一途徑。( )提示 × 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是獲得認識的重要途徑。 5.經實踐檢驗的認識就是真理。( )提示 × 經實踐檢驗的認識,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未必都是真理。【課堂練習】1、手澤東說:“認識有待干深化,認識的感性階段有待干發展到理性階段 這就是認識論的辯證法。”下列關于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觀點正確的是( )A.感性認識包含著錯誤,理性認識完全正確B.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相互包含C.感性認識依賴于理性認識,理性認識反映事物的本質D.感性認識來源于社會實踐,理性認識來源于抽象思維答案 B解析 感性認識是指人們借助感官對事物表面現象的認識;理性認識指人們借助 抽象思維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相互包含, 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和深化為理性認識,B 正確。無 論是感性認識還是理性認識都有正確和錯誤之分,A 錯誤。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 認識,C 錯誤。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都來源于社會實踐,D 錯誤。2、穿山甲原來被作為重要的藥用野生動物,近年來受人類活動影響,我國穿山 甲數量急劇下降,在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未被繼續收載。2020年 6月5日,國家林草局發布公告,將穿山甲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隨著 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人們對野生動物的認識發生了深刻變化,這表明( )①認識只有不斷變化才能正確指導實踐②符合客觀規律的認識促進社會文明進步③認識發展的目的在于不斷創新原有觀點④社會實踐的需要是認識發展變化的動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正確的認識才能正確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而不斷變化的認識可能正確也 可能錯誤,①錯誤。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國家將穿山甲調整為國家一級保 護野生動物,人們對野生動物的認識發生了深刻變化,表明符合客觀規律的認識 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社會實踐的需要是認識發展變化的動因,②④符合題意。實 踐是認識的目的,認識發展的目的在于指導人們實踐,③錯誤。3、在古代,人們憑肉眼觀察月亮,有著關于月亮的神話傳說。隨著科技的發展, 人們對月球的了解和認識越來越多,神秘的面紗被揭開。傳說中月亮上有嫦娥玉 兔,其實那里沒有任何生物;想象中那里有大海和高山,其實就是隕石坑和環形 山。這表明( )①感性認識往往是不可靠的,理性認識往往是可靠的②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③真理都是有條件的,超出了一定條件和范圍就會變成謬誤④實踐活動是歷史地發展著的,實踐受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可能都是不可靠的,①說法錯誤。人們憑肉眼觀察月 亮,有著關于月亮的神話傳說,屬于感性認識;隨著科技的發展,月球神秘的面 紗被揭開,表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②符合題意。材料體現的是人們對于 月亮認識的不斷深化,沒有體現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③不選。隨著科技的發 展,人們對月球的了解和認識越來越多,說明實踐活動是歷史地發展著的,實踐 受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④符合題意。八、教學反思:1,通過學習,認識并認同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初步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原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經過認真學習,牢固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勇于實踐,在實踐中不唯書、不唯上,堅持科學精神,增強創新意識3、通過教學參入,投身社會實踐,堅持一切認識來源于實踐,一切認識都 要服務于實踐。謝謝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