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 上課了》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統編版教材分析 《7 上課了》是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本課旨在引導一年級學生適應學校生活,了解上課的基本要求和規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材通過生動的圖片和簡單的文字,展示了上課前、上課中、下課后的場景,讓學生明白在不同階段應該做什么。例如,上課前要做好準備,上課中要認真聽講、積極發言等,下課后要整理物品、文明休息。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助于學生快速適應小學的學習節奏。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對學校生活充滿好奇和新鮮感,但也面臨著許多適應問題。他們在幼兒園以游戲為主,進入小學后,需要逐漸適應有規律的課堂學習。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對于上課的規范和要求還不太清楚。因此,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幫助他們明確上課的流程和要求,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1)了解上課前、上課中、下課后的正確行為。(2)認識到認真聽講、積極發言等是良好的學習習慣。2. 能力目標(1)學會在上課前做好準備工作,如擺放好學習用品等。(2)能夠在上課中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積極發言。(3)掌握下課后整理物品、文明休息的方法。3. 情感目標(1)培養學生對學習的熱愛和積極的學習態度。(2)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責任感。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1)讓學生掌握上課前、上課中、下課后的正確行為規范。(2)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積極發言等良好的學習習慣。2. 教學難點(1)如何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持續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2)幫助學生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教學法 1. 直觀教學法:通過圖片、視頻等直觀素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上課的要求。2. 情境教學法:創設上課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體驗和學習。3. 討論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自己在上課中的感受和經驗。4. 榜樣示范法:表揚和鼓勵在上課中表現良好的學生,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課題。)1. 教師播放一段歡快的上課鈴聲音樂,讓學生猜猜這是什么聲音。2. 提問學生:聽到上課鈴聲后,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引導學生思考上課的相關問題。3. 教師引出課題:《7 上課了》。二、上課前(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上課前的準備工作,養成良好的習慣。)1. 教師展示一組上課前的圖片,如學生擺放好學習用品、安靜等待老師等。2. 提問學生:這些同學在上課前做了哪些準備呢?你覺得還可以做哪些準備呢?3.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上課前的準備工作。4. 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5. 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強調上課前要做好準備,如擺放好學習用品、安靜等待老師等。三、上課中(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掌握上課中的正確行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1. 教師播放一段上課的視頻,讓學生觀察視頻中的同學在上課中的表現。2. 提問學生:視頻中的同學在上課中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呢?3.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上課中的正確行為和需要注意的問題。4. 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5. 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強調上課中要認真聽講、積極發言、遵守紀律等。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例子,如舉手發言、不隨便講話等,讓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上課中的要求。四、積極發言(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積極發言的勇氣和能力。)1. 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如 “你最喜歡的動物是什么?” 讓學生舉手發言。2. 鼓勵學生勇敢地站起來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發言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肯定和表揚。3.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發言的感受和經驗。討論內容可以包括:發言時應該注意什么?如何克服緊張情緒等。4. 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5. 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強調積極發言的重要性,同時教給學生一些發言的技巧,如聲音要響亮、表達要清晰等。五、認真聽講(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認真聽講的重要性,掌握認真聽講的方法。)1. 教師講述一個小故事,如《小貓釣魚》,讓學生聽完故事后回答問題。2. 提問學生:小貓為什么一開始釣不到魚?后來為什么又釣到魚了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3.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認真聽講的重要性和方法。討論內容可以包括:認真聽講有哪些好處?如何才能做到認真聽講等。4. 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5. 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強調認真聽講的重要性,同時教給學生一些認真聽講的方法,如眼睛看著老師、耳朵聽老師講課、積極思考等。六、下課后(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下課后的正確行為,養成文明休息的習慣。)1. 教師展示一組下課后的圖片,如學生整理物品、文明游戲等。2. 提問學生:這些同學在下課后做了哪些事情呢?你覺得下課后還可以做哪些事情呢?3.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下課后的正確行為。4. 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5. 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強調下課后要先整理物品,然后可以進行文明的游戲和休息。同時,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不要在教室里追逐打鬧。七、總結歸納(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總結上課的要求和習慣。)1.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內容,總結上課前、上課中、下課后的正確行為。2. 讓學生談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和體會,如學到了哪些知識、養成了哪些好習慣等。3. 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肯定學生的努力和成果,同時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期望。八、拓展延伸(設計意圖: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1. 教師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回家后和家長一起制定一個家庭學習計劃,包括每天的學習時間、學習內容等。2. 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上課的要求和習慣,做一個愛學習、守紀律的好學生。板書設計 7 上課了一、上課前做好準備二、上課中認真聽講積極發言遵守紀律三、下課后整理物品文明休息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上課的要求和規范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掌握了上課前、上課中、下課后的正確行為。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直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我也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通過榜樣示范、表揚鼓勵等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進步。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部分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在小組討論中,個別小組的討論不夠深入,需要教師加強指導。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