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課型新課新課標要求內容要點: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在臺灣的建制;知道冊封達賴和班禪與設置駐藏大臣; 知道西北邊疆的鞏固; 認知提示:認識臺灣、西藏、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學目標與重難點教學目標: 1.識讀《清朝疆域圖》、《平定準噶爾叛亂圖》、《達賴、班禪金印》等史料,獲取歷史信息,了解清朝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在臺灣的建制及對西藏的有效管轄、鞏固西北邊疆的措施等史實,理解清政府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所作的努力,培養以正確的民族觀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結合史實說明臺灣、新疆、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認識統一是我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增強維護國家統一與民族團結的責任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清朝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在臺灣的建制及對西藏的有效管轄、鞏固西北邊疆的措施等史實,理解清政府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所作的努力; 難點:結合史實說明清朝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的關鍵時期,認識統 一是我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教學內容分析學習內容要點(知識要點:重在分析各目、各知識點的聯系)本課主要從五個方面敘述了清朝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的歷史:清朝對全國的統治、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在臺灣的建制、清廷對西藏地區的有效管轄、鞏固西北邊疆和清朝的疆域。初中學生在對疆域的認知還處于初級階段,所以通過板書設計使學生形成一個空間概念,讓學生在空間上概括出清朝為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所采取的具體措施,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科知識的鞏固。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出示:一面尊崇明太祖,封建其后(分封他的后人),以減少漢族的反感。圣祖南巡,每過南京,必向明太祖陵致祭……一面表章程朱,尊崇理學(儒學),想喚起漢人尊君之心。 ——呂思勉《中國通史》 材料研讀:清朝通過哪些措施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出示: 提問:清朝前期邊疆有哪些問題?清朝統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 材料:鄭成功致荷軍總督揆一招降書: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居,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 ——連橫《臺灣通史》 出示材料: 教師:有何影響? 問:憶一憶:清朝以前西藏與中原王朝交往的史實 合作探究:請用史實說明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承接過渡:為了鞏固統治,加強對西藏的管理,康熙冊封藏傳佛教格魯派的一位首領“班禪額爾德尼”封號。 展示圖片:班禪額爾德尼金印及印文。 播放視頻:金瓶掣簽 展示其他圖片: 達賴金印及印文 班禪金印及印文 駐藏大臣令牌 《欽定藏內善后章程》 金奔巴瓶 教師活動:結合學生的回答,梳理順治、康熙、雍正對西藏的管理措施。 展示表格: 清廷對西藏地區管轄大事年表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表格并思考:清政府從哪些方面加強了對西藏地區的管轄? 展示圖片:承德須彌福壽廟。 教師活動:結合圖片,簡要介紹須彌福壽廟的來歷,進而說明清朝對西藏的招撫、懷柔政策。 歸納:作用: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促進臺灣的。社會經濟發展 合作探究:請用史實說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結合材料,了解西藏的管理措施設計意圖:結合材料,了解西藏的管理措施環節:教師活動 承接過渡:1689 年簽訂《尼布楚條約》搞定沙俄之后,康熙揮師西北,開始解決西北的邊疆問題。 展示材料: 康熙時,蒙古族分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個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歸屬 清朝外,其他兩部也都臣服了清朝。準噶爾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來在伊犁一帶過游牧生活。自從噶爾丹(1644—1697)統治準噶爾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部落,又向東進攻漠北蒙古。噶爾丹自以為有沙俄撐腰,十分驕橫,以追擊漠北蒙古為名,大舉進犯漠南,威脅到中央王朝。 ——高中歷史選修《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之康熙》 教師活動:借助《昭莫多之戰作戰經過示意圖》,簡要介紹康熙三征爾丹的過程 。 展示西北地圖 承接過渡:到了乾隆年間,生活在天山以南的回部上層貴族大、小和卓發動叛亂,形成割據勢力。 展示圖文。 教師活動:結合地圖,簡要介紹乾隆時期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過程。閱讀課本,歸納清朝為鞏固西北邊疆采取的措施。 展示康熙的肖像、關鍵信息、毛澤東對康熙的評價: 康熙三征噶爾丹,團結眾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進兵西藏,振興黃教,尊崇達賴喇嘛,護送六世達賴進藏,打敗準噶爾人,為維護西南邊疆的統一,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他進剿臺灣,在澎湖激戰,完成統一臺灣的大業。他在東北收復雅克薩,組織東北各族人民進行抗俄斗爭,和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保證我永戍黑龍江,取得了獨立自主外交的勝利,為鞏固東北邊疆做出了重大貢獻。 ——毛澤東 問題:請結合毛澤東同志的評價,說說康熙帝采取哪些措施以鞏固統治。 展示康熙的主要功績、清朝前期地圖。 教師活動展示要點,請學生將相應的措施與地圖的位置一一對應,引導學生觀察地圖的同時,設置疑問——康熙帝如何落實這些措施?這些措施又對清朝統治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學習任務:驅逐沙俄,戍守東北】 展示材料: 康熙 23 年(1684)正月,羅剎踞雅克薩、尼布楚二城,飭斷其貿易,薩布素以兵臨之。 五月至八月,北巡塞外,諭“朕視外旗蒙古與八旗一體。” 九月至十一月,首次南巡。 十二月命公瓦山視師黑龍江,……備羅剎。 ——《清史稿·圣祖本紀》 教師活動:收復臺灣后,康熙又做了一件大事。結合課本 P93 頁內容,說說他做了什么事情。結合學生的回答,簡要介紹兩次雅克薩之戰的背景、概況和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的概況。 雅克薩之戰形勢圖 1689 年《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邊界示意圖 學生活動 生根據材料,分析康熙時西北地區的社會狀況。 設計意圖充足的史料,尤其是歷史細節的描述,有利于幫助學生構建歷史現場,拉近歷史的時空距離,從而順理成章地得出“康熙三征噶爾丹有利于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的結論,進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認同。6.板書設計(板書完整呈現教與學活動的過程,最好能呈現建構知識結構與思維發展的路徑與關鍵點)7.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B層同學完成:歷史作業本基礎知識和拓展提升題 A層同學完成: 作業設計:感悟康熙 結合康熙帝鞏固統一和維護民族團結的措施,談談你感受到他的哪些優秀品質?舉例說明 設計意圖:論叢史出,史論結合,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有一定難度。但借助課堂教學內容展開,就會降低評論的難度。學會從歷史的角度觀察歷史人物、分析歷史事件,也是中學生需要培養的歷史思維和核心素養。9.教學反思與改進(教與學的經驗性總結,基于學情分析和目標達成度進行對比反思,教學自我評估與改進設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