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核心素養】1.6幾種重要的鹽--浙教版科學九上探究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核心素養】1.6幾種重要的鹽--浙教版科學九上探究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1.6幾種重要的鹽
科學觀念:能根據鹽的組成正確判斷鹽的類別及性質;會描述氯化鈉、碳酸鈉和碳酸鈣三種鹽的主要性質和用途。理解復分解反應的實質,知道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知道制取鹽的原理和侯氏制堿法;對氫氧化鈣化學性質的探究和檢驗。
科學思維:知道食鹽和鹽的關系;通過實驗觀察、比較分析等方法。通過對常見鹽的化學性質的分析,概括出鹽的一般性質;根據鹽的性質進行鹽教學的制取;歸納復分解反應的實質。
探究實踐:學會檢驗碳酸根離子的常見方法;學會檢驗硫酸根離子和氯離子的常見方法。
態度責任:由鹽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體會科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1.鹽:(酸與堿反應生成的物質)電離時產生金屬陽離子(包括銨根離子)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
2.碳酸鈉:(Na2CO3)俗稱純堿或蘇打,晶體Na2CO3·10H2O易風化失去結晶水
注意:“潮解”和“風化”不是逆過程。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干燥的空氣中失去部分或全部結晶水,屬于化學變化。
潮解:一些固體物質在空氣中吸收水蒸氣,在固體表面逐漸形成溶液的現象,是物理變化。
(1)碳酸鈉與酸堿指示劑反應:酚酞試劑溶液變紅,說明具有堿性。
(2)碳酸鈉與酸反應:Na2CO3+H2SO4=Na2SO4+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3)與堿反應:Na2CO3+Ca(OH)2=CaCO3↓+2NaOH(制造燒堿)
3.碳酸鈣:(CaCO3)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難溶,
(1)碳酸鈣與酸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2)碳酸鈣高溫分解:(工業制取二氧化碳)
CO32-檢驗方法:滴加鹽酸,如果能產生一種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則該物質中含有CO323、食鹽:(NaCl)白色固體、易溶于水。
4.制生理鹽水(質量分數為0.9%)
5.酸都溶;鉀鹽、鈉鹽、銨鹽、硝酸鹽都可溶;鹽酸鹽只有氯化銀不可溶;硫酸鹽只有硫酸鋇不可溶;
6.復分解反應: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應;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氣體或水。
7.檢驗NH的方法:加NaOH等堿溶液。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則含有NH4+;(2)CO32-檢驗方法:滴加鹽酸,如果能產生一種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則該物質中含有CO32-
【探究一】探究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
1.根據已學的堿的一些共性知識,設計探究氫氧化鈣化學性質的實驗方案(用操作示意圖表示),并進行操作,填寫相應的實驗報告。
【答案】1、取澄清石灰水于試管中,向其中加石蕊 試液,觀察現象。2、取澄清石灰水于試管中,向其中加酚酞試液,觀 察現象,再加足量稀鹽酸,觀察現象。 3、(加酚酞后)持續通CO2至過量,觀察現象。 4、分別加硫酸銅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銀溶液, 觀察現象。 暫時提供這些方案。因為設計該實驗有個前提是根 據堿的共性來設計,所以,對于鈣離子的相關性質不 必考慮。
2.認識鹽的一些性質。
(1)取 3 支試管,分別倒入稀硫酸、硫酸銅溶液、碳酸鈉溶液。在這3 支試管中分別滴加少量氯化鋇溶液,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再往這 3 支試管里各滴入幾滴稀硝酸,振蕩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 3 支試管,分別倒入稀鹽酸、氯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在這3 支試管中分別滴加幾滴硝酸銀溶液,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再往這 3 支試管各滴入幾滴稀硝酸,振蕩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無現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無現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溶解
(2)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無現象(不確定);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冒氣泡
3.檢驗一種溶液是否呈堿性,可以用哪些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簡便?
【答案】檢驗一種溶液是否呈堿性,可以用酸堿指示劑,也可以用pH試紙。用酸堿指示劑最簡便。
4.我們知道可用氯化鋇溶液檢驗稀硫酸,可用硝酸銀溶液檢驗稀鹽酸,為什么在本實驗中,還可用這兩種溶液分別檢驗含 SO42-和Cl-的化合物?
【答案】因為氯化鋇和稀硫酸反應的實質是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反應生成難溶的硫酸鋇,硝酸銀和稀鹽酸反應的實質是銀離子和氟離子反應生成難溶的氯化銀,所以還可以用氟化鋇和硝酸銀溶液分別檢驗含硫酸根離子和氟離子的化合物。
總結本節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間的聯系,畫出思維導圖。
1.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學成歸國,發明了制堿新法“侯氏制堿法”,所制純堿屬于(  )
A.氧化物  B.酸  C.堿  D.鹽
【答案】D
【解析】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
2.下列物質的制備或用途不正確的是(  )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小蘇打——用于焙制糕點
C.氯化鈉——可從海水中提取
D.純堿——用于除去熱水瓶中的水垢
【答案】D
【解析】大理石可用作建筑材料,A正確;用小蘇打焙制糕點時,小蘇打受熱分解能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從而使糕點疏松多孔,B正確;氯化鈉可從海水中提取,C正確;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不能與純堿溶液反應,不能用純堿除去熱水瓶中的水垢,D錯誤。
3.下列有關物質(主要成分)的名稱、俗稱、化學式三者表示同一種物質的是(  )
A.氫氧化鈣 石灰石 Ca(OH)2 B.碳酸鈉 火堿 Na2CO3
C.氧化鈣 熟石灰 CaO D.氯化鈉 食鹽 NaCl
【答案】D
【解析】A.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化學式為Ca(OH)2,故A錯誤;B.碳酸鈉俗稱純堿,故B錯誤;C.氧化鈣俗稱生石灰,故C錯誤;D.氯化鈉,俗稱食鹽,化學式為NaCl,故D正確。故選D。
4.下列關于氯化鈉的認識,正確的是(  )
A.組成:含有鈉和氯兩種單質
B.性質:與鹽酸類似,能與碳酸鹽反應
C.用途:可用于生產金屬鈉
D.生產:常用鈉與氯氣通過化合反應獲得
【答案】C
【解析】【解答】A.氯化鈉是由鈉元素和氯元素組成的,不含有單質,不符合題意;B.氯化鈉不能與碳酸鹽發生反應,不符合題意;C.氯化鈉含有鈉元素,可通過化學變化生產金屬鈉,符合題意;D.氯化鈉常用海水曬鹽的方法獲得,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5.某食鹽樣品中含有氯化鈣,若要除氯化鈣雜質,下列所加試劑可行的是(  )
A.適量的稀鹽酸溶液 B.適量的硝酸銀溶液
C.適量的碳酸鈉溶液 D.適量的碳酸鉀溶液
【答案】C
【解析】A、氯化鈣不能與稀鹽酸反應,不能除去雜質,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錯誤;B、氯化鈉、氯化鈣均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錯誤;C、氯化鈣反應能與適量的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正確;D、氯化鈣反應能與碳酸鉀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鉀,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氯化鉀,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錯誤。故選C。
6.小科同學搜集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并查閱了其有效成分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物品名稱 潔廁靈 爐具清潔劑 食品干燥劑 蘇打粉
有效成分 鹽酸 氫氧化鈉 氧化鈣 碳酸鈉
A.食品干燥劑在吸水過程中會放熱
B.生活中可用潔廁靈清除水垢[水垢主要成分為CaCO3和Mg(OH)2]
C.蘇打粉可以用于饅頭的制作
D.若潔廁靈與爐具清潔劑混合后呈堿性,則溶液中陰離子只有OH﹣
【答案】D
【解析】A、食品干燥劑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同時放出熱量,選項正確;B、潔廁靈的主要成分是鹽酸,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均能與稀鹽酸反應,所以生活中可用潔廁靈清除水垢,選項正確;C、蘇打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鈉,能夠使饅頭疏松多孔,選項正確;D、潔廁靈的主要成分是稀鹽酸,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氯化鈉和水,若潔廁靈與爐具清潔劑混合后呈堿性,則溶液中陰離子中有OH﹣,同時含有Cl﹣,選項錯誤;故選D。
7.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用“苦泉水”制取銅的方法,其主要生產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  )
A.①通過蒸發溶劑可獲得晶體
B.②是通過復分解反應獲得銅
C.③所得硫酸銅溶液一定是飽和的
D.④說明鐵元素變成了銅元素
【答案】A
【解析】通過蒸發溶劑可獲得晶體,A合理。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②生成了銅單質,不是復分解反應,B不合理。③通過加水溶解,得到硫酸銅溶液,溶液不一定飽和,C不合理。④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鐵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銅,不是鐵元素變成了銅元素,D不合理。
8.下列各組的溶液混合, 有化學反應發生, 并且一定能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Cl2、 HCl、 Na2CO3 B.K2CO3、 NaNO3、 KOH
C.MgCl2、 H2SO4、 NaOH D.NaOH、 H2SO4、 HCl
【答案】D
【解答】A、若鹽酸少量,不能將碳酸鈉完全反應時,碳酸鈉會與氯化鋇反應產生碳酸鋇沉淀,不符合題意;B、碳酸鉀、硝酸鈉、氫氧化鉀三物質不能發生化學反應,不符合題意;C、若硫酸不能將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則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會產生氫氧化鎂沉淀,不符合題意;D、氫氧化鈉與硫酸和鹽酸都能反應,且反應無明顯現象,反應前后均為無色溶液,符合題意;故選D。
9.鑭(La)是一種活動性比鋅更強的元素,它的氧化物化學式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堿,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下列幾組物質,不能直接反應制取LaCl3的是(  )
A.La2O3和HCl B.La(OH)3和HCl C.NaCl和La(OH)3 D.La和HCl
【答案】C
【解析】A.La2O3和HCl反應,生成 LaCl3 和H2O,故A正確不合題意;B.La(OH)3和HCl反應,生成LaCl3 和H2O,故B正確不合題意;C.NaCl和La(OH)3,二者沒有沉淀、水或氣體生成,不能反應,故C錯誤符合題意;D.La和HCl,可生成 LaCl3 和H2,故D正確不合題意。
10.下面是四種制取ZnSO4的化學反應:
①Zn+ H2SO4=ZnSO4+H2↑ ②ZnO+H2SO4=ZnSO4+H2O
③Zn(OH)2+H2SO4=ZnSO4+2H2O ④ZnCO3+H2SO4=ZnSO4+ H2O+CO2↑
對這四個化學反應,錯誤的是(  )
A.反應①中鋅元素由游離態變為化合態
B.反應②中鋅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C.反應③實質是Zn2+和SO42-的反應
D.③④都是復分解反應
【答案】C
【解析】A、 反應①中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鋅元素由游離態變為化合態 ,不符合題意;B、 反應②中鋅元素的化合價反應前后都是+2價,沒有改變 ,不符合題意;C、 反應③實質是H+和OH-的反應 ,符合題意; D、 ③④都是兩種化合物交換成分生成另兩種化合物,屬于復分解反應 ,不符合題意;故選C。
11.高純碳酸鈣廣泛應用于精密電子陶瓷、醫藥等生產。下圖為模擬制備高純碳酸鈣的主要流程,已知該大理石中雜質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鐵。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由“酸溶”可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和稀鹽酸
B.“除雜”中,氨水只與溶液中氯化鐵反應
C.“轉化”發生的主要反應是(NH4)2CO3+CaCl2=2NH4Cl+CaCO3↓
D.操作a為組合操作,包含過濾、洗滌、干燥
【答案】B
【解析】A、向石灰石中加入鹽酸,過濾,得到二氧化硅,說明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和稀鹽酸,故說法正確;B、據圖可知,“除雜”中,氨水既與溶液中的氯化鐵反應,又與過量的稀鹽酸反應,故說法錯誤;C、據圖可知,“轉化”發生的主要反應是碳酸銨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銨,化學方程式,故說法正確;D、操作a先過濾,再洗滌洗去碳酸鈣表面的氯化銨,然后干燥,得到高純碳酸鈣,故說法正確。故選B。
12.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質能用作鉀肥的是(  )
A.K2SO4  B.CO(NH2)2 C.NH4Cl  D.Ca(H2PO4)2
【答案】A
【解析】K2SO4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CO(NH2)2、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Ca(H2PO4)2含有磷元素,屬于磷肥。
13.“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化學肥料與傳統農家肥配合使用,對促進農作物增產、解決糧食短缺問題起重要作用。下列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  )
A.硝酸銨NH4NO3 B.磷酸二氫銨NH4H2P04
C.尿素CO(NH2)2 D.碳酸氫鉀KHCO3
【答案】B
【解析】A、 硝酸銨屬于氮肥,不符合題意;B、 磷酸二氫銨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屬于復合肥,符合題意;C、尿素屬于氮肥,不符合題意;D、碳酸氫鉀屬于鉀肥,不符合題意;故選B。
14.圖是某校實驗室里一瓶藥品標簽上的部分內容。
(1)該物質的俗稱之一是 。
(2)該物質屬于 (選填:“氧化物”、“酸”、“堿”、“鹽”)。
(3)該物質中所含的陰離子的符號是 。
(4)它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呈 色。
【答案】純堿/蘇打 鹽 藍
【解析】(1)碳酸鈉的俗稱是純堿或蘇打。
(2)碳酸鈉是由金屬陽離子鈉離子和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
(3)碳酸鈉中所含的陰離子是碳酸根離子,其符號是。
(4)碳酸鈉的水溶液顯堿性,能使使紫色石蕊試液呈藍色。
15.實驗室中有一包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化學活動小組同學為測定該混合物中Na2CO3的含量,取20g樣品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測得生成的氣體與加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恰好完全反應時,產生的氣體質量為 g。
(2)求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下同)
(3)求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答案】(1)4.4
(2)設樣品中Na2CO3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
x=10.6g
y=11.7g
該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100%=53%,
答:該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的質量分數為53%;
(3)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21.1%,
答: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1.1%。
1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NaCl、Ba(OH)2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其成分,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
(1)如果步驟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寫出步驟Ⅰ中生成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2)如果步驟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則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答案】Ba(OH)2+Na2CO3=BaCO3↓+2NaOH Na2CO3、Na2SO4、Ba(OH)2
【解析】(1)碳酸鈉和氫氧化鋇會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鋇沉淀,硫酸鈉會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如果步驟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則說明生成的沉淀只有碳酸鋇,生成碳酸鋇的化學方程式為:Ba(OH)2+Na2CO3=BaCO3↓+2NaOH。
(2)如果步驟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則說明生成的沉淀為碳酸鋇和硫酸鋇,則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Na2SO4、Ba(OH)2。
17.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和Na2SO4等雜質,某小組同學選用Na2CO3溶液、稀鹽酸、Ba(OH)2溶液三種試劑,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Ⅰ中加入試劑A除去的雜質是________ ;
(2)濾液②中除Na+和Cl﹣外,還含有的離子是________(填離子符號);
(3)實驗Ⅲ中發生的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答案】(1)MgCl2和Na2SO4 (或者填Mg2+、SO42-)
(2)OH﹣、CO32﹣
(3)NaOH+HCl=NaCl+H2O
【解析】(1)實驗Ⅰ中加入試劑A為過量的碳酸鈉和氫氧化鋇溶液,為了除去氯化鎂和硫酸鈉;(2)濾液②中除Na+和Cl﹣外 還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還含有 OH﹣、CO32﹣ ;(3)實驗Ⅲ中加入鹽酸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為中和反應,方程式為 NaOH+HCl=NaCl+H2O ;
18.某農場有一袋標簽已破損的銨態氮肥,破損標簽內容如圖所示,同學們對這袋氮肥的成分進行探究并驗證其還有肥效,設計了如下實驗活動。
活動一:探究氮肥的成分。
【猜想與假設】
猜想1:NH4NO3
猜想2:(NH4)2SO4
猜想3:NH4HCO3
猜想4:NH4Cl
經分析,同學們一致認為猜想2不合理,理由是        。
【實驗探究】
(1)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觀察到無氣泡產生,則該氮肥的成分一定不是  (填化學式)。
(2)為了確定該氮肥究竟是剩余兩種中的哪一種,寫出實驗操作、現象及結論     。
活動二:驗證氮肥還有肥效。
【實驗操作】如圖向盛有氮肥樣品的錐形瓶中注入NaOH濃溶液。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該氮肥還有肥效。
【施用指導】施用銨態氮肥時要注意                   
【答案】【猜想與假設】從標簽中的化學式可知,銨根離子數為1,所以不是硫酸銨
【實驗探究】(1)NH4HCO3  (2)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銀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該氮肥是NH4Cl;若無白色沉淀產生,則該氮肥是NH4NO3
【實驗現象】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氣球變大
【施用指導】避免與堿性物質混合使用
【解析】【猜想與假設】據題圖可知,該氮肥化學式中銨根離子數是1,而硫酸銨的化學式為(NH4)2SO4,故猜想2不合理。【實驗探究】(1)碳酸氫銨與稀鹽酸反應會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該銨態氮肥中加入稀鹽酸后沒有氣體產生,說明該氮肥不是碳酸氫銨。(2)證明該氮肥是氯化銨還是硝酸銨,選擇的試劑是硝酸銀溶液,選取一定量的該氮肥溶于水,再滴加硝酸銀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是氯化銨;若沒有沉淀生成,則是硝酸銨。【實驗現象】銨態氮肥與NaOH濃溶液混合會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氨氣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同時會觀察到氣球變大。【施用指導】由實驗可知,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使用。
19.學習完鹽的化學性質以后,同學們做了一個趣味實驗。如圖所示,它們在傾倒過程中觀察到燒杯左側的無色溶液中產生了白色沉淀。傾倒并經過沉降后,他們對最終燒杯內上層清液中所含有的離子展開了探究。
【猜想與假設】甲:Na+、Ba2+、K+、OH-、Cl
乙:Na+、CO32-、K+、OH-、Cl
丙:Na+、CO32-、Ba2+、K+、OH-、Cl-
(1)通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丙的猜想不正確,理由是   。
(2)為了驗證溶液中的離子成分,甲取樣與試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無明顯現象,得出自己猜想錯誤,乙同學猜想正確的結論。請你完整的評價甲的實驗及結論:    。(3)在甲實驗的基礎上,乙同學取樣向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過濾,向無色濾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上述實驗觀察   現象,最終,乙同學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
【答案】(1)CO32-和Ba2+不能共存
(2)甲的實驗只能說明溶液中不含Ba2+,不能說明溶液中含有CO32-,所以只能證明甲自己猜想錯誤,而不能證明乙同學的猜想正確
(3)生成白色沉淀,溶液變成紅色
【解答】(1)因CO32-和Ba2+不能共存,所以丙的猜想不正確;
(2)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無明顯現象,因鋇離子與碳酸鈉會反應產生碳酸鋇沉淀,說明甲猜想錯誤,但甲的實驗只能說明溶液中不含Ba2+,不能說明溶液中含有CO32-,所以只能證明甲自己猜想錯誤,而不能證明乙同學的猜想正確;
(3)乙猜想正確,則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會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向無色濾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成紅色。
20.農技人員采用“測土配方”技術對一片果園進行了土壤檢測,結果顯示該果園需要補充一定量的氮元素和鉀元素。
(1)氮是植物生長的重要元素,下列屬于氮肥的是 (填序號)。
①KCl; ②NH4HCO3; ③Ca3(PO4)2; ④KNO3。
(2)果樹種植要求土壤的pH在5.5﹣7.0,若土壤酸性過強,可以用 (填寫化學式)改良。
(3)某同學取豐收牌鉀肥(如圖1)樣品2.0g,溶于足量的水中,產生沉淀質量與所加氯化鋇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2。試計算該鉀肥樣品中硫酸鉀的質量分數?判斷是否符合產品外包裝說明?
(反應方程式為:K2SO4+BaCl2═BaSO4↓+2KCl,雜質不參加反應)
【答案】② Ca(OH)2/氫氧化鈣(合理即可) 設2.0g樣品中質量分數為x。
得:x=87%。
答:該鉀肥樣品中硫酸鉀的質量分數為87% 符合產品外包裝說明。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1.6幾種重要的鹽
科學觀念:能根據鹽的組成正確判斷鹽的類別及性質;會描述氯化鈉、碳酸鈉和碳酸鈣三種鹽的主要性質和用途。理解復分解反應的實質,知道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知道制取鹽的原理和侯氏制堿法;對氫氧化鈣化學性質的探究和檢驗。
科學思維:知道食鹽和鹽的關系;通過實驗觀察、比較分析等方法。通過對常見鹽的化學性質的分析,概括出鹽的一般性質;根據鹽的性質進行鹽教學的制取;歸納復分解反應的實質。
探究實踐:學會檢驗碳酸根離子的常見方法;學會檢驗硫酸根離子和氯離子的常見方法。
態度責任:由鹽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體會科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1.鹽:(酸與堿反應生成的物質)電離時產生 (包括銨根離子)和 的化合物。
2.碳酸鈉:(Na2CO3)俗稱 ,晶體Na2CO3·10H2O易 失去結晶水
注意:“潮解”和“風化”不是逆過程。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干燥的空氣中失去部分或全部結晶水,屬于 變化。
潮解:一些固體物質在空氣中吸收水蒸氣,在固體表面逐漸形成溶液的現象,是 變化。
(1)碳酸鈉與酸堿指示劑反應:酚酞試劑溶液變 ,說明具有 。
(2)碳酸鈉與酸反應:Na2CO3+H2SO4=
Na2CO3+2HCl=
(3)與堿反應: (制造燒堿)
3.碳酸鈣:(CaCO3)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難溶,
(1)碳酸鈣與酸反應: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2)碳酸鈣高溫分解: (工業制取二氧化碳)
CO32-檢驗方法:滴加鹽酸,如果能產生一種能使 變渾濁的無色氣體,則該物質中含有CO323、食鹽:(NaCl)白色固體、易溶于水。
4.制生理鹽水(質量分數為 )
5. 都溶; 都可溶;鹽酸鹽只有 不可溶;硫酸鹽只有 不可溶;
6.復分解反應: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應;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生成物中有 。
7.檢驗NH的方法:加NaOH等堿溶液。產生 的氣體,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則含有 ;(2)CO32-檢驗方法:滴加鹽酸,如果能產生一種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則該物質中含有
【探究一】探究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
1.根據已學的堿的一些共性知識,設計探究氫氧化鈣化學性質的實驗方案(用操作示意圖表示),并進行操作,填寫相應的實驗報告。
2.認識鹽的一些性質。
(1)取 3 支試管,分別倒入稀硫酸、硫酸銅溶液、碳酸鈉溶液。在這3 支試管中分別滴加少量氯化鋇溶液,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再往這 3 支試管里各滴入幾滴稀硝酸,振蕩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 3 支試管,分別倒入稀鹽酸、氯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在這3 支試管中分別滴加幾滴硝酸銀溶液,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再往這 3 支試管各滴入幾滴稀硝酸,振蕩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檢驗一種溶液是否呈堿性,可以用哪些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簡便?
4.我們知道可用氯化鋇溶液檢驗稀硫酸,可用硝酸銀溶液檢驗稀鹽酸,為什么在本實驗中,還可用這兩種溶液分別檢驗含 SO42-和Cl-的化合物?
總結本節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間的聯系,畫出思維導圖。
1.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學成歸國,發明了制堿新法“侯氏制堿法”,所制純堿屬于(  )
A.氧化物  B.酸  C.堿  D.鹽
2.下列物質的制備或用途不正確的是(  )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小蘇打——用于焙制糕點
C.氯化鈉——可從海水中提取
D.純堿——用于除去熱水瓶中的水垢
3.下列有關物質(主要成分)的名稱、俗稱、化學式三者表示同一種物質的是(  )
A.氫氧化鈣 石灰石 Ca(OH)2 B.碳酸鈉 火堿 Na2CO3
C.氧化鈣 熟石灰 CaO D.氯化鈉 食鹽 NaCl
4.下列關于氯化鈉的認識,正確的是(  )
A.組成:含有鈉和氯兩種單質
B.性質:與鹽酸類似,能與碳酸鹽反應
C.用途:可用于生產金屬鈉
D.生產:常用鈉與氯氣通過化合反應獲得
5.某食鹽樣品中含有氯化鈣,若要除氯化鈣雜質,下列所加試劑可行的是(  )
A.適量的稀鹽酸溶液 B.適量的硝酸銀溶液
C.適量的碳酸鈉溶液 D.適量的碳酸鉀溶液
6.小科同學搜集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并查閱了其有效成分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物品名稱 潔廁靈 爐具清潔劑 食品干燥劑 蘇打粉
有效成分 鹽酸 氫氧化鈉 氧化鈣 碳酸鈉
A.食品干燥劑在吸水過程中會放熱
B.生活中可用潔廁靈清除水垢[水垢主要成分為CaCO3和Mg(OH)2]
C.蘇打粉可以用于饅頭的制作
D.若潔廁靈與爐具清潔劑混合后呈堿性,則溶液中陰離子只有OH﹣
7.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用“苦泉水”制取銅的方法,其主要生產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  )
A.①通過蒸發溶劑可獲得晶體
B.②是通過復分解反應獲得銅
C.③所得硫酸銅溶液一定是飽和的
D.④說明鐵元素變成了銅元素
8.下列各組的溶液混合, 有化學反應發生, 并且一定能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Cl2、 HCl、 Na2CO3 B.K2CO3、 NaNO3、 KOH
C.MgCl2、 H2SO4、 NaOH D.NaOH、 H2SO4、 HCl
9.鑭(La)是一種活動性比鋅更強的元素,它的氧化物化學式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堿,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下列幾組物質,不能直接反應制取LaCl3的是(  )
A.La2O3和HCl B.La(OH)3和HCl C.NaCl和La(OH)3 D.La和HCl
10.下面是四種制取ZnSO4的化學反應:
①Zn+ H2SO4=ZnSO4+H2↑ ②ZnO+H2SO4=ZnSO4+H2O
③Zn(OH)2+H2SO4=ZnSO4+2H2O ④ZnCO3+H2SO4=ZnSO4+ H2O+CO2↑
對這四個化學反應,錯誤的是(  )
A.反應①中鋅元素由游離態變為化合態
B.反應②中鋅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C.反應③實質是Zn2+和SO42-的反應
D.③④都是復分解反應
11.高純碳酸鈣廣泛應用于精密電子陶瓷、醫藥等生產。下圖為模擬制備高純碳酸鈣的主要流程,已知該大理石中雜質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鐵。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由“酸溶”可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和稀鹽酸
B.“除雜”中,氨水只與溶液中氯化鐵反應
C.“轉化”發生的主要反應是(NH4)2CO3+CaCl2=2NH4Cl+CaCO3↓
D.操作a為組合操作,包含過濾、洗滌、干燥
12.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質能用作鉀肥的是(  )
A.K2SO4  B.CO(NH2)2 C.NH4Cl  D.Ca(H2PO4)2
13.“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化學肥料與傳統農家肥配合使用,對促進農作物增產、解決糧食短缺問題起重要作用。下列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  )
A.硝酸銨NH4NO3 B.磷酸二氫銨NH4H2P04
C.尿素CO(NH2)2 D.碳酸氫鉀KHCO3
14.圖是某校實驗室里一瓶藥品標簽上的部分內容。
(1)該物質的俗稱之一是 。
(2)該物質屬于 (選填:“氧化物”、“酸”、“堿”、“鹽”)。
(3)該物質中所含的陰離子的符號是 。
(4)它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呈 色。
15.實驗室中有一包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化學活動小組同學為測定該混合物中Na2CO3的含量,取20g樣品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測得生成的氣體與加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恰好完全反應時,產生的氣體質量為 g。
(2)求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下同)
(3)求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1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NaCl、Ba(OH)2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其成分,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
(1)如果步驟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寫出步驟Ⅰ中生成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2)如果步驟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則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17.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和Na2SO4等雜質,某小組同學選用Na2CO3溶液、稀鹽酸、Ba(OH)2溶液三種試劑,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Ⅰ中加入試劑A除去的雜質是________ ;
(2)濾液②中除Na+和Cl﹣外,還含有的離子是________(填離子符號);
(3)實驗Ⅲ中發生的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18.某農場有一袋標簽已破損的銨態氮肥,破損標簽內容如圖所示,同學們對這袋氮肥的成分進行探究并驗證其還有肥效,設計了如下實驗活動。
活動一:探究氮肥的成分。
【猜想與假設】
猜想1:NH4NO3
猜想2:(NH4)2SO4
猜想3:NH4HCO3
猜想4:NH4Cl
經分析,同學們一致認為猜想2不合理,理由是        。
【實驗探究】
(1)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觀察到無氣泡產生,則該氮肥的成分一定不是  (填化學式)。
(2)為了確定該氮肥究竟是剩余兩種中的哪一種,寫出實驗操作、現象及結論     。
活動二:驗證氮肥還有肥效。
【實驗操作】如圖向盛有氮肥樣品的錐形瓶中注入NaOH濃溶液。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該氮肥還有肥效。
【施用指導】施用銨態氮肥時要注意                   
19.學習完鹽的化學性質以后,同學們做了一個趣味實驗。如圖所示,它們在傾倒過程中觀察到燒杯左側的無色溶液中產生了白色沉淀。傾倒并經過沉降后,他們對最終燒杯內上層清液中所含有的離子展開了探究。
【猜想與假設】甲:Na+、Ba2+、K+、OH-、Cl
乙:Na+、CO32-、K+、OH-、Cl
丙:Na+、CO32-、Ba2+、K+、OH-、Cl-
(1)通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丙的猜想不正確,理由是   。
(2)為了驗證溶液中的離子成分,甲取樣與試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無明顯現象,得出自己猜想錯誤,乙同學猜想正確的結論。請你完整的評價甲的實驗及結論:    。(3)在甲實驗的基礎上,乙同學取樣向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過濾,向無色濾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上述實驗觀察   現象,最終,乙同學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
20.農技人員采用“測土配方”技術對一片果園進行了土壤檢測,結果顯示該果園需要補充一定量的氮元素和鉀元素。
(1)氮是植物生長的重要元素,下列屬于氮肥的是 (填序號)。
①KCl; ②NH4HCO3; ③Ca3(PO4)2; ④KNO3。
(2)果樹種植要求土壤的pH在5.5﹣7.0,若土壤酸性過強,可以用 (填寫化學式)改良。
(3)某同學取豐收牌鉀肥(如圖1)樣品2.0g,溶于足量的水中,產生沉淀質量與所加氯化鋇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2。試計算該鉀肥樣品中硫酸鉀的質量分數?判斷是否符合產品外包裝說明?
(反應方程式為:K2SO4+BaCl2═BaSO4↓+2KCl,雜質不參加反應)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湾仔区| 南皮县| 偏关县| 炉霍县| 娄底市| 崇州市| 仁寿县| 连南| 海兴县| 峨边| 焦作市| 高阳县| 康定县| 永昌县| 丰县| 昌邑市| 新化县| 炉霍县| 铜川市| 和硕县| 通渭县| 晴隆县| 白朗县| 民勤县| 平昌县| 信宜市| 宁陵县| 长宁区| 曲麻莱县| 陇南市| 毕节市| 武义县| 合作市| 亳州市| 盐津县| 乌鲁木齐县| 杨浦区| 宿迁市| 延寿县| 凤城市|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