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十校聯考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1.(2023九上·海曙期中)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這句話的含義是( ?。?br/>A.尼羅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B.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羅河C.尼羅河是古埃及的內河D.尼羅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國土范圍【答案】A【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解析】【分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的含義是尼羅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A項正確;“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羅河”,這句話本身就不符合邏輯,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的含義不是指尼羅河是古埃及的內河,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強調的是尼羅河的作用,不是強調埃及,所以“尼羅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國士范圍”不是希羅多德要表達的意思,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 尼羅河由南向北傾瀉而下,注入地中海,每年定期泛濫,不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襖的黑土,便于農作物生長,這就給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條件。尼羅河不僅養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明,古埃及的科學文化知識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羅河的生產實踐中產生的。2.(2023九上·海曙期中)公元前6世紀時,釋迦牟尼創立宗教,反對婆羅門種姓的優越地位。他認為,種姓之間沒有貴賤之分,看人不應分種姓出身,應看其行為和才能。這體現了佛教( ?。?br/>A.“忍耐順從”的思想 B.“眾生平等”的思想C.因果報應的思想 D.獨尊安拉的思想【答案】B【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由材料"公元前6 世紀時,釋迦牟尼創立宗教,反對婆羅門種姓的優越地位,提出'眾生平等"等知道,這是對佛教的描述。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它認為世間萬物發展都有因果緣由,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忍耐順從”的思想、因果報應的思想,排除AC項;安拉是伊斯蘭教信奉的神,排除D項。因此, 這體現了佛教“眾生平等”的思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紀的古印度。其創始人為悉達多·喬達摩。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其意是"釋迦族的圣人"。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它認為世間萬物發展都有因果緣由。3.(2023九上·海曙期中)“在希臘,山嶺縱橫,河流交錯,幾乎沒有一個大面積的整塊土地。這種自然環境成為以‘個體導向’為傾向的文化淵源,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發展?!睂Υ瞬牧系睦斫?,正確的是( )A.強調了自然地理環境對希臘文明的影響B.希臘的地理環境只能導致個人主義C.希臘的地理環境是產生專制制度的根源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環境左右【答案】A【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內容可知,“在希臘,山嶺縱橫,河流交錯,幾乎沒有一個大面積的整塊土地。這種自然環境成為以‘個體導向’為傾向的文化淵源,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發展。”對此材料的理解,材料強調了自然地理環境對文明的影響, 故A正確;BD兩項說法絕對且不符合題意, 排除;材料沒有體現“民主制度” 排除C項;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希臘城邦面積狹小,人口不多,小國寡民和獨立自主構成城邦的基本特征;山嶺縱橫、河流交 錯,沒有大面積的平原,不適合發展農業經濟;人民主權、輪番而治是雅典民主制度的特征而非雅典城邦的特征;小國寡民的城邦政治為發展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4.(2023九上·海曙期中)下圖是意大利畫家喬凡尼·貝利尼的《群神宴》。畫面中,眾神或坐或立,談笑宴飲,穿著打扮與常人無異。這反映了希臘神話的特點是( )A.神高高在上 B.神人同形同性C.神人等級森嚴 D.人高于神【答案】B【知識點】文藝復興【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可知,希臘神話的特點是“神人同形同性”。結合題干信息“畫面上,眾神或坐或立,談笑宴飲,穿著打扮與常人無異”可知,B項正確;畫家受文藝復興時期影響,反對“神權至上”和倡導人文主義,提倡張揚人的個性,關注人的現世生活,故AC不符合題意,排除AC項;畫家宣揚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借古代希臘的文化方式,宣傳新文化新思想,故D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根據材料可知,“眾神或坐或立,談笑宴飲,穿著打扮與常人無異”說明神的形象、舉止與人無異即人神同形同性;《群神宴》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畫家這樣塑造的原因是受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新興資產階級倡導人文主義,提倡發揚人的個性,關注人的現世生活。5.(2023九上·海曙期中)東漢史書上記載的“大秦”在公元2世紀成為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地中海成了其“內湖”。據此可知,“大秦”是( ?。?br/>A.羅馬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C.拜占庭帝國 D.阿拉伯帝國【答案】A【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根據題意,東漢史書上記載的“大秦”在公元2世紀成為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地中海成了其“內湖”。據此可知,“大秦”是羅馬帝國。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東漢史書上記載的“大秦”在公元2世紀成為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地中海成了其“內湖”。據此可知,“大秦”是羅馬帝國。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湖”。6.(2023九上·海曙期中)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取得了羅馬教會和信徒的廣泛支持。查理成為法蘭克國王后鼓勵基督教發展,向教會貢獻“什一稅”,從而獲得了查理曼的稱號。材料反映了( )A.法蘭克王國興衰歷程 B.教權屈居王權之下C.查理曼帝國分裂原因 D.王權教權相互勾結【答案】D【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根據題意,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取得了羅馬教會和信徒的廣泛支持。查理成為法蘭克國王后鼓勵基督教發展,向教會貢獻“什一稅”,從而獲得了查理曼的稱號。材料反映了王權教權相互勾結。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依據題干可知,反映了法蘭克王國國王克洛威取得羅馬教會和信徒的廣泛支持。而國王查理也鼓勵基督教發展,獲得了查理曼的稱號,因此材料反映了中世紀歐洲王權和教權相互利用勾結,D項正確;題干的重點是反映法蘭克王國王權與教會之間的關系,并非展現法蘭克王國的興衰歷程或查理曼帝國分裂原因,排除AC項;題干沒有反映教權屈居王權之下,而是反映王權與教權的相互利用勾結,排除B項。7.(2023九上·海曙期中)中世紀西歐莊園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倉庫等設施,而且備有耕畜和各種生產工具。莊園的產品很少拿出去賣,除非萬不得已,莊園很少出去采購。由此可見,西歐莊園 ( )A.農業和手工業相當發達 B.為城市興起奠定了基礎C.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 D.基本處于自給自足狀態【答案】D【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中世紀西歐莊園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倉庫等設施,而且備有耕畜和各種生產工具。莊園的產品很少拿出去賣,除非萬不得已,莊園很少出去采購。由此可見,西歐莊園基本處于自給自足狀態。 西歐莊園是中世紀西歐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從 9 世紀開始,一種新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逐漸流行開來,這就是莊園。大約到 11 世紀,莊園遍布歐洲各地。自那時起,歐洲絕大多數人口居住在莊園里。在領主統治下,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8.(2023九上·海曙期中)1168年英國創辦了牛津大學,1209年又創建劍橋大學。14世紀,德國建立了海德堡大學。到1500年,全歐已有80所大學。這種現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br/>A.資本主義的發展 B.人文主義發展C.自治城市的發展 D.莊園經濟興起【答案】C【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學的興起與經濟的發展、文化的傳播和城市的出現緊密相關,“大學”的本義是團體或行會,興起于中世紀的城市之中,城市取得自治進一步推動了教育的發展,C項正確;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在14世紀中葉以后,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大學的興起無關,排除A項;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文藝復興興起于14世紀中葉,排除B項;莊園經濟興起于9世紀,是農業經濟組織形式,與12世紀興起于城市的大學無關,排除D項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中世紀歐洲城市通過斗爭爭取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權,自治有利于城市發展,一些城市還興辦了大學, 大學的興起與經濟的發展、文化的傳播和城市的出現緊密相關。9.(2023九上·海曙期中)646年,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廢除貴族私有的屯倉、田莊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歸國有;中央設二官八省一臺,地方設國、郡、里,由中央派官治理;實行征兵制。從材料中可以看出( )A.大化改新比較徹底 B.完全照搬了唐朝的經濟制度C.推翻了幕府的統治 D.大化改新加強了中央的權力【答案】D【知識點】大化改新【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646年,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廢除貴族私有的屯倉、田莊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歸國有;中央設二官八省一臺,地方設國、郡、里,由中央派官治理;實行征兵制。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大化革新加強了中央的權力。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646年日本推行大化改新,他們仿效中國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10.(2023九上·海曙期中)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戲劇家,他創作的戲劇有( ?。?br/>A.《神曲》 B.《哈姆雷特》C.《蒙娜麗莎》 D.《最后的晚餐》【答案】B【知識點】文藝復興【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莎士比亞一生創作了30多部戲劇和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他的代表作,B項正確;《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排除A項;達·芬奇的繪畫代表作有《蒙娜麗莎》和《最后的晚餐》等,排除CD兩項。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接下來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賽羅》、《哈姆雷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11.(2023九上·海曙期中)“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在這次偉大的覺醒中,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下列關于改革開放表述錯誤的是( ?。?br/>①改革只有完成時,沒有進行時②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③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著世界④國家以創新激活改革引擎,釋放更多活力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答案】D【知識點】改革開放【解析】【分析】①社會發展進步離不開改革,因此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①錯誤;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②正確;③改革開放深刻影響了中國,但是沒有深刻的影響著世界,③錯誤;④ 國家以創新激活改革引擎,釋放更多活力 ,④正確。【點評】本題考查改革開放的意義。結合所學知識作答即可。12.(2023九上·海曙期中)“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80多年前,方志敏烈士在《可愛的中國》中這樣憧憬未來中國。如今,先輩的夢想照進現實,新的時代需要創新精神。因為創新( )①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②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③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標志④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知識點】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如今,先輩的夢想照進現實,新的時代需要創新精神。因為創新,①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④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①④,正確。②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錯誤,是教育。③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標志,錯誤,是法治。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法治在現代文明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也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 。13.(2023九上·海曙期中)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如圖是2022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單,由此可推斷出 ( ?。?br/>A.教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B.我國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C.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數量有所增加D.我國建成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答案】B【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如圖是2022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單,從學期教育,高等教育等毛入學率來看,由此可推斷出 我國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教育強國”是“現代化強國”的下位概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 這表明,我國是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戰略下規劃和實施教育強國戰略的,建設教育強國是強國戰略的“戰略先導”,“教育強國”是“現代化強國”的關鍵部分。14.(2023九上·海曙期中)無論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還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無論是下定決心推行“雙減”整治教育頑疾,還是重拳治理文娛亂象清朗社會風氣……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生疾苦念茲在茲。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br/>①中國共產黨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④黨和政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同步富裕方向穩步前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可知,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中國共產黨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④黨和政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同步富裕方向穩步前進,與題意無關。①②③,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遵循共享發展理念,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15.(2023九上·海曙期中)“在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證國家政治生活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睂Υ死斫忮e誤的是( )A.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B.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C.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答案】D【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這句話說法是錯誤的。應該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其他說法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不斷完善。之所以要長期堅持和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因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16.(2023九上·海曙期中)“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重大理論是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的重大創新,充分闡明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特質和優勢。以下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理解正確的有( )①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就是人民當家作主②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的民主③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的民主④我國民主道路的選擇取決于憲法規定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社會主義民主的目的在于保障最廣大人民的利益,①②③ 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我國民主道路的選擇取決于我國的國情,④說法錯誤。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17.(2023九上·海曙期中)觀察下圖,國家開展2022年“清朗·打擊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專項行動。這一 行動( ?。?br/>①有助于維護億萬網民精神家園②是厲行法治公正司法的舉措③能促進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④強化法律對道德的教化作用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C【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觀察下圖,國家開展2022年“清朗·打擊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專項行動。這一 行動,①有助于維護億萬網民精神家園,正確。②是厲行法治公正司法的舉措,錯誤。③能促進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正確。④強化法律對道德的教化作用,錯誤。①③,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國家網信辦將開展“清朗·打擊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專項行動,全面清理“色、丑、怪、假、俗、賭”等各類違法違規的直播和短視頻,這表明傳媒的商業性引發令人憂慮的現象,人們要提高眼力拒絕污染,抵制落后腐朽文化 。18.(2023九上·海曙期中)在我市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中,小勇的爸爸投出了自己莊嚴神圣的一票。這表明他( ?。?br/>①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②珍惜并行使民主權利③積極參與民主政治生活④行使了自己的監督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在我市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中,小勇的爸爸投出了自己莊嚴神圣的一票。這表明他,①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錯誤,沒有直接參與。②珍惜并行使民主權利,正確。③積極參與民主政治生活,正確。④行使了自己的監督權,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 在我國,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要通過人大代表來行使,人民不能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的義務,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也受憲法和法律的約束;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要遵循權利與義務的統一。19.(2023九上·海曙期中)2023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條例》正式實施。該法于2018年3月26日由外交部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正式公布,并向全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得到了海外中國公民和企業、社區干部、居民和專家學者的共同參與,獻計獻策。這體現了( )①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②人們越來越多的直接參與民主管理,行使國家權力③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權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④司法部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答案】D【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據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條例》向全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得到了海外中國公民和企業、社區干部、居民和專家學者的共同參與,獻計獻策。這體現了,①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③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權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①③,正確。②人們越來越多的直接參與民主管理,行使國家權力,說法錯誤。④司法部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錯誤。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廢釋并舉,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20.(2023九上·海曙期中)圖示法有助于對知識的學習。下列概念間的關系可用右圖圖示法表示的有 ( )①改革開放與共同富裕②民主選舉與等額選舉③民主決策與民主監督④人才強國與國家戰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 圖示表示的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分析可知,民主選舉包括差額選舉、等額選舉等,國家戰略包括人才強國、科教興國戰略等,故②④符合題意;①排除,改革開放與共同富裕是因果關系;③排除,民主決策與民主監督是并列關系。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民主選舉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直接選舉:所有民眾直接投票選舉、間接選舉:民眾代表投票選舉、等額選舉:候選人數與應選人數相同和差額選舉:候選人數大于應選人數。21.(2023九上·海曙期中)文明:多樣·交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一些歷史學家曾認為,他橫穿小亞細亞、埃及、美索不達米亞、波斯與阿富汗,到達印度邊境,是受一種使命意識驅使,這一使命急欲把希臘文化帶給可能還處于蒙昧狀態的亞洲人……他不僅照例用希臘人取代波斯總督,而且還輸入希臘移民,讓他們在新建的城市里定居,以便使被征服民族臣服于他。——吳于廑 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材料三 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征服……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但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來往,聯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對傳播生產技術、文化知識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許是更為重要的。——吳于廑 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材料四 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沖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我們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的重要演講(1)古代建筑遺跡可以體現出不同風格的歷史文明。圖1是哪一文明古國的遺址?說說與圖2所在古文明有關的政治制度。(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誰?他“輸入希臘移民”的做法客觀上起到了什么作用?(3)根據材料三,概括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方式,說說哪種方式更利于文化交流。(4)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世界古代史知識,對“文明交流互鑒推動社會進步”這一觀點進行論述。(要求:圍繞觀點、史論結合、邏輯清晰)【答案】(1)古埃及;奴隸制民主制度。(2)亞歷山大; 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3)和平交往;武力沖突 ;和平交往。(4)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法,形成了我們現在使用的“阿拉伯數字”。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因而說“文明交流互鑒推動社會進步”。【知識點】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1是古埃及文明古國的遺址。說說與圖2所在古文明有關的政治制度是奴隸制民主制度。(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亞歷山大。他“輸入希臘移民”的做法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3)、根據材料三,概括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方式和平交往;武力沖突。和平交往方式更利于文化交流。(4)、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世界古代史知識,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法,形成了我們現在使用的“阿拉伯數字”。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因而說“文明交流互鑒推動社會進步”。【點評】 聯系所學知識,古代文明的傳播和發展,主要有兩種方式,戰爭和和平交往。人們最主要的是通過和平交往促進不同地區文明的傳播和發展,例如絲綢之路、阿拉伯數字的傳播、馬可·波羅來華等,都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東西方文明交往的另一種方式是戰爭,戰爭雖然伴隨著暴力、奴役和壓迫,但是在客觀上也導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例如希波戰爭,是東方帝國波斯與西方希臘城邦在各自發展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東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沖突。22.(2023九上·海曙期中)各地區之間的交流共同推動了世界的發展與進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產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農作物經由呂宋(今菲律賓)傳入中國,清嘉慶年間大面積種植(玉米),到鴉片戰爭前已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引種而居雜糧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進與大面積種植,大大緩解了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中國因人口大幅度增長而帶來的巨大糧食壓力。——摘編自《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貢獻的航海家是誰?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玉米的傳入對中國社會有何影響。材料二 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商人的貿易活動從早先的地中海地區,進而拓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它既促進了全球的聯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材料三 15、16世紀以來,人們通常使用“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提法,“發現”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歐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學者倡議改稱“美洲發現——兩個文明匯合”。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張以“兩個大陸相遇500年”為主題,舉行哥倫布航抵美洲紀念活動。(1)材料一中,圖1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為開通美洲到呂宋(今菲律賓)航路作出重要(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2中“新世界”“舊世界”分別是指哪一地區。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它既促進了全球的聯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3)結合材料三,請從“兩個文明匯合”(“兩個大陸相遇”)的角度說說如何正確評價哥倫布?并由此總結評價歷史人物的相關方法。【答案】(1)事件:“三角貿易”。人物:麥哲倫。影響:緩解了當時中國的糧食壓力,促進了人口的增長。(2)新舊世界分別指:美洲、歐洲。理解:新航路開辟促進了世界各地交通往來,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全球貿易迅速發展,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新航路開辟之后,歐洲殖民者相繼走上對亞非拉地區的殖民擴張和掠奪的道路,使亞非拉國家與歐美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3)一面強調哥倫布是侵略者,一面強調哥倫布是偉大的航海家。一分為二,正反兩方面評價。【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圖1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三角貿易”。為開通美洲到呂宋(今菲律賓)航路作出重要貢獻的航海家是麥哲倫。根據材料一可知,玉米的傳入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緩解了當時中國的糧食壓力,促進了人口的增長。(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2中“新世界”是指美洲,“舊世界”是指歐洲。根據材料可知,理解材料二中“它既促進了全球的聯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理解:新航路開辟促進了世界各地交通往來,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全球貿易迅速發展,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新航路開辟之后,歐洲殖民者相繼走上對亞非拉地區的殖民擴張和掠奪的道路,使亞非拉國家與歐美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3)、結合材料三,請從“兩個文明匯合”(“兩個大陸相遇”)的角度正確評價哥倫布:一面強調哥倫布是侵略者,一面強調哥倫布是偉大的航海家。并由此總結評價歷史人物的相關方法是一分為二,正反兩方面評價。【點評】三角貿易是一種涉及三個國家或地區的貿易形式,其貿易路線起源于 歐洲,通過 非洲和 美洲,形成一個三角形的貿易路線。這種貿易形式在16世紀到19世紀之間非常盛行,主要涉及歐洲、非洲和美洲三大洲之間的商品交換。三角貿易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實際貨物的進出口,另一種是單據文件的流轉。23.(2023九上·海曙期中)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大道。九年級(1)班以此為主題開展探究學習,請你一起完成下列任務。【實干鑄就輝煌】第一組同學通過學習強國APP搜集到:※近十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 ※近1億人口摘掉絕對貧困的帽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千年夢想照進現實; ※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提高了各區域開放水平,探索出促進共同發展的新路子,實現了互利共贏; ※中國宣布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智慧應對挑戰】第二組同學通過上網查閱到:改革開放40多年來,浙江在擴大開放上敢為人先,探索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主要經驗。有專家指出,浙江要爭做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排頭兵,需要做到四個率先:四個率先 有益借鑒率先破解科技領域卡脖子問題 率先破解農業現代化問題 率先破解區域協調發展難題 率先破解共同富裕難題 【榜樣引領前行】從青年人的樣子,可以看到中國式現代化的樣子。第三小組同學到社區居民宣傳他們在電視里看到的典型人物事跡:“嫦娥”探月、“天問”探火逐夢九天的背后,有一群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年輕人托舉“神舟”、牽引“玉兔”、駕駛“祝融”;數百萬青年學生參與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注入新力量;“生命禁區”扎營盤,廣大青年官兵誓守祖國邊疆;越來越多“95后”“00后”走上世界舞臺,展現中國年輕人蓬勃向上的風貌。(1)聯系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請你描繪“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路徑。(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浙江的“四個率先”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哪些有益借鑒?(3)以材料中的青年為榜樣,談談我們應如何努力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答案】(1)“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說明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1億人口摘掉絕對貧困的帽子”說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提高各區域開放水平”說明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努力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我國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說明我國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2)①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視“三農”問題,建設農業強國,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③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發揮長三角地區的引領作用,帶動浙西南地區振興,縮小區域和城鄉差距。④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深化分配改革,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3)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②增強親近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③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堅決維護國家安全;④拓寬國際視野,培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1)、聯系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描繪“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路徑。故答案為:“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說明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1億人口摘掉絕對貧困的帽子”說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提高各區域開放水平”說明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努力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我國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說明我國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2)、結合所學知識,① 率先破解科技領域卡脖子問題 ,有益借鑒是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② 率先破解農業現代化問題 ,有益借鑒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視“三農”問題,建設農業強國,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③ 率先破解區域協調發展難題 ,有益借鑒是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發揮長三角地區的引領作用,帶動浙西南地區振興,縮小區域和城鄉差距。④ 率先破解共同富裕難題 ,有益借鑒是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深化分配改革,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3)、以材料中的青年為榜樣,我們應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②增強親近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③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堅決維護國家安全;④拓寬國際視野,培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點評】 結合實際,可從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等方面作答。故答案為:我們應該珍惜受教育的機會,認真學習,刻苦鉆研;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提高創新能力,努力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合格的公民。24.(2023九上·海曙期中)致力共治共享,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星期天,小麗跟爸爸一起參加居委會舉行的“小區議事會”,針對小區寵物狗隨地大小便及傷人、私家車亂停亂放等問題共同商討解決方案。暑假期間,小明隨媽媽一起參加村委會舉行的“村民說事會”,大家就本村亂丟亂扔垃圾、鄰里糾紛等問題商量解決辦法。“每有大事,必相咨訪”“小區議事會”、“村民說事會”是居民(村民)直接參與基層公共事務和公共事業決策與管理的生動實踐。(1)材料中“小區議事會”、“村民說事會”體現了我國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該活動說明我國公民有哪些參與民主生活的形式?(2)為解決材料中的問題,請你向居委會或村委會提出合理化的建議。(3)如果你是小麗或小明,請你說說參加民主活動的注意事項,并談談自己參加本次活動的收獲。【答案】(1)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民主監督、民主決策。(2)①加強對寵物狗的管理,規范養狗人的行為;②劃定停車位,并加強對私家車主的宣傳教育,提高其規則意識;③設置垃圾桶,宣傳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④對鄰里糾紛要及時調解。(3)注意點: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收獲:①有利于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②提高了自己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認識。③提高了自己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1)、材料中“小區議事會”、“村民說事會”體現了我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該活動說明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形式有民主監督、民主決策。(2)、為解決材料中的問題,向居委會或村委會提出合理化的建議:①加強對寵物狗的管理,規范養狗人的行為;②劃定停車位,并加強對私家車主的宣傳教育,提高其規則意識;③設置垃圾桶,宣傳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④對鄰里糾紛要及時調解。(3)、參加民主活動的注意點: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參加本次活動的收獲:①有利于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②提高了自己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認識。③提高了自己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點評】“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選舉的成員組成居民(村民)委員會,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制度。在新中國成立后的民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并首先發育于城市。25.(2023九上·海曙期中)法制建設是文明社會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尺。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這部法典試圖明確地、永久地調整一切社會關系,因而,它不僅闡明了古巴比倫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當時的社會。——摘自《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材料二:——摘編自《羅馬法圖示》材料三: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截至2022年4月,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新制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99件,作出立法解釋9件。據此,有同學認為:“有了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就能實現法治中國的目標。”(1)材料一中“這部法典”的名稱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它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十二銅表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并簡述羅馬法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變化。(3)請對上述同學的觀點進行評析,并說說作為公民可以為“實現法治中國的目標”做些什么。【答案】(1)名稱:《漢謨拉比法典》。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意義:①《十二銅表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②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變化:①形式上,從習慣法發展為成文法;②范圍上,從公民法到萬民法。(3)評析:該同學的觀點是片面的。①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通過科學立法建立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使法治中國建設有法可依。②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公民:①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②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可知,材料一中“這部法典”的名稱是《漢謨拉比法典》。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它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十二銅表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①《十二銅表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②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羅馬法經歷的變化:①形式上,從習慣法發展為成文法;②范圍上,從公民法到萬民法。(3)、根據題意,對上述同學的觀點進行評析:該同學的觀點是片面的。①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通過科學立法建立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使法治中國建設有法可依。②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公民:①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②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點評】《漢謨拉比法典》,是中東地區的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約公元前1792一公元前1750年在位)大約在公元前1776年頒布的法律匯編,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稘h謨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長1.65米,底部周長1.90米的黑色玄武巖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1 / 1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十校聯考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1.(2023九上·海曙期中)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這句話的含義是( ?。?br/>A.尼羅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B.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羅河C.尼羅河是古埃及的內河D.尼羅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國土范圍2.(2023九上·海曙期中)公元前6世紀時,釋迦牟尼創立宗教,反對婆羅門種姓的優越地位。他認為,種姓之間沒有貴賤之分,看人不應分種姓出身,應看其行為和才能。這體現了佛教( )A.“忍耐順從”的思想 B.“眾生平等”的思想C.因果報應的思想 D.獨尊安拉的思想3.(2023九上·海曙期中)“在希臘,山嶺縱橫,河流交錯,幾乎沒有一個大面積的整塊土地。這種自然環境成為以‘個體導向’為傾向的文化淵源,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發展?!睂Υ瞬牧系睦斫?,正確的是( )A.強調了自然地理環境對希臘文明的影響B.希臘的地理環境只能導致個人主義C.希臘的地理環境是產生專制制度的根源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環境左右4.(2023九上·海曙期中)下圖是意大利畫家喬凡尼·貝利尼的《群神宴》。畫面中,眾神或坐或立,談笑宴飲,穿著打扮與常人無異。這反映了希臘神話的特點是( ?。?br/>A.神高高在上 B.神人同形同性C.神人等級森嚴 D.人高于神5.(2023九上·海曙期中)東漢史書上記載的“大秦”在公元2世紀成為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地中海成了其“內湖”。據此可知,“大秦”是( )A.羅馬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C.拜占庭帝國 D.阿拉伯帝國6.(2023九上·海曙期中)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取得了羅馬教會和信徒的廣泛支持。查理成為法蘭克國王后鼓勵基督教發展,向教會貢獻“什一稅”,從而獲得了查理曼的稱號。材料反映了( ?。?br/>A.法蘭克王國興衰歷程 B.教權屈居王權之下C.查理曼帝國分裂原因 D.王權教權相互勾結7.(2023九上·海曙期中)中世紀西歐莊園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倉庫等設施,而且備有耕畜和各種生產工具。莊園的產品很少拿出去賣,除非萬不得已,莊園很少出去采購。由此可見,西歐莊園 ( )A.農業和手工業相當發達 B.為城市興起奠定了基礎C.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 D.基本處于自給自足狀態8.(2023九上·海曙期中)1168年英國創辦了牛津大學,1209年又創建劍橋大學。14世紀,德國建立了海德堡大學。到1500年,全歐已有80所大學。這種現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br/>A.資本主義的發展 B.人文主義發展C.自治城市的發展 D.莊園經濟興起9.(2023九上·海曙期中)646年,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廢除貴族私有的屯倉、田莊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歸國有;中央設二官八省一臺,地方設國、郡、里,由中央派官治理;實行征兵制。從材料中可以看出( )A.大化改新比較徹底 B.完全照搬了唐朝的經濟制度C.推翻了幕府的統治 D.大化改新加強了中央的權力10.(2023九上·海曙期中)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戲劇家,他創作的戲劇有( ?。?br/>A.《神曲》 B.《哈姆雷特》C.《蒙娜麗莎》 D.《最后的晚餐》11.(2023九上·海曙期中)“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在這次偉大的覺醒中,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下列關于改革開放表述錯誤的是( ?。?br/>①改革只有完成時,沒有進行時②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③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著世界④國家以創新激活改革引擎,釋放更多活力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2.(2023九上·海曙期中)“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80多年前,方志敏烈士在《可愛的中國》中這樣憧憬未來中國。如今,先輩的夢想照進現實,新的時代需要創新精神。因為創新( ?。?br/>①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②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③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標志④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3九上·海曙期中)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如圖是2022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單,由此可推斷出 ( ?。?br/>A.教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B.我國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C.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數量有所增加D.我國建成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14.(2023九上·海曙期中)無論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還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無論是下定決心推行“雙減”整治教育頑疾,還是重拳治理文娛亂象清朗社會風氣……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生疾苦念茲在茲。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br/>①中國共產黨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④黨和政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同步富裕方向穩步前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5.(2023九上·海曙期中)“在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證國家政治生活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睂Υ死斫忮e誤的是( )A.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B.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C.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16.(2023九上·海曙期中)“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重大理論是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的重大創新,充分闡明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特質和優勢。以下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理解正確的有( )①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就是人民當家作主②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的民主③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的民主④我國民主道路的選擇取決于憲法規定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7.(2023九上·海曙期中)觀察下圖,國家開展2022年“清朗·打擊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專項行動。這一 行動( ?。?br/>①有助于維護億萬網民精神家園②是厲行法治公正司法的舉措③能促進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④強化法律對道德的教化作用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18.(2023九上·海曙期中)在我市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中,小勇的爸爸投出了自己莊嚴神圣的一票。這表明他( ?。?br/>①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②珍惜并行使民主權利③積極參與民主政治生活④行使了自己的監督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2023九上·海曙期中)2023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條例》正式實施。該法于2018年3月26日由外交部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正式公布,并向全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得到了海外中國公民和企業、社區干部、居民和專家學者的共同參與,獻計獻策。這體現了( ?。?br/>①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②人們越來越多的直接參與民主管理,行使國家權力③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權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④司法部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20.(2023九上·海曙期中)圖示法有助于對知識的學習。下列概念間的關系可用右圖圖示法表示的有 ( )①改革開放與共同富裕②民主選舉與等額選舉③民主決策與民主監督④人才強國與國家戰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2023九上·海曙期中)文明:多樣·交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一些歷史學家曾認為,他橫穿小亞細亞、埃及、美索不達米亞、波斯與阿富汗,到達印度邊境,是受一種使命意識驅使,這一使命急欲把希臘文化帶給可能還處于蒙昧狀態的亞洲人……他不僅照例用希臘人取代波斯總督,而且還輸入希臘移民,讓他們在新建的城市里定居,以便使被征服民族臣服于他。——吳于廑 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材料三 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征服……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但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來往,聯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T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對傳播生產技術、文化知識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許是更為重要的。——吳于廑 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材料四 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沖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我們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的重要演講(1)古代建筑遺跡可以體現出不同風格的歷史文明。圖1是哪一文明古國的遺址?說說與圖2所在古文明有關的政治制度。(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誰?他“輸入希臘移民”的做法客觀上起到了什么作用?(3)根據材料三,概括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方式,說說哪種方式更利于文化交流。(4)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世界古代史知識,對“文明交流互鑒推動社會進步”這一觀點進行論述。(要求:圍繞觀點、史論結合、邏輯清晰)22.(2023九上·海曙期中)各地區之間的交流共同推動了世界的發展與進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產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農作物經由呂宋(今菲律賓)傳入中國,清嘉慶年間大面積種植(玉米),到鴉片戰爭前已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引種而居雜糧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進與大面積種植,大大緩解了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中國因人口大幅度增長而帶來的巨大糧食壓力。——摘編自《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貢獻的航海家是誰?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玉米的傳入對中國社會有何影響。材料二 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商人的貿易活動從早先的地中海地區,進而拓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它既促進了全球的聯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材料三 15、16世紀以來,人們通常使用“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提法,“發現”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歐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學者倡議改稱“美洲發現——兩個文明匯合”。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張以“兩個大陸相遇500年”為主題,舉行哥倫布航抵美洲紀念活動。(1)材料一中,圖1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為開通美洲到呂宋(今菲律賓)航路作出重要(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2中“新世界”“舊世界”分別是指哪一地區。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它既促進了全球的聯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3)結合材料三,請從“兩個文明匯合”(“兩個大陸相遇”)的角度說說如何正確評價哥倫布?并由此總結評價歷史人物的相關方法。23.(2023九上·海曙期中)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大道。九年級(1)班以此為主題開展探究學習,請你一起完成下列任務。【實干鑄就輝煌】第一組同學通過學習強國APP搜集到:※近十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 ※近1億人口摘掉絕對貧困的帽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千年夢想照進現實; ※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提高了各區域開放水平,探索出促進共同發展的新路子,實現了互利共贏; ※中國宣布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智慧應對挑戰】第二組同學通過上網查閱到:改革開放40多年來,浙江在擴大開放上敢為人先,探索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主要經驗。有專家指出,浙江要爭做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排頭兵,需要做到四個率先:四個率先 有益借鑒率先破解科技領域卡脖子問題 率先破解農業現代化問題 率先破解區域協調發展難題 率先破解共同富裕難題 【榜樣引領前行】從青年人的樣子,可以看到中國式現代化的樣子。第三小組同學到社區居民宣傳他們在電視里看到的典型人物事跡:“嫦娥”探月、“天問”探火逐夢九天的背后,有一群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年輕人托舉“神舟”、牽引“玉兔”、駕駛“祝融”;數百萬青年學生參與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注入新力量;“生命禁區”扎營盤,廣大青年官兵誓守祖國邊疆;越來越多“95后”“00后”走上世界舞臺,展現中國年輕人蓬勃向上的風貌。(1)聯系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請你描繪“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路徑。(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浙江的“四個率先”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哪些有益借鑒?(3)以材料中的青年為榜樣,談談我們應如何努力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4.(2023九上·海曙期中)致力共治共享,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星期天,小麗跟爸爸一起參加居委會舉行的“小區議事會”,針對小區寵物狗隨地大小便及傷人、私家車亂停亂放等問題共同商討解決方案。暑假期間,小明隨媽媽一起參加村委會舉行的“村民說事會”,大家就本村亂丟亂扔垃圾、鄰里糾紛等問題商量解決辦法。“每有大事,必相咨訪”“小區議事會”、“村民說事會”是居民(村民)直接參與基層公共事務和公共事業決策與管理的生動實踐。(1)材料中“小區議事會”、“村民說事會”體現了我國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該活動說明我國公民有哪些參與民主生活的形式?(2)為解決材料中的問題,請你向居委會或村委會提出合理化的建議。(3)如果你是小麗或小明,請你說說參加民主活動的注意事項,并談談自己參加本次活動的收獲。25.(2023九上·海曙期中)法制建設是文明社會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尺。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這部法典試圖明確地、永久地調整一切社會關系,因而,它不僅闡明了古巴比倫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當時的社會。——摘自《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材料二:——摘編自《羅馬法圖示》材料三: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截至2022年4月,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新制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99件,作出立法解釋9件。據此,有同學認為:“有了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就能實現法治中國的目標?!?br/>(1)材料一中“這部法典”的名稱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它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十二銅表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并簡述羅馬法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變化。(3)請對上述同學的觀點進行評析,并說說作為公民可以為“實現法治中國的目標”做些什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解析】【分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的含義是尼羅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A項正確;“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羅河”,這句話本身就不符合邏輯,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的含義不是指尼羅河是古埃及的內河,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強調的是尼羅河的作用,不是強調埃及,所以“尼羅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國士范圍”不是希羅多德要表達的意思,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 尼羅河由南向北傾瀉而下,注入地中海,每年定期泛濫,不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襖的黑土,便于農作物生長,這就給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條件。尼羅河不僅養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明,古埃及的科學文化知識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羅河的生產實踐中產生的。2.【答案】B【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由材料"公元前6 世紀時,釋迦牟尼創立宗教,反對婆羅門種姓的優越地位,提出'眾生平等"等知道,這是對佛教的描述。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它認為世間萬物發展都有因果緣由,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忍耐順從”的思想、因果報應的思想,排除AC項;安拉是伊斯蘭教信奉的神,排除D項。因此, 這體現了佛教“眾生平等”的思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紀的古印度。其創始人為悉達多·喬達摩。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其意是"釋迦族的圣人"。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它認為世間萬物發展都有因果緣由。3.【答案】A【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內容可知,“在希臘,山嶺縱橫,河流交錯,幾乎沒有一個大面積的整塊土地。這種自然環境成為以‘個體導向’為傾向的文化淵源,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發展?!睂Υ瞬牧系睦斫猓牧蠌娬{了自然地理環境對文明的影響, 故A正確;BD兩項說法絕對且不符合題意, 排除;材料沒有體現“民主制度” 排除C項;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希臘城邦面積狹小,人口不多,小國寡民和獨立自主構成城邦的基本特征;山嶺縱橫、河流交 錯,沒有大面積的平原,不適合發展農業經濟;人民主權、輪番而治是雅典民主制度的特征而非雅典城邦的特征;小國寡民的城邦政治為發展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4.【答案】B【知識點】文藝復興【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可知,希臘神話的特點是“神人同形同性”。結合題干信息“畫面上,眾神或坐或立,談笑宴飲,穿著打扮與常人無異”可知,B項正確;畫家受文藝復興時期影響,反對“神權至上”和倡導人文主義,提倡張揚人的個性,關注人的現世生活,故AC不符合題意,排除AC項;畫家宣揚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借古代希臘的文化方式,宣傳新文化新思想,故D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根據材料可知,“眾神或坐或立,談笑宴飲,穿著打扮與常人無異”說明神的形象、舉止與人無異即人神同形同性;《群神宴》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畫家這樣塑造的原因是受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新興資產階級倡導人文主義,提倡發揚人的個性,關注人的現世生活。5.【答案】A【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根據題意,東漢史書上記載的“大秦”在公元2世紀成為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地中海成了其“內湖”。據此可知,“大秦”是羅馬帝國。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東漢史書上記載的“大秦”在公元2世紀成為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地中海成了其“內湖”。據此可知,“大秦”是羅馬帝國。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湖”。6.【答案】D【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根據題意,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取得了羅馬教會和信徒的廣泛支持。查理成為法蘭克國王后鼓勵基督教發展,向教會貢獻“什一稅”,從而獲得了查理曼的稱號。材料反映了王權教權相互勾結。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依據題干可知,反映了法蘭克王國國王克洛威取得羅馬教會和信徒的廣泛支持。而國王查理也鼓勵基督教發展,獲得了查理曼的稱號,因此材料反映了中世紀歐洲王權和教權相互利用勾結,D項正確;題干的重點是反映法蘭克王國王權與教會之間的關系,并非展現法蘭克王國的興衰歷程或查理曼帝國分裂原因,排除AC項;題干沒有反映教權屈居王權之下,而是反映王權與教權的相互利用勾結,排除B項。7.【答案】D【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中世紀西歐莊園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倉庫等設施,而且備有耕畜和各種生產工具。莊園的產品很少拿出去賣,除非萬不得已,莊園很少出去采購。由此可見,西歐莊園基本處于自給自足狀態。 西歐莊園是中世紀西歐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從 9 世紀開始,一種新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逐漸流行開來,這就是莊園。大約到 11 世紀,莊園遍布歐洲各地。自那時起,歐洲絕大多數人口居住在莊園里。在領主統治下,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8.【答案】C【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學的興起與經濟的發展、文化的傳播和城市的出現緊密相關,“大學”的本義是團體或行會,興起于中世紀的城市之中,城市取得自治進一步推動了教育的發展,C項正確;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在14世紀中葉以后,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大學的興起無關,排除A項;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文藝復興興起于14世紀中葉,排除B項;莊園經濟興起于9世紀,是農業經濟組織形式,與12世紀興起于城市的大學無關,排除D項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中世紀歐洲城市通過斗爭爭取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權,自治有利于城市發展,一些城市還興辦了大學, 大學的興起與經濟的發展、文化的傳播和城市的出現緊密相關。9.【答案】D【知識點】大化改新【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646年,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廢除貴族私有的屯倉、田莊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歸國有;中央設二官八省一臺,地方設國、郡、里,由中央派官治理;實行征兵制。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大化革新加強了中央的權力。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646年日本推行大化改新,他們仿效中國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10.【答案】B【知識點】文藝復興【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莎士比亞一生創作了30多部戲劇和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他的代表作,B項正確;《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排除A項;達·芬奇的繪畫代表作有《蒙娜麗莎》和《最后的晚餐》等,排除CD兩項。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接下來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賽羅》、《哈姆雷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11.【答案】D【知識點】改革開放【解析】【分析】①社會發展進步離不開改革,因此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①錯誤;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②正確;③改革開放深刻影響了中國,但是沒有深刻的影響著世界,③錯誤;④ 國家以創新激活改革引擎,釋放更多活力 ,④正確。【點評】本題考查改革開放的意義。結合所學知識作答即可。12.【答案】B【知識點】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如今,先輩的夢想照進現實,新的時代需要創新精神。因為創新,①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④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①④,正確。②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錯誤,是教育。③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標志,錯誤,是法治。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法治在現代文明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也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 。13.【答案】B【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如圖是2022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單,從學期教育,高等教育等毛入學率來看,由此可推斷出 我國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教育強國”是“現代化強國”的下位概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 這表明,我國是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戰略下規劃和實施教育強國戰略的,建設教育強國是強國戰略的“戰略先導”,“教育強國”是“現代化強國”的關鍵部分。14.【答案】A【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可知,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中國共產黨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④黨和政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同步富裕方向穩步前進,與題意無關。①②③,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遵循共享發展理念,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15.【答案】D【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這句話說法是錯誤的。應該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其他說法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不斷完善。之所以要長期堅持和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因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16.【答案】B【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社會主義民主的目的在于保障最廣大人民的利益,①②③ 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我國民主道路的選擇取決于我國的國情,④說法錯誤。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17.【答案】C【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觀察下圖,國家開展2022年“清朗·打擊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專項行動。這一 行動,①有助于維護億萬網民精神家園,正確。②是厲行法治公正司法的舉措,錯誤。③能促進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正確。④強化法律對道德的教化作用,錯誤。①③,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國家網信辦將開展“清朗·打擊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專項行動,全面清理“色、丑、怪、假、俗、賭”等各類違法違規的直播和短視頻,這表明傳媒的商業性引發令人憂慮的現象,人們要提高眼力拒絕污染,抵制落后腐朽文化 。18.【答案】C【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在我市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中,小勇的爸爸投出了自己莊嚴神圣的一票。這表明他,①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錯誤,沒有直接參與。②珍惜并行使民主權利,正確。③積極參與民主政治生活,正確。④行使了自己的監督權,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 在我國,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要通過人大代表來行使,人民不能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的義務,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也受憲法和法律的約束;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要遵循權利與義務的統一。19.【答案】D【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據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條例》向全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得到了海外中國公民和企業、社區干部、居民和專家學者的共同參與,獻計獻策。這體現了,①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③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權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①③,正確。②人們越來越多的直接參與民主管理,行使國家權力,說法錯誤。④司法部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錯誤。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廢釋并舉,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20.【答案】D【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 圖示表示的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分析可知,民主選舉包括差額選舉、等額選舉等,國家戰略包括人才強國、科教興國戰略等,故②④符合題意;①排除,改革開放與共同富裕是因果關系;③排除,民主決策與民主監督是并列關系。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民主選舉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直接選舉:所有民眾直接投票選舉、間接選舉:民眾代表投票選舉、等額選舉:候選人數與應選人數相同和差額選舉:候選人數大于應選人數。21.【答案】(1)古埃及;奴隸制民主制度。(2)亞歷山大; 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3)和平交往;武力沖突 ;和平交往。(4)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法,形成了我們現在使用的“阿拉伯數字”。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因而說“文明交流互鑒推動社會進步”。【知識點】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1是古埃及文明古國的遺址。說說與圖2所在古文明有關的政治制度是奴隸制民主制度。(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亞歷山大。他“輸入希臘移民”的做法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3)、根據材料三,概括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方式和平交往;武力沖突。和平交往方式更利于文化交流。(4)、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世界古代史知識,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法,形成了我們現在使用的“阿拉伯數字”。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因而說“文明交流互鑒推動社會進步”。【點評】 聯系所學知識,古代文明的傳播和發展,主要有兩種方式,戰爭和和平交往。人們最主要的是通過和平交往促進不同地區文明的傳播和發展,例如絲綢之路、阿拉伯數字的傳播、馬可·波羅來華等,都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東西方文明交往的另一種方式是戰爭,戰爭雖然伴隨著暴力、奴役和壓迫,但是在客觀上也導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例如希波戰爭,是東方帝國波斯與西方希臘城邦在各自發展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東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沖突。22.【答案】(1)事件:“三角貿易”。人物:麥哲倫。影響:緩解了當時中國的糧食壓力,促進了人口的增長。(2)新舊世界分別指:美洲、歐洲。理解:新航路開辟促進了世界各地交通往來,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全球貿易迅速發展,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新航路開辟之后,歐洲殖民者相繼走上對亞非拉地區的殖民擴張和掠奪的道路,使亞非拉國家與歐美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3)一面強調哥倫布是侵略者,一面強調哥倫布是偉大的航海家。一分為二,正反兩方面評價。【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圖1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三角貿易”。為開通美洲到呂宋(今菲律賓)航路作出重要貢獻的航海家是麥哲倫。根據材料一可知,玉米的傳入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緩解了當時中國的糧食壓力,促進了人口的增長。(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2中“新世界”是指美洲,“舊世界”是指歐洲。根據材料可知,理解材料二中“它既促進了全球的聯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理解:新航路開辟促進了世界各地交通往來,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全球貿易迅速發展,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新航路開辟之后,歐洲殖民者相繼走上對亞非拉地區的殖民擴張和掠奪的道路,使亞非拉國家與歐美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3)、結合材料三,請從“兩個文明匯合”(“兩個大陸相遇”)的角度正確評價哥倫布:一面強調哥倫布是侵略者,一面強調哥倫布是偉大的航海家。并由此總結評價歷史人物的相關方法是一分為二,正反兩方面評價。【點評】三角貿易是一種涉及三個國家或地區的貿易形式,其貿易路線起源于 歐洲,通過 非洲和 美洲,形成一個三角形的貿易路線。這種貿易形式在16世紀到19世紀之間非常盛行,主要涉及歐洲、非洲和美洲三大洲之間的商品交換。三角貿易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實際貨物的進出口,另一種是單據文件的流轉。23.【答案】(1)“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說明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1億人口摘掉絕對貧困的帽子”說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提高各區域開放水平”說明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努力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我國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說明我國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2)①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視“三農”問題,建設農業強國,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③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發揮長三角地區的引領作用,帶動浙西南地區振興,縮小區域和城鄉差距。④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深化分配改革,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3)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②增強親近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③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堅決維護國家安全;④拓寬國際視野,培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1)、聯系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描繪“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路徑。故答案為:“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說明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1億人口摘掉絕對貧困的帽子”說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提高各區域開放水平”說明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努力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我國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說明我國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2)、結合所學知識,① 率先破解科技領域卡脖子問題 ,有益借鑒是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② 率先破解農業現代化問題 ,有益借鑒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視“三農”問題,建設農業強國,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③ 率先破解區域協調發展難題 ,有益借鑒是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發揮長三角地區的引領作用,帶動浙西南地區振興,縮小區域和城鄉差距。④ 率先破解共同富裕難題 ,有益借鑒是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深化分配改革,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3)、以材料中的青年為榜樣,我們應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②增強親近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③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堅決維護國家安全;④拓寬國際視野,培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點評】 結合實際,可從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等方面作答。故答案為:我們應該珍惜受教育的機會,認真學習,刻苦鉆研;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提高創新能力,努力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合格的公民。24.【答案】(1)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民主監督、民主決策。(2)①加強對寵物狗的管理,規范養狗人的行為;②劃定停車位,并加強對私家車主的宣傳教育,提高其規則意識;③設置垃圾桶,宣傳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④對鄰里糾紛要及時調解。(3)注意點: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收獲:①有利于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②提高了自己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認識。③提高了自己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1)、材料中“小區議事會”、“村民說事會”體現了我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該活動說明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形式有民主監督、民主決策。(2)、為解決材料中的問題,向居委會或村委會提出合理化的建議:①加強對寵物狗的管理,規范養狗人的行為;②劃定停車位,并加強對私家車主的宣傳教育,提高其規則意識;③設置垃圾桶,宣傳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④對鄰里糾紛要及時調解。(3)、參加民主活動的注意點: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參加本次活動的收獲:①有利于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②提高了自己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認識。③提高了自己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點評】“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選舉的成員組成居民(村民)委員會,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制度。在新中國成立后的民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并首先發育于城市。25.【答案】(1)名稱:《漢謨拉比法典》。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意義:①《十二銅表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②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變化:①形式上,從習慣法發展為成文法;②范圍上,從公民法到萬民法。(3)評析:該同學的觀點是片面的。①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通過科學立法建立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使法治中國建設有法可依。②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公民:①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②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可知,材料一中“這部法典”的名稱是《漢謨拉比法典》。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它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十二銅表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①《十二銅表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②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羅馬法經歷的變化:①形式上,從習慣法發展為成文法;②范圍上,從公民法到萬民法。(3)、根據題意,對上述同學的觀點進行評析:該同學的觀點是片面的。①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通過科學立法建立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使法治中國建設有法可依。②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公民:①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②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點評】《漢謨拉比法典》,是中東地區的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約公元前1792一公元前1750年在位)大約在公元前1776年頒布的法律匯編,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長1.65米,底部周長1.90米的黑色玄武巖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十校聯考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十校聯考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