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談生物高考復習北京豐臺二中喬 偉 2015.08談高三備考連續多年跟蹤國家隊和北京隊的命題,看看其特點變化:2015年試卷和往年相比,在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對生物學主干知識和核心能力的考查的同時,堅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查考生的科學素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整體上保持了“注重基礎、突出能力、設問靈活、綜合考查、寓教于考”的課改后的命題原則,在實現區分選拔功能的同時,著力引導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21教育網試題特點及發展方向:1.注重聯系實際,突出學以致用:從生活中出題、教材中出題、實踐中出題。2.立足能力考查,關注終身學習:注重對考生的理解、實驗探究、獲取信息、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終身受益的能力。3.導向素質教育,摒棄題海戰術:非選擇題正發生著從填“術語”到運用知識填“思維過程”的轉變。通過考查思維過程來檢驗考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減少對死記硬背內容的考查,引導學生摒棄題海戰術的學習方法,減輕學生負擔。4.關注科技前沿,富含教育意義:命題組往往選用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作為試題背景,將研究成果或科技論文精煉后,用學生讀得通、看得懂、想的清的形式展現出來,將科學研究方法貫穿其中,并蘊含重要的生物科學思想和教育目的。關于高三備考學校怎么辦?教師怎么教? 學生怎么學?一.學校層面-----怎么辦?制訂一定的制度、政策,組織一些相應的活動為高三的高考搖旗吶喊。1.成人禮活動;2. 百日誓師活動的組織;3.課表調整:例如,語文、理(文)綜上午課,數學、英語下午課;理綜訓練;課節聯排。4.激勵高三教師的措施;5.關愛高三學生的行動:生活、學習環境的優化、高三加餐、開放身體鍛煉場館……二.教師層面-----怎么教?(一).知識補充(二).教材回歸: 1.重要概念、黑體字、舉例 2.圖例、表格、實驗 3.文字、說明、注解 4.知識鏈接、思考與討論、與生活的聯系 5.構建知識網絡(三).運用教材知識解決具體問題(四).教給學生科學的解題思路和策略(五).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一).知識補充: 根據大綱要求,結合教材內容,對有些知識給予適當的補充。一方面使教材知識更網絡化和具體化,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大小考試中也往往有所謂的“超綱”內容。2·1·c·n·j·y1)細菌類:凡“菌”字前有“桿”字(結核桿菌)、 “球”字(鏈球菌)、“螺旋”及“弧”字(霍亂弧 菌)的一般都是細菌類,此類生物屬于原核生物。(2)帶“菌”字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都是真核生物。帶“藻”字的也不一定是植物例如藍藻、顫藻、念珠藻等是原核生物,如綠藻、褐藻、紅藻都是真核生物植物。【來源:21·世紀·教育·網】小試牛刀:1.(2015·全國課標卷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DNA與ATP中所含元素的種類相同B.一個tRNA分子中只有一個反密碼子C.T2噬菌體的核酸由脫氧核糖核苷酸組成D.控制細菌性狀的基因位于擬核和線粒體中的DNA上2、 (2015·北京卷)下列對各種生物大分子合成場所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酵母菌在高爾基體中合成膜蛋白 B.肌細胞在細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體在細菌細胞核內合成DNA D.葉肉細胞在葉綠體外膜上合成淀粉3.(2014北京卷)藍細菌(藍藻)與酵母菌的相同之處是 A.都有擬核 B.均能進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線粒體 D.均能進行光合作用4.(2014上海卷)在電子顯微鏡下,顫藻和水綿細胞中都能被觀察到的結構是 A.細胞核 B.核糖體 C.葉綠體 D.溶酶體 5.(2013新課標卷)下列與各生物呼吸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肺炎雙球菌無線粒體,但能進行有氧呼吸 B.與細菌呼吸有關的酶由擬核中的基因編碼 C.破傷風桿菌適宜生活在有氧的環境中 D.有氧和無氧時,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產物不同6.(2013大綱卷)關于HIV的敘述,正確的是 A.HIV在活細胞外能大量增殖 B.HIV僅含有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 C.HIV主要攻擊B細胞,使人體無法產生抗體 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檢出HIV這種病毒 2015年全國課標卷Ⅱ的兩道高考題: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質組成,該酶能結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為模板合成端DNA的一條鏈。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21*cnjy*comA.大腸桿菌擬核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質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細胞的每條染色體兩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體細胞的端粒DNA隨細胞分裂次數增加而變長5.下列與病原體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抗體可以進入細胞消滅寄生在其中的結核桿菌 B.抗體抵抗病毒的機制與溶菌酶殺滅細菌的機制相同 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與人的細胞癌變無關 D.人感染HIV后的癥狀與體內該病毒濃度和T細胞數量有關注:和13、14年的高考題相比,知識點分散教材很重要現在復習,必須回歸教材。從一道高考題談起……(2014.廣東卷)3.某種蘭花有細長的花矩(圖1),花矩頂端貯存著花蜜,這種蘭花的傳粉需借助具有細長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過程中完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出處:21教育名師】A、蛾口器的特征決定蘭花花矩變異的方向B、花矩變長是蘭花新種形成的必要條件C、口器與花矩的相互適應是共同進化的結果D、蛾的口器會因吸食花蜜而越變越長(二).回歸教材 緊扣大綱,把教材中的重要概念涉及的內容、黑體字、圖表、實例,甚至“問題探討”、“與生活的聯系”等內容理解掌握,結合所學內容構建起生物知識網絡圖,進行專題復習,高考題的絕大多數選擇題的材料和選項直接來自于教材,只有熟悉教材上的所有內容,才能在高考中快速、準確作答。(2015·新課標Ⅱ)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質組成,該酶能結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條鏈。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大腸桿菌擬核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質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細胞的每條染色體兩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體細胞的端粒DNA隨細胞分裂次數增加而變長參看必修一P122,端粒學說(2015·新課標Ⅱ) 4.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態系統相對穩定時無能量輸入和散失 C.生態系統維持相對穩定離不開信息傳遞 D.負反饋調節有利于生態系統保持相對穩定注:和下面14年的高考題相比,知識點涉及的更廣,面更寬。(海南卷.2014)2.下列關于脂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脂質中的磷脂是細胞膜的組成成分 B.維生素D和性激素不屬于固醇類物質 C.脂肪比相同質量的多糖徹底氧化產能少 D.脂質在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上合成 針對A選項,P32:“磷脂 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構成多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P40:“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此外,還有少量的糖類。……在組成細胞膜的脂質中,磷脂最豐富。”針對B選項,P32:“固醇 固醇類物質包括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D等。” 針對C選項,P32:“1g糖原氧化分解釋放出約17kJ的能量,而1g脂肪可以放出約39kJ的能量。”針對D選項,P45,內質網是脂質合成的“車間”。(北京.2011)4.胰島素的A,B兩條肽鏈是由一個基因編碼的。下列有關胰島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胰島素基因的兩條DNA單鏈分別編碼A,B兩條肽鏈B.沸水浴加熱之后,構成胰島素的肽鏈充分伸展并斷裂C.胰島素的功能取決于氨基酸的序列,與空間結構無關。D.核糖體合成的多肽鏈需經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島素。(P22: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含兩條…… P23:“與生活的聯系”把雞蛋煮熟后,……)(北京2013)1.下列真核細胞結構與成分,對應有誤的是 A.細胞膜:脂質、蛋白質、糖類 B.染色體:核糖核酸、蛋白質 C.核糖體:蛋白質、核糖核酸 D.細胞骨架:蛋白質 (P:47細胞骨架是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架結構,……) (2014新課標Ⅱ)1.關于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植物細胞的胞間連絲具有物質運輸的作用 B.動物細胞間的黏著性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 C.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可用于細胞內的吸能反應 D.哺乳動物的細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2014新課標Ⅱ) 5.關于核酸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核中發生的轉錄過程有RNA聚合酶的參與 B.植物細胞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均可發生DNA的復制 C.雙鏈DNA分子中一條鏈上磷酸和核糖是通過氫鍵連接的 D.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染色可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1.(2013新課標卷)關于DNA和RNA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有氫鍵,RNA沒有氫鍵 B.一種病毒同時含有DNA和RNA C.原核細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葉綠體、線粒體和核糖體都含有DNA 2.(2013新課標卷)關于葉綠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葉綠素a和葉綠素b都含有鎂元素 B.被葉綠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葉綠素a和葉綠素b在紅光區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現綠色使由于葉綠素能有效地吸收綠光3.比較生物膜和人工膜(雙層磷脂)對多種物質的通透性,結果如下圖。據此不能得出的結論是A.生物膜上存在協助H2O通過的物質 B.生物膜對K+、Na+、Cl-的通透性具有選擇性2-1-c-n-j-yC.離子以易化(協助)擴散發生通過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響其通過人工膜的擴散速率【答案】C【解析】據圖分析:生物膜對水分子通透性大于人工膜,說明生物膜上存在協助H2O通過的物質 ,故A正確。生物膜對于K+、Na+、Cl-的通透性各不相同,故B正確。圖解只顯示人工膜對K+、Na+、Cl-的通透性一樣,都很低,說明人工膜缺乏蛋白質協助運輸離子,沒有說明為協21世紀教育網助擴散(不需要ATP),故C錯。甘油體積比氣體復制體積大,故通過人工膜速率慢,故D正確。從以上高考題中可以看出,出題素材來自于教材中的“思考與討論”、“與生活的聯系”、“實驗”、“練習”、“問題討論”……其形式不僅涉及黑體字,還有正常字,甚至還有小字體的,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教材中各種各樣的圖表……【來源:21cnj*y.co*m】高三第一階段的復習,應該引導學生能較準確的構建各級知識脈絡圖,使知識網絡化、一體化(三).運用教材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生物學問題,一直是高考能力要求方面的重要一項,也正是學生做題中的弱項。(2015·新課標Ⅰ) 30.(9分)甲狀腺激素是人體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通常,新生兒出生后,由于所處環境溫度比母體內低,甲狀腺激素水平會升高。在這個過程中,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是分級的,其中由 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由 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2)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 的速率,使機體產熱增多;影響神經系統的 。甲狀腺激素作用的靶細胞是 。 (3)除了作用于靶細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點還有 (打出一點即可)30.(2014新課標Ⅱ)為了探究某種復方草藥對某種細菌性乳腺炎的療效是否與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有關,某研究小組將細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隨機分為實驗組(草藥灌胃)、空白對照組(蒸餾水灌胃)和陽性對照組(免疫增強劑A灌胃),并檢測免疫指標。回答下列問題:(1)研究發現,實驗組小鼠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顯著高于陽性對照組,極顯著高于空白對照組。這一結果至少說明該草藥增強了小鼠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非特異性免疫的特點是 ① 。(2)研究還發現:實驗組小鼠的T細胞含量顯著高于空白對照組,與陽性對照組相近。這一結果說明:該草藥可能通過提高小鼠的T細胞含量來增強其特異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細胞免疫過程中,效應T細胞的作用是 ②。(3)在特異性免疫中,T細胞可產生 ③ 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 ④ 細胞可在該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產生 ⑤ ,參與體液免疫過程。運用教材中的知識,解釋題干中的有關內容,相關答案是在教材中固定的術語和有關句子。2015·新課標Ⅱ)29.(12分)某基因的反義基因可抑制該基因的表達。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對其果實成熟的影響,某研究小組以番茄的非轉基因植株(A組,即對照組)、反義X基因的轉基因植株(B組)合反義Y基因的轉基因植株(C組)為材料進行實驗,在番茄植株長出果實后的不同天數(d),分別檢測各組果實的乙烯釋放量(果實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釋放量就越大),結果如下表:回答下列問題: (1)若在B組果實中沒有檢測到X基因表達的蛋白質,在C組果實中沒有檢測到Y基因表達的蛋白質。可推測,A組果實中與乙烯含量有關的基因有 ,B組果實中與乙烯含量有關的基因有 。 (2)三組果實中,成熟最早的是 組,其原因是 。如果在35天時采摘A組與B組果實,在常溫下存儲時間較長的應是 組。31.(2014新課標Ⅰ)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滲透壓與動物血漿滲透壓基本相同。現給正常小鼠靜脈輸入一定量的該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輸入對小鼠會有一定影響。回答下列問題:(1)輸入的葡萄糖進入細胞,經過氧化分解,其終產物中的氣體可進入細胞外液,并通過循環系統運輸到 系統被排出體外。若該氣體的排出出現障礙,則會引起細胞外液的pH 。(2)血漿中的葡萄糖不斷進入細胞被利用,細胞外液滲透壓 ,尿量 ,從而使滲透壓恢復到原來的水平。(3)當細胞外液滲透壓發生變化時,細胞內液的滲透壓 (填“會”或“不會”)發生變化。 運用教材中的理論來說明機體穩態的調節機理,相關答案是該實驗思維過程中的相應結果。31、(16分)人感染乳頭瘤病毒(HPV)可誘發宮頸癌等惡性腫瘤。研究結構為評估某種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進行接種。一段時間后,統計宮頸癌出現癌前病變(癌變前病理變化,可發展為惡性腫瘤)的人數,結果見表。為制備該疫苗,將HPV外殼蛋白L1基因與________連接,導入受體細胞。受體細胞將目的基因轉錄,再以___________為原料翻譯出L1蛋白。這樣就獲得疫苗有效成分。(2)人體接種該疫苗后,________作為抗原刺激極體產生特異性抗體。一旦HPV侵入極體,______會迅速增殖分化,產生大量抗體。這些抗體與游離的HPV結合,阻止HPV_______。故A2組出現癌前病變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3)B1組人群中出現癌前病變比例顯著高于____組,據此推測HPV是誘發癌前病變的因素之一。(4)B2組與B1組人群出現癌前病變比例沒有明顯差異,原因可能是該疫苗未能明顯誘導_______清除體內HPV.(5)綜上所述,該疫苗可用于宮頸癌的___________。運用教材中的知識,對一個實驗過程進行解釋,不僅考查了考生提取信息、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還考查了考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其答案很大程度是在綜合分析的思維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四)要讓學生具有研究生物學的思想和方法:獲取經驗的方法:1.觀察法:2.實驗法:3.調查法:4.模擬法:理性分析的方法:1.邏輯思維:假說演繹法、類比推理法2.模型方法:物理——DNA雙螺旋結構數學——JS型曲線3.系統方法: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五).教給學生科學的解題思路和策略1.快速提取有用信息。高考題中基本上都是出現的都是新材料、新情景,給學生一種陌生的感覺,可實際上,其作答的內容全是教材中、考綱里要求的知識點和相應內容,怎樣建立兩者間準確的聯系,是每位考生都要面對的現實。(2015·新課標Ⅱ) 30.(9分)甲狀腺激素是人體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通常,新生兒出生后,由于所處環境溫度比母體內低,甲狀腺激素水平會升高。在這個過程中,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是分級的,其中 由 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由 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2)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 的速率,使機體產熱增多;影響神經系統的 。甲狀腺激素作用的靶細胞是 。 (3)除了作用于靶細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點還有 (打出一點即可)(2014新課標Ⅱ)30.(9分)為了探究某種復方草藥對某種細菌性乳腺炎的療效是否與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有關,某研究小組將細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隨機分為實驗組(草藥灌胃)、空白對照組(蒸餾水灌胃)和陽性對照組(免疫增強劑A灌胃),并檢測免疫指標。回答下列問題:(1)研究發現,實驗組小鼠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顯著高于陽性對照組,極顯著高于空白對照組。這一結果至少說明該草藥增強了小鼠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非特異性免疫的特點是 ① 。(2)研究還發現:實驗組小鼠的T細胞含量顯著高于空白對照組,與陽性對照組相近。這一結果說明:該草藥可能通過提高小鼠的T細胞含量來增強其特異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細胞免疫過程中,效應T細胞的作用是 ② 。(3)在特異性免疫中,T細胞可產生 ③ 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 ④ 細胞可在該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產生 ⑤ ,參與體液免疫過程。2.教給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在題中所給的信息中,先找到教材中所對應的知識點,然后運用教材中的知識去準確作答。(2015·新課標Ⅰ) 32.(9分)假設某果蠅種群中雌雄個體數目相等,且對于A和a這對等位基因來說只有Aa一種基因型。回答下列問題:(1)若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則該果蠅種群中A基因頻率:a基因頻率為 ? ? 。理論上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產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數量比為?? ???,A基因頻率為 ????。(2)若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的實驗結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兩種基因型,且比例為2:1,則對該結果最合理的解釋是?? ???。根據這一解釋,第一代再隨機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個體數量的比例應為? ? ???。3.做題技巧。平時練習、作業,要求學生針對每一個知識點都要理解、掌握,目的是對知識的梳理要全面;可考試的目的就是獲得分數,特別是高考,分數絕對是命根,怎樣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較高的分數就尤其重要,那么在做題中要講究一定的技巧。例如:用基因型為Aa的小麥分別進行連續自交、隨機交配、連續自交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隨機交配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根據各代Aa基因型頻率繪制曲線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曲線Ⅱ的F3中Aa基因型頻率為0.4B.曲線Ⅲ的F2中Aa基因型頻率為0.4C.曲線Ⅳ的Fn中純合體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D.曲線Ⅰ和Ⅳ的各子代間A和a的基因頻率始終相等解析 若Aa分別連續自交和隨機交配并淘汰隱性個體,則后代都為(1/4AA+1/2Aa+1/4aa),淘汰掉aa則F1代Aa的基因型比例都是2/3。而若F1代再自交則其后代是1/3AA+2/3Aa(1/4AA+1/2Aa+1/4aa),淘汰掉aa以后,得到的后代F2是3/5AA+2/5Aa,Aa所占的比例是0.4;若F1代再隨機交配則可先計算出F1的A和a的基因頻率分別為2/3和1/3,依據遺傳平衡可計算出F2中AA=4/9、Aa=4/9、aa=1/9,淘汰aa之后則Aa=1/2,由此推知圖中曲線Ⅱ是隨機交配并淘汰aa的曲線,曲線Ⅲ是自交并淘汰aa的曲線,進而可知B項正確;曲線Ⅱ所示F2代的A、a基因頻率分別為3/4和1/4,則隨機交配后代中AA=9/16、Aa=6/16、aa=1/16,淘汰aa后,則F3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2/5,所以A項正確; Aa分別連續自交和隨機交配不淘汰隱性個體, F1代Aa的基因型頻率都是1/2, 若F1代再隨機交配,后代的基因型頻率不會發生改變,則圖中曲線I是Aa隨機交配的曲線。而若F1代再連續自交Aa的基因型頻率=(1/2)n,F2中Aa=1/4,則可推知圖中曲線Ⅳ是自交的結果,曲線Ⅳ中在Fn代純合體的比例是1-(1/2)n,則比上一代Fn-1增加的數值是1-(1/2)n-[(1-(1/2)n-1)]=(1/2)n,C項錯誤;連續自交和隨機交配這兩者都不存在選擇,所以不會發生進化,A和a的基因頻率都不會改變,D項正確。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先從熟悉有規律的Aa隨機交配,基因型頻率不變則曲線I是Aa隨機交配的曲線。而若F1代再連續自交Aa的基因型頻率=(1/2)n,F2中Aa=1/4,則可推知圖中曲線Ⅳ是自交的結果,曲線Ⅳ中在Fn代純合體的比例是1-(1/2)n,則比上一代Fn-1增加的數值是1-(1/2)n-[(1-(1/2)n-1)]=(1/2)n,直接推出C項錯誤;其它都不用計算了快速體驗:下列關于微生物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煙草花葉病毒含有脫氧核苷酸4種 B.菌落就是由一個細胞繁殖而來的肉眼可見的子細胞群體 C.所有細菌的遺傳物質都是DNA D.生態系統的生產者都是自養型生物,自養型生物也都是生產者5.在25℃實驗條件下可順利完成的是A.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B.用斐林(本尼迪特)試劑鑒定還原糖C.大鼠神經細胞的培養 D.制備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的培養基(六).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教 材——熟讀 科 學——思維 動力——樂 學 平和——心 態1.對教材中的知識不清楚,特別是專業術語記不住,這是最致命的,因為高考題的所有答案均直接或間接來自于教材中的內容。例如:21·世紀*教育網 ……(4)為了對機場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常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豐富度的統計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_____________,另一種是_______。(5)人類處在一個社會——經濟——自然復合而成的巨大系統中,進行工程建設也要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規律,這體現了生態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________原理。 2.有些開放性試題,需要在抽象的材料、實驗中,模擬創設情景,科學嚴謹性地作答,否則就會出現“看似簡單,實際不得分”的結果。例如:3.誘導學生樂學、樂考,平時要學會放下包袱,心態放平和。特別是距離高考只有幾十天的情況下,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主動地去攝取自己需要的知識,因為他們都知道努力了。三.學生層面----怎么學?老師的安排——落實!學過的知識——掌握!被動 主動 總之,高考復習一定要按照大綱要求,遵循教學的發展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腳踏實地的認真復習:高考仍將重點考察主干知識 回歸教材,熟記教材上黑體字等基本概念、原理和過程,也不放過教材的任何邊角。切忌搞題海戰術,重要的是分析做過的題目和試卷,找出自己的短板,針對性的修正探究實驗題的答題語言,總結遺傳規律相關題目的分析思路。關注高頻考點,不忽視可能新增的考點統籌復習計劃附兩種實驗材料:果蠅和玉米30.(18分)(豐臺1模)果蠅紅眼(E)對白眼(e)為顯性。研究者得到果蠅雜交實驗的結果如下:P 白眼雌蠅 × 紅眼雄蠅 ↓F1 紅眼雌蠅 紅眼雄蠅 白眼雌蠅 白眼雄蠅 (1)紅眼和白眼為一對__________,控制該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遵循__________定律,據此推斷上述雜交產生的果蠅本應表現的性狀為__________兩種,若F1只出現這兩種性狀時,則親子代間性狀表現出的遺傳特點為__________。(2)已知果蠅X染色體數量多于Y染色體數量時表現為雌性,只含有來自于父方的X染色體時表現為雄性。根據上述雜交實驗推測:①親代雌蠅產生的異常卵細胞中,性染色體的組成為__________(選填選項前的符號)。a.XEXE b.XeXe c.Xe d.O(表示無X染色體)②受精卵中X染色體多于2條或不含有X染色體時,會引起胚胎致死或夭折,親代異常卵細胞與正常精子受精后,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選填選項前的符號)。a.XeXeY b.XeXeXe c.XEO d.YO(3)通過記錄F1中異常染色體組成的受精卵數(用“M”表示)和受精卵總數(用“N”表示),可計算得到F1中正常雄蠅的比例,算式為__________。(4)研究者利用顯微鏡觀察細胞中__________的行為證實了上述推測,通過進一步觀察發現F1中異常雌蠅與正常雄蠅交配時,異常后代的存活率非常高,可能是初級卵母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更傾向于分配到細胞兩極的性染色體分別為__________。答案:(1)相對性狀 基因的分離 紅眼雌蠅、白眼雄蠅 交叉遺傳(2)①b、d ②a、c(3) (4)染色體 XY、X30.(東城1模)(16分)黑腹果蠅的翅型有很多種,實驗常用的有長翅、小翅和殘翅,其中長翅(翅較長)為野生型,小翅(翅較短)和殘翅(幾乎沒有翅)均為突變型,且對長翅均為隱性。現用純種小翅果蠅和純種殘翅果蠅進行如下雜交實驗。21cnjy.com(1)由雜交一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 對同源染色體上,翅型的遺傳符合定律。由上述雜交結果推測小翅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體上。(2)分析可知,雜交二F2中殘翅雄蠅的基因型有????種,F1雌蠅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3)判斷果蠅控制某個性狀的基因是否純合通常可采用????的方法,但此方法不能確定雜交二F2中殘翅雌蠅的小翅基因是否純合。科研人員在進行雜交二實驗時,選擇了同一條染色體上存在小翅基因和 (填“直剛毛G”或“卷剛毛g”)基因的雌果?蠅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假設兩對基因不發生交換)。若F2中殘翅雌蠅的剛毛性狀表現為 ,則該果蠅的小翅基因一定純合。答案:(1)兩 基因的自由組合 X (2)2 長翅:小翅:殘翅=3:3:2(3)測交 卷剛毛g 卷剛毛下表列出五個純合體果蠅的性狀,以及控制相關性狀的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編號。野生型果蠅的性狀均為顯性,其他品系除表中所示為隱性性狀外,其余性狀與野生型相同。請回答下列問題:21·cn·jy·com品系野生型①②③④⑤?灰身(基因A)??黑身?長翅(基因B)?殘翅??性狀紅眼(基因D)白眼???細眼(基因E)???粗眼染色體編號?xIIIIIII(1)研究果蠅的基因組,應測定數量為_____條染色體上的DNA序列。(2)研究伴性遺傳時,可選擇上表中______________品系進行交配;用常染色體上的基因驗證自由組合定律時,可選擇上表中_______________品系進行交配。(3)讓品系②的雌性個體與品系③的雄性個體交配,得到的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只寫出眼色和翅型)www.21-cn-jy.com(4)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中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基因突變,其中一條染色單體上的A突變為a,該細胞之后正常分裂,在不考慮交叉互換的情況下,其產生的配子有___________種。www-2-1-cnjy-com(5)野生型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雜交得到一只白眼雄果蠅,原因可能有三種:一是環境改變引起表現型變化,但是基因未變;二是親本果蠅發生基因突變;三是親本雌果蠅在減數分裂時X染色體不分離。(XO是不育的雄果蠅;XXY是可育的雌果蠅;YO 和XXX均死亡)。【版權所有:21教育】設計簡便的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果預測: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是環境改變。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是親本果蠅基因突變。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是親本雌果蠅減數分裂時X染色體不分離。21*cnjy*com30.(18分)(西城2模)玉米為一年生植物。某農場種植的H品種玉米自交后代中,發現了葉片顏色為黃綠色的變異植株。此變異植株因光合作用不足,在開花前死亡。請分析回答:(1)有研究者提出:玉米葉片為黃綠色的原因是葉綠素含量減少。取等質量的黃綠色葉片和正常的綠色葉片,分別加入 作為提取液,研磨、過濾得到濾液;再用紙層析法分離濾液中的色素。若黃綠色葉片色素分離的實驗結果如下圖中的 (甲,乙)所示,則說明上述假設成立。(2)研究者對上述變異有兩種假設:假設1:與葉綠素合成相關的酶的基因(M基因)發生了基因突變;假設2:葉片黃綠色是由于“含M基因”的染色體片段丟失所致。 研究者讓H品種玉米進行單株自交,其中某株玉米所結種子再種植,子一代中葉片黃綠色有125株,葉片綠色有335株。① 上述性狀分離結果可用假設 解釋。假設2所述的變異屬于 變異。② 若假設1成立,則葉片黃綠色變異為 (顯性,隱性)突變。檢測該變異是否由單基因突變引起 (能,不能)用測交實驗,理由是 。③ 提取 的DNA,利用PCR技術進行特異性擴增,若 ,則證明假設2不成立。(3)若綠色玉米種植在缺乏鎂元素的土壤中,也會出現黃綠色玉米植株,此現象 (屬于,不屬于)變異。答案:(1)乙醇(丙酮)(1分) 乙 (1分)(2)①1和2 染色體結構 ②隱性 不能 黃綠色植株開花前死亡(無隱性純合的成熟個體)③黃綠色植株 能擴增出M基因片段 (3)屬于(1)無論正交反交,實驗一和實驗二F1卷翅個體中,雌雄比例接近1:1,說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紫眼卷翅和赤眼卷翅個體均為 。控制果蠅眼色和翅形的2對基因的傳遞符合 定律。(2)研究者在解釋以上果蠅翅形的遺傳現象時提出,卷翅基因具有致死效應,并設計了轉基因實驗進行驗證。① 提取卷翅品系個體DNA:利用DNA和蛋白質等成分在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中 不同,使DNA與其他物質分離;為了進一步提純和析出DNA,可用 處理含DNA的濾液。獲得較純凈的DNA樣品后,應用PCR技術擴增含卷翅基因的DNA片段。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② 重組和導入基因:將上述擴增片段與病毒重組,導入赤眼長翅品系果蠅的受精卵。其中病毒的作用是 ,以受精卵作為受體細胞是因為 。③ 體外培養受精卵至成蟲,選擇成功導入目的基因的雌雄果蠅交配。若以上假設成立,則后代卷翅與長翅的比例為________。(3)另一些研究者在解釋以上果蠅翅形的遺傳現象時提出,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果蠅在卷翅基因(B)所在染色體上存在隱性致死基因(d),該基因純合致死。① 不考慮染色體交叉互換,d基因的存在 (能,不能)解釋F2卷翅與長翅的數量比。② 在進一步研究中,研究者又提出,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隱性致死基因不同(分別用d1和d2表示),它們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如右圖所示。其中d1d1和d2d2致死,d1d2不致死。d1和d2 (屬于,不屬于)等位基因,理由是 。③ 若以上假設成立,則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雜交,后代卷翅與長翅的比例為 。熱點關注:1.污染:霧霾、塘沽大爆炸、柴靜的《穹頂之下》——生態、光合2.吸毒、毒駕——調節、細胞另,2014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特化細胞定位,涉及神經細胞和腦功能,2013年的囊泡運輸調控功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