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說說我們的學校》 課型 新授課教學 目標 學生能夠掌握多種調查學校的方法,全面了解學校的歷史、發展、變遷、機構、榮譽等方面的情況。 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學校,發現校園中的成長足跡,增強對學校的親切感和歸屬感。 學生了解學校的組織機構及各個部門的基本職能和位置,知道在學校遇到問題時可以去哪里處理。 學生學會從平面示意圖中獲取有用信息,能夠繪制學校及周邊區域的簡單平面圖,進一步了解學校。教學 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通過調查了解學校的歷史、變化與發展,為學校的發展感到自豪。 通過不同形式講述校園留下成長足跡的場所、角落,表達對學校的愛。 知道在學校里遇到事情可以去哪里處理,增加對學校的親切感。 學生繪制學校平面示意圖,更好地了解學校,激發熱愛學校的情感。 (二)教學難點 增強對學校的親切感、榮譽感和歸屬感。 通過講述留下成長足跡的地方發生的故事,增加對學校的親切感。 了解學校不同部門的獨特職能和位置,為學生的校園生活提供保障。 激發學生更好地了解學校、熱愛學校,通過繪制平面示意圖提高對學校的認識。教學設計 二次備課(一)了解學校的歷史與發展 導入新課 (1)播放一段學校的宣傳片,展示學校的美麗校園、豐富活動、優秀師生等場景,激發學生對學校的熱愛之情。 (2)提問:“同學們,在這個宣傳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對我們的學校有哪些了解呢?”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引出課題。 討論調查方向 (1)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思考可以從哪些方面了解學校的歷史與發展。 (2)學生發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可能的方面包括學校的創辦時間、發展歷程、重要事件、所獲榮譽等。 (3)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明確調查的方向。 學習調查方法 (1)教師介紹不同的調查方法,如教師訪談、網站和公眾號查詢、校園刊物閱讀、參觀校史館等。 (2)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調查方法,并說明理由。 (3)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不同調查方法的優缺點,以及在調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強調調查注意事項 (1)文明禮貌:在進行調查時,要注意文明禮貌,尊重被調查者。 (2)確定目標:明確自己的調查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查。 (3)征得同意:在進行教師訪談等活動時,要征得老師的同意。 (4)整理匯報:調查結束后,要及時整理調查結果,并進行匯報。 分享調查結果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享自己的調查結果。可以通過圖片、視頻、文字等形式進行展示。 (2)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調查結果,了解學校的歷史、發展與變化。 (3)提問:“從調查結果中,你對學校有了哪些新的認識?你為學校的哪些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呢?”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總結與展望 (1)教師總結學生的調查結果,強調學校的歷史與發展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 (2)引導學生了解學校的未來規劃,激發學生對學校未來的期待和信心。 (3)小結:通過對學校歷史與發展的調查,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學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為學校的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也對學校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尋找校園中的成長足跡 回憶校園生活 (1)播放一段校園生活的視頻,展示學生在校園中的學習、活動、玩耍等場景,激發學生的回憶。 (2)提問:“同學們,在這個視頻中,你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嗎?你在校園中有哪些難忘的經歷呢?”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分享成長足跡 (1)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在校園中留下成長足跡的場所或角落。可以是運動場館、教室、圖書館、花園等。 (2)學生發言,講述在這些地方發生的故事。可以是與同學的友誼、老師的關愛、自己的成長等方面的故事。 (3)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這些故事,體會校園生活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意義。 探討不同學校的成長足跡 (1)閱讀一篇關于不同學校成長足跡的短文,引導學生思考不同學校的特點和魅力。 (2)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享自己對不同學校成長足跡的感受。可以從校園環境、教學特色、師生關系等方面進行討論。 (3)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強調不同學校都有自己的美好,都能為學生的成長提供豐富的資源和機會。 總結與感悟 (1)教師總結學生的分享,強調校園中每個場所、每個角落都留下了學生的成長足跡。 (2)引導學生感悟校園生活的美好,激發學生對學校的熱愛之情。 (3)小結:校園是我們學習生活的重要地方,這里充滿了溫暖與快樂。我們在校園中留下了成長的足跡,收獲了知識、友誼、歡樂和健康。讓我們珍惜校園生活,為自己的成長而努力。 (三)了解學校的組織機構與職能 導入問題 (1)播放一段學生在校園中遇到問題的視頻,如受傷、丟失物品等,引導學生思考在學校遇到問題時應該去哪里處理。 (2)提問:“同學們,如果你在校園中遇到了這些問題,你會去哪里尋求幫助呢?”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認識學校各個部門的職能 (1)通過具體事例,介紹學校醫務室、后勤部、圖書館、校長室、教導處等部門的職能。 受傷事例:介紹醫務室的職能,如處理學生的傷病、提供簡單的醫療服務等。 丟失物品事例:介紹后勤部的職能,如管理學校的物資、尋找丟失的物品等。 借書問題:介紹圖書館的職能,如提供圖書借閱、組織閱讀活動等。 學習問題:介紹教導處的職能,如安排教學計劃、組織考試等。 重大問題:介紹校長室的職能,如領導學校的發展、處理重大事務等。 (2)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享自己對學校各個部門職能的理解。 (3)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學校各個部門的重要性,以及它們為學生的校園生活提供了哪些保障。 了解不同學校部門名稱的差異 (1)提出問題:有些學校的部門名稱可能與我們學校不同,我們如何了解它們的職能呢? (2)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享自己的想法。可能的方法包括通過名稱推測職能、向高年級同學或老師咨詢等。 (3)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強調學校特色不同,部門名稱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保障。 探尋學校各個部門的位置 (1)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通過不同的方式尋找學校各個部門的位置。 活動一:通過門牌找尋校園中的各個部門。引導學生觀察校園中的門牌標識,找到各個部門的位置。 活動二:通過向高年級同學或者老師詢問,找尋校園中各個部門的位置。鼓勵學生主動與高年級同學或老師交流,獲取信息。 活動三:通過指示牌或者校園平面示意圖找尋校園中各個部門位置。引導學生學會利用校園中的指示牌和平面示意圖,快速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2)學生分享自己的尋找過程和結果,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總結與體會 (1)教師總結學生的活動,強調學校各個部門的重要性和它們為學生提供的保障。 (2)引導學生體會學校的關懷,增強對學校的親切感。 (3)小結:學校中不同部門有著不同功能,都在為同學們的校園生活提供保障。當我們遇到問題時,要知道可以去哪里尋求幫助。通過了解學校各個部門的職能和位置,我們更加熟悉自己的學校,也更加感受到學校的關懷和溫暖。 (四)繪制學校平面示意圖 導入平面示意圖 (1)通過具體事例,如在陌生的地方迷路,引出平面示意圖可以直觀地讓人了解某個地方的大致情況。 (2)提問:“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見過哪些平面示意圖呢?它們給你帶來了哪些便利呢?”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學會看懂平面示意圖 (1)介紹平面示意圖的基本要素,如圖例、方向標等。 圖例:解釋圖例的作用,即通過圖形或符號代表不同的事物。引導學生學會通過圖例分辨圖中圖形代表什么。 方向標:講解方向標的作用,即指示圖中的方向。引導學生學會通過方向標分辨圖中方向。 (2)進行小測試,讓學生根據給定的平面示意圖,回答一些問題,如某個建筑物的位置、方向等,檢驗學生對平面示意圖的理解程度。 學習繪制平面示意圖 (1)以沙盤圖為例,引領學生一起繪制平面示意圖。 觀察沙盤圖:引導學生觀察沙盤圖中的建筑物、道路、綠化等元素,了解它們的形狀和位置關系。 確定主體:確定校園中需要繪制的主體有哪些,如教學樓、圖書館、操場等,并確定它們的形狀。 標注方向:通過方向標的方式標注出圖中的方向。 繪制主體:根據觀察到的形狀和位置關系,開始繪制校園中的主體建筑物。 注意細節:在繪制過程中,注意建筑物之間的大小與方位關系,使平面示意圖更加準確。 添加圖例:通過圖例的方式,展示圖中形狀或者顏色所代表的是什么,方便他人理解平面示意圖。 (2)觀看不同學校的平面示意圖,尋找相同與不同點。 展示多所學校的平面示意圖,讓學生觀察并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享自己的發現。可能的相同點包括教學樓、操場、圖書館等常見建筑物;不同點可能包括校園布局、建筑物風格、特色區域等。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反映了學校的哪些特點和特色。 (3)提出平面示意圖越細致就能給人帶來更多的信息。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使平面示意圖更加細致,給人帶來更多的信息。 學生發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可能的方法包括添加建筑物的名稱、標注重要場所的功能、繪制校園周邊的環境等。 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強調繪制平面示意圖時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添加更多的細節,使平面示意圖更加豐富和有用。 了解平面示意圖的歷史與應用 (1)介紹歷史上的平面示意圖。 講述最古老的平面圖距今 5000 多年,中國現存最早的平面圖距今 700 多年的歷史。 提問:“同學們,從這些歷史上的平面示意圖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引導學生思考平面示意圖的歷史價值和重要性。 (2)探討平面圖在生活中的應用。 提問:“生活中哪里可以見到平面示意圖呢?你是如何利用平面示意圖的?平面示意圖帶來了哪些便利?”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學生發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見到平面示意圖的地方,如地圖、商場導購圖、公園示意圖等,以及自己如何利用平面示意圖獲取信息、解決問題。 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強調生活中的平面示意圖無處不在,它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讓人們可以快速了解所在地方的各種信息。 總結與作業 (1)教師總結學生的學習過程,強調繪制學校平面示意圖的重要性和意義。 (2)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在教材第 31 頁繪制自己學校的平面示意圖,并根據自己的需求添加更多的細節,使平面示意圖更加豐富和有用。 (3)小結:通過學習繪制學校平面示意圖,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學校的布局和結構。平面示意圖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我們了解學校、熱愛學校的一種方式。讓我們用心繪制學校平面示意圖,為我們的校園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學生對自己的學校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實踐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通過小組討論、實地調查、繪制平面示意圖等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 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部分學生在調查和繪制平面示意圖的過程中,參與度不夠高,需要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還可以進一步拓展,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學校的各個方面;教學評價方式還可以更加多樣化,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進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