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德與法治統編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家的意味》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四課的第一框的內容,本課主要介紹家的含義與意義,以及優良家風的價值,引導學生明白家庭對學生個人成長的作用,對社會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體味親情,傳遞家人之愛,構建和諧家庭。理解家庭與社會的關系。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尚未成熟,責任感不強,對于家庭的理解不足,理不清家庭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和對社會的重要性。但是本框涉及的家庭知識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有助于引導他們學習、理解中國家庭文化,傳承良好家風,培育家國情懷。核心素養分析1.政治認同:理解家庭對個人成長的重要作用,對社會的關系,踐行和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健全人格:用心感悟家庭的作用,感受優良家風對我們的影響,促進家庭幸福和諧。 3.道德修養:了解家庭的意義,正確認識家庭,自覺弘揚優良家風,養成健全的人格。 4.責任意識:體會家人的付出與親情的溫暖,承擔對家庭的責任。教學重點家的重要意義。教學難點優良家風的作用。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導學案、A4紙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觀看視頻,完成填空,并說明原因: 對你來說,有____________地方就是家? 【導入語】 讓我們一起進入本節課堂——《家的意味》。 觀看視頻,積極回答問題。二、講授新課 【自主學習】時間:4分鐘 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26-29頁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好標記。 1.家庭的內涵 2.家的意義(重要性) 3.優良家風的作用 4.家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活動一】探索家的內涵 展示活動要求: 1.在A4紙中畫出你”心目中的家“的樣子。 2.各小組選派一位代表介紹你“心目中的家”。 3.繪畫時長:4分鐘。 活動思考:結合本次活動,說說“家”是什么? 【總結歸納】1.家庭的內涵 P27 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相關鏈接知識補充】播放家有兒女家庭關系介紹視頻。 思考:《家有兒女》中,雙方各自帶著子女組成的關系屬于“家庭”嗎? 點撥:屬于再婚組建的新家庭 家庭關系的確立有多種情形: 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結婚而組成的家庭——男女結婚成家;因血緣關系組成的家庭——寶寶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員;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收養而組成的家庭——養子女與養父母成為一家人;父或母再婚組建新的家庭——繼子女與繼父母也是一家人。 【活動二】尋找家的意義 【故事分享會】活動要求: 1.各小組成員組內交流關于“你與家庭”之間發生的故事,并推舉一名成員代表上臺分享。 2.交流時間:3分鐘。 活動思考:通過這些故事我們可以體會到,“家”對我們意味著什么? (1)展示素材:“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這段話出自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 思考2: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展示圖片 思考3:這兩張家庭關系圖說明了什么? 點撥: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在薪火相傳中,我們不僅接續著祖先的生命,而且傳承著家風。 【知識歸納】2.家的意義(重要性) P27-29 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靈的港灣。 ②家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是我們的修身之所。 ③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 ④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 【活動三】體會家風之意 談一談以下的家風再家庭中起到什么作用? 【知識歸納】3.優良家風的作用 P28 ①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會融入家庭成員的血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家庭成員的價值觀念、性格特征、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等。 ②優良家風引導我們向上向善,促進家庭幸福和諧。 【知識補充】思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知識歸納】4.家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P29 ①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 ②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 預習教材并思考問題,并做好筆記。 小組成員完成活動并推舉代表展示。 參與思考并積極回答問題。 小組成員交流故事,并派代表上臺分享。 認真思考并回答問題。 根據問題要求,認真思考并積極回答。三、課堂練習 1.展示課件、導學案的練習題目。 2.點撥答案。 完成練習,主動回答問題。四、課堂小結 1.邀請學生談本節課收獲。 2.回顧本節知識點,呈現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圖,明確本堂課重點、難點。 學生談收獲,并自主歸納總結本節課知識。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