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學霸提優】(2024新版)浙教版科學七上 1.2.2體積測量(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學霸提優】(2024新版)浙教版科學七上 1.2.2體積測量(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章探索自然的科學第2節 科學測量
第2課時體積的測量
教材分析:本節課選自浙教版七上第1章第2節《科學測量》第2課時體積的測量。在前一課時學習中,學生已積累了利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的知識學習方法和技巧,為本節課的教學起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同時又安排在溫度的測量學習之前,為后續學習溫度的測量奠定基礎,所以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
七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但學習缺乏主性,科學思維基礎、實驗基本技能及動手能力參差不齊,缺乏深層次的對測量結果的分析和處理能力,需要教師在互動教學中不失時機的引導。
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知道體積和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掌握量筒的讀數規范;
科學思維: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測量體積,會正確讀數;理解測量形狀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與原理;
科學探究:通過分組實驗操作,掌握液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態度與責任:形成仔細、細致、實事求是的實驗態度
重點:知道體積和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
難點: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
1.體積是物體占有 的大小。
2.固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 (用符號表示),液體的體積單位還可用 和 (分別用符號 和 表示)。1立方米= 升,1升= 立方分米= 毫升= 立方厘米。
(1)液體體積:一般用 或量杯測量。
(2)規則固體(如長方體)用 測量它的長、寬、高后,再計算。
(3)不規則固體(如石塊):用浸沒 法。先在量筒里倒人適量的水,讀出水的體積為V,再將固體浸沒在水中,讀出總體積為 V,則固體的體積為 。
4.量筒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1)注意觀察量筒上的 和最 刻度。
(2)測量前,量筒必須放在 桌面上。
(3)讀數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最 處相平。
正確使用量筒
使用前要“二看”:
一、看量筒的測量范圍(量程)是多少;
二、看量筒的最小刻度是多少使用過程中要做到“五對”:選對、放對、注對、看對、記對。
選對 根據測量液體的要求及量筒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選擇合適的量筒
放對 使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量筒要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注對 向量簡里注人液體時,應用左手拿量筒,使量簡略傾斜,右手拿試劑瓶,使瓶口緊挨量筒口,試劑瓶標簽朝向手心,讓液體沿量筒內壁緩緩注人。待液體注人量比所需的量略少時,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改用膠頭滴管加到所需要的量
看對 量筒內的液面大多數是凹液面(如水、煤油等形成的液面),也有的液面呈凸形(如水銀面)。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或凸液面的最高處保持水平,再讀出液體的體積,如右圖甲、乙所示。仰視時視線斜向上,視線與簡壁的交點在液面下方,所以讀出的數據偏小,如右圖丙所示。俯視時視線斜向下,視線與簡壁的交點在液面上方,所以讀出的數據偏大,如右圖丁所示(仰小俯大)
記對 記錄讀數,并注明所用的單位
俯視,會使讀數偏大;仰視時,會使讀數偏小。量筒越細,刻度間隔大,讀數才準確。
5、固體體積的幾種測量方法
物體特征 測量方法
形狀規則的固體 可先直接用刻度尺測出相應的長度,再利用體積公式算出體積,如正方體的體積V= a3,四柱體的體積V=πr2h,長方體的體積V = abc
形狀不規則的較小固體(不溶于水、不 吸水) “排水法”測體積 ①先在量簡中倒入適量水(“適量”是指不能太少,要以能浸沒被測物體為準,也不能太多,不要在物體浸沒后,液面上升到超過最大刻度處),讀出體積V1,如圖所示; ②再將固體用細線拴住慢慢放人量簡內的水中,并使其被浸沒,讀出此時水與固體的總體積V2,如圖所示; ③被測固體的體積V= V1-V2
漂浮的 固體 “沉墜法”測體積 ①將被測物體和能沉人水中的重物用細線拴在一起(重物在下,被測物體在上),先用手提被測物體上端的細線,只將重物浸沒在量簡內的水中,讀出體積 V1,如圖所示; ②然后將拴好的兩個物體一起浸沒在水中,讀出體積V2,如圖所示; ③被測固體的體積V= V2-V1
“針壓法”測體積 ①在量筒內倒人適量的水,讀出體積V1,如圖所示; ②用細長針刺入被測固體并用力將其壓人量筒內的水中,使其浸沒,讀出此時的體積V2,如圖所示; ③被測固體的體積V= V1-V2
較大固體 “溢水法”測體積 將燒杯 ,且以剛好不溢出為準, 此時將固體浸沒在燒杯內的水中,且同時用另一容器承接溢出的水,再用量簡測出承接到的水的體積 V,則V就是所測固體的體積(此法誤差較大)
考向1 量筒的使用
東東同學用量筒量取液體正確注水后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相平,讀數為55mL,倒出部分液體后,俯視讀數為40mL,則該學生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是(  )
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無法確定
對點練.在鹽水體積測量實驗中,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準備了4種規格的量筒進行實驗,它們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分別如下:甲量筒(100mL,1mL)、乙量筒(50mL,1mL)、丙量筒(10mL,0.2mL)、丁量筒(5mL,0.1mL)。根據相關知識回答下面小題。實驗中,坐在座位上的小靈按操作規范對課桌上裝有鹽水的量筒進行讀數,站在她身后的小溪也同時讀數,他們讀數的結果分別是40mL和43mL,那么鹽水的體積應該是(  )
A.40mL B.41mL C.42mL. D.43mL
考向2 其他測量體積的方法
肺活量是身體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是一個人做最大吸氣后再做最大呼氣所呼出的氣體體積,單位是毫升(mL)。小科想利用所學知識,設計一款簡易肺活量測量裝置。
(1)測量氣體的體積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號礦泉水瓶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abc三個簡易肺活量測量裝置,三個瓶中均裝滿水。其中合理的測量裝置是 。
a.b.c.
(2)若小科在讀取圖中的量杯數據時俯視,則會使測量的肺活量 (選填“偏大”、“偏小”、“不變”)。
(3)選擇合適的裝置進行肺活量測量的過程中,假設吹氣排水速度均勻,則下列能夠反映量杯內液面高度隨時間變化規律的圖像是 。
A.B.C.
對點練.如圖是小科測量一個塑料塊體積的實驗步驟,其中不需要的步驟為 ,金屬環的作用是 ,測得塑料塊的體積為 cm3。
1.阿凡提的故事:一次國王故意為難阿凡提,讓他在眾臣面前說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像池塘一樣大的話,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像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話,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若…這則故事說明了(  )
A.測量總是有誤差的
B.測量前應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
C.測量的工具大小決定了物體的大小
D.測量的標準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2.關于量筒和量杯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量筒刻度比較精確,所以實驗室基本上用量筒
B.量筒刻度均勻,量杯刻度不均勻
C.量筒的量程比量杯的量程大
D.用排水法測量不規則固體的體積時,不能使用量杯
3.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
A.2.5 km=2.5 km×105cm=2.5×105 cm
B.15 m=15÷1 000 km=1.5×10﹣2 km
C.3.0×106cm=3.0×106×10﹣2 m=3.0×104 m
D.7.2 mm=7.2 mm×10﹣3=7.2×10﹣3 m
4.有甲、乙、丙三種量筒,它們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分別為甲(500毫升、10毫升),乙(100毫升、1毫升),丙(50毫升、1毫升)。現要量取42毫升水,應該最好選取哪一個量筒(  )
A.甲 B.乙 C.丙 D.都可以
5.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小明正確讀出液體的體積80毫升,然后倒出部分液體后,采用仰視讀數(如圖),讀出液體的體積為55毫升,則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  )
A.小于25毫升 B.等于25毫升
C.大于25毫升 D.都有可能
6.請給以下測量數據填入適當的單位。
(1)人的小拇指寬度約為1    。
(2)一位七年級學生的體積約為40    。
(3)一瓶礦泉水的體積約為550    。
7.實驗室用排水法測量形狀不規則的小石塊體積時,老師總是強調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適量的水”。
(1)“適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測量出小石塊體積的水量范圍,其中最多水量是指小石塊放入量筒后,會使液面上升到最大刻度線處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小石塊放入量筒后,量筒內的液面滿足   的水量。
(2)現有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測出體積為15立方厘米的形狀不規則的小石塊,需加入“適量的水”的體積合適是   。
A.5毫升 B.50毫升 C.80毫升 D.95毫升
8.因礦石較大,放不進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燒杯,按圖所示方法來測量礦石的體積。圖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測量值(量程)是   ,它的分度值是   ;C圖中量筒剩余水的體積是   ,礦石的體積是   。小芳的測量方法測得礦石的體積與它的真實值相比   (偏大、偏小或一樣大).為什么?   。
9.小金想測一塊不規則鵝卵石的體積,由于石頭體積較大,放不進量筒,于是他利用一只燒杯和量筒完成了測量,操作步驟如下:
(1)小金測得鵝卵石的體積為    cm3。
(2)其他同學發現這樣操作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大,產生誤差的步驟是    (填字母),理由是    。
10.一枚回形針的體積有多大呢?小龍同學準備用所學的科學測量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
他準備的器材有燒杯、足量的水、細線、回形針若干、量筒(都能放入回形針,量筒A量程為200mL、最小刻度值為5mL,量筒B量程為100mL、最小刻度值為1mL)。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估計所選回形針的體積,觀察測量工具的量程、最小刻度值,他應該選擇  量筒B 測量(選填“量筒A”或“量筒B”)。
(2)小龍的實驗過程如下:
Ⅰ.將量筒放在  水平 桌面上;
Ⅱ.向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水;
Ⅲ.將20枚回形針緩緩放入量筒中,記下此時總體積VQ;
Ⅳ.計算一枚回形針的體積,其體積表達式V回形針=  。
(3)如果小龍在操作將Ⅱ、Ⅲ兩步顛倒,這樣測量的結果會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章探索自然的科學第2節 科學測量
第2課時體積的測量
教材分析:本節課選自浙教版七上第1章第2節《科學測量》第2課時體積的測量。在前一課時學習中,學生已積累了利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的知識學習方法和技巧,為本節課的教學起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同時又安排在溫度的測量學習之前,為后續學習溫度的測量奠定基礎,所以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
七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但學習缺乏主性,科學思維基礎、實驗基本技能及動手能力參差不齊,缺乏深層次的對測量結果的分析和處理能力,需要教師在互動教學中不失時機的引導。
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知道體積和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掌握量筒的讀數規范;
科學思維: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測量體積,會正確讀數;理解測量形狀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與原理;
科學探究:通過分組實驗操作,掌握液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態度與責任:形成仔細、細致、實事求是的實驗態度
重點:知道體積和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
難點: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
1.體積是物體占有 空間 的大小。
2.固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立方米 (用符號表示),液體的體積單位還可用升和毫升(分別用符號 m和 mL 表示)。1立方米= 1000 升,1升= 1立方分米= 1000毫升= 1000 立方厘米。
(1)液體體積:一般用量筒或量杯測量。
(2)規則固體(如長方體)用 刻度尺 測量它的長、寬、高后,再計算。
(3)不規則固體(如石塊):用浸沒 排水 法。先在量筒里倒人適量的水,讀出水的體積為V,再將固體浸沒在水中,讀出總體積為 V,則固體的體積為 V2-V1 。
4.量筒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1)注意觀察量筒上的 測量 和最 范圍小 刻度。
(2)測量前,量筒必須放在 水平 桌面上。
(3)讀數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最 低處相平。
正確使用量筒
使用前要“二看”:
一、看量筒的測量范圍(量程)是多少;
二、看量筒的最小刻度是多少使用過程中要做到“五對”:選對、放對、注對、看對、記對。
選對 根據測量液體的要求及量筒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選擇合適的量筒
放對 使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量筒要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注對 向量簡里注人液體時,應用左手拿量筒,使量簡略傾斜,右手拿試劑瓶,使瓶口緊挨量筒口,試劑瓶標簽朝向手心,讓液體沿量筒內壁緩緩注人。待液體注人量比所需的量略少時,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改用膠頭滴管加到所需要的量
看對 量筒內的液面大多數是凹液面(如水、煤油等形成的液面),也有的液面呈凸形(如水銀面)。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或凸液面的最高處保持水平,再讀出液體的體積,如右圖甲、乙所示。仰視時視線斜向上,視線與簡壁的交點在液面下方,所以讀出的數據偏小,如右圖丙所示。俯視時視線斜向下,視線與簡壁的交點在液面上方,所以讀出的數據偏大,如右圖丁所示(仰小俯大)
記對 記錄讀數,并注明所用的單位
俯視,會使讀數偏大;仰視時,會使讀數偏小。量筒越細,刻度間隔大,讀數才準確。
5、固體體積的幾種測量方法
物體特征 測量方法
形狀規則的固體 可先直接用刻度尺測出相應的長度,再利用體積公式算出體積,如正方體的體積V= a3,四柱體的體積V=πr2h,長方體的體積V = abc
形狀不規則的較小固體(不溶于水、不 吸水) “排水法”測體積 ①先在量簡中倒入適量水(“適量”是指不能太少,要以能浸沒被測物體為準,也不能太多,不要在物體浸沒后,液面上升到超過最大刻度處),讀出體積V1,如圖所示; ②再將固體用細線拴住慢慢放人量簡內的水中,并使其被浸沒,讀出此時水與固體的總體積V2,如圖所示; ③被測固體的體積V= V1-V2
漂浮的 固體 “沉墜法”測體積 ①將被測物體和能沉人水中的重物用細線拴在一起(重物在下,被測物體在上),先用手提被測物體上端的細線,只將重物浸沒在量簡內的水中,讀出體積 V1,如圖所示; ②然后將拴好的兩個物體一起浸沒在水中,讀出體積V2,如圖所示; ③被測固體的體積V= V2-V1
“針壓法”測體積 ①在量筒內倒人適量的水,讀出體積V1,如圖所示; ②用細長針刺入被測固體并用力將其壓人量筒內的水中,使其浸沒,讀出此時的體積V2,如圖所示; ③被測固體的體積V= V1-V2
較大固體 “溢水法”測體積 將燒杯裝滿水,且以剛好不溢出為準, 此時將固體浸沒在燒杯內的水中,且同時用另一容器承接溢出的水,再用量簡測出承接到的水的體積 V,則V就是所測固體的體積(此法誤差較大)
考向1 量筒的使用
東東同學用量筒量取液體正確注水后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相平,讀數為55mL,倒出部分液體后,俯視讀數為40mL,則該學生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是(  )
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無法確定
【答案】A
【解答】解:東東同學用量筒量取液體正確注水后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相平,讀數為55mL是正確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體后,俯視讀數為40mL,俯視讀數偏大,則剩余體積小于40mL,所以該學生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是肯定大于15mL。
故選:A。
對點練.在鹽水體積測量實驗中,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準備了4種規格的量筒進行實驗,它們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分別如下:甲量筒(100mL,1mL)、乙量筒(50mL,1mL)、丙量筒(10mL,0.2mL)、丁量筒(5mL,0.1mL)。根據相關知識回答下面小題。實驗中,坐在座位上的小靈按操作規范對課桌上裝有鹽水的量筒進行讀數,站在她身后的小溪也同時讀數,他們讀數的結果分別是40mL和43mL,那么鹽水的體積應該是(  )
A.40mL B.41mL C.42mL. D.43mL
【解答】解:由題意知,坐在座位上的小靈同學按照要求讀數,讀數正確;站在他身后的小溪同學未按照讀數要求,讀數偏大,是錯誤的,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考向2 其他測量體積的方法
肺活量是身體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是一個人做最大吸氣后再做最大呼氣所呼出的氣體體積,單位是毫升(mL)。小科想利用所學知識,設計一款簡易肺活量測量裝置。
(1)測量氣體的體積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號礦泉水瓶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abc三個簡易肺活量測量裝置,三個瓶中均裝滿水。其中合理的測量裝置是 。
a.b.c.
(2)若小科在讀取圖中的量杯數據時俯視,則會使測量的肺活量 (選填“偏大”、“偏小”、“不變”)。
(3)選擇合適的裝置進行肺活量測量的過程中,假設吹氣排水速度均勻,則下列能夠反映量杯內液面高度隨時間變化規律的圖像是 。
A.B.C.
【答案】(1)c;(2)偏大;(3)C。
【解答】解:(1)吹氣時,ab的裝置中廣口瓶中的低于右側管口的水不會進入量筒中,無法測量,c裝置中廣口瓶中的水會進入量筒中,排入量筒中水的體積等于進入廣口瓶中的氣體體積,故選c;
(3)若小聯在讀取圖乙中的量杯數據時俯視讀數偏大,則會使測量的肺活量偏大;
(4)選圖乙c,量杯上大下小,液面高度隨時間變化規律是先快后慢,后不變,故選C。
故答案為:(1)c;(2)偏大;(3)C。
對點練.如圖是小科測量一個塑料塊體積的實驗步驟,其中不需要的步驟為 ,金屬環的作用是 ,測得塑料塊的體積為 cm3。
【解答】:實驗中,測出水、塑料塊、金屬環的總體積,減去水和金屬環的體積,即可得到塑料塊的體積,因此,圖中甲、乙步驟不需要;
金屬環的作用是使塑料塊可以浸沒入水中;測得塑料塊的體積為60mL﹣54mL=6mL=6cm3。
故答案為:甲、乙;使塑料塊可以浸沒入水中;6。
1.阿凡提的故事:一次國王故意為難阿凡提,讓他在眾臣面前說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像池塘一樣大的話,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像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話,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若…這則故事說明了(  )
A.測量總是有誤差的
B.測量前應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
C.測量的工具大小決定了物體的大小
D.測量的標準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答案】D
【解答】解:阿凡提回答國王的提問時,選擇不同的桶,得出的答案不同,但都是合理的,由此小故事我們可知:測量標準不同,測量結果也不同,為了科學地測量物理量需要確定大家公認的比較標準,大家公認的比較標準就是單位,故D說法正確。
故選:D。
2.關于量筒和量杯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量筒刻度比較精確,所以實驗室基本上用量筒
B.量筒刻度均勻,量杯刻度不均勻
C.量筒的量程比量杯的量程大
D.用排水法測量不規則固體的體積時,不能使用量杯
【答案】B
【解答】解:
AB、量筒的上下口徑相同,因此刻度均勻;量杯上下口徑不同,因此刻度不均勻。量杯越往上,口徑越粗,同樣的體積,上升的高度就越小,因此刻度越緊密,下面的刻度則越稀疏。所以量杯刻度是不均勻的。量筒和量杯都是實驗室常用測量體積的工具。故A錯誤,B正確;
C、不同規格的量筒和量杯的量程無法比較。故C錯誤;
D、量筒和量杯可以直接測量液體的體積,也可以利用“排水法”間接測量不規則、不溶于水的小塊固體的體積。故D錯誤。
故選:B。
3.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
A.2.5 km=2.5 km×105cm=2.5×105 cm
B.15 m=15÷1 000 km=1.5×10﹣2 km
C.3.0×106cm=3.0×106×10﹣2 m=3.0×104 m
D.7.2 mm=7.2 mm×10﹣3=7.2×10﹣3 m
【答案】C
【解答】解:
A、“2.5km×105cm”得到的單位不存在。故A不正確;
B、“15÷1000km”得到的單位不是km.故B不正確;
C、進率及過程正確。故C正確;
D、“7.2 mm×10﹣3”≠7.2×10﹣3m.故D不正確。
故選:C。
4.有甲、乙、丙三種量筒,它們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分別為甲(500毫升、10毫升),乙(100毫升、1毫升),丙(50毫升、1毫升)。現要量取42毫升水,應該最好選取哪一個量筒(  )
A.甲 B.乙 C.丙 D.都可以
【答案】C
【解答】解:現要量取42毫升水,量程500毫升和100毫升遠大于估計的體積值,所以選量程50毫升的量筒一次就能測出,而且分度值1毫升又能保證測量結果誤差較小,準確程度較高,所以應選擇丙量筒.故選:C。
5.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小明正確讀出液體的體積80毫升,然后倒出部分液體后,采用仰視讀數(如圖),讀出液體的體積為55毫升,則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  )
A.小于25毫升 B.等于25毫升
C.大于25毫升 D.都有可能
【答案】A
【解答】解:倒出的液體體積是倒出前的體積減去倒出后的體積,倒出后仰視讀數會使讀數偏小,那么實際的體積就比55毫升大,所以80毫升減去一個比55毫升大的數,結果是小于25毫升的。
故選:A。
6.請給以下測量數據填入適當的單位。
(1)人的小拇指寬度約為1    。
(2)一位七年級學生的體積約為40    。
(3)一瓶礦泉水的體積約為550    。
【答案】(1)cm;(2)dm3;(3)cm3。
【解答】解:(1)人的小拇指寬度約為1cm;
(2)一位七年級學生的質量約40kg,其密度與水差不多,由ρ=可得,其體積約為V===0.04m3=40dm3;
(3)一瓶礦泉水的體積約為550mL=550cm3。
故答案為:(1)cm;(2)dm3;(3)cm3。
7.實驗室用排水法測量形狀不規則的小石塊體積時,老師總是強調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適量的水”。
(1)“適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測量出小石塊體積的水量范圍,其中最多水量是指小石塊放入量筒后,會使液面上升到最大刻度線處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小石塊放入量筒后,量筒內的液面滿足   的水量。
(2)現有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測出體積為15立方厘米的形狀不規則的小石塊,需加入“適量的水”的體積合適是   。
A.5毫升 B.50毫升 C.80毫升 D.95毫升
【答案】(1)石塊能全部浸沒;(2)ABC。
【解答】解:(1)最少水量是指物體放入量筒后,量筒內最低液面滿足浸沒物體時的水量。
(2)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測出本題中體積為15厘米3小石塊體積,95毫升的水放入石塊后會超過量筒的量程(V總=95毫升+15厘米3=95毫升+15毫升=110毫升>100毫升),所以D不合適;5毫升、50毫升、80毫升的水都可能浸沒體積為15厘米3小石塊,且石塊和水的總體積小于量筒的量程100毫升,故“適量的水”可能為5毫升、50毫升、80毫升,故選ABC。
故答案為:(1)石塊能全部浸沒;(2)ABC。
8.因礦石較大,放不進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燒杯,按圖所示方法來測量礦石的體積。圖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測量值(量程)是   ,它的分度值是   ;C圖中量筒剩余水的體積是   ,礦石的體積是   。小芳的測量方法測得礦石的體積與它的真實值相比   (偏大、偏小或一樣大).為什么?   。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由圖知,
量筒的最大測量值是200mL,即量筒的量程是:200mL=200cm3;量筒每100mL分10個小格,每小格10mL,即分度值是:10mL;
C圖中,量筒中水面與“130”對齊,所以剩余水的體積是130mL;
B圖中,量筒中水的體積是200mL,說明向燒杯中倒出了200mL﹣130mL=70mL水,
所以礦石的體積是V=70mL=70cm3;
由于將礦石從燒杯中拿出時,石塊上會沾有水,所以測得的體積偏大。
故答案為:200mL;10mL;130mL;70cm3;偏大;礦石取出時帶出了一部分水。
9.小金想測一塊不規則鵝卵石的體積,由于石頭體積較大,放不進量筒,于是他利用一只燒杯和量筒完成了測量,操作步驟如下:
(1)小金測得鵝卵石的體積為    cm3。
(2)其他同學發現這樣操作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大,產生誤差的步驟是    (填字母),理由是    。
【答案】(1)50;(2)B;鵝卵石取出時會沾水。
【解答】解:(1)由實驗步驟可知,將鵝卵石從燒杯中取出,加水至標記處,則量筒中減少水的體積就是鵝卵石的體積,圖C量筒中水的體積為:V1=200mL,圖E量筒中剩余水的體積為:V2=150mL;
則鵝卵石的體積為:V=V1﹣V2=200mL﹣150mL=50mL=50cm3;
(2)因為在步驟B鵝卵石取出時會沾水,所以加入燒杯中的水變多,這樣操作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大。
故答案為:(1)50;(2)B;鵝卵石取出時會沾水。
10.一枚回形針的體積有多大呢?小龍同學準備用所學的科學測量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
他準備的器材有燒杯、足量的水、細線、回形針若干、量筒(都能放入回形針,量筒A量程為200mL、最小刻度值為5mL,量筒B量程為100mL、最小刻度值為1mL)。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估計所選回形針的體積,觀察測量工具的量程、最小刻度值,他應該選擇  量筒B 測量(選填“量筒A”或“量筒B”)。
(2)小龍的實驗過程如下:
Ⅰ.將量筒放在  水平 桌面上;
Ⅱ.向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水;
Ⅲ.將20枚回形針緩緩放入量筒中,記下此時總體積VQ;
Ⅳ.計算一枚回形針的體積,其體積表達式V回形針=  。
(3)如果小龍在操作將Ⅱ、Ⅲ兩步顛倒,這樣測量的結果會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答案】(1)量筒B;(2)水平;;(3)偏大
【解答】解:(1)量筒B比量筒A分度值小,精確度高,這樣體積的測量也準確,量筒B能滿足要求;
(2)將量筒放在水平的工作臺上,向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水,將20枚回形針緩緩放入量筒中,記下回形針和水的總體積VQ;
一枚回形針的體積表達式為:V回形針=;
(3)將Ⅱ、Ⅲ兩步顛倒,回形針會帶走一些水,剩余的水變少,根據公式V回形針=可知,測量結果會偏大。
故答案為:(1)量筒B;(2)水平;;(3)偏大。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珠海市| 凉城县| 嘉义县| 常州市| 靖边县| 长兴县| 湖口县| 留坝县| 邢台县| 大城县| 海兴县| 杭锦旗| 碌曲县| 涟源市| 长寿区| 农安县| 九寨沟县| 南通市| 永福县| 神池县| 河源市| 靖边县| 拜泉县| 剑阁县| 东兰县| 琼结县| 屯昌县| 顺昌县| 临清市| 潼关县| 禹州市| 兰溪市| 嘉祥县| 邯郸市| 永寿县| 射洪县| 共和县| 北辰区| 分宜县| 泰安市| 常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