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走近老師》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認同教師職業的價值取向,樹立和諧、友善的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道德修養 :培養尊敬老師的道德品質,自覺增進師生情誼,理解老師對學生的良苦用心。 法治觀念 :了解關于教師的法律法規,培養熱愛老師、尊敬老師的情感,學會與老師進行溝通。 健全人格 :學會全面的認識老師、理解老師,健全真誠友善的人格,增強同老師的交往能力。 責任意識 :提高對教師教學風格的理解能力,學會處理教學中因為老師教學風格不同而產生的問題,尊重和感謝老師的付出。 教學 重點 學會全面認識老師、理解老師。 教學 難點 如何接納和欣賞不同風格的教師。 教學過程導入 熱點引入:中考結束女生向班主任老師送上束脩之禮 山東淄博中考結束后一名女生向班主任送上“束脩之禮”感謝師恩。班主任感動不已難掩淚水,他說一個老師的最大的榮耀就是得到學生的認可。 思考:你知道什么是束脩之禮嗎 (教師:這一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時期,當時學生向老師行束之禮,以示對老師的尊敬和感謝。“束脩六禮”在被賦予學有所成、早日成才等寓意的同時也表明學生感念師恩、勤奮好學之意。正如有位網友評論:“尊師重道大有講究,好多人不知道歷史上的'束脩之禮’,能夠表達學生對老師的最大的敬意。”) 授新課 議學情境一:教師的使命 孔子門下3000弟子,其中有72位賢人,桃李滿天下,在孔子的眾多學生中,顏回賢德好學,最受孔子賞識;仲由勇敢正直,是孔子的依靠,然而,顏回、仲由都不幸早逝孔子猶如失去至親,悲痛萬分。在《典籍里的中國》戲劇舞臺,孔子在夢中與弟子相見,瞬間淚如泉涌哽咽道:“你們答應過我的,不能離我先走! 思考:(1)看完話劇中你有何感觸 至今孔子提出的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溫故知新”“學思結合”等教育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可見教師有何使命 學生: 教師:教書育人,對人類數千年文明的延續發揮著重要作用。 由此可見,老師對于一個人的思想塑造重中之重,所以歷代統治者都非常重視老師的選拔! 漢武帝時期,要求太學博士“取血通行修,博學多藝,曉古文爾雅,能屬文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要求教師必須是學問淵博的社會知名人士唐代對于教師的選拔標準更加嚴格:顏值高,水平高,家世,官職都要高! 宋代更是明確規定學官必須是進士出生或上舍生。 思考:在了解古代教師選拔之路后,那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如今不問家世社會地位,學識能力素養成為選拔老師的關鍵因素,想成為一名教師又要具備何條件呢 拓展: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內容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觀、教師職業道德等理論知識,以及教學設計和實際教學能力的考察。根據多個來源的數據,教師資格證筆試的通過率大約在30%到40%之間,而面試的通過率則在70%左右。 普通話考試一般分為五個模塊,第一部分是讀單音節字詞;第二部分是讀多音節詞語;第三部分是朗讀短文;第四部分是命題說話。其通過率因等級而異,語文教師要求通過二級甲等,其余教師要求通過二級乙等。 學生: 教師: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 議學情境二:教師的作用 近日,人民日報采訪復旦大學學生張嘉琪她的碩士論文最后一頁寫著這樣一句話“謹以此文紀念鐘揚教授”。張嘉琪是復旦大學紅樹林北移團隊的一名成員,她正在進行的科研工作是將紅樹這種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洋潮間帶的植物種到緯度更高的上海,而這也是“時代楷模”“種子先生”鐘揚教授畢生的夢想。遺憾的是,2017年9月25日鐘揚教授出差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紅樹北移”成了他一生的遺憾。 思考:故事的開始張嘉琪說“留下的每一粒種子都會在未來生根發芽”鐘揚教授您留下的“種子”真的發芽了...故事的最后,她聊起未來的打算,她說還要繼續攻讀博士,還要繼續陪著這片小紅樹,“直到它們慢慢長大,布滿這片灘涂。”品味故事請你說說鐘揚老師留下的什么“種子”生根發芽了,未來會有什么樣的“美景”出現。 學生: 教師:保衛祖國,為上海留下了一片紅樹林種子,為上海防風護浪,固岸護堤;延續知識,為學術界留下了經驗和知識,讓未來的學子站在他的肩膀上繼續探索;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創新思維方式,做事的堅持不懈,熱愛祖國為祖國做貢獻的品格。 知識小結:(1)教師對人類數千年文明的延續發揮著重要作用. (2)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3)老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師是我們錘煉品格的引路人,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是我們創新思維的引路人,是我們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議學情景三:我是招聘官 現在學校派你出去招聘新老師,你認為參加招聘的老師應當具備哪些素質,才能通過你的考核應聘成功呢 學生: 教師:對教師職業的要求:老師正在不斷改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閱讀感悟:2023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并在信中闡釋了教育家精神。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每年的教師節,曉君同學都要給教過自己的老師發送祝福短信。她這樣做是因為( ),老師: ①傳授我們文化知識 ②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③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④是最完美無缺的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一腔熱血育桃李,三尺講壇寫春秋。”這句詩的寓意是( ) A.對父母長輩的敬重和愛戴 B.對老師奉獻精神的贊美 C.對園林工人的表揚和歌頌 D.對新型師生關系的肯定 3.明確規定了教師的資格、任用、培養和培訓等要求的法律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4.在學校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風格不同的老師。這些老師之所以呈現出不同的風格,主要是由于( ) ①年齡、學識、閱歷的不同 ②性格、情感的差異 ③思維方式的差異 ④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表達方式的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有的同學喜歡真實坦率,從不掩飾自己所犯錯誤的老師;有的同學喜歡見解獨到,理論聯系實際的老師;有的同學喜歡幽默開朗,風趣激情的老師…… (1)面對不同風格的老師,你是如何看待的? (2)在我們成長過程中,不可能只接觸一種風格的老師,面對不同風格的老師,我們應該怎么做? (3)在你心目中,什么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