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統編歷史八年級上冊復習提綱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課標要求】1.通過了解孫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動、武昌起義及中華民國成立的史事,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局限性;2知道民國初期北洋軍閥的統治。【單元結構】【問題引領】Q1:辛亥革命爆發的原因①政治上: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加深;②經濟上: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③思想上:民主革命思想廣泛傳播(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Q2:核心人物孫中山主要革命活動Q3:興中會和同盟會興中會 同盟會時間 1894年11月 時間 1905年8月地點 檀香山 地點 日本東京宗旨 “振興中華” 政治綱領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族),創立民國(民權),平均地權(民生)。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口號 “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 機關報 《民報》性質 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意義 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Q4:同盟會成立后革命黨人發動的起義起義名稱 時間 地點 領導人 影響 結果萍瀏醴起義 1906年 萍鄉、瀏陽、醴陵 劉道一 蔡紹南 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名聲大振 失敗安慶起義 1907年 安慶、紹興 徐錫麟 秋 瑾 失敗鎮南關起義 (廣西起義) 1907年 鎮南關 孫中山 黃 興 失敗黃花崗起義 (廣東起義) 1911年 廣州 孫中山 黃 興 這次起義雖遭失敗,但革命黨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 失敗精神 熱愛祖國、憂國憂民、百折不撓、勇于為理想獻身……Q5:武昌起義的爆發武昌起義:1911.10.10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光復——成立湖北軍政府,推黎元洪為都督先后有14個省和上海宣布獨立Q6:革命成果成立中華民國 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這是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臨時政府定都南京 注意: 民國紀年法:公元xx年=1911+民國N年 實行責任內閣制、主權在民、平等自由、三權分立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但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難有實際的約束效力。Q6:革命結果: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Q7:革命派與袁世凱之間展開了哪些爭斗?Q8:袁世凱死后,中國陷入了怎樣的形勢?【拓展提升】1.比較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的異同點項目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不 同 點 背景 甲午中日戰爭后,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派別 資產階級維新派 資產階級革命派方式 改革 革命主張 建立君主立憲制,保留皇帝 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思想 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相同點 ①背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逐漸壯大;嚴重的民族危機。②領導階級:資產階級。③目的:學習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發展資本主義。④失敗原因:資產階級自身的軟弱性、妥協性和脫離廣大人民群眾等。⑤影響: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都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名師點撥】1.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專制,即封建帝制而非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它雖然推翻了清朝的統治,但是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所以它的探索是失敗的,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資產階級自身的軟弱性、妥協性。2.辛亥革命與武昌起義的關系:狹義的辛亥革命特指武昌起義,廣義的辛亥革命指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推翻清朝統治而進行的資產階級革命活動及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全過程。3.二次革命和護國戰爭等斗爭說明北洋政府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之間斗爭的焦點是民主共和與專制獨裁,實質是資本主義同封建主義的斗爭。4.護國戰爭取得了勝利,但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說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5.袁世凱刺殺準備組閣的宋教仁,暴露出其反革命面貌,為維護共和制度,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袁世凱復辟帝制,意味著中華民國名存實亡,故蔡鍔等發起護國戰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