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課《食用菌》【課標要求】7.5地球上多種多樣的微生物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學習目標】1.通過觀察搜集到的食用菌標本,描述所觀察到的事物的外部形態特征,通過放大鏡、鑷子等工具解剖采集來的蘑菇,知道蘑菇的內部結構特點。2.通過查閱資料等信息源,知道蘑菇的生長環境,熟悉食用菌的種類,體會食用菌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3.通過資料卡的學習,了解有關辨別有毒蘑菇的知識。【評價任務】1.任務一:探究蘑菇的結構特點(檢測目標1)2.任務二:了解蘑菇生長需要的條件(檢測目標2)3.任務三:認識各種各樣的食用菌(檢測目標2)4.任務四:怎樣辨別有毒蘑菇(檢測目標3)【資源與建議】1.通過前三課的學習,對微小生物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本節課是對真菌世界的一種延伸和拓展。課前需準備食用菌的相關圖片、資料,新鮮蘑菇,放大鏡、鑷子、水盆等。2..學習過程:首先,通過觀察、借助工具探究蘑菇的結構特點;接著,了解蘑菇生長需要的條件,再次,認識各種各樣的食用菌,并會辨別有毒蘑菇。3.本課學習重點是: 知道食用菌的結構特點,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用菌。難點:蘑菇的生長環境和結構。【學習過程】課前探究任務一:探究蘑菇的結構特點(檢測目標1)一.情境聚焦同學們,給你們猜個謎語,看看誰最先猜出。認真聽:一物生來像小傘,林中樹下把家安,小傘撐開收不攏,做湯做菜味道鮮。(通過課件出示謎面)生:蘑菇。問大家:同學們吃過蘑菇嗎 它們的營養價值怎樣 在進行總結后告訴學生本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食用菌,引出并板書課題。學生與教師談話交流課前準備情況,激發學習興趣,了解本課學習活動。【設計意圖:通過這個游戲,能很快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盡快進入角色】二.自主觀察1.討論觀察方案食用菌具有怎樣的特點呢?我們怎樣才能知道食用菌的特點?(觀察)討論:該怎樣觀察,觀察它們的哪些方面。討論出觀察方案2.交流觀察方案方案一:觀察蘑菇的外形和結構。板書:外形 結構由學生討論出方案:準備從蘑菇的軟硬、顏色、長度、小傘的大小等方面進行觀察。指導觀察方法。方案二:觀察蘑菇的種子。你們認為蘑菇的種子在什么部位?學生猜測假設蘑菇的種子在小傘的下面,你們準備怎樣做?(用放大鏡觀察)老師再給你們提一個建議:把蘑菇在一張白紙的上方輕輕地敲一敲,看看會不會落在白紙上,或者把傘蓋鋪在白紙上,面朝上,等一段時間后輕輕拿起,看看白紙上有沒有。3.學生觀察研究。填寫觀察記錄單【學生依據制定的觀察方案進行觀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名稱 顏色 氣味 形狀 “傘”面 “傘”柄三、交流匯報評價標準:(1)實驗過程操作規范、認真觀察、結論正確;(2)能說出蘑菇的特征;(3)表述語言清晰、條理、正確。1.觀察蘑菇的外形和結構小組匯報出示蘑菇圖片小結:通過觀察蘑菇我們知道了蘑菇的身體分為菌蓋、菌柄兩部分,菌蓋下面有菌褶,菌柄里有菌絲。2. 認識蘑菇的種子看到蘑菇的種子了嗎?(要用成熟的蘑菇)課堂上學生看不到孢子的,教師可以利用視頻資料來補充,這樣學生就會對蘑菇的繁殖有更深刻的認識,以彌補學生找不到成熟蘑菇的遺憾。蘑菇的種子藏在蘑菇的菌褶了。任務二:了解蘑菇生長需要的條件(檢測目標2)1.你們采摘到的這些蘑菇,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在潮濕的墻角邊,在腐爛的樹樁邊等。)2.小組匯報。喜歡陰涼潮濕環境,比如樹林深處,人工的陰涼潮濕的環境。3.播放視頻資料,讓學生觀察。觀察與思考:(1)腐爛柑橘皮上的青霉呈青綠色,長有孢子的菌絲看上去呈掃帚狀;面包片上的曲霉呈黃、黑、褐或綠色,長有孢子的菌絲看上去呈放射狀。青霉和曲霉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是多細胞真菌,菌體是由菌絲構成的,它們都能產生孢子。(2)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濕的樹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這說明真菌適于生活在溫暖、潮濕、有機物豐富的環境中。(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在營養方式上的共同特點是利用現成的有機物,從中獲得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霉菌是靠孢子進行繁殖的,孢子很輕,可以在空氣中飄蕩。夏天,受潮的糧食、衣物或皮鞋給孢子的萌發提供了必要的環境條件和營養物質,所以容易生長霉菌。4.總結:蘑菇生長需要一定的溫度、潮濕的環境和豐富的有機物。所以在養殖食用蘑菇時,一方面要保持養殖場所的清潔、溫度和潮濕;另一方面要提供蘑菇生長所需要的有機物。任務三:認識各種各樣的食用菌(檢測目標2)認識各種各樣的食用菌。(1)各種各樣的食用菌。先讓學生展示帶來的各種食用菌,再展示搜集到的各種蘑菇的圖片,學生可以邊展示邊做簡單的解釋說明。介紹各種各樣的食用菌的名稱 外形特點、生活環境、功能等(2)教師出示各種食用菌的圖片(利用課件展示一能方便學生集中認識,二是開拓學生的認識視野。)任務四:怎樣辨別有毒蘑菇(檢測目標3)(3)如何區分有毒的蘑菇 講述:同學們都知道蘑菇可以食用并且味道鮮美,但是在眾多的蘑菇中,有一些是不能食用的,也就是毒蘑菇,你知道如何區分毒蘑菇嗎 學生交流(關于毒薜燕的特征學生已經有了一此初步的認識,在這個環節里讓學生充分交流。)。師:看來,大家對有毒蘑菇的特點已有所了解,究競怎樣來識別有毒的蘑菇呢 請大家仔細閱讀資料卡。各組分辨一下采集的蘑菇里有沒有毒蘑菇。四.拓展延伸:食用菌的種類很多,我們課下繼續觀察食用菌,寫一篇關于食用菌的研究報告;也可以設計一個養蘑菇的方案,自己親自養一養蘑菇。【設計意圖:恰當引導學生課下進行拓展活動,增強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將探究活動持續到課下,學生的興趣及各項能力持續發展】【板書設計】4.食用菌菌蓋蘑菇的結構 菌柄(像一把小傘) 菌褶菌絲(地下部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有機物)蘑菇的生長環境各種各樣的食用菌【檢測與作業】一.填空題。(檢測目標2、目標3)1.蘑菇依靠地下部分的( )吸收土壤中的( )和( )進行腐生生活。2.有的蘑菇有毒,在采集蘑菇時不要用手( ),采集完后要及時( )。二.選擇題(檢測目標2、目標3)1.下面對有毒蘑菇描述正確的是( )。A.菌面顏色鮮艷 B.菌蓋較平 C.菌面撕斷不變色2.下面對無毒蘑菇描述正確的是( )。A.采摘后易變色 B.形狀怪異 C有特殊香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