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知識探究課時課題 第4節 決策的實現課時目標 1.通過對條件表達問題的探討,掌握常用的關系運算符與邏輯運算符,并能夠正確書寫Python的關系表達式與邏輯表達式; 2.通過對條件問題解決的探討,掌握IF語句的語法與分支結構程序的類別,能夠正確使用Python的IF語句書寫分支結構程序; 3.通過編程實踐,增強問題建模、算法設計、編寫代碼、調試代碼等能力。教學準備 機房、Thonny軟件、紙筆、學生素材、教學PPT等教學流程具體導學過程 意圖交流一、教學導入 由項目子問題“條件判斷和流程分支處理——程序中分支流程的代碼實現”導入。 二、新課導學 1.教師布置本節課學習任務 掌握用Python來表達問題解決的條件代碼樣式與根據條件判斷來控制程序執行方向的程序結構,來為項目中的條件判斷和分支處理做知識儲備。 2.教師介紹具體的學習內容 (1)大小關系表達——認識關系運算符與關系運算表達式 (2)是非關系表達——認識邏輯運算符與邏輯運算表達式 (3)根據條件來選擇不同的流程——選擇語句與分支結構程序 3.教師布置閱讀“條件表達式”任務并要求進行梳理 (1)自主閱讀:以書本P68-70為主,網絡知識作補充 (2)知識梳理:①條件表達式是幫助計算機實現自主判斷的基礎,其類型有關系運算表達式與邏輯運算表達式兩種,表達式運算是一個結果為True或False的布爾值。 ②常見的關系運算符有 ; 常見的邏輯運算符有 。 ③表示變量a大于等于3的Python表達式為 ; 表示變量b和5相等的Python表達式為 。 4.教師引領學生使用關系運算和邏輯運算處理問題 實踐活動:(1)兒童優惠購票條件的表達 (2)國旗護衛隊成員篩選條件的表達 5.教師布置閱讀“選擇語句與分支結構程序”任務并要求進行梳理 (1)自主閱讀:以書本P70-73為主,網絡知識作補充 (2)知識梳理:①用來描述條件判斷并控制程序執行方向的計算機語句為選擇語句,由它所編寫的程序流程是按照條件選擇性地執行其中某個分支,故稱為分支結構程序。常見的有單分支結構程序和雙分支結構程序。 ②單分支結構程序是只要條件為真,就執行唯一分支流程,否則退出。使用if語句來表達,其語法格式為: if 條件表達式 : 語句塊 ③雙分支結構程序是如果條件為真,就執行與之匹配的分支流程,否則執行另一條分支流程。使用if語句來表達,其語法格式為: if 條件表達式 : 語句塊 1 else: 語句塊 2 ④上述語法中,冒號是用于指明下方所有相同縮進的代碼行,都歸屬于該分支結構程序的語句塊。 6.教師引領學生將知識技能內化為能力 (1)先畫出流程圖,再進行程序編寫; (2)先自行調試程序,如有問題再進行組內交流; (3)優化程序,使人機交互更方便; (4)展示、匯報與交流。 7.教師促進學生形成“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念 ——評價程序的輸入輸出提示設計 三、習題測試 1.print(1>2 or 2<3) 輸出的結果是 。 2.某網約車收費標準如下:3千米以內(含3千米)收費10元,超過3千米的部分每千米收費2元。假設某顧客坐車的路程是s(s為整數),顧客坐車費用為c,請完成如下部分代碼填空: 四、小結回顧 請同學按照下列提示進行總結回顧: 1.學到了哪些知識與技能? 2.提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 3.生成了怎樣的觀點? 五、布置作業 請各小組對項目探究的階段成果進行整理并提交,整理內容: 1.哪些項目問題解決需要用到分支結構程序? 2.這些項目問題解決適用單分支結構還是雙分支結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